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你想受活嗎?想了我就躺到床上去。
橫豎我是肉王哩,再惡心男人也不多你一個呢。
她問他:“你還跪着幹啥兒?你真的那麼想受活?想受活你就把我當成肉王受活吧。
” 他依然不言不語。
不言不語中,他猛然朝自己臉上打了一耳光,又打了一耳光。
他就那麼跪着一連朝自己臉上打了十餘個耳光。
冰白的響聲飛滿一屋子。
打夠了,他從地上站起來,一言不發就朝屋外走,到隔牆的門口他又淡下步。
他想她會在這個時候對他說句話,比如說一句留他再坐一會兒。
可是她沒說,她穿衣服的聲音像樹葉飄零一樣傳過來,于是他就邁腿走掉了。
在院落他踩了兩鞋中藥水的紅味兒。
這一夜就成了司馬藍人生中最豐富的一個通宵了。
從藍四十家裡走出來,夜深有十裡八裡,靜谧遼荒的村落裡無聲無息。
他回到自家大門前,連推兩把,裡邊闩的如城門一樣。
他默下一陣,就獨自到村頭一家剛種上秋的田地裡遛步兒,漫無目的,一圈一圈,直到瞌睡了縮在避風的一道堤窩下。
來日吵醒他的是辣嘩嘩的日光和頭頂半是鼎沸半是私語的說話聲。
他睜開眼睛,連自己都吓了一跳。
面前新耕過的一片土地,被他一圈圈遛馬似的腳印踩得和麥場一樣平整。
他不知道這一夜他究竟在這塊田裡走了多少圈,隻感到似睡非睡過的雙眼,生澀如咬破的硬柿子,臉上有一層腫脹紅血血的疼。
他摸了摸右半臉,那厚下的喧虛,如糊在臉上的發面,于是,昨夜在四十家裡跪着自己打自己耳光的情景,又立馬回到眼前了。
一切思緒都又和昨夜兒根對根地接續了。
日頭已三杆五杆的高,光亮金燦燦地鋪在眼前,他踩平的一大片田地像渾濁的冰淩映在日光下。
頭頂喧鬧的吵嚷像雨樣淅瀝下來。
他揉了揉眼睛,朝田堤的遠處退幾步,看見十幾二十個村人們正在梁上遠處的一棵樹下圍着啥兒。
司馬藍朝那兒走過去。
那兒正是十餘年前規劃靈隐渠的渠末端。
未及他到人群邊上,他就聽到有人說那不是村長嘛,村長來了哩。
好像他們尋他已經許久似的。
村人們見他來了,立馬閃開一條通道,把杜柏和兒子杜流、兒媳藤留在了人群中間。
杜柏似乎已經很有幾天不在村裡了,似乎是去鎮上幹了什麼呢。
司馬藍迎着通道往人群走過去,近了人們就叮當一聲看見了司馬藍的兩眼血絲了,看見他右半臉的紅腫了。
藤驚了一下,說爹,你去了哪,你咋了你的臉?司馬藍不理不喻藤,他從那通道裡往人群裡邊走,日光在他臉上一杆一杆,把他繃緊的臉照得十分的肅穆。
人們都知道有事情在村長身上發生了,不是驚天動地的事,也是天塌地陷的事。
新女婿杜流和藤一樣叫了一聲爹,卻不等司馬藍望他一眼就退到了藤的身後邊,仿佛他再多說一個字,司馬藍會給他一耳光。
隻有杜柏還立在人群的正中間,迎着司馬藍,一臉的欠意卻又不亢不卑的。
司馬藍說你這幾天去了哪?杜柏把身子閃一下,身後露出一個還沒有埋結實的青石碑,說我去弄了一塊這。
司馬藍就把目光落在了那塊石碑上,架子車和鐵鍁、镢頭都還在石碑一旁懶散着。
不消說這石碑是剛從耙耧山外拉回來,三尺寬,六尺高,五寸厚,埋石碑底座的土還未用腳踩實落。
