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1
六十年代中期,部隊開展大比武。
大比武序幕拉開之後,嚴澤光一頭紮在部隊裡,很少回來,回來也是匆匆忙忙,鑽進自己的房間就不出來。
那個小屋果然被他弄成了後方指揮部,裡面不僅挂着作戰地圖,還堆起了沙盤。
王雅歌也忙。
師醫院開展業務練兵,她是三所所長,大小也是個負責人,而且是個很有責任心的負責人,這就決定了她比别人更忙,也就決定了她和嚴澤光之間的戰争不可避免。
嚴澤光說王雅歌簡直就像國民黨軍統特務,無孔不人地跟他開展時間争奪戰。
王雅歌反唇相譏說,“當個小營長把自己搞得像大軍區司令似的,不光我是國民黨軍統特務,孩子更是絆腳石。
” 孩子如同野火燒春風吹的樹苗,在嚴澤光和王雅歌的冷戰中一天一天地長大,到了四歲,嚴澤光給她起了個名字叫嚴麗文,送到了幼兒園。
然而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出現了,孩子上幼兒園需要接送,回來要吃喝拉撒,沒有人管也還是不行的。
兩個人也曾經商量要請保姆,最終沒有請成。
一來雙方家庭都不富裕,需要他們拿出三分之二的薪水去支援;二者住房不寬裕,僅嚴澤光的書房就占去了一大間。
王雅歌建議嚴澤光把書房也就是所謂的後方指揮部騰出來給保姆住,遭到了嚴澤光的痛斥。
嚴澤光說,“你還挖苦我把自己當大軍區司令,就憑你這個态度,我當營長都吃力。
我的一點成績都是跟你争分奪秒地搶來的。
” 王雅歌說,“我是崗位練兵的先進工作者,還是駐地的愛民模範。
我的這點榮譽,全是跟你進行艱苦卓絕的鬥争得來的。
” 說歸說,孩子還是王雅歌帶的多。
白天送幼兒園,晚上王雅歌下班騎車接回來,嚴澤光基本上不管。
好在有個好鄰居。
孫芳在結婚後不久就随軍安排在團裡的軍人服務社工作,上班不出營房。
有時候王雅歌忙得沒空了,就打電話給孫芳,由孫芳幫着接孩子。
孫芳和王鐵山結婚六七年,王雅歌幫他們想了不少辦法,附近幾個大城市的醫院都看遍了,孫芳的肚子還是不見大。
王鐵山倒是大大咧咧,說沒有孩子更好,可以輕裝上陣幹革命。
孫芳就不行了,老是覺得對不起王鐵山。
光看王鐵山看别人家孩子那眼神,孫芳就知道王鐵山說不要孩子更好不是心裡話。
下班回來,要是正好遇上孫芳接到了妞妞,王鐵山就會興緻勃勃地跟孩子玩一陣子,比數數,捉迷藏,演大老虎,孩子開心,王鐵山更開心,小院裡笑聲不斷,像夕陽一樣燦爛。
有一次嚴澤光百年不遇地到王鐵山家領孩子,在門外看見穿着絨衣的王鐵山在帶孩子玩。
嚴澤光走到門口又退回來了,在自己家這邊聽王鐵山和孩子對話。
孩子問,“為什麼金魚老是遊來遊去,它難道不睡覺嗎?” 王鐵山回答說,“金魚也會睡覺,但它睡覺的時候也是遊來遊去。
” 孩子問,“金魚會唱歌嗎?” 王鐵山回答,“金魚大概是不會唱歌的。
” 孩子又問,“金魚會說話嗎?” 王鐵山想了好長時間才回答,“金魚會說話,但金魚說話隻有金魚才能聽到,人是聽不到的。
” 孩子問,“那金魚會動腦筋嗎,金魚有幼兒園嗎?” 王鐵山一頭大汗,還是不厭其煩。
嚴澤光那天最終沒有進王鐵山的家門,暗想,這個麻煩還是讓老王先對付吧,他可沒這個耐心。
