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雨過天晴的三朝兩日之後,春天便鋪滿了天地,山脈便徹底地醒動起來。
赤褐色的山梁被樹木和小麥的青綠染得不見了原色,連日頭綠汪汪的光亮裡也充滿着春天的汁液。
全村人都知道藍四十要為司馬藍走出耙耧山去做人肉生意了。
去九都,或是鄭州。
總之是到遙遠的一個都市。
她沒對誰說她哪天走,可村人都肯定她是今兒走,因為已經天晴三日,前兩日有人看見她為去做人肉生意,趕着時兒請人剪了一件新式粉紅的滌良衫,今兒天好像是農曆初九──七不出門,八不回家,九在黃道上佳,她怎麼會不走呢? 罷了早飯,人們都戳在胡同口上踏着硬結的泥地,嘴裡說今論古,眼裡卻都不時地浏覽着藍四十家的門口。
就終于把她從家裡等将出來了。
她穿了那件新做的粉紅衫,遠遠看着如燒燃的一團火,頭發黑綢樣飄在肩上,在脖子那卡了一個青亮的桃木發卡,白光下玉樣聖聖潔潔的。
返身鎖了大門,把鑰匙塞在門框上方的一個牆洞,她便提着一個帆布旅行袋朝胡同這兒走來了。
那旅行袋裡裝了她換洗的衣服,路上的幹糧,洗臉巾,木梳子,再就是兩瓶三姓村祖上傳下的止血崩漏水,專用以和男人床事以後洗自己的下身,以防治女人脾虛血虧而緻的暴崩下血或淋漓不淨,血淡質薄,面色暈白,身體倦怠,四肢不溫,氣短懶言和婦女帶下及子宮下垂等女人病症。
這是杜柏的爺爺杜拐子從《太平聖惠方》和《聖濟總錄》上括濟而成的女人秘方。
女人每次去做皮肉生意,都要帶着這些配熬的百靈藥濟。
日色明明淨淨,在村胡同中如水洗了一般,幾尺外能看見空氣中飛舞的細粒塵土。
藍四十走來時候,人們都從街中央站到了路的兩邊,望着她如望着走來的一位鄉村的英傑,忽然都發現着意打扮了的四十,還和五年前、十年前一模一樣,滿臉紅潤,一片光澤,額門上還沒有顯見的紋絡,凡露在外面的皮膚皆都充盈着春光水色,眼也還是那樣井水似的又深又清,總仿佛有一種憂郁在那眼中漂浮着,而憂郁,卻恰恰是她的動人呢。
看不出她已是三十有七的人,若不是走路時胯上的扭動,若不是微微開始下垂的臀部,實在說她也還是和十幾年前她第一次去營生人肉生意時一模一樣的輕盈有緻,撩人心魄。
可也許正是她這過了的輕盈和豐肥,才是她這個年齡更加的撩撥着人心,仿佛這當兒她給誰一絲淺笑或一個眼神,誰就會被心旌搖蕩得透不過氣來。
可是誰都知道,她臉上的紅潤,其實是一種人生的恥色。
她低着頭,讓頭發從兩耳自由地散落下來,仿佛自己這一出門,辱沒了三姓村各家的尊嚴,把頭深深地埋在懷裡,朝着人們慢慢走來,她不知道這一天村街上會有這麼多的閑人。
她沒有料到她的舉動在村落裡掀起的波濤是多少家的男人都在床上一夜的感歎,女人們都有一夜的唏噓。
她到村人們面前時,沒有忘記努力鎮靜着自己,輕聲細語如雨絲樣問一句“都閑了?”的話,這樣一問,她臉上的羞愧熱紅,便霞光樣層層剝落下來,反把村人的心都映出了光色。
村裡的女人本是站在路邊的,這時又都往路的中央靠近些,說四十姐,你去了,家裡的事就盡管放心,雞、豬我們都會去喂的,地裡的小麥男人們也都會去鋤的。
話到這兒,路邊的男人們也都往前挪了一步,叫着四十大姐,或叫四十姑、四十姨,說走了就啥也不消應記,田裡該澆了我們去澆,該施肥了我們施肥。
藍四十也就有些感動,眼裡一片濕潤,站下來說不求别的,隻求村人們别低看我一眼,别背後指罵我的脊梁就行。
三天前,那個雨過天晴的中午,竹翠聽說藍四十要司馬藍同她分鋪兒才肯去替司馬藍做一次人肉生意,竹翠在井台上等着她去挑水時,呼天叫地罵她是人世間的最爛的破鞋,是世上的人肉王,罵她的兩腿間比城門還寬廣,馬車都可趕過去。
