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了個禮,嚴澤光站起來擺擺手說,“你是我們一團的客人,請坐。
” 沈東陽坐下後,嚴澤光說,“一團團長涉嫌接見三團的參謀,意味着什麼?” 沈東陽沒想到嚴澤光會首先問到這個問題,他想說是英雄識英雄,覺得不妥,想說惺惺惜惺惺,覺得更不妥。
沈東陽說,我說一句不謙虛的話,“嚴團長秘密召見我,是慧眼識珠。
” 嚴澤光意外地看了沈東陽一眼說,“哦,你的自信已經超出了我的想象程度。
可是我怎麼才能證明你就是珍珠呢?你倘若隻是個紙上談兵的趙括,本團長豈不成了有眼無珠?” 沈東陽的額頭立馬沁出了細密的汗珠。
好在嚴澤光沒有繼續為難他。
嚴澤光說,“聽說你對戰例很感興趣,還研究過本團的一些典型戰例。
一定會有很多心得啰?” 沈東陽這才找到适合自己的話題,但也不敢鋒芒畢露。
他知道自己面對的這個團長是個老謀深算的家夥。
沈東陽說,“以史為鑒,我想從中學習。
我對嚴團長在解放戰争時期發明的紅石嶺剝皮戰和廣西剿匪的毛田壩連環伏擊戰做過細緻的分析。
我認為前者是臨機發揮,檢驗了指揮員的應急應變能力。
後者才是戰争藝術的精品。
嚴團長當時是一連連長兼工作隊長,作為一個基層指揮員,您對地形有着異乎尋常的敏感。
那一仗再一次說明,不打無準備之戰,先有勝算,爾後有勝券。
” 嚴澤光說,“你認為一支部隊制勝的關鍵問題是什麼?” 沈東陽說,“除了軍心士氣和裝備訓練,那就是戰術了。
而所有的戰術問題,都可以歸結到時間和空間,在指定的時間到達指定的位置,方可達成勝利的基礎。
所以兵家說,兵貴神速。
” 嚴澤光說,“兵不在多而在精。
實話說,我對重疊指揮很有看法,重疊指揮的弊端還不僅是指揮程序複雜,影響戰鬥效率,重要的是它容易限制基層指揮員的主觀能動性,更重要的是它可能在客觀上會逐步養成基層指揮員的不負責任習慣。
我聽說你對精兵簡政有自己的看法,好像我們有點……英雄所見略同。
” 沈東陽說,“慚愧,我哪能談得上是什麼英雄?不過,我确實對嚴團長的見解很……嚴團長的見解的确一語中的。
就一個國家而言,兵多了并非好事,一是和尚多了沒水吃,部隊多了容易産生依賴心理,容易産生僥幸心理,容易造成集體不負責任。
二是兵員多了,除了人肉優勢以外,其他的東西勢必削弱,比如裝備,比如夥食,比如薪水。
别看夥食和薪水,他不僅僅是個人的利益問題,更重要的是投射在官兵心裡的優越感和自豪感。
軍人地位低了,缺乏優越感和自豪感,自然就缺乏責任感。
” 嚴澤光問,“你認為我們的軍隊地位低嗎?” 沈東陽說,“這就要看跟誰比了,如果是跟先進國家相比,我們軍隊的待遇是很低的,低十倍以上。
如果是同國内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相比,我們軍隊幹部的待遇又算高的。
” 嚴澤光說,“你說的先進國家指的是哪些國家?你是怎麼知道我們的待遇比他們先進國家軍隊的待遇低?難道你偷聽敵台了嗎?偷聽敵台是反革命行為你知道不知道?” 沈東陽不解地看着嚴澤光,好長時間才說,“我是從《參考消息》批判修正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文章分析出來的。
” 嚴澤光說,“報上都說,我們中國人民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幸福之中,世界上還有四分之三的窮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你居然說我們的生活水平低,依據何在?沒有依據地胡說,弄不好是要蹲監獄的。
