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市一中出人命了。
家長鬧事的起因是高一年級“奧賽班”。
一群人圍堵了管分班事宜的教務教研室,要求解釋奧賽班錄取學生的依據是什麼。
奧賽班培養能在數、理、化等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取得名次的精英人才。
這些年,示範性高中(老百姓習慣性稱之為“重點中學”)的奧賽班,逐漸演變成專門培養沖擊清華、北大等名牌院校的尖子生的搖籃。
按慣例,學校會給這兩個班配備最好的老師和最好的教學設施,教學安排上也有強化措施。
在家長心目中,孩子假如進了奧賽班,等于一隻腳踏進了重點大學之門,凡有可能擠進這兩個班的學生家長,心裡都揣着一團火,眼睛瞪得雞蛋大。
奧賽班名單公布之後,一些滿懷希望的家長發現自己孩子沒能進去,卻發現小部分中考成績相對差的學生進去了。
家長認為編班過程做了手腳,要找學校理論,讨個公道。
少數家長一帶頭,孩子成績在邊緣地帶的許多人跟着激動,事情鬧大了。
教務教研室主任段力維關上門不予理會,他想采用回避、拖延的辦法冷處理。
他認為家長鬧一鬧會不了了之,哪個家長能執意和學校過不去?畢竟孩子還要在這兒念書啊。
段力維低估了家長情緒激烈的程度。
有人“咚咚咚”擂門,嘴裡也不幹不淨:“教務教研室的人死光了?鑽老鼠洞了?”“走,我們找校長去,不信沒有說理的地方!” 一陣雜亂的腳步聲漸去漸遠,段力維知道家長去行政樓圍堵校長了。
他拍拍腦袋,額頭上的冷汗黏手,在房子裡轉了三圈,段力維急急忙忙趕往校長辦公的地方去了。
他來到行政辦公樓三層,樓道擠滿了人。
段力維聽見校長辦公室主任水立鴻聲嘶力竭喊話:“家長同志們,學校領導正開會,請不要幹擾學校的正常秩序。
大家散開吧,不要在行政樓圍堵,新生編班的事應該去問教務教研室……” 有家長喊:“教務教研室的人躲起來了,到哪兒問去?我們要見校長!” 段力維努力分開人群往裡擠,他害怕阮克剛校長批評他回避矛盾,把問題向上推。
阮校長很講究領導藝術,管理工作層次分明,要求中層幹部必須各負其責勇于承擔。
“讓一下,請讓一下……”短短的一截樓道段力維走得十分費勁。
有家長認出他來了:“這不是教務教研室段主任嘛,讓他給解釋解釋!”段力維又一頭汗,說:“我去請示校長,然後給大家答複。
請各位家長讓一讓,保持安靜……” 段力維好不容易穿過人群擠進校長室。
龍川市第一中學校長阮克剛、管教學的副校長方知行、管總務的副校長沈德良都在。
“咋弄哩?沒想到,家長真鬧起來了。
”沈德良看着阮克剛的臉色,小心翼翼地說。
沈副校長很圓通,平常勤謹敬業,唯阮校長馬首是瞻,假若真遇到事情,他缺乏主見。
“奧賽班名單公布出來,家長會有強烈反映,是預料中的事。
”年長的副校長方知行皺着眉頭,“千方百計為孩子搶占優質教育資源,早已成了風尚。
奧賽班是塊肥肉,狼多肉少,那麼多人盯着,眼睛都綠了。
我們行事不公,家長不鬧,才是咄咄怪事呢。
” “哪兒有絕對的公正啊?現在的社會風氣,誰也不可能把後門完全堵死。
”沈德良這樣說,是為領導班子的決策者阮克剛開脫。
“奧賽班隻有兩個,最多容納一百人,非正常渠道擠進來幾十個,事情肯定弄壞了。
家長無論怎樣鬧,我們總是理虧。
”方知行堅持說。
“方老師,您說得對。
可是……”阮克剛沉默許久,開口說了半句話。
“沒有‘可是’,克剛。
”方知行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從來沒有離開過市一中,阮克剛曾經是這裡的學生,他倆有師生關系,所以,方知行除了在特别正式的會議上稱“阮校長”,平常都喊“克剛”,阮克剛也一直稱他“方老師”。
“說說您的意見吧。
”阮克剛對方副校長一如既往地尊重。
“新生編班之前我就說過,最好陽光下操作,以成績為依據,電腦自動排序,均衡分班。
