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段力維被警察拘提的第二天,全國新聞媒體一哄而上報道“隴原省龍川市驚爆高考集體作弊案,違規學生被高校清退”,報紙、電視、廣播、網絡,平面媒體電子媒體一起上,霎時間炒得炙手可熱。

    其中比較典型、比較接近客觀實際的一篇報道說: ××網金城9月10日(記者汪湖):記者從隴原省金城大學了解到,有5名大一新生被查出系“高考移民”,由他人冒名頂替參加高考取得錄取資格。

    金大已對這些學生作出清退除名的處理,根據相關規定,他們将同時喪失下年度報考大專院校的資格。

     據金城大學學生處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負責人介紹,新學年開始,該校接到舉報說有的學生不具備大學本科生應有的知識積累和學習能力。

    經初步調查,這些考生均來自隴原省龍川市,共同的口音又證明他們生長在東部S省,明顯暴露出“高考移民”的特征。

    後經公安機關介入調查,這批學生确系自S省陰河縣移民到本省龍川市,空挂戶口,由高二學生有組織地替考,使這批“高考移民”非法取得大學入學資格。

     該負責人還說:在隴原省,以往“高考移民”現象屢有發生,但都是零星個案,像今年這樣集體移民、集體替考作弊、多人被錄取的現象從未發生過。

    其作案規模之大,手法之大膽,後果之嚴重是空前的。

     記者随後跟蹤采訪了公安部門相關辦案人員。

    據金城市城關區公安分局副局長童英信介紹,此案目前暴露的部分看來隻是冰山一角,省有關部門個别工作人員和一位姓柴的“高考掮客”疑似涉案,更多的涉案人員應該在高考作弊案原發地龍川市。

    除了金城大學,也不排除還有學生通過作弊進入本省其他大學以及外省大學就讀。

    省城公安部門聯手龍川市公安局正在對此案進行深入調查。

     相關情況本網站将及時跟蹤報道。

     次日,媒體對高考作弊案又有進一步報道。

    其中發自省城的一篇報道标題為:《順藤摸瓜挖出案中案,“高考掮客”柴大福落網》: ××網金城9月11日(記者汪湖)日前報道的隴原省高考作弊案破案工作取得新進展,警方順藤摸瓜,發現這起高考作弊案的主要策劃者和牽線人竟是一“高考掮客”。

     這個名叫柴大福的掮客近年來和省招辦個别工作人員内勾外連,在高考錄取工作中鑽政策空子,非法牟利,數額巨大,已被公安機關拘留審查。

    據柴大福初步交代,今年發生在龍川市的“高考移民”和冒名替考事件與該市第一中學某教學管理人員有關。

    為“高考移民”辦理戶籍證明的内幕尚在追查過程中。

     又訊:記者從龍川市公安局證實,該市第一中學教務教研室主任段力維因涉嫌高考作弊案于昨日被拘留審查。

    這起在今年高考中集體舞弊的重大案件正在深入調查中。

    此案後續發展本網站也将在第一時間予以報道。

     報道中提及的“高考掮客”,正是在高考報名前向段力維行賄的柴老闆。

     柴大福算得上神通廣大。

    這幾年憑借在高考中大做文章,他已經成了不大不小的富翁,比起前些年在石羊河市經營一家不死不活的餐館賺錢多多了。

     五年前,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柴大福找到了一條緻富門路。

    那一年,為大姨子女兒高考錄取,他往省城跑了好幾趟,親眼看到大學錄取工作的種種内幕,也摸到了高考錄取中許多鮮為人知的門道。

     柴大福是個“妻管嚴”型男人,他老婆早年喪母,比他老婆年長12歲的大姨姐待小妹如母,故而姊妹情深,一直相互照應。

    柴大福的“挑擔”(連襟)三年前車禍身亡,大姨姐悲傷過度,身體虛弱,她女兒那年高考分數比本科線低了20多分,大姨姐卻堅持要讓孩子上本科院校。

    按照老婆的指令,想方設法辦成這件事成了柴大福義不容辭的責任。

    軍事院校錄取的時候,柴大福挑擔一個生前友好曾答應幫忙給大姨姐的女兒跑跑上軍隊院校的事情,體檢、政審等等手續都過了一遍,最終沒有被錄取。

    到了“二本”錄取階段,柴大福給大姨姐鄭重許諾說他到省城去跑,無論如何要讓外甥女兒走一個本科。

    柴大福之所以敢吹大話,因為他有個中學同學在省招辦,他相信熟人好辦事,大不了再花幾個錢。

     到了省城柴大福才知道,大姨姐的女兒之所以軍事院校沒走成,主要問題是沒好好花錢。

    在省招辦的老同學告訴他,上軍事院校一個學生要花多少錢是有定數的,文化課成績達到一定要求,體檢、政審也能通過,剩下的事情就是花錢。

    不能等辦事的人伸手要,家長要追屁股後面硬塞,錢塞進去了,錄取通知書也就差不多拿到了,否則想上軍隊院校門兒也沒有。

    柴大福想到大姨姐一輩子節儉,從她兜裡往外拿錢肉疼,“挑擔”的生前友好也許礙于面子,也許怕朋友之妻認為他從中牟利,所以不能過分強調錢,把事情耽誤了。

     柴大福提出想給考分在本科線以下大專線以上的老婆的外甥女弄個本科指标,招生辦的老同學說:“小事一樁,辦法多得很,關鍵問題還是要花錢。

    ”柴大福說:“該花多少花多少,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 晚上柴大福請招生辦的老同學喝酒,老同學給他講了高考錄取中非正常錄取的操作方式:“達不到分數線想上本科,眼下最便捷的方式是直接拿錢買。

    有好幾家外省的大學和我們省有協議,他們在規定範圍内降低分數段錄取部分學生,家長要交三到五萬元的贊助費。

    這筆錢主要是招生院校創收,省招辦有分成。

    擴大的指标需要招生院校想辦法,定向委培,還是招預科班,他們都有門道。

    比方預科班是政策允許的,他們讓學生修滿4年就畢業,到了第五個年頭才能拿上正規的畢業文憑。

    你說的這個孩子要願意走這條路,咱不用求人,你明天交錢,立即能拿到錄取通知書。

    這種操作方式也屬于鑽政策的空子,估計明年不一定再有,今年是個機會。

    ” 柴大福說:“還有别的辦法沒有?都說出來我聽聽。

    ” 老同學說:“再比如直接給大學前來招生的人員塞紅包。

    有的招生人員手裡握着少量的機動指标,高考成績允許有一定範圍内的浮動,給錢他就能辦。

    當然了,這需要我們招生辦配合一下,允許他們在分數線以下提檔。

    通過這種方式比直接買降低分數段的本科指标花錢少一點,但也少不了多少。

    ” 柴大福說:“要麼咱走這條路?省一個是一個。

    ” 老同學高深莫測地笑了。

     柴大福腦子一轉,拍拍大腿:“唉,費這勁兒?我明白了,你的渠渠道道多,我直接把錢給你吧,事情拜托給你,愛咋辦咋辦。

    你不花錢能把事情辦了,錢也歸你。

    三萬怎麼樣?……要麼四萬?就這麼定了,四萬。

    不過你一定要給挑個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