年輕人,你要當心。
” 沈東陽注視着嚴澤光,判斷着嚴澤光的真實想法,但嚴澤光的臉上不顯山不露水。
沈東陽說,“嚴團長,如果您想知道依據,我可以向您彙報我獲取依據的辦法。
我們的報紙報喜不報憂,讨好讨得很拙劣。
譬如說,批判某某國家資本主義搞物質刺激,收買軍官和士兵,這樣收買,那樣收買,我把半年這方面的報紙内容收集起來,就知道人家收買的數額,差不多能算出被收買者的總數。
全體軍人都被收買了,那還叫收買嗎?那不是整體提高嗎?再比如裝備,人家外國都使用了,還對我們自己保密,可是保密保得又很蠢。
把有關帝國主義侵略戰争的報紙收集起來綜合分析,就能大緻發現他在侵略戰争中使用了什麼樣的戰術,大緻發現他的兵器已經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比如格莎拉戰争中有一個戰例,是步兵戰鬥,我們的報紙報道,一方陸軍在淺近縱深裡展開集群沖擊,三小時沖擊七十二公裡,我當時判斷,這支部隊是裝甲輸送部隊,或者使用了裝甲運兵車。
三個月後我從另外一場戰鬥的報道中證實了,這支部隊是一個裝甲運兵營。
我看報紙,往往透過那些胡說去找我最需要的知識。
我認為我們中國軍隊應該充分了解外面的世界,再也不能自欺欺人了,什麼世界上還有四分之三的窮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樣胡說八道,無異于夜郎自大。
我們在這裡洋洋得意,那邊又是堅船利炮,鴉片戰争,甲午戰争,吃的都是這個虧。
義和團居然舉着大刀,臉上塗着豬血,嘴裡喊着刀槍不入,結果血流成河。
” 嚴澤光看着沈東陽,突然覺得這小子有點像自己,愛琢磨事,也能琢磨到點子上。
嚴澤光說,“放肆!現在祖國山河形勢一片大好,不是小好,不能崇洋媚外,不能妄自菲薄,不能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沈東陽吃驚地看着嚴澤光說,“嚴團長,我們不是在探讨問題嗎?如果你召見我是為了給我喊口号,喊不是小好而是大好,那恕我不恭,告辭啦!” 說完,站起身來,拿起軍帽戴在頭上,正要敬禮,嚴澤光喝道,“坐下!” 沈東陽猶豫了一下,還是坐下了,停頓片刻說,“嚴團長,報喜不報憂,我也會,但是我希望我有機會了解我們的敵人,我們不能沉浸在敵人都是烏合之衆、我們戰無不勝的神話裡。
我們不僅需要研究過去的戰例,還需要研究我們的敵人今天在幹什麼?我們不能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練三大技術。
我們潛在的敵人步兵都用上了導彈,我們不能舉着長槍去跟敵人的坦克拼刺刀。
” 嚴澤光說,“那你說該怎麼辦?” 沈東陽說,“我認為,你們當作戰部隊一線首長的,尤其是像你們這些從戰争年代裡闖過來的老革命,應該有勇氣向上反映問題,要熟悉對手的戰術,至少要給我們下發教材,讓我們知道我們的潛在對手到底有多大力氣,然後開展針對性的訓練,不能老是停留在跟國民黨作戰的水平上。
” 嚴澤光說,“應該反映?你口氣倒不小。
反映,反映什麼,說我們不行,敵人厲害?我是不會犯這個低級錯誤的。
要知道,你的這些言論要是傳出去,有可能倒黴。
” 沈東陽說,“我是真誠地袒露我憂慮,知無不言,言者無罪嘛!” 嚴澤光冷笑一聲說,“言者無罪?嘿嘿,你還嫩了一點。
