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自男人們接續着八年前的工程,去修最後一段靈隐渠後,村裡就徹底的安靜下來。
白天,村街上竟沒有一個吸煙的人,到了飯時,飯場上的女人孩娃,也零零星星,寥若晨星,仿佛男人們都去充了軍役,使村裡聚然冷清下來,連雞、豬、麻雀都無精打采了。
有時你從村街上一連走越幾條胡同,也難碰到一人,偶爾有條狗卧在門口的樹蔭下面,你走上前去,它擡頭懶懶地看你一眼,便又躺下伸着長舌睡了。
村子裡有一股寂寥發黴的枯氣,把人氣沖淡得僅剩了燒飯時候的一縷炊煙。
到了夜裡,剛剛吃過夜飯,各家便都闩了大門。
既是天熱納 涼,也都悶在自家院落裡邊。
倘若不是杜柏偶或夾着他的藥書在村裡走動,委實村裡就沒了一個能扛動一袋糧食的人了。
每次村裡有大的行動,守留的就是杜柏。
司馬藍說,藤她舅,你還留在村裡,杜柏就不用在賣人皮時到城裡挨餓受凍了。
司馬藍說,藤她舅,你不用去修渠。
杜柏就留在了村裡。
每天翻他的藥書,研究他的中藥方子了。
這次,司馬藍沒有說藤她舅,他說,親家,你去不去工地上?杜柏說村裡不能不留一個男人呀。
杜柏就又留下了。
一次藍姓一家女人磨面,毛驢一驚,把上扇磨盤拉出了軸眼,往常有兩個男人用肩一扛,磨盤就可以複原,可這次五個婦人還扛不動上扇磨盤,便把杜柏叫去了。
杜柏啥也沒說,又把毛驢一套,讓毛驢朝着磨盤錯開的相反方向一拉,那磨就複了原位,又可以轉着磨面了。
其實杜柏是村裡的另外一種力量哩。
許多時候,杜柏說的話就是外面人世實行的政策呢。
關于政策的話,這些日子杜柏說的最多的就是一句:“鎮上又催咱們村成立一個村委會哩。
”有人問他,村委會是啥,他便解釋說村委會就是有村長,還得有個副村長,再有兩個委員啥兒的,有啥兒事情商量着辦。
杜柏這麼說了幾天,就從各家收了一車糧菜,趕着一趟驢車往耙樓深處,車上裝的青菜、粉條、綠豆芽和幾袋玉蜀黍堆成一架小山,從早上直搖到日落時分,到了耙樓深處的伏牛峰,就看見青山腰上挂着紅褐褐的一條兒,像一根血腸盤在山脈上。
就在那一線紅色上,三姓村人兩個一對,三個一夥,每隔二十米懸着一撥兒,有人用镢刨,有人用鍁朝外撂着碎碴土,以為也就是日常的刨刨挖挖,及至到了渠上,杜柏當的一下呆了,所有的男人,都脫光了衣服,赤條條單穿一個褲衩,渾身上下沾滿了紅色的礓土碎石,連牙齒也是了泥土色。
他看見司馬虎和司馬鹿共同分了一段活兒,司馬鹿穿一個被面大花褲頭,司馬虎卻連個褲頭也不穿,赤身裸體持一把镢頭一彎一直。
每一次直起,他的那個東西就在兩腿間猛地一甩,像永遠也扔不出手的一把錘子。
每一次彎下,都要“啊唷”一下。
随着那聲“啊唷”,似乎遠近幾裡的山地,都被镢頭震得抖動了。
而镢下真正松了的土碴,也不過半鍁左右。
山脈上老遠汩汩蕩動着一股粘稠的土腥氣息,加上镢聲、鍁聲和把石渣撂在草叢、荊條間的嘩啦滾動,似乎一個山脈都動了起來。
杜柏把驢車停在渠頭,就近的村人圍了過來,長長短短,問一些家裡的景況。
他一個一個答着,就看見圍上來的六、七個人中,每一個手上都纏了布條,汗血從布裡浸出來,成了黑紫的顔色。
有人渴了,把車上的生青菜往嘴裡塞。
