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章
關燈
小
中
大
住在大土豪家裡的戰士們,從室内走到室外,從室外到室内。
從這間房子走到那間房子,從這個門穿過那個門,看來看去,以滿足生平少見的欲望。
最引起他們注意的,是一座大樓房,樓下層中間是正廳,兩旁是小偏房。
正廳的中間,有高約一尺的木壇,壇上擺着一張約八尺長,四尺寬的大桌,桌的周圍,擺着帳簿、驚堂木、朱筆、石硯、戒尺……大廳的右牆角上,挂了幾付手铐。
這一帶老百姓,有許多在這房子裡罰過跪,打過手闆,打過屁股,也有些在兩旁小房關過十天八天,他們稱這樓房為閻羅殿。
陳廉先一天曾來到這裡,因為要去找迫切需要的東西,晃一下就走了。
這時又來這裡,他環視一下,走到右牆角,把手铐取下來,狠狠地向地下一擲,咬着牙說: “他媽的!真是‘早死一日天有眼,遲留半載地無皮’!” 站在他旁邊的何雲生也說: “這個土豪好惡,設了公堂。
” “他自已也明白,昨天就跑了。
” “可不可以挖窖?” “有什麼不可以!”陳廉毫不遲疑地說。
“好!”何雲生歡呼了一聲,同朱福德說,“咱們現在就動手。
” 不一會兒,幹部戰士有的拿鋤頭,有的拿镢頭,找不到鋤頭镢頭的,就拿火鑽,砍斧,他們分了許多小組,分配房區,挨次序挖窖、找夾牆。
他們走一步用鋤頭在地下蹾一下,靜聽地下的回音。
陳廉看着大家挖得起勁,提醒大家特别注意走廊圍牆,廁所旁,豬牛欄門口。
朱福德用鋤頭在走廊下慢慢地蹾,忽然說: “這裡的聲音有點不對。
” 同他一塊的何雲生也去蹾了幾下說: “是。
”又蹾了一下,“挖吧。
” 土一鋤一鋤地掘開,二三尺後,土更松了,他們雖不相信有窖,但不願停手。
“這裡土很松象埋了窖。
” 又挖了好久,依然沒有結果。
朱福德伸起腰,說: “沒有,看樣子這裡以前是埋過窖,後來起走了。
” “算了,算了!”大家都說。
又走到灰房門口,他們蹾了好些下,雖然沒有什麼征候,但卻是值得注意的地方,于是又挖起來,三四尺後,發現一塊石頭,有人失望地說:“沒有,沒有!” 陳廉聽說有石頭,說道:“慢點,看是什麼石頭。
” 挖的人又把土鏟開一些,說: “好象是塊石闆。
” “蹾它兩下。
”石闆上發出微弱的咚咚聲。
“裡面有東西。
”好些人都說,“啟開石闆。
” 石闆啟開了,底下是一層快要腐朽的木闆,有人懷疑說:“沒有窖,木闆都朽了。
” 陳廉說:“不一定,挖開再說。
” 木闆掘開了,露出一個一抱大的瓦甕,陳廉和所有的人都歡呼道: “挖到了!挖到了。
” 揭開瓦蓋,就看到一個紙包,紙包上寫着“家谕”兩字,取出紙包就見到銀錠,銀錠呈土黑色。
陳廉和朱福德都叫起來: “是個老窖。
” 銀錠很快取出來,堆得滿地都是,他們數了一下,大小一百五十錠,但不知道有多少銀兩,有人估計二千,有人說三千,也有人說銀子沒有花邊好,不好使用。
陳廉去剝那個紙包,一層又一層,剝了三層,都沒有字迹,他以為是個空紙包,但為好奇心所驅使,又剝了好些層,才看到最後一張紙上,寫着: 字示爾輩子孫:為永立家業,吾将大小銀錠一百五十,共三千二百兩,藏諸正廳西側三十步之灰房門口深窖内,此窖世世相傳,非至不得已時,不得啟用,爾輩子孫,須知吾創業之艱難,至囑!至囑! 國财手封 乾隆十三年元月 陳廉讀畢,身旁有人在議論:“乾隆是個什麼皇帝吧?” “乾隆就是皇帝,有名的皇帝。
從前用民錢的時候,還有他的民錢和銅闆。
” “多少年了?” “那就不知道了,看樣子恐怕有百把年。
” 陳廉在初中讀書時,記下了滿清入關後各朝皇帝的年代,默算一下,說:“一百八十六年。
” 大家興高采烈,手舞足蹈,他們過去雖然也挖過很多窖,但從來沒有看到這麼多的銀子,七嘴八舌地說:“真是老土豪!老土豪!難怪叫張百萬。