奧賽班選拔尤其要公開透明,在優質教育資源面前人人平等,擇優錄取。
假如這樣搞,家長能有什麼意見?即使有意見也好解釋,主動權始終在我們手裡。
”方知行說。
“方老師,真按您說的做,當然省事兒,我何嘗不願意那樣做?可是……”阮克剛一臉苦笑,“呵呵,我還是說‘可是’,一個後門都不開,所有特殊性都不照顧,我們怎麼頂得住?比方說,蔔義仁副市長親自打電話安插學生進奧賽班,家長上門來手裡拿着他親筆寫的條子,他是市政府主管教育的領導,我們能不給辦?家長神通廣大,龍川市地方小,拐個彎都能找到有力的後台。
且不說寫條子打電話的縣處級幹部,光地市級領導交辦的‘任務’就難以招架。
教育局領導既是頂頭上司,又同一系統,低頭不見擡頭見,也不能不給面子。
咱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誰也不敢說絕對沒有繞不過去的親朋好友,本校老師的孩子要不要給點兒照顧?一線老師才是我們最應該尊重和愛護的人,誰家的孩子都是一重天啊!”阮克剛不緊不慢地說,頭不住地搖。
“就是就是。
”沈德良附和。
剛進門的段力維看校長們作難,仿佛自己做錯了事,低着頭,大氣不敢出。
方知行低頭沉思了一會兒,說:“我想,家長鬧事,恰恰為我們糾正過失提供了契機。
咱是不是考慮把奧賽班重新選拔一下,真正把好學生集中起來?這樣對因材施教培養尖子生,對三年以後有更多學生考上重點大學,尤其對提高學校聲譽作用很大。
至于需要照顧的關系,我們在普通教學班給安排得好一些。
這樣做對學校有利,家長的矛盾也解決了。
你說呢,克剛?” 阮克剛揪着眉心,眼睛不看“方老師”:“我們不可能完全以成績為依據——總歸有不得不照顧的關系——最好不要折騰。
維持現狀吧,實在不行我出面向家長解釋。
有個緩兵之計,可以告訴家長,奧賽班動态管理,期中考試後,成績差的要調整到普通班,普通班成績最優秀的,也能進奧賽班。
就這樣定了吧。
” 一把手一錘定音,這是校長負責制的議事規則,非正式的碰頭會也不例外。
校長碰頭會有了結論,水立鴻和段力維出面,将家長疏導到樓下一塊場地,許諾由校長親自給大家作解釋。
阮克剛向現場百餘名家長喊話:“家長同志們,我是阮克剛。
關于高一編班和奧賽班選拔學生的情況,我向大家做簡單的說明。
請家長安靜。
……好,謝謝各位家長配合。
總的來講,新生編班要貫徹教育公平的原則,盡可能讓每位學生享受到最好的、最适合的教育。
我們不光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
為了盡可能給學生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市一中近期對教師隊伍優化調整,補充了一批師範院校畢業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極少數不适應高中教學的人調離原崗位。
今年高一師資配備是近年來最好的一屆,所有老師都能勝任教育教學工作。
有了這個前提,每個新生具體分到哪個班,應該不是太大的問題。
當然啦,老師畢竟是個體的人,絕對沒有差異不可能。
新分配來的老師有熟悉業務的過程,大家必須諒解。
……我知道在場的家長最關心奧賽班,都希望自家孩子能進去,畢竟奧賽班集中了一批好學生,學習風氣好,學校也有加強措施。
……大家安靜。
奧賽班是家長關注的焦點,選拔學生絕不能随随便便馬馬虎虎。
學校領導班子經過認真、仔細、反反複複研究,才确定了奧賽班選拔學生的原則和政策依據。
簡單地說,中考成績是主要依據但不是唯一依據,還要考慮學生在初中階段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的成績和表現……另外,我也坦誠地告訴大家,本校老師的孩子确實有照顧政策,降低兩個分