不過,我不會揭發你的,因為這是你我單獨探讨問題。
但是,出了這個門,你再說這些話,我不能擔保沒有人檢舉你。
” 沈東陽笑笑說,出了這個門,“我是不會說這些話的。
” 嚴澤光對這句話很受用,又問,“喜歡看什麼書?” 沈東陽說,“沒有多少書看,我比較喜歡看《參考消息》裡那些批判帝國主義和修正主義的文章。
” 嚴澤光笑了說,“好啊小夥子,看大批判文章好啊,就是要接受思想改造。
活到老,學到老。
我這裡也有一本毒草,拿回去好好批判吧。
” 嚴澤光說着,拉開抽屜,遞給沈東陽一個破書卷子。
沈東陽接過來一看,心裡涼了半截。
他本來以為是什麼兵家聖典,他特别渴望得到一本内部版的供批判的克勞塞維茨的《戰争論》,他聽說二十七師隻有嚴團長有一套。
可是,嚴團長交到他手上的,卻是他童年就看過的《敵後武工隊》,這讓他大惑不解。
3 嚴麗文已經上高中了,住校,星期天才回家住,但并不一定都住嚴澤光家。
多數時候還是回到王鐵山家住。
王鐵山的家像個家,溫暖。
尤其是有了個憨頭憨腦的小弟弟王奇,王鐵山的家對嚴麗文就更有吸引力了。
她像熱愛寵物一樣地愛着小王奇,有空就帶王奇玩。
比起嚴澤光,王鐵山顯然是個慈父,雖然有了自己的兒子,仍然對嚴麗文一如既往地疼愛,當然不止生活上的,還有學習上的。
那時候學校一會兒停課鬧革命,一會兒複課鬧革命,一會兒批判白專道路,一會兒批判“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但是王鐵山堅持一條,要求嚴麗文,在學校能學的在學校學,回家也不放松。
嚴澤光基本上沒有參加過嚴麗文的家長會,而王鐵山隻要有時間,就盡可能地去參加。
實在沒空了,才派孫芳去參加。
孫芳參加家長會次數多了,知道什麼該記了,什麼不
” 沈東陽坐下後,嚴澤光說,“一團團長涉嫌接見三團的參謀,意味着什麼?” 沈東陽沒想到嚴澤光會首先問到這個問題,他想說是英雄識英雄,覺得不妥,想說惺惺惜惺惺,覺得更不妥。
沈東陽說,我說一句不謙虛的話,“嚴團長秘密召見我,是慧眼識珠。
” 嚴澤光意外地看了沈東陽一眼說,“哦,你的自信已經超出了我的想象程度。
可是我怎麼才能證明你就是珍珠呢?你倘若隻是個紙上談兵的趙括,本團長豈不成了有眼無珠?” 沈東陽的額頭立馬沁出了細密的汗珠。
好在嚴澤光沒有繼續為難他。
嚴澤光說,“聽說你對戰例很感興趣,還研究過本團的一些典型戰例。
一定會有很多心得啰?” 沈東陽這才找到适合自己的話題,但也不敢鋒芒畢露。
他知道自己面對的這個團長是個老謀深算的家夥。
沈東陽說,“以史為鑒,我想從中學習。
我對嚴團長在解放戰争時期發明的紅石嶺剝皮戰和廣西剿匪的毛田壩連環伏擊戰做過細緻的分析。
我認為前者是臨機發揮,檢驗了指揮員的應急應變能力。
後者才是戰争藝術的精品。
嚴團長當時是一連連長兼工作隊長,作為一個基層指揮員,您對地形有着異乎尋常的敏感。
那一仗再一次說明,不打無準備之戰,先有勝算,爾後有勝券。
” 嚴澤光說,“你認為一支部隊制勝的關鍵問題是什麼?” 沈東陽說,“除了軍心士氣和裝備訓練,那就是戰術了。
而所有的戰術問題,都可以歸結到時間和空間,在指定的時間到達指定的位置,方可達成勝利的基礎。
所以兵家說,兵貴神速。
” 嚴澤光說,“兵不在多而在精。
實話說,我對重疊指揮很有看法,重疊指揮的弊端還不僅是指揮程序複雜,影響戰鬥效率,重要的是它容易限制基層指揮員的主觀能動性,更重要的是它可能在客觀上會逐步養成基層指揮員的不負責任習慣。