”
從這間房子走到那間房子,從這個門穿過那個門,看來看去,以滿足生平少見的欲望。
最引起他們注意的,是一座大樓房,樓下層中間是正廳,兩旁是小偏房。
正廳的中間,有高約一尺的木壇,壇上擺着一張約八尺長,四尺寬的大桌,桌的周圍,擺着帳簿、驚堂木、朱筆、石硯、戒尺……大廳的右牆角上,挂了幾付手铐。
這一帶老百姓,有許多在這房子裡罰過跪,打過手闆,打過屁股,也有些在兩旁小房關過十天八天,他們稱這樓房為閻羅殿。
陳廉先一天曾來到這裡,因為要去找迫切需要的東西,晃一下就走了。
這時又來這裡,他環視一下,走到右牆角,把手铐取下來,狠狠地向地下一擲,咬着牙說: “他媽的!真是‘早死一日天有眼,遲留半載地無皮’!” 站在他旁邊的何雲生也說: “這個土豪好惡,設了公堂。
” “他自已也明白,昨天就跑了。
” “可不可以挖窖?” “有什麼不可以!”陳廉毫不遲疑地說。
“好!”何雲生歡呼了一聲,同朱福德說,“咱們現在就動手。
” 不一會兒,幹部戰士有的拿鋤頭,有的拿镢頭,找不到鋤頭镢頭的,就拿火鑽,砍斧,他們分了許多小組,分配房區,挨次序挖窖、找夾牆。
他們走一步用鋤頭在地下蹾一下,靜聽地下的回音。
陳廉看着大家挖得起勁,提醒大家特别注意走廊圍牆,廁所旁,豬牛欄門口。
朱福德用鋤頭在走廊下慢慢地蹾,忽然說: “這裡的聲音有點不對。
” 同他一塊的何雲生也去蹾了幾下說: “是。
”又蹾了一下,“挖吧。
” 土一鋤一鋤地掘開,二三尺後,土更松了,他們雖不相信有窖,但不願停手。
“這裡土很松象埋了窖。
” 又挖了好久,依然沒有結果。
朱福德伸起腰,說: “沒有,看樣子這裡以前是埋過窖,後來起走了。
” “算了,算了!”大家都說。
又走到灰房門口,他們蹾了好些下,雖然沒有什麼征候,但卻是值得注意的地方,于是又挖起來,三四尺後,發現一塊石頭,有人失望地說:“沒有,沒有!” 陳廉聽說有石頭,說道:“慢點,看是什麼石頭。
” 挖的人又把土鏟開一些,說: “好象是塊石闆。
” “蹾它兩下。
”石闆上發出微弱的咚咚聲。
“裡面有東西。
”好些人都說,“啟開石闆。
” 石闆啟開了,底下是一層快要腐朽的木闆,有人懷疑說:“沒有窖,木闆都朽了。
” 陳廉說:“不一定,挖開再說。
” 木闆掘開了,露出一個一抱大的瓦甕,陳廉和所有的人都歡呼道: “挖到了!挖到了。
” 揭開瓦蓋,就看到一個紙包,紙包上寫着“家谕”兩字,取出紙包就見到銀錠,銀錠呈土黑色。
陳廉和朱福德都叫起來: “是個老窖。
” 銀錠很快取出來,堆得滿地都是,他們數了一下,大小一百五十錠,但不知道有多少銀兩,有人估計二千,有人說三千,也有人說銀子沒有花邊好,不好使用。
陳廉去剝那個紙包,一層又一層,剝了三層,都沒有字迹,他以為是個空紙包,但為好奇心所驅使,又剝了好些層,才看到最後一張紙上,寫着: 字示爾輩子孫:為永立家業,吾将大小銀錠一百五十,共三千二百兩,藏諸正廳西側三十步之灰房門口深窖内,此窖世世相傳,非至不得已時,不得啟用,爾輩子孫,須知吾創業之艱難,至囑!至囑! 國财手封 乾隆十三年元月 陳廉讀畢,身旁有人在議論:“乾隆是個什麼皇帝吧?” “乾隆就是皇帝,有名的皇帝。
從前用民錢的時候,還有他的民錢和銅闆。
” “多少年了?” “那就不知道了,看樣子恐怕有百把年。
” 陳廉在初中讀書時,記下了滿清入關後各朝皇帝的年代,默算一下,說:“一百八十六年。
” 大家興高采烈,手舞足蹈,他們過去雖然也挖過很多窖,但從來沒有看到這麼多的銀子,七嘴八舌地說:“真是老土豪!老土豪!難怪叫張百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