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關燈
小
中
大
此後過了四五天,一個刮大風的日子,海浪越過歌島港的堤防,飛濺起高高的水花。
海上到處都是白色的浪峰,一個接一個地炸成了浪花。
天氣雖然晴朗,但由于刮風,全村人都不出海打魚。
母親讓新治上午搬運完青年會的石料後,去把山上的柴火背回家裡來。
這是母親在山上打來的柴火,她用紅布捆綁起來,藏在山上原陸軍觀測演習的哨所遺址處。
用紅布捆着的柴火就是母親采集的那一份。
新治背着用做裝柴火的木框從家裡出來,向觀哨所遺址走去。
這條路是要通過燈塔的。
繞過女人坡,就沒有一點風絲,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燈塔長的家靜悄悄的,人家大概都在午睡吧。
燈塔的值班小屋裡,回蕩着收音機的樂聲,可以望見燈塔員坐在辦公桌旁的背影。
在登上燈塔後面的松林陡坡的時候,新治出汗了。
山上鴉雀無聲。
不僅渺無人影,連一隻徘徊的野狗也沒有。
在這島上,由于忌諱鎮守神,豈止野狗,就是家狗也沒有。
島上淨是斜坡,土地狹窄,連供運輸用的牛馬也沒有。
要說家畜,隻有家貓一類,它們走在流落下來的石頭将一排排房屋分别割成一段段的小路上,一邊用尾巴撫弄着一戶戶輪廓分明、錯落有緻的房檐的影子,一邊走了下來。
年輕人登上了山頂。
這裡是歌島的最高處。
四周圍滿是楊桐、榮萸等灌木林和高高的野草叢,視野也不開闊了。
惟有從草木之間傳來了海潮的聲音。
從這附近通向南方的路,幾乎都被灌木和野草埋沒,要到現哨所遺址,必須走相當迂回曲折的路。
走不多久,在松林沙地那邊,可以望及三層的鋼筋水泥的觀哨所遺址。
在周圍渺無人影的大自然的幽寂中,這個白色的廢墟顯得格外神秘。
當年的士兵就靠二樓觀望台上的望遠鏡,來确定從伊良湖海岬對面的小中山靶場發射出來的試驗炮彈的彈落點。
室内的參謀詢問炮彈落在什麼地方,士兵馬上就回答上了。
直到戰争期間,野營的士兵在這裡一直來回重複着這種生活,他們總是把不知不覺地減少了的糧株當做是被狐狸精化走了。
年輕人窺視了一下觀哨所的一樓,隻見堆積如山的一捆捆枯松葉。
似乎是用來堆放東西的一樓,因為外頭窗戶窄小,裡首也有些窗玻璃沒有損壞。
他憑借着一丁點亮光,馬上找到了母親做了記号的柴火。
其中好幾擁系上了紅布條,上面用笨拙的毛筆字寫着自己的名字“久保富”。
新治把背着的木框卸下來,然後将枯松葉和成捆的枯枝捆綁好。
他好久沒有到這觀哨所來了,覺得馬上折回去未免太可惜,于是他把要背回去的東西放在一起,邁步登上了鋼筋水泥的樓梯。
這時,上面傳來了像是木頭和石頭相撞的輕輕的聲音。
年輕人豎起耳朵傾聽。
聲音戛然止住。
他想:這一定是心理作用的緣故吧。
再登上樓梯,看見廢墟的二樓上,一個大窗戶既沒有玻璃也沒有窗框,窗外是寂寞地環繞着的大海。
觀望台的鐵栅欄也沒有了。
淡墨色的牆壁上,留下了士兵用粉筆胡亂塗寫的痕迹。
新治再往上攀登。
他透過三樓的窗口,将視線投在倒塌了的升國旗的旗台上,這回他确實聽到了有人哭泣的聲音。
他一個箭步跑了上去。