我聽說你對精兵簡政有自己的看法,好像我們有點……英雄所見略同。
” 沈東陽說,“慚愧,我哪能談得上是什麼英雄?不過,我确實對嚴團長的見解很……嚴團長的見解的确一語中的。
就一個國家而言,兵多了并非好事,一是和尚多了沒水吃,部隊多了容易産生依賴心理,容易産生僥幸心理,容易造成集體不負責任。
二是兵員多了,除了人肉優勢以外,其他的東西勢必削弱,比如裝備,比如夥食,比如薪水。
别看夥食和薪水,他不僅僅是個人的利益問題,更重要的是投射在官兵心裡的優越感和自豪感。
軍人地位低了,缺乏優越感和自豪感,自然就缺乏責任感。
” 嚴澤光問,“你認為我們的軍隊地位低嗎?” 沈東陽說,“這就要看跟誰比了,如果是跟先進國家相比,我們軍隊的待遇是很低的,低十倍以上。
如果是同國内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相比,我們軍隊幹部的待遇又算高的。
” 嚴澤光說,“你說的先進國家指的是哪些國家?你是怎麼知道我們的待遇比他們先進國家軍隊的待遇低?難道你偷聽敵台了嗎?偷聽敵台是反革命行為你知道不知道?” 沈東陽不解地看着嚴澤光,好長時間才說,“我是從《參考消息》批判修正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文章分析出來的。
” 嚴澤光說,“報上都說,我們中國人民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幸福之中,世界上還有四分之三的窮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你居然說我們的生活水平低,依據何在?沒有依據地胡說,弄不好是要蹲監獄的。
年輕人,你要當心。
” 沈東陽注視着嚴澤光,判斷着嚴澤光的真實想法,但嚴澤光的臉上不顯山不露水。
沈東陽說,“嚴團長,如果您想知道依據,我可以向您彙報我獲取依據的辦法。
我們的報紙報喜不報憂,讨好讨得很拙劣。
譬如說,批判某某國家資本主義搞物質刺激,收買軍官和士兵,這樣收買,那樣收買,我把半年這方面的報紙内容收集起來,就知道人家收買的數額,差不多能算出被收買者的總數。
全體軍人都被收買了,那還叫收買嗎?那不是整體提高嗎?再比如裝備,人家外國都使用了,還對我們自己保密,可是保密保得又很蠢。
把有關帝國主義侵略戰争的報紙收集起來綜合分析,就能大緻發現他在侵略戰争中使用了什麼樣的戰術,大緻發現他的兵器已經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比如格莎拉戰争中有一個戰例,是步兵戰鬥,我們的報紙報道,一方陸軍在淺近縱深裡展開集群沖擊,三小時沖擊七十二公裡,我當時判斷,這支部隊是裝甲輸送部隊,或者使用了裝甲運兵車。
三個月後我從另外一場戰鬥的報道中證實了,這支部隊是一個裝甲運兵營。
我看報紙,往往透過那些胡說去找我最需要的知識。
我認為我們中國軍隊應該充分了解外面的世界,再也不能自欺欺人了,什麼世界上還有四分之三的窮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樣胡說八道,無異于夜郎自大。
我們在這裡洋洋得意,那邊又是堅船利炮,鴉片戰争,甲午戰争,吃的都是這個虧。
義和團居然舉着大刀,臉上塗着豬血,嘴裡喊着刀槍不入,結果血流成河。
” 嚴澤光看着沈東陽,突然覺得這小子有點像自己,愛琢磨事,也能琢磨到點子上。