王鐵山帶孩子玩的時候,孫芳就在旁邊陪着。
每當這個時候,孫芳就知道,王鐵山想要孩子。
她跟王鐵山商量要去上海做手術,解決那個大夫說的輸卵管狹窄的問題。
一來王鐵山抽不開身陪她,二來王鐵山相信中醫甚于相信西醫,尤其他聽說治療婦科病,還是中醫奏效。
王雅歌也多次勸說孫芳去上海做手術,表示王鐵山不能陪同,她可以陪同,把孩子暫時交給石得法的家屬帶幾天。
王鐵山說,“再等等,等我稍微閑一點,還是我自己陪同比較好。
”王鐵山有這樣一個态度,事情就擱置下來了,一直擱置到大比武,更沒有時間了。
王雅歌跟嚴澤光夫妻感情一般,夫妻生活質量一般,相互體貼也很一般,倒是同王家走得很勤,不僅孩子要交給他們幫助照料,有時候她下班回來,累了不想做飯,就到王鐵山家蹭飯。
嚴澤光偶爾回來,見沒有人做飯,便回到營部吃飯。
王雅歌吃孫芳的飯自然也不是白吃。
她從來沒有放棄為孫芳尋醫求藥。
有一服中藥熬制技術要求高,沈大夫和林司藥交代又交代,火候問題,時機問題,下藥先後,程序複雜。
王雅歌怕孫芳弄不好,幹脆動手自己熬。
那天嚴澤光想老婆了,忙裡偷閑回了一趟家,嗅到藥味,吓了一跳,以為王雅歌病了,趕緊問寒問暖。
王雅歌故意不理他,蹲在地上,手裡拿着扇子給小炭爐扇風,火借風勢,把王雅歌的臉映得紅撲撲的。
嚴澤光這天本來心情不錯,沒想到回來看見老婆熬湯藥,心裡還真的有點沉甸甸的。
王雅歌越是不理他,他越是着急,把腳擋在王雅歌和小炭爐之間問,“你給我說實話,你是不是病了?” 王雅歌見他真的着急,笑笑說,“我病了好啊,你可以再娶一個能夠生男孩的女人啊。
” 嚴澤光急了說,“我們兩口子,有團結有鬥争,團結是目的,鬥争是手段,通過鬥争達到團結。
我從來沒有三心二意,你知道我不是那樣的人。
” 王雅歌聽着這話,不倫不類,倒也不難聽,心裡一陣溫暖。
王雅歌說,“實話跟你說吧,這藥是婦科藥,服用三劑可以生男孩。
” 嚴澤光不知是計,兩眼頓時放光,一句話脫口而出,“真的啊?” 王雅歌說,“看看,狐狸還是露出了尾巴。
” 嚴澤光說,“要是真的生個男孩,那當然是好事。
” 王雅歌臉一闆說,“一個都顧不過來了,再生一個你帶啊?” 嚴澤光困惑了,看着小炭爐說,“那你這是幹啥?” 王雅歌說,“把你那個破營長當好,别多管閑事。
” 嚴澤光明白了老婆沒有什麼大問題了,還當真不管閑事了,哼着小調回到書房搞戰術去了。
那天晚上嚴澤光很晚還沒吃上飯,餓了就在屋裡敲打桌子,聲音不高不低地喊,開飯了,開飯了!喊了幾遍沒有回應,便到廚房去找,這才發現王雅歌不知去向,倒是聽見隔壁笑語琅琅,于是明白,那藥是給孫芳熬的。
2 嚴麗文到了六歲,就該上小學了,可以寄宿。
嚴澤光如釋重負,王雅歌重負如釋。
報名那天,嚴澤光精神抖擻地親自送孩子,這是他第一次踏上八一小學的大門,後來就再也沒有來過。
到了大比武後期,嚴澤光和王鐵山都是老營長了。
而此時王雅歌已經由師醫院三所所長升任副院長,職務是副營級,享受副團職待遇。
回到家裡,再同嚴澤光舌戰的時候,底氣更足了些,居高臨下地說,“嚴澤光同志,别忘記了,我享受的是副團級待遇,而你呢,一個正營級幹部,老是指揮一個副團級幹部不太正常吧?” 嚴澤光說,“我日他娘,這叫什麼事!” 有一天到團裡開會,聽副政委念《人民日報》社論。
