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施靜玲,我要累死了!”齊曉明回到家裡總是叫苦,捎帶指責老婆的烹調手藝,“累就累吧,也吃不上可口的飯菜。
看看你做的菜,除了油大,還有什麼特點?不鹹不淡不香不辣,難吃死了。
我這輩子倒了大黴,咋遇上個你呀!” “談戀愛你眼睛瞎啦?那時候我胡亂炒個菜你都說好吃,恨不得連碟子舔幹淨。
如今看我不順眼,連我做的飯菜也不能吃了?咱倆做夫妻說不上誰倒大黴呢。
你忙你累自找的,我讓你那麼累了?”施靜玲針尖對麥芒。
“我不累有什麼辦法?想方設法多掙錢還不是為了把咱小日子過好,還不是為了你和齊施娉?” “誰知道你為誰!反正我沒感覺到有好處,整天聽你亂發脾氣,挑我的毛病,嘟嘟囔囔像個婆娘!” “唉,跟你說不清。
反正我命苦。
” 齊曉明忙,除了擔任奧賽班物理課兼班主任,主要原因在于做家教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
齊曉明是名師,學生慕名而來。
有的學生物理成績差,家長不從孩子本身找原因,卻認為純粹沒遇到好老師,所以拐彎抹角托熟人找到齊曉明:“齊老師,别人家孩子經您點撥,能拿全國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大獎,我家孩子沒那天分,您給輔導一下,期中期末考試總能考個好成績吧?哪怕成不了尖子,取得一點進步也行啊。
”一開始齊曉明對做家教并不熱衷,總是盡量推辭:“我工作忙,顧不上做家教。
奧賽拿名次的學生,主要是有天賦,基礎好,老師輔導的作用有限。
不是說所有學生輔導一下就能考高分,有的根本不愛物理,有的基礎太差,老師有天大的本事也白搭。
”有的家長耍賴:“反正我家孩子拜托齊老師您啦,家教的報酬我給您放下了。
”說完扔下幾百塊錢,齊曉明想不收也由不得他。
有的學生物理成績并不差,家長照樣找上門:“齊老師,我家孩子的目标是清華、北大,高考物理一定要拿高分。
奧賽拿不拿獎倒無所謂——是不是拿了國家級的獎項高考加分?那還是拿大獎好啊——為了高考成績,煩勞您給做家教吧。
報酬沒問題,我帶來了。
”齊曉明聽了一臉苦笑,搖着腦袋不知道咋辦。
後來,齊曉明嘗到了甜頭。
個别輔導式的高中家教報酬可觀,流行的行情一課時漲到30元了。
說是個别輔導,找上門來推不掉的學生多,三五個甚至七八個一勺燴也叫個别輔導。
平常學生上晚自習,回到家還有作業,隻能輔導一個課時,周六晚上和星期天能多上幾個課時,還可以分期分批。
好在高中物理課教了20年,教材教法很熟悉,根本不用備課,學生一來講就是了,講累了給弄點兒習題做,做完後點評點評也是一種輔導方式。
雖然很累,但報酬不低,算下來比掙學校那份工資高多了。
錢是好東西啊。
齊曉明做家教逐漸演變成自覺行動。
齊曉明很快掌握了所帶班級有多少學生物理課成績差,然後分别找他們談話:“奧賽班學生,物理成績上不去怎麼能行?傳出去,我也算一中有名氣的老師,丢不丢人呀?我給你出個主意,利用晚上、周末到我家,咱個别輔導輔導。
”遇到個别學生猶猶豫豫,他直接給家長打電話,曉以利害,最終都搞定了。
這樣齊曉明有了一個以所帶班級學生為主體的小規模輔導班。
輔導班裡有個别學生不交錢,比方有個男孩叫鄭曦,物理不是最好,但也不差,齊曉明了解到孩子的爸爸是銅鎳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風傳最近要調到市政方面任副書記或者副市長,是個重量級的學生家長。
這樣的家長今後肯定用得着。
輔導他家孩子是一種投資,眼下不收報酬,或許将來會有巨額回報。
這樣的先例并非沒有,齊曉明當全國先進模範,光靠埋頭苦幹出力流汗水能行嗎? 除了他自己的學生,齊曉明手裡還有同年級其他班若幹學生,都是家長慕名而來,找熟人托關系找齊曉明做家教輔導的。
這些學生程度參差不齊,齊曉明向家長許諾,一定要讓他們各自有進步,但最終成績怎樣還要看學生自身努力。
家教負擔重,齊曉明于是很累。
有人比齊曉明更累。
市一中外語教師曾寶銀在講台上突發腦血管破裂,弄到醫院搶救無效,死了。