那時候也去挑水的司馬虎,一個耳光把竹翠的嘴巴打得出了血,說你這個渾女人呀,她是為了我的哥哩。
可沒想到這一耳光使她罵得越發厲害了,說不僅馬車能從她腿裡趕過去,且外面世界的汽車也能開進去,調個頭兒,吐着青煙開出來。
說那兒空大無比,開山炮在那兒轟隆炸響,飛石也炸不飛她的嫩皮黑毛哩。
她罵得唾星四濺,天昏地暗,地動山搖,使三姓村人忽然間眼界頓開,像聽唱一樣集下一片,隻有藍四十立在井台沿上,一動不動,臉上白蠟一樣不見表情,嘴角卻有她上下牙齒咬破下唇的一線血絲。
這當兒,竹翠的哥哥杜柏從家裡出來了,擠進了井台,對着村人們說了幾句話:“我是竹翠的哥,我做主四十去營生回來,司馬藍就和我妹分鋪兒,和四十成家,我妹竹翠她不配做村長的媳婦呢,過了半輩子還不配。
司馬藍生是四十的夫,死是四十墓裡的鬼。
”說完這話,竹翠的謾罵在井上無聲無息了,她盯着親哥像盯着從不認識的人,好長時間那兒一片鴉靜,井壁上的滴水聲越上井台滾來響去。
四十就在那鴉靜中挑着一擔水從人群中走将過去了。
就是這一刻,杜竹翠猛地向她哥哥杜柏懷裡撞,一下把杜柏撞出一丈多遠,她自己就口吐白沫昏死過去了。
一時間人群慌亂,紅白色的驚叫四散不止。
就在這混亂中,藍四十一臉平靜,昂着胸脯,高擡着頭,最終下決心去做這次人肉生意了。
她不知道她是為了杜柏的承諾,還是為了司馬父女四人的下跪。
總之,三朝兩日的準備之後,她要離開耙耧山脈了,從衆目睽睽中去做被世人唾棄的人肉生意了。
前邊是村十字路口的老皂角樹,三人合不了圍的樹幹,在丈餘高的半空撐起了巨大的綠傘,細密的皂角芽兒在日光中又嫩又黃,如新生在天空的豆芽兒。
樹上有孩娃在撸那皂角芽兒菜,樹下黑鴉鴉了司馬姓和杜姓的人。
司馬虎、司馬鹿、柳根、楊根等立在最前邊,他們的媳婦、娃兒立在他們肩下,森林樣的目光黑莽莽地投過來,她辨别不出那目光是冷還是熱。
她沒有在那人群中看到司馬藍和杜柏這兩位村裡的主事者,也沒有看見杜竹翠,也許她還口吐白沫地躺在床上,也許她正如老鷹一樣窩在哪兒,等她一到眼前,就砰砰啪啪飛出來。
四十不知道有什麼事情隐隐暗暗在她的人生之末等着她,似乎為了躲避,她把身子一拐,從皂角樹後邊的杜家胡同拐走了。
杜家胡同人稀聲小,日光厚得和毯子樣熱絨絨地鋪在腳下。
她從那熱暖中急腳快步地走過去,那熟悉的房屋和剝落的牆壁、樹木、碾盤、羊圈、習俗、飯食、空氣、雞豬,都往她的耳後流過去。
她聽見身後村人們追她的目光累得氣喘噓噓。
于是她越發走得快捷,轉眼之間就走入了梁道的空曠裡。
從山梁上往回望,村落如一件淺藍深黑的衣衫随意地落在耙耧山脈一道深皺中的坡面上。
她忍不住朝村裡瞟一眼,一種莫名的悲戚從心底浸到了眼角上。
這個當兒從路邊走過來了兩個人,一個是杜柏,一個是司馬藍家的大閨女藤。
他們舅甥女兩個,在路邊仿佛等了她三年五載,終于等到時候了,彼此望了一眼,杜柏對四十說藤她爹不出門送你了,讓藤和你一道出門侍奉你,然後他輕輕推了一下藤,藤就提一個包袱走到她眼前,又一次叫了一聲姑。
藍四十有些感動了,她仿佛是這時候才發現司馬藤長大成人了,已經與她齊高了,隻是臉上的驚愕還顯出她這個年齡對這類事的無知和恐慌。
她說你娘讓你出門嗎?藤說娘不知道哩。
四十說你知道我是去賣我的身子呢,你剛到出嫁的年齡不該去看這種事。
她說你是為了我爹呀,你為了我爹我能不去呀。
然後四十默下一陣,又說你去了也好,畢竟年輕哩。
不破身也能替我尋些客人哩。
就從杜柏手裡接過一兜烙馍和幹糧,和男人去教火院賣人皮一樣上路了。
可走了很遠後,她又冷不丁兒返身回來,叫住了回村的杜柏小聲問:“三天前你在井台上說的話還算數嗎?” 杜柏朝前面的外甥女藤瞟了瞟,仿佛怕她聽見他們的話。