副政委口音很重,聽球不懂,加上錯别字連篇,幹部們昏昏欲睡。
嚴澤光起先還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保持坐如鐘的風度,後來實在堅持不住了,就從學習袋裡拿起一張紙信手塗鴉,寫了一句,“這個同志扯球淡。
” 坐在一邊的王鐵山看見了,悄悄地把紙抽了過去,寫了一句話推了過來,嚴澤光一看,差點兒把笑給噴出來了,王鐵山寫的是,“腦袋有點像大蒜。
” 嚴澤光又寫了一句,“醜化領導要倒黴。
” 王鐵山又寫了一句,“實事求是理當然。
” 就這樣,兩個人你來我往,方興未艾。
王鐵山雖然文化不高,但在一團是著名的打油詩專家。
以後在“文化大革命”學習小靳莊的時候,他已經是團長了,據說某中央首長點名讓他去參加詩歌創作學習班,軍區打了埋伏,說王鐵山這個同志家庭出身不好,這才讓他失去了一個名揚天下同時也可能會臭不可聞的機會——這是後話了。
那天二人無意當中開展筆談,居然興緻勃勃,居然其樂無窮,居然滔滔不絕。
起先還是扯談,後來漸漸地就涉及真情實感了。
那天他們一共合作了多少打油詩已經無人知曉了,隻有一首後來被流傳下來。
營長當了八九年, 褲衩穿了百十件, 破槍破炮天天練, 紅軍不怕遠征難。
鐘山風雨起蒼黃, 十年沒有打過仗。
手發癢來心裡急, 老想朝誰開一槍。
王鐵山和嚴澤光在合作打油詩的時候,充滿了激情,充滿了想象,也充滿了才華和智慧。
這是他們曆史上配合得最好的時光,融洽默契,心有靈犀,天衣無縫,渾然一體。
他們全然不知道,幾年之後,他們差一點兒因為這些打油詩會進監獄甚至會掉腦袋。
政治嗅覺高度靈敏手藝非凡的工作組居然從這首詩裡研究出來,其中一、三、六、八句,屬于“牢騷太盛”,從反動情緒上看,是一個人所為,而另一個人相對平和,罪行較輕。
但是因為原件丢失,王鐵山和嚴澤光都主動承擔最反動的那部分是自己寫的,反而使問題拖住了。
那也是後來的師政委劉界河出的點子,把責任推給了“廣大人民群衆”,說這是戰士們編出來挖苦他們營長的,與這兩個營長——後來的兩個團長無關。
這也是後話了。
回到當時當地,嚴澤光和王鐵山在會場上作詩密切配合,但是轉眼之間嚴澤光就把王鐵山給賣了一次。
報紙念完後,散會。
其他人都走了,嚴澤光還沒走。
王鐵山說,“走啊,你還想聽一次社論嗎?” 嚴澤光說,“我等等,我想問參謀長,器材什麼時候到。
” 其他人都走完了,團首長也從主席台上撤下。
團政委劉界河看見嚴澤光在東張西望,就打了一個招呼,“走,老嚴,到我辦公室坐坐。
” 劉界河這個招呼本來是客套話,豈料嚴澤光順竿子就爬了上來。
嚴澤光說,“正好,我有意見要向組織上反映。
” 劉界河頓了一下,“哦,什麼意見?” 嚴澤光說,“政委要是廣開言路我就暢所欲言,政委要是閉關鎖國我就守口如瓶。
” 劉界河沉吟片刻,看看嚴澤光,又擡頭看了看天,笑了起來說,“啊,今天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 嚴澤光一臉茫然地看着劉界河。
劉界河說,“你嚴澤光那麼清高的一個人,平時不下通知你不到團裡來,不逼急了你不發言,今天是怎麼啦,要給我搞隆中對?”