嚴澤光說,“放肆!現在祖國山河形勢一片大好,不是小好,不能崇洋媚外,不能妄自菲薄,不能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沈東陽吃驚地看着嚴澤光說,“嚴團長,我們不是在探讨問題嗎?如果你召見我是為了給我喊口号,喊不是小好而是大好,那恕我不恭,告辭啦!” 說完,站起身來,拿起軍帽戴在頭上,正要敬禮,嚴澤光喝道,“坐下!” 沈東陽猶豫了一下,還是坐下了,停頓片刻說,“嚴團長,報喜不報憂,我也會,但是我希望我有機會了解我們的敵人,我們不能沉浸在敵人都是烏合之衆、我們戰無不勝的神話裡。
我們不僅需要研究過去的戰例,還需要研究我們的敵人今天在幹什麼?我們不能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練三大技術。
我們潛在的敵人步兵都用上了導彈,我們不能舉着長槍去跟敵人的坦克拼刺刀。
” 嚴澤光說,“那你說該怎麼辦?” 沈東陽說,“我認為,你們當作戰部隊一線首長的,尤其是像你們這些從戰争年代裡闖過來的老革命,應該有勇氣向上反映問題,要熟悉對手的戰術,至少要給我們下發教材,讓我們知道我們的潛在對手到底有多大力氣,然後開展針對性的訓練,不能老是停留在跟國民黨作戰的水平上。
” 嚴澤光說,“應該反映?你口氣倒不小。
反映,反映什麼,說我們不行,敵人厲害?我是不會犯這個低級錯誤的。
要知道,你的這些言論要是傳出去,有可能倒黴。
” 沈東陽說,“我是真誠地袒露我憂慮,知無不言,言者無罪嘛!” 嚴澤光冷笑一聲說,“言者無罪?嘿嘿,你還嫩了一點。
不過,我不會揭發你的,因為這是你我單獨探讨問題。
但是,出了這個門,你再說這些話,我不能擔保沒有人檢舉你。
” 沈東陽笑笑說,出了這個門,“我是不會說這些話的。
” 嚴澤光對這句話很受用,又問,“喜歡看什麼書?” 沈東陽說,“沒有多少書看,我比較喜歡看《參考消息》裡那些批判帝國主義和修正主義的文章。
” 嚴澤光笑了說,“好啊小夥子,看大批判文章好啊,就是要接受思想改造。
活到老,學到老。
我這裡也有一本毒草,拿回去好好批判吧。
” 嚴澤光說着,拉開抽屜,遞給沈東陽一個破書卷子。
沈東陽接過來一看,心裡涼了半截。
他本來以為是什麼兵家聖典,他特别渴望得到一本内部版的供批判的克勞塞維茨的《戰争論》,他聽說二十七師隻有嚴團長有一套。
可是,嚴團長交到他手上的,卻是他童年就看過的《敵後武工隊》,這讓他大惑不解。
3 嚴麗文已經上高中了,住校,星期天才回家住,但并不一定都住嚴澤光家。
多數時候還是回到王鐵山家住。
王鐵山的家像個家,溫暖。
尤其是有了個憨頭憨腦的小弟弟王奇,王鐵山的家對嚴麗文就更有吸引力了。
她像熱愛寵物一樣地愛着小王奇,有空就帶王奇玩。
比起嚴澤光,王鐵山顯然是個慈父,雖然有了自己的兒子,仍然對嚴麗文一如既往地疼愛,當然不止生活上的,還有學習上的。
那時候學校一會兒停課鬧革命,一會兒複課鬧革命,一會兒批判白專道路,一會兒批判“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但是王鐵山堅持一條,要求嚴麗文,在學校能學的在學校學,回家也不放松。
嚴澤光基本上沒有參加過嚴麗文的家長會,而王鐵山隻要有時間,就盡可能地去參加。
實在沒空了,才派孫芳去參加。
孫芳參加家長會次數多了,知道什麼該記了,什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