第二十三章(1)
關燈
小
中
大
教火院的燒傷科,病人多是些能走能動的,他們在幾十年前日本人蓋的病房間串來串去,陽光在他們潔白的紗布上蜂起蝶擁着。
沒有新的病人來到,這兒總是風平浪靜,四平八穩。
司馬藍是三天前來縣城買炸藥聽炸藥庫的人說城關鎮的鎮長領着人到水庫炸魚,結果把自己炸了,當場死了一個,傷了三個。
“炸傷的人植皮嗎?” “你到教火院問問。
” 追至教火院來,教火院的大夫說他們都是二度半燙傷,當然需要植皮呢,皮源是他們自己的大腿,還是買别人的腿皮,要看能不能報銷了。
人皮這東西,寸皮寸金,賣的人多都漫天過海地讨要,不報銷誰能買得起?鎮長是輕度燒傷,不巧的是傷在左臉,才三十九歲,不植皮将來必然是半臉紅疤,于是司馬藍就去找了鎮長。
他說:“天呀,炸成這樣,這不植皮哪行。
” 鎮長說:“你後天來三個人,能報銷了我們三個都植。
” 司馬藍這就如期來了。
到教火院時剛好正午,大夫到食堂吃飯去了,病号家屬們在房檐下燒飯,他讓司馬虎和村裡的人在教火院門口候着,自己到三号病房裡找了鎮長,鎮長因為是鎮長,教火院又紮在城關鎮的地盤,自然鎮長就受到了一窩蜂的關照,不僅一人一間病房,且病床上還比别的病号多鋪了一床褥子,床單也是新的,家屬還可以和大夫一道到食堂買有醫院補貼的夥食。
司馬藍進來時,鎮長的家屬不在,有一個護士把鎮長的飯從食堂端在床前,正欲喂鎮長進食,司馬藍站到了床前。
司馬藍說:“他們都來了。
” 鎮長坐起來,把纏滿白紗布的臉用手托着,說談談價吧,又從床頭取出一個蘋果遞給司馬藍。
這時候的司馬藍已經很有了村長的風範,很會盤算事物。
他知道吃了人家的嘴軟,價格也就不能往上要了。
他說我不吃哩,咱們說好價錢,我得去澡溏洗洗,還要趕集,明兒天得趕回工地。
鎮長就問醫生,說你們教火院往年買皮是論公分論寸? 護士四十多歲,精瘦,白褂上有許多墨水。
他說論公分論寸都是一樣,和買東西論斤論兩一個意思,買的多了論寸,買的少了論公分。
鎮長說:“一寸多少錢? 護士說:“這十幾年沒人賣皮了,倒真說不出一個價錢來。
” 鎮長望着司馬藍:“你說說看。
” 門外有人走過去,從門縫往屋裡瞅了,司馬藍看見那人是司馬虎,知道他們在外邊等得急了,正在挨着病房找他。
他往門外瞅了,又回過頭來,問道: “鎮長,都說好了公家報銷吧。
” 鎮長說:“你别管公家報銷不報銷。
” 司馬藍說:“這是人皮,不是别的,一寸一千塊吧。
” 鎮長瞪着眼:“多少?” 司馬藍說:“一千。
” 鎮長笑了。
因為臉疼,笑了半截,忙又收住,說:“你好歹也是村長,你算算一千塊是多大個數?在農村能蓋三間瓦房。
要這樣農民早就富了,賣一寸一千,十寸就是一萬,不都成了萬元戶嘛?” 司馬藍想想,一千塊也确實太高。
說:“八百吧。
” 鎮長不說話,把從紗布縫中露出的雙眼望着病房的葦席棚。
時光像一潭死水,一點不見流動。
司馬藍等得急了,說: “不行了,五百。
” 鎮長依舊不語。
護士說:“四百也貴。
” 司馬藍說:“三百五。
” 護士說:“還貴。
” 司馬藍說:“不貴啦,人皮呀,割着有多疼。