大比武序幕拉開之後,嚴澤光一頭紮在部隊裡,很少回來,回來也是匆匆忙忙,鑽進自己的房間就不出來。
那個小屋果然被他弄成了後方指揮部,裡面不僅挂着作戰地圖,還堆起了沙盤。
王雅歌也忙。
師醫院開展業務練兵,她是三所所長,大小也是個負責人,而且是個很有責任心的負責人,這就決定了她比别人更忙,也就決定了她和嚴澤光之間的戰争不可避免。
嚴澤光說王雅歌簡直就像國民黨軍統特務,無孔不人地跟他開展時間争奪戰。
王雅歌反唇相譏說,“當個小營長把自己搞得像大軍區司令似的,不光我是國民黨軍統特務,孩子更是絆腳石。
” 孩子如同野火燒春風吹的樹苗,在嚴澤光和王雅歌的冷戰中一天一天地長大,到了四歲,嚴澤光給她起了個名字叫嚴麗文,送到了幼兒園。
然而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出現了,孩子上幼兒園需要接送,回來要吃喝拉撒,沒有人管也還是不行的。
兩個人也曾經商量要請保姆,最終沒有請成。
一來雙方家庭都不富裕,需要他們拿出三分之二的薪水去支援;二者住房不寬裕,僅嚴澤光的書房就占去了一大間。
王雅歌建議嚴澤光把書房也就是所謂的後方指揮部騰出來給保姆住,遭到了嚴澤光的痛斥。
嚴澤光說,“你還挖苦我把自己當大軍區司令,就憑你這個态度,我當營長都吃力。
我的一點成績都是跟你争分奪秒地搶來的。
” 王雅歌說,“我是崗位練兵的先進工作者,還是駐地的愛民模範。
我的這點榮譽,全是跟你進行艱苦卓絕的鬥争得來的。
” 說歸說,孩子還是王雅歌帶的多。
白天送幼兒園,晚上王雅歌下班騎車接回來,嚴澤光基本上不管。
好在有個好鄰居。
孫芳在結婚後不久就随軍安排在團裡的軍人服務社工作,上班不出營房。
有時候王雅歌忙得沒空了,就打電話給孫芳,由孫芳幫着接孩子。
孫芳和王鐵山結婚六七年,王雅歌幫他們想了不少辦法,附近幾個大城市的醫院都看遍了,孫芳的肚子還是不見大。
王鐵山倒是大大咧咧,說沒有孩子更好,可以輕裝上陣幹革命。
孫芳就不行了,老是覺得對不起王鐵山。
光看王鐵山看别人家孩子那眼神,孫芳就知道王鐵山說不要孩子更好不是心裡話。
下班回來,要是正好遇上孫芳接到了妞妞,王鐵山就會興緻勃勃地跟孩子玩一陣子,比數數,捉迷藏,演大老虎,孩子開心,王鐵山更開心,小院裡笑聲不斷,像夕陽一樣燦爛。
有一次嚴澤光百年不遇地到王鐵山家領孩子,在門外看見穿着絨衣的王鐵山在帶孩子玩。
嚴澤光走到門口又退回來了,在自己家這邊聽王鐵山和孩子對話。
孩子問,“為什麼金魚老是遊來遊去,它難道不睡覺嗎?” 王鐵山回答說,“金魚也會睡覺,但它睡覺的時候也是遊來遊去。
” 孩子問,“金魚會唱歌嗎?” 王鐵山回答,“金魚大概是不會唱歌的。
” 孩子又問,“金魚會說話嗎?” 王鐵山想了好長時間才回答,“金魚會說話,但金魚說話隻有金魚才能聽到,人是聽不到的。
” 孩子問,“那金魚會動腦筋嗎,金魚有幼兒園嗎?” 王鐵山一頭大汗,還是不厭其煩。
嚴澤光那天最終沒有進王鐵山的家門,暗想,這個麻煩還是讓老王先對付吧,他可沒這個耐心。
王鐵山帶孩子玩的時候,孫芳就在旁邊陪着。
每當這個時候,孫芳就知道,王鐵山想要孩子。
她跟王鐵山商量要去上海做手術,解決那個大夫說的輸卵管狹窄的問題。