“那幹糧袋裡有村裡給你
赤褐色的山梁被樹木和小麥的青綠染得不見了原色,連日頭綠汪汪的光亮裡也充滿着春天的汁液。
全村人都知道藍四十要為司馬藍走出耙耧山去做人肉生意了。
去九都,或是鄭州。
總之是到遙遠的一個都市。
她沒對誰說她哪天走,可村人都肯定她是今兒走,因為已經天晴三日,前兩日有人看見她為去做人肉生意,趕着時兒請人剪了一件新式粉紅的滌良衫,今兒天好像是農曆初九──七不出門,八不回家,九在黃道上佳,她怎麼會不走呢? 罷了早飯,人們都戳在胡同口上踏着硬結的泥地,嘴裡說今論古,眼裡卻都不時地浏覽着藍四十家的門口。
就終于把她從家裡等将出來了。
她穿了那件新做的粉紅衫,遠遠看着如燒燃的一團火,頭發黑綢樣飄在肩上,在脖子那卡了一個青亮的桃木發卡,白光下玉樣聖聖潔潔的。
返身鎖了大門,把鑰匙塞在門框上方的一個牆洞,她便提着一個帆布旅行袋朝胡同這兒走來了。
那旅行袋裡裝了她換洗的衣服,路上的幹糧,洗臉巾,木梳子,再就是兩瓶三姓村祖上傳下的止血崩漏水,專用以和男人床事以後洗自己的下身,以防治女人脾虛血虧而緻的暴崩下血或淋漓不淨,血淡質薄,面色暈白,身體倦怠,四肢不溫,氣短懶言和婦女帶下及子宮下垂等女人病症。
這是杜柏的爺爺杜拐子從《太平聖惠方》和《
女人每次去做皮肉生意,都要帶着這些配熬的百靈藥濟。
日色明明淨淨,在村胡同中如水洗了一般,幾尺外能看見空氣中飛舞的細粒塵土。
藍四十走來時候,人們都從街中央站到了路的兩邊,望着她如望着走來的一位鄉村的英傑,忽然都發現着意打扮了的四十,還和五年前、十年前一模一樣,滿臉紅潤,一片光澤,額門上還沒有顯見的紋絡,凡露在外面的皮膚皆都充盈着春光水色,眼也還是那樣井水似的又深又清,總仿佛有一種憂郁在那眼中漂浮着,而憂郁,卻恰恰是她的動人呢。
看不出她已是三十有七的人,若不是走路時胯上的扭動,若不是微微開始下垂的臀部,實在說她也還是和十幾年前她第一次去營生人肉生意時一模一樣的輕盈有緻,撩人心魄。
可也許正是她這過了的輕盈和豐肥,才是她這個年齡更加的撩撥着人心,仿佛這當兒她給誰一絲淺笑或一個眼神,誰就會被心旌搖蕩得透不過氣來。
可是誰都知道,她臉上的紅潤,其實是一種人生的恥色。
她低着頭,讓頭發從兩耳自由地散落下來,仿佛自己這一出門,辱沒了三姓村各家的尊嚴,把頭深深地埋在懷裡,朝着人們慢慢走來,她不知道這一天村街上會有這麼多的閑人。
她沒有料到她的舉動在村落裡掀起的波濤是多少家的男人都在床上一夜的感歎,女人們都有一夜的唏噓。
她到村人們面前時,沒有忘記努力鎮靜着自己,輕聲細語如雨絲樣問一句“都閑了?”的話,這樣一問,她臉上的羞愧熱紅,便霞光樣層層剝落下來,反把村人的心都映出了光色。
村裡的女人本是站在路邊的,這時又都往路的中央靠近些,說四十姐,你去了,家裡的事就盡管放心,雞、豬我們都會去喂的,地裡的小麥男人們也都會去鋤的。
話到這兒,路邊的男人們也都往前挪了一步,叫着四十大姐,或叫四十姑、四十姨,說走了就啥也不消應記,田裡該澆了我們去澆,該施肥了我們施肥。
藍四十也就有些感動,眼裡一片濕潤,站下來說不求别的,隻求村人們别低看我一眼,别背後指罵我的脊梁就行。
三天前,那個雨過天晴的中午,竹翠聽說藍四十要司馬藍同她分鋪兒才肯去替司馬藍做一次人肉生意,竹翠在井台上等着她去挑水時,呼天叫地罵她是人世間的最爛的破鞋,是世上的人肉王,罵她的兩腿間比城門還寬廣,馬車都可趕過去。
那時候也去挑水的司馬虎,一個耳光把竹翠的嘴巴打得出了血,說你這個渾女人呀,她是為了我的哥哩。
可沒想到這一耳光使她罵得越發厲害了,說不僅馬車能從她腿裡趕過去,且外面世界的汽車也能開進去,調個頭兒,吐着青煙開出來。