有人抓一把豆芽如牛吃草料一樣嚼,說日他娘哩,這不是人幹的活喲,我甯願活到三十歲得喉症死了,也不願幹這活兒。
然後看着頭頂火燙的日頭,眉毛就被曬卷在一起了。
這當兒他兒子杜流從工地那頭走過來,說爹,我要累死在這山上呢,每人每天最多能睡半個覺,你給藤她爹說說讓我回村歇幾天。
杜柏就立在車旁盯着兒子問:“你說啥?”杜流答:“我想回村歇幾天。
”杜柏冷不丁兒飛起一腳,踢在了兒子的胯骨上,把兒子踢坐在了一蓬野草裡,罵道:“你個不争氣的東西!” 圍上來的村人全都愣了。
這是他們有生以來看見杜柏打自己的孩娃呢,且是剛婚不久算了大人的孩娃兒。
杜流在那一蓬野草中,莫名地看着父親,淚水哐叽一下湧出來。
他說我不過是說說嗎,我就真的回了呀,我能不知道活着和出力哪個重要呀,我能不往長遠着想呀。
杜流就從父親身邊走掉幹活了。
别的村人也都又去幹活了。
司馬藍沿着破開的山地渠線走過來,泥紅色的水渠,兩米寬,米半深,正好深到他的脖子下,頭在渠面上露着,就像在半空遊走的一塊黑石頭。
他每到一段都要說些啥,有時還要拿起镢頭刨幾下,或用鐵鍁把修成的渠壁鏟一鏟。
到杜柏的糧菜車前時,杜柏首先看見他人嘭地一下疲瘦了,像幾天幾夜沒有合過眼,可脖子蛇疤的紅色褪淡了,顯出的淺黃和正常膚色差不多。
杜柏說:“你的疤痕好了呢。
”司馬藍說:“杜流在哭哩,想家了,下次讓他回家運糧運菜,和藤見一面。
”杜柏說:“不是想家哩,是聽說鎮上又催村裡成立村委會,再選一個兩個村幹部,給我說他想當副村長,我就一腳踢了他。
” 司馬藍就如誰在他背後拍了一下肩,微微一怔,看了杜柏一會兒,問:“又催了?”說:“催了哩。
”司馬藍說:“是該選一個副村
白天,村街上竟沒有一個吸煙的人,到了飯時,飯場上的女人孩娃,也零零星星,寥若晨星,仿佛男人們都去充了軍役,使村裡聚然冷清下來,連雞、豬、麻雀都無精打采了。
有時你從村街上一連走越幾條胡同,也難碰到一人,偶爾有條狗卧在門口的樹蔭下面,你走上前去,它擡頭懶懶地看你一眼,便又躺下伸着長舌睡了。
村子裡有一股寂寥發黴的枯氣,把人氣沖淡得僅剩了燒飯時候的一縷炊煙。
到了夜裡,剛剛吃過夜飯,各家便都闩了大門。
既是天熱納 涼,也都悶在自家院落裡邊。
倘若不是杜柏偶或夾着他的藥書在村裡走動,委實村裡就沒了一個能扛動一袋糧食的人了。
每次村裡有大的行動,守留的就是杜柏。
司馬藍說,藤她舅,你還留在村裡,杜柏就不用在賣人皮時到城裡挨餓受凍了。
司馬藍說,藤她舅,你不用去修渠。
杜柏就留在了村裡。
每天翻他的藥書,研究他的中藥方子了。
這次,司馬藍沒有說藤她舅,他說,親家,你去不去工地上?杜柏說村裡不能不留一個男人呀。
杜柏就又留下了。
一次藍姓一家女人磨面,毛驢一驚,把上扇磨盤拉出了軸眼,往常有兩個男人用肩一扛,磨盤就可以複原,可這次五個婦人還扛不動上扇磨盤,便把杜柏叫去了。
杜柏啥也沒說,又把毛驢一套,讓毛驢朝着磨盤錯開的相反方向一拉,那磨就複了原位,又可以轉着磨面了。
其實杜柏是村裡的另外一種力量哩。
許多時候,杜柏說的話就是外面人世實行的政策呢。
關于政策的話,這些日子杜柏說的最多的就是一句:“鎮上又催咱們村成立一個村委會哩。
”有人問他,村委會是啥,他便解釋說村委會就是有村長,還得有個副村長,再有兩個委員啥兒的,有啥兒事情商量着辦。