家長鬧事的起因是高一年級“奧賽班”。
一群人圍堵了管分班事宜的教務教研室,要求解釋奧賽班錄取學生的依據是什麼。
奧賽班培養能在數、理、化等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取得名次的精英人才。
這些年,示範性高中(老百姓習慣性稱之為“重點中學”)的奧賽班,逐漸演變成專門培養沖擊清華、北大等名牌院校的尖子生的搖籃。
按慣例,學校會給這兩個班配備最好的老師和最好的教學設施,教學安排上也有強化措施。
在家長心目中,孩子假如進了奧賽班,等于一隻腳踏進了重點大學之門,凡有可能擠進這兩個班的學生家長,心裡都揣着一團火,眼睛瞪得雞蛋大。
奧賽班名單公布之後,一些滿懷希望的家長發現自己孩子沒能進去,卻發現小部分中考成績相對差的學生進去了。
家長認為編班過程做了手腳,要找學校理論,讨個公道。
少數家長一帶頭,孩子成績在邊緣地帶的許多人跟着激動,事情鬧大了。
教務教研室主任段力維關上門不予理會,他想采用回避、拖延的辦法冷處理。
他認為家長鬧一鬧會不了了之,哪個家長能執意和學校過不去?畢竟孩子還要在這兒念書啊。
段力維低估了家長情緒激烈的程度。
有人“咚咚咚”擂門,嘴裡也不幹不淨:“教務教研室的人死光了?鑽老鼠洞了?”“走,我們找校長去,不信沒有說理的地方!” 一陣雜亂的腳步聲漸去漸遠,段力維知道家長去行政樓圍堵校長了。
他拍拍腦袋,額頭上的冷汗黏手,在房子裡轉了三圈,段力維急急忙忙趕往校長辦公的地方去了。
他來到行政辦公樓三層,樓道擠滿了人。
段力維聽見校長辦公室主任水立鴻聲嘶力竭喊話:“家長同志們,學校領導正開會,請不要幹擾學校的正常秩序。
大家散開吧,不要在行政樓圍堵,新生編班的事應該去問教務教研室……” 有家長喊:“教務教研室的人躲起來了,到哪兒問去?我們要見校長!” 段力維努力分開人群往裡擠,他害怕阮克剛校長批評他回避矛盾,把問題向上推。
阮校長很講究領導藝術,管理工作層次分明,要求中層幹部必須各負其責勇于承擔。
“讓一下,請讓一下……”短短的一截樓道段力維走得十分費勁。
有家長認出他來了:“這不是教務教研室段主任嘛,讓他給解釋解釋!”段力維又一頭汗,說:“我去請示校長,然後給大家答複。
請各位家長讓一讓,保持安靜……” 段力維好不容易穿過人群擠進校長室。
龍川市第一中學校長阮克剛、管教學的副校長方知行、管總務的副校長沈德良都在。
“咋弄哩?沒想到,家長真鬧起來了。
”沈德良看着阮克剛的臉色,小心翼翼地說。
沈副校長很圓通,平常勤謹敬業,唯阮校長馬首是瞻,假若真遇到事情,他缺乏主見。
“奧賽班名單公布出來,家長會有強烈反映,是預料中的事。
”年長的副校長方知行皺着眉頭,“千方百計為孩子搶占優質教育資源,早已成了風尚。
奧賽班是塊肥肉,狼多肉少,那麼多人盯着,眼睛都綠了。
我們行事不公,家長不鬧,才是咄咄怪事呢。
” “哪兒有絕對的公正啊?現在的社會風氣,誰也不可能把後門完全堵死。
”沈德良這樣說,是為領導班子的決策者阮克剛開脫。
“奧賽班隻有兩個,最多容納一百人,非正常渠道擠進來幾十個,事情肯定弄壞了。
家長無論怎樣鬧,我們總是理虧。
”方知行堅持說。
“方老師,您說得對。
可是……”阮克剛沉默許久,開口說了半句話。
“沒有‘可是’,克剛。
”方知行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從來沒有離開過市一中,阮克剛曾經是這裡的學生,他倆有師生關系,所以,方知行除了在特别正式的會議上稱“阮校長”,平常都喊“克剛”,阮克剛也一直稱他“方老師”。
“說說您的意見吧。
”阮克剛對方副校長一如既往地尊重。
“新生編班之前我就說過,最好陽光下操作,以成績為依據,電腦自動排序,均衡分班。
奧賽班選拔尤其要公開透明,在優質教育資源面前人人平等,擇優錄取。