按理說,一個老師倒在講台上,以身殉職,死而後已,無論如何值得
看看你做的菜,除了油大,還有什麼特點?不鹹不淡不香不辣,難吃死了。
我這輩子倒了大黴,咋遇上個你呀!” “談戀愛你眼睛瞎啦?那時候我胡亂炒個菜你都說好吃,恨不得連碟子舔幹淨。
如今看我不順眼,連我做的飯菜也不能吃了?咱倆做夫妻說不上誰倒大黴呢。
你忙你累自找的,我讓你那麼累了?”施靜玲針尖對麥芒。
“我不累有什麼辦法?想方設法多掙錢還不是為了把咱小日子過好,還不是為了你和齊施娉?” “誰知道你為誰!反正我沒感覺到有好處,整天聽你亂發脾氣,挑我的毛病,嘟嘟囔囔像個婆娘!” “唉,跟你說不清。
反正我命苦。
” 齊曉明忙,除了擔任奧賽班物理課兼班主任,主要原因在于做家教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
齊曉明是名師,學生慕名而來。
有的學生物理成績差,家長不從孩子本身找原因,卻認為純粹沒遇到好老師,所以拐彎抹角托熟人找到齊曉明:“齊老師,别人家孩子經您點撥,能拿全國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大獎,我家孩子沒那天分,您給輔導一下,期中期末考試總能考個好成績吧?哪怕成不了尖子,取得一點進步也行啊。
”一開始齊曉明對做家教并不熱衷,總是盡量推辭:“我工作忙,顧不上做家教。
奧賽拿名次的學生,主要是有天賦,基礎好,老師輔導的作用有限。
不是說所有學生輔導一下就能考高分,有的根本不愛物理,有的基礎太差,老師有天大的本事也白搭。
”有的家長耍賴:“反正我家孩子拜托齊老師您啦,家教的報酬我給您放下了。
”說完扔下幾百塊錢,齊曉明想不收也由不得他。
有的學生物理成績并不差,家長照樣找上門:“齊老師,我家孩子的目标是清華、北大,高考物理一定要拿高分。
奧賽拿不拿獎倒無所謂——是不是拿了國家級的獎項高考加分?那還是拿大獎好啊——為了高考成績,煩勞您給做家教吧。
報酬沒問題,我帶來了。
”齊曉明聽了一臉苦笑,搖着腦袋不知道咋辦。
後來,齊曉明嘗到了甜頭。
個别輔導式的高中家教報酬可觀,流行的行情一課時漲到30元了。
說是個别輔導,找上門來推不掉的學生多,三五個甚至七八個一勺燴也叫個别輔導。
平常學生上晚自習,回到家還有作業,隻能輔導一個課時,周六晚上和星期天能多上幾個課時,還可以分期分批。
好在高中物理課教了20年,教材教法很熟悉,根本不用備課,學生一來講就是了,講累了給弄點兒習題做,做完後點評點評也是一種輔導方式。
雖然很累,但報酬不低,算下來比掙學校那份工資高多了。
錢是好東西啊。
齊曉明做家教逐漸演變成自覺行動。
齊曉明很快掌握了所帶班級有多少學生物理課成績差,然後分别找他們談話:“奧賽班學生,物理成績上不去怎麼能行?傳出去,我也算一中有名氣的老師,丢不丢人呀?我給你出個主意,利用晚上、周末到我家,咱個别輔導輔導。
”遇到個别學生猶猶豫豫,他直接給家長打電話,曉以利害,最終都搞定了。
這樣齊曉明有了一個以所帶班級學生為主體的小規模輔導班。
輔導班裡有個别學生不交錢,比方有個男孩叫鄭曦,物理不是最好,但也不差,齊曉明了解到孩子的爸爸是銅鎳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風傳最近要調到市政方面任副書記或者副市長,是個重量級的學生家長。
這樣的家長今後肯定用得着。
輔導他家孩子是一種投資,眼下不收報酬,或許将來會有巨額回報。
這樣的先例并非沒有,齊曉明當全國先進模範,光靠埋頭苦幹出力流汗水能行嗎? 除了他自己的學生,齊曉明手裡還有同年級其他班若幹學生,都是家長慕名而來,找熟人托關系找齊曉明做家教輔導的。
這些學生程度參差不齊,齊曉明向家長許諾,一定要讓他們各自有進步,但最終成績怎樣還要看學生自身努力。
家教負擔重,齊曉明于是很累。
有人比齊曉明更累。
市一中外語教師曾寶銀在講台上突發腦血管破裂,弄到醫院搶救無效,死了。
按理說,一個老師倒在講台上,以身殉職,死而後已,無論如何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