有一股冰寒的氣息從石碑上零零星星散開,在山梁上發出塵埃落地的響聲來。
司馬藍把目光盯在石碑豎刻的兩行碗柳大字上。
他問:“寫的啥?” 杜柏用指頭點着每個字念了一遍: “靈隐水延年益壽, 司馬藍功德無量。
” 念完了村人們就都把目光落到司馬藍的臉上去,都看見他左半臉上一如往常,似半塊青裡含紅的木闆樣,可那腫起的右半臉,卻有淺淡一層溫紅浮挂着。
他好一會兒不說話,依舊盯着那兩行字,待那層溫紅從右半臉上消失了,又成為蒼茫的白色時,他的喉裡似哼似笑地響一下,說: “啥功德無量呀,活着比啥兒都好。
” 杜柏笑了笑: “你要把靈隐水引回村裡來,讓村裡人都活過四十了,那功德哪兒有量呀。
” 司馬藍把目光從那碑上移開了。
他打量了一遍這兒站的村人們,說還有誰家的秋糧沒種上?村人說都種上幾天啦。
他說外出做生意掙錢的勞力都在家不在家?村人就都相互看看不言語。
司馬藍就在那些不言語的臉上瞟了瞟,又轉身往村裡走去了,腳步穩得和碾盤一模樣。
留下的人們,無頭無腦地望着他,過一陣又接着埋那塊石碑了。
那石碑就泰山一樣豎在了山梁上。
午飯時,司馬藍再次出現在村落裡,他的眼中有朦朦一片綠光,如同深陷在眼井中的兩枚青柿子,且他的臉頰上,也半青半紫,有雲霧濃濃的怒氣。
他兩手空着,胳膊辮在胸前,左胳膊夾了右手,右胳膊夾了左手。
而他的身後,則是他六弟司馬虎帶領的三姓村茂長起來的一代新人,藍家的傻子大豹、二豹、長杠,杜家的杜流、杜鐵樹,司馬家的司馬山脈、司馬常青、司馬龜慶、司馬龜典、司馬龜祥、司馬龜吉,最大的二
橫豎我是肉王哩,再惡心男人也不多你一個呢。
她問他:“你還跪着幹啥兒?你真的那麼想受活?想受活你就把我當成肉王受活吧。
” 他依然不言不語。
不言不語中,他猛然朝自己臉上打了一耳光,又打了一耳光。
他就那麼跪着一連朝自己臉上打了十餘個耳光。
冰白的響聲飛滿一屋子。
打夠了,他從地上站起來,一言不發就朝屋外走,到隔牆的門口他又淡下步。
他想她會在這個時候對他說句話,比如說一句留他再坐一會兒。
可是她沒說,她穿衣服的聲音像樹葉飄零一樣傳過來,于是他就邁腿走掉了。
在院落他踩了兩鞋中藥水的紅味兒。
這一夜就成了司馬藍人生中最豐富的一個通宵了。
從藍四十家裡走出來,夜深有十裡八裡,靜谧遼荒的村落裡無聲無息。
他回到自家大門前,連推兩把,裡邊闩的如城門一樣。
他默下一陣,就獨自到村頭一家剛種上秋的田地裡遛步兒,漫無目的,一圈一圈,直到瞌睡了縮在避風的一道堤窩下。
來日吵醒他的是辣嘩嘩的日光和頭頂半是鼎沸半是私語的說話聲。
他睜開眼睛,連自己都吓了一跳。
面前新耕過的一片土地,被他一圈圈遛馬似的腳印踩得和麥場一樣平整。
他不知道這一夜他究竟在這塊田裡走了多少圈,隻感到似睡非睡過的雙眼,生澀如咬破的硬柿子,臉上有一層腫脹紅血血的疼。
他摸了摸右半臉,那厚下的喧虛,如糊在臉上的發面,于是,昨夜在四十家裡跪着自己打自己耳光的情景,又立馬回到眼前了。
一切思緒都又和昨夜兒根對根地接續了。
日頭已三杆五杆的高,光亮金燦燦地鋪在眼前,他踩平的一大片田地像渾濁的冰淩映在日光下。