杜柏這麼說了幾天,就從各家收了一車糧菜,趕着一趟驢車往耙樓深處,車上裝的青菜、粉條、綠豆芽和幾袋玉蜀黍堆成一架小山,從早上直搖到日落時分,到了耙樓深處的伏牛峰,就看見青山腰上挂着紅褐褐的一條兒,像一根血腸盤在山脈上。
就在那一線紅色上,三姓村人兩個一對,三個一夥,每隔二十米懸着一撥兒,有人用镢刨,有人用鍁朝外撂着碎碴土,以為也就是日常的刨刨挖挖,及至到了渠上,杜柏當的一下呆了,所有的男人,都脫光了衣服,赤條條單穿一個褲衩,渾身上下沾滿了紅色的礓土碎石,連牙齒也是了泥土色。
他看見司馬虎和司馬鹿共同分了一段活兒,司馬鹿穿一個被面大花褲頭,司馬虎卻連個褲頭也不穿,赤身裸體持一把镢頭一彎一直。
每一次直起,他的那個東西就在兩腿間猛地一甩,像永遠也扔不出手的一把錘子。
每一次彎下,都要“啊唷”一下。
随着那聲“啊唷”,似乎遠近幾裡的山地,都被镢頭震得抖動了。
而镢下真正松了的土碴,也不過半鍁左右。
山脈上老遠汩汩蕩動着一股粘稠的土腥氣息,加上镢聲、鍁聲和把石渣撂在草叢、荊條間的嘩啦滾動,似乎一個山脈都動了起來。
杜柏把驢車停在渠頭,就近的村人圍了過來,長長短短,問一些家裡的景況。
他一個一個答着,就看見圍上來的六、七個人中,每一個手上都纏了布條,汗血從布裡浸出來,成了黑紫的顔色。
有人渴了,把車上的生青菜往嘴裡塞。
有人抓一把豆芽如牛吃草料一樣嚼,說日他娘哩,這不是人幹的活喲,我甯願活到三十歲得喉症死了,也不願幹這活兒。
然後看着頭頂火燙的日頭,眉毛就被曬卷在一起了。
這當兒他兒子杜流從工地那頭走過來,說爹,我要累死在這山上呢,每人每天最多能睡半個覺,你給藤她爹說說讓我回村歇幾天。
杜柏就立在車旁盯着兒子問:“你說啥?”杜流答:“我想回村歇幾天。
”杜柏冷不丁兒飛起一腳,踢在了兒子的胯骨上,把兒子踢坐在了一蓬野草裡,罵道:“你個不争氣的東西!” 圍上來的村人全都愣了。
這是他們有生以來看見杜柏打自己的孩娃呢,且是剛婚不久算了大人的孩娃兒。
杜流在那一蓬野草中,莫名地看着父親,淚水哐叽一下湧出來。
他說我不過是說說嗎,我就真的回了呀,我能不知道活着和出力哪個重要呀,我能不往長遠着想呀。
杜流就從父親身邊走掉幹活了。
别的村人也都又去幹活了。
司馬藍沿着破開的山地渠線走過來,泥紅色的水渠,兩米寬,米半深,正好深到他的脖子下,頭在渠面上露着,就像在半空遊走的一塊黑石頭。
他每到一段都要說些啥,有時還要拿起镢頭刨幾下,或用鐵鍁把修成的渠壁鏟一鏟。
到杜柏的糧菜車前時,杜柏首先看見他人嘭地一下疲瘦了,像幾天幾夜沒有合過眼,可脖子蛇疤的紅色褪淡了,顯出的淺黃和正常膚色差不多。
杜柏說:“你的疤痕好了呢。
”司馬藍說:“杜流在哭哩,想家了,下次讓他回家運糧運菜,和藤見一面。
”杜柏說:“不是想家哩,是聽說鎮上又催村裡成立村委會,再選一個兩個村幹部,給我說他想當副村長,我就一腳踢了他。
” 司馬藍就如誰在他背後拍了一下肩,微微一怔,看了杜柏一會兒,問:“又催了?”說:“催了哩。
”司馬藍說:“是該選一個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