一來王鐵山抽不開身陪她,二來王鐵山相信中醫甚于相信西醫,尤其他聽說治療婦科病,還是中醫奏效。
王雅歌也多次勸說孫芳去上海做手術,表示王鐵山不能陪同,她可以陪同,把孩子暫時交給石得法的家屬帶幾天。
王鐵山說,“再等等,等我稍微閑一點,還是我自己陪同比較好。
”王鐵山有這樣一個态度,事情就擱置下來了,一直擱置到大比武,更沒有時間了。
王雅歌跟嚴澤光夫妻感情一般,夫妻生活質量一般,相互體貼也很一般,倒是同王家走得很勤,不僅孩子要交給他們幫助照料,有時候她下班回來,累了不想做飯,就到王鐵山家蹭飯。
嚴澤光偶爾回來,見沒有人做飯,便回到營部吃飯。
王雅歌吃孫芳的飯自然也不是白吃。
她從來沒有放棄為孫芳尋醫求藥。
有一服中藥熬制技術要求高,沈大夫和林司藥交代又交代,火候問題,時機問題,下藥先後,程序複雜。
王雅歌怕孫芳弄不好,幹脆動手自己熬。
那天嚴澤光想老婆了,忙裡偷閑回了一趟家,嗅到藥味,吓了一跳,以為王雅歌病了,趕緊問寒問暖。
王雅歌故意不理他,蹲在地上,手裡拿着扇子給小炭爐扇風,火借風勢,把王雅歌的臉映得紅撲撲的。
嚴澤光這天本來心情不錯,沒想到回來看見老婆熬湯藥,心裡還真的有點沉甸甸的。
王雅歌越是不理他,他越是着急,把腳擋在王雅歌和小炭爐之間問,“你給我說實話,你是不是病了?” 王雅歌見他真的着急,笑笑說,“我病了好啊,你可以再娶一個能夠生男孩的女人啊。
” 嚴澤光急了說,“我們兩口子,有團結有鬥争,團結是目的,鬥争是手段,通過鬥争達到團結。
我從來沒有三心二意,你知道我不是那樣的人。
” 王雅歌聽着這話,不倫不類,倒也不難聽,心裡一陣溫暖。
王雅歌說,“實話跟你說吧,這藥是婦科藥,服用三劑可以生男孩。
” 嚴澤光不知是計,兩眼頓時放光,一句話脫口而出,“真的啊?” 王雅歌說,“看看,狐狸還是露出了尾巴。
” 嚴澤光說,“要是真的生個男孩,那當然是好事。
” 王雅歌臉一闆說,“一個都顧不過來了,再生一個你帶啊?” 嚴澤光困惑了,看着小炭爐說,“那你這是幹啥?” 王雅歌說,“把你那個破營長當好,别多管閑事。
” 嚴澤光明白了老婆沒有什麼大問題了,還當真不管閑事了,哼着小調回到書房搞戰術去了。
那天晚上嚴澤光很晚還沒吃上飯,餓了就在屋裡敲打桌子,聲音不高不低地喊,開飯了,開飯了!喊了幾遍沒有回應,便到廚房去找,這才發現王雅歌不知去向,倒是聽見隔壁笑語琅琅,于是明白,那藥是給孫芳熬的。
2 嚴麗文到了六歲,就該上小學了,可以寄宿。
嚴澤光如釋重負,王雅歌重負如釋。
報名那天,嚴澤光精神抖擻地親自送孩子,這是他第一次踏上八一小學的大門,後來就再也沒有來過。
到了大比武後期,嚴澤光和王鐵山都是老營長了。
而此時王雅歌已經由師醫院三所所長升任副院長,職務是副營級,享受副團職待遇。
回到家裡,再同嚴澤光舌戰的時候,底氣更足了些,居高臨下地說,“嚴澤光同志,别忘記了,我享受的是副團級待遇,而你呢,一個正營級幹部,老是指揮一個副團級幹部不太正常吧?” 嚴澤光說,“我日他娘,這叫什麼事!” 有一天到團裡開會,聽副政委念《人民日報》社論。
副政委口音很重,聽球不懂,加上錯别字連篇,幹部們昏昏欲睡。
