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燈
齊曉明臉紅心跳。

     捐款結果出來,馮翌已經轉院到省城去了。

    學校派副校長方知行和學生處主任匡小峰代表全校師生将捐款送到陸軍醫院。

    将近12?4萬元是不小的數目,假如馮翌做幹細胞移植,這些錢差不多能解決一半醫療費,馮翌家長拿到錢,感動得淚流滿面:“市一中老師、同學的這份情意,讓我們拿啥報答呀?還有那麼多好心的家長,讓我們說什麼好?”方副校長說:“你們盡全力給孩子治病。

    隻有馮翌同學早日康複,重返課堂,才是最好的報答。

    ”方知行和匡小峰見到馮翌,她身體很虛弱,聽了老師同學及家長捐款的情況,孩子哭了:“感謝學校,感謝老師、同學,感謝好心的叔叔阿姨。

    ”方副校長和匡主任還給馮翌帶來了宋怡心老師和高一(2)班全體同學精心制作的賀年卡——時值元旦前夕,賀卡上寫了祝願的話:“預祝馮翌同學新年快樂!相信你能很快重返課堂,我們等着你!”匡小峰說到捐款是高一(2)班發動起來的,還講了捐款過程中的感人故事,提到宋老師帶頭捐獻,劉遠航同學父子共捐獻110元。

    馮翌聽了哇哇哭出聲來:“我想宋老師,想我班同學……”方知行趕快安慰說:“你安心治病,康複了就能回學校。

    宋老師讓我給你帶話,一定要堅強,她相信你很勇敢,肯定能戰勝病魔。

    等到放寒假,她和你們班同學會來看你。

    ”馮翌咬着嘴唇強忍淚水點頭:“方校長,您回去告訴宋老師和我班同學,我一定努力,讓他們放心……” 楊帆放學回來,總喜歡向媽媽叙說市一中的新聞。

     “媽,我們學校給得白血病的女同學捐款,有個人風頭出大了。

    ”楊帆在飯桌上說。

     “誰風頭出大了?”陳一卉漫不經心地問。

     “劉遠航呗,考試打小抄的那個。

    他不光自己捐款,還動員他爸爸捐,父子倆捐獻了一萬一千元,顯擺他們有錢。

    ” “捐那麼多?幫助别人總是好事嘛。

    楊帆,是不是全校師生都捐款了?咋沒見你向我要錢呀?” “劉遠航和他暴發戶老爸捐那麼多,把别人比得臉上無光。

    咱家這麼困難,我節約節約早點錢,象征性地捐五塊十塊撐死了,用不着向您要。

    您要像劉遠航他爸那樣有錢,我也出風頭去了。

    ” “楊帆,你說話怎麼陰陽怪氣?咱有多少捐獻多少,沒有不捐獻也行,這種事你和别人攀比什麼。

    ” “不是我攀比。

    本來嘛,給患絕症的同學捐款,大家出于同學、師生情誼,奉獻一片愛心,是好事。

    可是,又是倡議書又是開全校大會,成了有組織的行為,人人都有任務有壓力,事情就變味了。

    再出現個把劉遠航父子這樣的二百五,趁機顯擺、出風頭,讓别人活不活了?我班同學個個回家向家長讨要,相互攀比唯恐落于人後,像我這樣貧困家庭的慘了,捐得少,沒面子,恨不得找個老鼠洞鑽進去。

    學生像瘋了一樣,可老師呢?有的老師還沒有學生捐得多。

    我聽說了,奧賽班(1)班的班主任,著名的模範教師齊曉明才捐了三十塊錢,他們班是全校捐款最少的班級,弄得學生都看不起齊老師。

    最後老師捐款的名單和數字不好公開,隻好以教研組為單位公布總數,捐獻多的人才公布具體姓名。

    您說說,這是什麼事兒!” “楊帆,我聽你這些話味道不對。

    治白血病要花很多錢,一般家庭難以承受,學校動員師生捐助,是救人一命的善事,無論如何是應該的。

    不弄個倡議書,不開全校大會動員,大家怎麼能知道這件事?即使這樣做給學生老師形成壓力,最終還是自願的嘛。

    比方你沒有錢,捐獻得少,别人也不至于批評你吧?自己感到有壓力,也正常。

    你沒告訴我,要是知道這件事,我也會讓你盡量多捐獻點兒。

    至于别人捐多捐少,你大可不必有想法。

    像你這個年齡,思想應該充滿陽光,動不動憤世嫉俗,看人看事都用冷眼,這可不好。

    ”陳一卉聽完女兒的話,心裡不贊同,教訓了幾句。

     “唉,這個世道,還是富人好啊。

    人要是太窮,尊嚴也沒了。

    ”楊帆撅着嘴說。

     “這孩子!”陳一卉搖搖頭。

     晚上睡下,陳一卉不由得想起女兒的話:人要是太窮,尊嚴也沒了。

    你很難說它沒有道理。

    十多年前楊玉泉锒铛入獄,後來陳一卉的工作崗位和薪酬也喪失了,她和女兒不得不過着貧窮、拮據的日子。

    陳一卉本來是生性倔強、不肯向命運屈服的女子,但有時候為了生存她不得不犧牲尊嚴,都是讓貧困給逼迫的。

    比方楊玉泉被抓之後,她明明知道姓窦的老闆不值得信賴,呆在他身邊如履薄冰,陳一卉還是到那裡上班,要不然生計成問題。

    窦老闆東窗事發、公司倒閉之後,陳一卉先後找了許多崗位打工掙錢,除了工作環境惡劣,薪酬很低,有時候難免被人吆三喝四,看别人臉色掙一點小錢。

    包括這次女兒被排擠在奧賽班之外,也難說與貧困沒有關系。

    假如陳一卉有錢,就能想辦法打點,走走門子,孩子也不至于進不去奧賽班。

    無論怎麼說,楊帆的學習成績總比劉庚旺兒子強吧?看來,長年累月在貧困線上掙紮也不行,還是要找份工作,有了相對穩定的經濟來源,日子會好過,尊嚴會多一些,屈辱也會少一些…… 陳一卉忽然想起劉庚旺說過要給她安排工作,崗位是“總經理助理”。

    現在楊玉泉的後事處理完了,女兒上學是按部就班的事,自己有個崗位去上班,不僅可以考慮,而且必須。

    可是,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