” 護士說:“打麻藥,麻藥不讓你們掏錢。
” 司馬藍說:“那就三百吧,再少是不行了。
” 護士看着鎮長。
鎮長把目光從棚上收網樣收回,斬釘截鐵樣說:“二百塊。
” 司馬藍從椅子上站起來:“那我們不賣了。
” 鎮長說:“不賣你們走吧。
” 司馬藍就從病房決然地走了出來。
他想他不到門口,鎮長一定會把他喚回去。
他在鎮上買東西時,從來都是這樣,嫌貴不買時,人一走賣主就又把他叫回來。
今天他是賣主。
今天他又毅然起身走了,一步一步走出病房,每一步都等着鎮長喚他回去,可鎮長就是不開金口。
他出來站在病房前,平南的日色在他頭頂呈醬紅的色澤。
透過窗子往病房裡看了,他見鎮長又端起碗吃飯,便歎了一口氣,隻好又推開病房的門,對鎮長說:“一寸見方二百塊錢吧,來了我們也不好再回去。
” 鎮長說:“賣東西還薄利多銷呢。
” 從病房那兒走回來,到教火院門口,鹿、虎和來擡擔架的人,老遠看見司馬藍就蜂擁上去了。
問說好價了嗎?說說好了。
問多少錢一寸?說二百塊錢一寸。
人群嘩啦靜了下來,就像黃昏前從天而降的死靜一樣,人們面面相觑,啞然無聲。
前面河灘的流水亮麗悅耳,教火院門前路邊鐵棚飯店的炒菜聲和水果攤的買賣聲,入心入肺,這一轉眼的死靜後,說話聲便冰裂水溢地暴出來。
“他奶奶,一寸見方才二百塊錢呀。
“我們賣的是人皮,不是豬皮哩。
” “十幾年前藍百歲一寸還賣過五百塊,如今才二百塊,那時雞蛋二分錢一個,現在雞蛋兩毛一個呀。
” 司馬虎朝路邊樹上踢了一腳,往地上一蹲,說“四哥,要賣你賣吧,二百塊錢我不賣。
”
沒有新的病人來到,這兒總是風平浪靜,四平八穩。
司馬藍是三天前來縣城買炸藥聽炸藥庫的人說城關鎮的鎮長領着人到水庫炸魚,結果把自己炸了,當場死了一個,傷了三個。
“炸傷的人植皮嗎?” “你到教火院問問。
” 追至教火院來,教火院的大夫說他們都是二度半燙傷,當然需要植皮呢,皮源是他們自己的大腿,還是買别人的腿皮,要看能不能報銷了。
人皮這東西,寸皮寸金,賣的人多都漫天過海地讨要,不報銷誰能買得起?鎮長是輕度燒傷,不巧的是傷在左臉,才三十九歲,不植皮将來必然是半臉紅疤,于是司馬藍就去找了鎮長。
他說:“天呀,炸成這樣,這不植皮哪行。
” 鎮長說:“你後天來三個人,能報銷了我們三個都植。
” 司馬藍這就如期來了。
到教火院時剛好正午,大夫到食堂吃飯去了,病号家屬們在房檐下燒飯,他讓司馬虎和村裡的人在教火院門口候着,自己到三号病房裡找了鎮長,鎮長因為是鎮長,教火院又紮在城關鎮的地盤,自然鎮長就受到了一窩蜂的關照,不僅一人一間病房,且病床上還比别的病号多鋪了一床褥子,床單也是新的,家屬還可以和大夫一道到食堂買有醫院補貼的夥食。
司馬藍進來時,鎮長的家屬不在,有一個護士把鎮長的飯從食堂端在床前,正欲喂鎮長進食,司馬藍站到了床前。
司馬藍說:“他們都來了。
” 鎮長坐起來,把纏滿白紗布的臉用手托着,說談談價吧,又從床頭取出一個蘋果遞給司馬藍。
這時候的司馬藍已經很有了村長的風範,很會盤算事物。
他知道吃了人家的嘴軟,價格也就不能往上要了。