嚴澤光起先還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保持坐如鐘的風度,後來實在堅持不住了,就從學習袋裡拿起一張紙信手塗鴉,寫了一句,“這個同志扯球淡。
” 坐在一邊的王鐵山看見了,悄悄地把紙抽了過去,寫了一句話推了過來,嚴澤光一看,差點兒把笑給噴出來了,王鐵山寫的是,“腦袋有點像大蒜。
” 嚴澤光又寫了一句,“醜化領導要倒黴。
” 王鐵山又寫了一句,“實事求是理當然。
” 就這樣,兩個人你來我往,方興未艾。
王鐵山雖然文化不高,但在一團是著名的打油詩專家。
以後在“文化大革命”學習小靳莊的時候,他已經是團長了,據說某中央首長點名讓他去參加詩歌創作學習班,軍區打了埋伏,說王鐵山這個同志家庭出身不好,這才讓他失去了一個名揚天下同時也可能會臭不可聞的機會——這是後話了。
那天二人無意當中開展筆談,居然興緻勃勃,居然其樂無窮,居然滔滔不絕。
起先還是扯談,後來漸漸地就涉及真情實感了。
那天他們一共合作了多少打油詩已經無人知曉了,隻有一首後來被流傳下來。
營長當了八九年, 褲衩穿了百十件, 破槍破炮天天練, 紅軍不怕遠征難。
鐘山風雨起蒼黃, 十年沒有打過仗。
手發癢來心裡急, 老想朝誰開一槍。
王鐵山和嚴澤光在合作打油詩的時候,充滿了激情,充滿了想象,也充滿了才華和智慧。
這是他們曆史上配合得最好的時光,融洽默契,心有靈犀,天衣無縫,渾然一體。
他們全然不知道,幾年之後,他們差一點兒因為這些打油詩會進監獄甚至會掉腦袋。
政治嗅覺高度靈敏手藝非凡的工作組居然從這首詩裡研究出來,其中一、三、六、八句,屬于“牢騷太盛”,從反動情緒上看,是一個人所為,而另一個人相對平和,罪行較輕。
但是因為原件丢失,王鐵山和嚴澤光都主動承擔最反動的那部分是自己寫的,反而使問題拖住了。
那也是後來的師政委劉界河出的點子,把責任推給了“廣大人民群衆”,說這是戰士們編出來挖苦他們營長的,與這兩個營長——後來的兩個團長無關。
這也是後話了。
回到當時當地,嚴澤光和王鐵山在會場上作詩密切配合,但是轉眼之間嚴澤光就把王鐵山給賣了一次。
報紙念完後,散會。
其他人都走了,嚴澤光還沒走。
王鐵山說,“走啊,你還想聽一次社論嗎?” 嚴澤光說,“我等等,我想問參謀長,器材什麼時候到。
” 其他人都走完了,團首長也從主席台上撤下。
團政委劉界河看見嚴澤光在東張西望,就打了一個招呼,“走,老嚴,到我辦公室坐坐。
” 劉界河這個招呼本來是客套話,豈料嚴澤光順竿子就爬了上來。
嚴澤光說,“正好,我有意見要向組織上反映。
” 劉界河頓了一下,“哦,什麼意見?” 嚴澤光說,“政委要是廣開言路我就暢所欲言,政委要是閉關鎖國我就守口如瓶。
” 劉界河沉吟片刻,看看嚴澤光,又擡頭看了看天,笑了起來說,“啊,今天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 嚴澤光一臉茫然地看着劉界河。
劉界河說,“你嚴澤光那麼清高的一個人,平時不下通知你不到團裡來,不逼急了你不發言,今天是怎麼啦,要給我搞隆中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