頭頂喧鬧的吵嚷像雨樣淅瀝下來。
他揉了揉眼睛,朝田堤的遠處退幾步,看見十幾二十個村人們正在梁上遠處的一棵樹下圍着啥兒。
司馬藍朝那兒走過去。
那兒正是十餘年前規劃靈隐渠的渠末端。
未及他到人群邊上,他就聽到有人說那不是村長嘛,村長來了哩。
好像他們尋他已經許久似的。
村人們見他來了,立馬閃開一條通道,把杜柏和兒子杜流、兒媳藤留在了人群中間。
杜柏似乎已經很有幾天不在村裡了,似乎是去鎮上幹了什麼呢。
司馬藍迎着通道往人群走過去,近了人們就叮當一聲看見了司馬藍的兩眼血絲了,看見他右半臉的紅腫了。
藤驚了一下,說爹,你去了哪,你咋了你的臉?司馬藍不理不喻藤,他從那通道裡往人群裡邊走,日光在他臉上一杆一杆,把他繃緊的臉照得十分的肅穆。
人們都知道有事情在村長身上發生了,不是驚天動地的事,也是天塌地陷的事。
新女婿杜流和藤一樣叫了一聲爹,卻不等司馬藍望他一眼就退到了藤的身後邊,仿佛他再多說一個字,司馬藍會給他一耳光。
隻有杜柏還立在人群的正中間,迎着司馬藍,一臉的欠意卻又不亢不卑的。
司馬藍說你這幾天去了哪?杜柏把身子閃一下,身後露出一個還沒有埋結實的青石碑,說我去弄了一塊這。
司馬藍就把目光落在了那塊石碑上,架子車和鐵鍁、镢頭都還在石碑一旁懶散着。
不消說這石碑是剛從耙耧山外拉回來,三尺寬,六尺高,五寸厚,埋石碑底座的土還未用腳踩實落。
有一股冰寒的氣息從石碑上零零星星散開,在山梁上發出塵埃落地的響聲來。
司馬藍把目光盯在石碑豎刻的兩行碗柳大字上。
他問:“寫的啥?” 杜柏用指頭點着每個字念了一遍: “靈隐水延年益壽, 司馬藍功德無量。
” 念完了村人們就都把目光落到司馬藍的臉上去,都看見他左半臉上一如往常,似半塊青裡含紅的木闆樣,可那腫起的右半臉,卻有淺淡一層溫紅浮挂着。
他好一會兒不說話,依舊盯着那兩行字,待那層溫紅從右半臉上消失了,又成為蒼茫的白色時,他的喉裡似哼似笑地響一下,說: “啥功德無量呀,活着比啥兒都好。
” 杜柏笑了笑: “你要把靈隐水引回村裡來,讓村裡人都活過四十了,那功德哪兒有量呀。
” 司馬藍把目光從那碑上移開了。
他打量了一遍這兒站的村人們,說還有誰家的秋糧沒種上?村人說都種上幾天啦。
他說外出做生意掙錢的勞力都在家不在家?村人就都相互看看不言語。
司馬藍就在那些不言語的臉上瞟了瞟,又轉身往村裡走去了,腳步穩得和碾盤一模樣。
留下的人們,無頭無腦地望着他,過一陣又接着埋那塊石碑了。
那石碑就泰山一樣豎在了山梁上。
午飯時,司馬藍再次出現在村落裡,他的眼中有朦朦一片綠光,如同深陷在眼井中的兩枚青柿子,且他的臉頰上,也半青半紫,有雲霧濃濃的怒氣。
他兩手空着,胳膊辮在胸前,左胳膊夾了右手,右胳膊夾了左手。
而他的身後,則是他六弟司馬虎帶領的三姓村茂長起來的一代新人,藍家的傻子大豹、二豹、長杠,杜家的杜流、杜鐵樹,司馬家的司馬山脈、司馬常青、司馬龜慶、司馬龜典、司馬龜祥、司馬龜吉,最大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