說那兒空大無比,開山炮在那兒轟隆炸響,飛石也炸不飛她的嫩皮黑毛哩。
她罵得唾星四濺,天昏地暗,地動山搖,使三姓村人忽然間眼界頓開,像聽唱一樣集下一片,隻有藍四十立在井台沿上,一動不動,臉上白蠟一樣不見表情,嘴角卻有她上下牙齒咬破下唇的一線血絲。
這當兒,竹翠的哥哥杜柏從家裡出來了,擠進了井台,對着村人們說了幾句話:“我是竹翠的哥,我做主四十去營生回來,司馬藍就和我妹分鋪兒,和四十成家,我妹竹翠她不配做村長的媳婦呢,過了半輩子還不配。
司馬藍生是四十的夫,死是四十墓裡的鬼。
”說完這話,竹翠的謾罵在井上無聲無息了,她盯着親哥像盯着從不認識的人,好長時間那兒一片鴉靜,井壁上的滴水聲越上井台滾來響去。
四十就在那鴉靜中挑着一擔水從人群中走将過去了。
就是這一刻,杜竹翠猛地向她哥哥杜柏懷裡撞,一下把杜柏撞出一丈多遠,她自己就口吐白沫昏死過去了。
一時間人群慌亂,紅白色的驚叫四散不止。
就在這混亂中,藍四十一臉平靜,昂着胸脯,高擡着頭,最終下決心去做這次人肉生意了。
她不知道她是為了杜柏的承諾,還是為了司馬父女四人的下跪。
總之,三朝兩日的準備之後,她要離開耙耧山脈了,從衆目睽睽中去做被世人唾棄的人肉生意了。
前邊是村十字路口的老皂角樹,三人合不了圍的樹幹,在丈餘高的半空撐起了巨大的綠傘,細密的皂角芽兒在日光中又嫩又黃,如新生在天空的豆芽兒。
樹上有孩娃在撸那皂角芽兒菜,樹下黑鴉鴉了司馬姓和杜姓的人。
司馬虎、司馬鹿、柳根、楊根等立在最前邊,他們的媳婦、娃兒立在他們肩下,森林樣的目光黑莽莽地投過來,她辨别不出那目光是冷還是熱。
她沒有在那人群中看到司馬藍和杜柏這兩位村裡的主事者,也沒有看見杜竹翠,也許她還口吐白沫地躺在床上,也許她正如老鷹一樣窩在哪兒,等她一到眼前,就砰砰啪啪飛出來。
四十不知道有什麼事情隐隐暗暗在她的人生之末等着她,似乎為了躲避,她把身子一拐,從皂角樹後邊的杜家胡同拐走了。
杜家胡同人稀聲小,日光厚得和毯子樣熱絨絨地鋪在腳下。
她從那熱暖中急腳快步地走過去,那熟悉的房屋和剝落的牆壁、樹木、碾盤、羊圈、習俗、飯食、空氣、雞豬,都往她的耳後流過去。
她聽見身後村人們追她的目光累得氣喘噓噓。
于是她越發走得快捷,轉眼之間就走入了梁道的空曠裡。
從山梁上往回望,村落如一件淺藍深黑的衣衫随意地落在耙耧山脈一道深皺中的坡面上。
她忍不住朝村裡瞟一眼,一種莫名的悲戚從心底浸到了眼角上。
這個當兒從路邊走過來了兩個人,一個是杜柏,一個是司馬藍家的大閨女藤。
他們舅甥女兩個,在路邊仿佛等了她三年五載,終于等到時候了,彼此望了一眼,杜柏對四十說藤她爹不出門送你了,讓藤和你一道出門侍奉你,然後他輕輕推了一下藤,藤就提一個包袱走到她眼前,又一次叫了一聲姑。
藍四十有些感動了,她仿佛是這時候才發現司馬藤長大成人了,已經與她齊高了,隻是臉上的驚愕還顯出她這個年齡對這類事的無知和恐慌。
她說你娘讓你出門嗎?藤說娘不知道哩。
四十說你知道我是去賣我的身子呢,你剛到出嫁的年齡不該去看這種事。
她說你是為了我爹呀,你為了我爹我能不去呀。
然後四十默下一陣,又說你去了也好,畢竟年輕哩。
不破身也能替我尋些客人哩。
就從杜柏手裡接過一兜烙馍和幹糧,和男人去教火院賣人皮一樣上路了。
可走了很遠後,她又冷不丁兒返身回來,叫住了回村的杜柏小聲問:“三天前你在井台上說的話還算數嗎?” 杜柏朝前面的外甥女藤瞟了瞟,仿佛怕她聽見他們的話。
“那幹糧袋裡有村裡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