假如這樣搞,家長能有什麼意見?即使有意見也好解釋,主動權始終在我們手裡。
”方知行說。
“方老師,真按您說的做,當然省事兒,我何嘗不願意那樣做?可是……”阮克剛一臉苦笑,“呵呵,我還是說‘可是’,一個後門都不開,所有特殊性都不照顧,我們怎麼頂得住?比方說,蔔義仁副市長親自打電話安插學生進奧賽班,家長上門來手裡拿着他親筆寫的條子,他是市政府主管教育的領導,我們能不給辦?家長神通廣大,龍川市地方小,拐個彎都能找到有力的後台。
且不說寫條子打電話的縣處級幹部,光地市級領導交辦的‘任務’就難以招架。
教育局領導既是頂頭上司,又同一系統,低頭不見擡頭見,也不能不給面子。
咱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誰也不敢說絕對沒有繞不過去的親朋好友,本校老師的孩子要不要給點兒照顧?一線老師才是我們最應該尊重和愛護的人,誰家的孩子都是一重天啊!”阮克剛不緊不慢地說,頭不住地搖。
“就是就是。
”沈德良附和。
剛進門的段力維看校長們作難,仿佛自己做錯了事,低着頭,大氣不敢出。
方知行低頭沉思了一會兒,說:“我想,家長鬧事,恰恰為我們糾正過失提供了契機。
咱是不是考慮把奧賽班重新選拔一下,真正把好學生集中起來?這樣對因材施教培養尖子生,對三年以後有更多學生考上重點大學,尤其對提高學校聲譽作用很大。
至于需要照顧的關系,我們在普通教學班給安排得好一些。
這樣做對學校有利,家長的矛盾也解決了。
你說呢,克剛?” 阮克剛揪着眉心,眼睛不看“方老師”:“我們不可能完全以成績為依據——總歸有不得不照顧的關系——最好不要折騰。
維持現狀吧,實在不行我出面向家長解釋。
有個緩兵之計,可以告訴家長,奧賽班動态管理,期中考試後,成績差的要調整到普通班,普通班成績最優秀的,也能進奧賽班。
就這樣定了吧。
” 一把手一錘定音,這是校長負責制的議事規則,非正式的碰頭會也不例外。
校長碰頭會有了結論,水立鴻和段力維出面,将家長疏導到樓下一塊場地,許諾由校長親自給大家作解釋。
阮克剛向現場百餘名家長喊話:“家長同志們,我是阮克剛。
關于高一編班和奧賽班選拔學生的情況,我向大家做簡單的說明。
請家長安靜。
……好,謝謝各位家長配合。
總的來講,新生編班要貫徹教育公平的原則,盡可能讓每位學生享受到最好的、最适合的教育。
我們不光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
為了盡可能給學生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市一中近期對教師隊伍優化調整,補充了一批師範院校畢業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極少數不适應高中教學的人調離原崗位。
今年高一師資配備是近年來最好的一屆,所有老師都能勝任教育教學工作。
有了這個前提,每個新生具體分到哪個班,應該不是太大的問題。
當然啦,老師畢竟是個體的人,絕對沒有差異不可能。
新分配來的老師有熟悉業務的過程,大家必須諒解。
……我知道在場的家長最關心奧賽班,都希望自家孩子能進去,畢竟奧賽班集中了一批好學生,學習風氣好,學校也有加強措施。
……大家安靜。
奧賽班是家長關注的焦點,選拔學生絕不能随随便便馬馬虎虎。
學校領導班子經過認真、仔細、反反複複研究,才确定了奧賽班選拔學生的原則和政策依據。
簡單地說,中考成績是主要依據但不是唯一依據,還要考慮學生在初中階段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的成績和表現……另外,我也坦誠地告訴大家,本校老師的孩子确實有照顧政策,降低兩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