他說我不吃哩,咱們說好價錢,我得去澡溏洗洗,還要趕集,明兒天得趕回工地。
鎮長就問醫生,說你們教火院往年買皮是論公分論寸? 護士四十多歲,精瘦,白褂上有許多墨水。
他說論公分論寸都是一樣,和買東西論斤論兩一個意思,買的多了論寸,買的少了論公分。
鎮長說:“一寸多少錢? 護士說:“這十幾年沒人賣皮了,倒真說不出一個價錢來。
” 鎮長望着司馬藍:“你說說看。
” 門外有人走過去,從門縫往屋裡瞅了,司馬藍看見那人是司馬虎,知道他們在外邊等得急了,正在挨着病房找他。
他往門外瞅了,又回過頭來,問道: “鎮長,都說好了公家報銷吧。
” 鎮長說:“你别管公家報銷不報銷。
” 司馬藍說:“這是人皮,不是别的,一寸一千塊吧。
” 鎮長瞪着眼:“多少?” 司馬藍說:“一千。
” 鎮長笑了。
因為臉疼,笑了半截,忙又收住,說:“你好歹也是村長,你算算一千塊是多大個數?在農村能蓋三間瓦房。
要這樣農民早就富了,賣一寸一千,十寸就是一萬,不都成了萬元戶嘛?” 司馬藍想想,一千塊也确實太高。
說:“八百吧。
” 鎮長不說話,把從紗布縫中露出的雙眼望着病房的葦席棚。
時光像一潭死水,一點不見流動。
司馬藍等得急了,說: “不行了,五百。
” 鎮長依舊不語。
護士說:“四百也貴。
” 司馬藍說:“三百五。
” 護士說:“還貴。
” 司馬藍說:“不貴啦,人皮呀,割着有多疼。
” 護士說:“打麻藥,麻藥不讓你們掏錢。
” 司馬藍說:“那就三百吧,再少是不行了。
” 護士看着鎮長。
鎮長把目光從棚上收網樣收回,斬釘截鐵樣說:“二百塊。
” 司馬藍從椅子上站起來:“那我們不賣了。
” 鎮長說:“不賣你們走吧。
” 司馬藍就從病房決然地走了出來。
他想他不到門口,鎮長一定會把他喚回去。
他在鎮上買東西時,從來都是這樣,嫌貴不買時,人一走賣主就又把他叫回來。
今天他是賣主。
今天他又毅然起身走了,一步一步走出病房,每一步都等着鎮長喚他回去,可鎮長就是不開金口。
他出來站在病房前,平南的日色在他頭頂呈醬紅的色澤。
透過窗子往病房裡看了,他見鎮長又端起碗吃飯,便歎了一口氣,隻好又推開病房的門,對鎮長說:“一寸見方二百塊錢吧,來了我們也不好再回去。
” 鎮長說:“賣東西還薄利多銷呢。
” 從病房那兒走回來,到教火院門口,鹿、虎和來擡擔架的人,老遠看見司馬藍就蜂擁上去了。
問說好價了嗎?說說好了。
問多少錢一寸?說二百塊錢一寸。
人群嘩啦靜了下來,就像黃昏前從天而降的死靜一樣,人們面面相觑,啞然無聲。
前面河灘的流水亮麗悅耳,教火院門前路邊鐵棚飯店的炒菜聲和水果攤的買賣聲,入心入肺,這一轉眼的死靜後,說話聲便冰裂水溢地暴出來。
“他奶奶,一寸見方才二百塊錢呀。
“我們賣的是人皮,不是豬皮哩。
” “十幾年前藍百歲一寸還賣過五百塊,如今才二百塊,那時雞蛋二分錢一個,現在雞蛋兩毛一個呀。
” 司馬虎朝路邊樹上踢了一腳,往地上一蹲,說“四哥,要賣你賣吧,二百塊錢我不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