他腳蹬運動鞋,輕盈地登上了屋頂。
正在哭泣、腳蹬木屣的少女沒聽見腳步聲,就突然看見呈現在自己眼前的年輕人的身影。
她頓時止住哭聲,呆然不動。
她原來就是初江。
毋甯說,這使對方大吃一驚。
這種意想不到的幸福的邂逅,使年輕人不禁懷疑起自己的眼睛來了。
兩人的警惕心和好奇心交織,好像是森林中偶然相遇同類動物似的,彼此隻顧面面相觑,呆呆地位立着。
新治好不容
海上到處都是白色的浪峰,一個接一個地炸成了浪花。
天氣雖然晴朗,但由于刮風,全村人都不出海打魚。
母親讓新治上午搬運完青年會的石料後,去把山上的柴火背回家裡來。
這是母親在山上打來的柴火,她用紅布捆綁起來,藏在山上原陸軍觀測演習的哨所遺址處。
用紅布捆着的柴火就是母親采集的那一份。
新治背着用做裝柴火的木框從家裡出來,向觀哨所遺址走去。
這條路是要通過燈塔的。
繞過女人坡,就沒有一點風絲,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燈塔長的家靜悄悄的,人家大概都在午睡吧。
燈塔的值班小屋裡,回蕩着收音機的樂聲,可以望見燈塔員坐在辦公桌旁的背影。
在登上燈塔後面的松林陡坡的時候,新治出汗了。
山上鴉雀無聲。
不僅渺無人影,連一隻徘徊的野狗也沒有。
在這島上,由于忌諱鎮守神,豈止野狗,就是家狗也沒有。
島上淨是斜坡,土地狹窄,連供運輸用的牛馬也沒有。
要說家畜,隻有家貓一類,它們走在流落下來的石頭将一排排房屋分别割成一段段的小路上,一邊用尾巴撫弄着一戶戶輪廓分明、錯落有緻的房檐的影子,一邊走了下來。
年輕人登上了山頂。
這裡是歌島的最高處。
四周圍滿是楊桐、榮萸等灌木林和高高的野草叢,視野也不開闊了。
惟有從草木之間傳來了海潮的聲音。
從這附近通向南方的路,幾乎都被灌木和野草埋沒,要到現哨所遺址,必須走相當迂回曲折的路。
走不多久,在松林沙地那邊,可以望及三層的鋼筋水泥的觀哨所遺址。
在周圍渺無人影的大自然的幽寂中,這個白色的廢墟顯得格外神秘。
當年的士兵就靠二樓觀望台上的望遠鏡,來确定從伊良湖海岬對面的小中山靶場發射出來的試驗炮彈的彈落點。
室内的參謀詢問炮彈落在什麼地方,士兵馬上就回答上了。
直到戰争期間,野營的士兵在這裡一直來回重複着這種生活,他們總是把不知不覺地減少了的糧株當做是被狐狸精化走了。
年輕人窺視了一下觀哨所的一樓,隻見堆積如山的一捆捆枯松葉。
似乎是用來堆放東西的一樓,因為外頭窗戶窄小,裡首也有些窗玻璃沒有損壞。
他憑借着一丁點亮光,馬上找到了母親做了記号的柴火。
其中好幾擁系上了紅布條,上面用笨拙的毛筆字寫着自己的名字“久保富”。
新治把背着的木框卸下來,然後将枯松葉和成捆的枯枝捆綁好。
他好久沒有到這觀哨所來了,覺得馬上折回去未免太可惜,于是他把要背回去的東西放在一起,邁步登上了鋼筋水泥的樓梯。
這時,上面傳來了像是木頭和石頭相撞的輕輕的聲音。
年輕人豎起耳朵傾聽。
聲音戛然止住。
他想:這一定是心理作用的緣故吧。
再登上樓梯,看見廢墟的二樓上,一個大窗戶既沒有玻璃也沒有窗框,窗外是寂寞地環繞着的大海。
觀望台的鐵栅欄也沒有了。
淡墨色的牆壁上,留下了士兵用粉筆胡亂塗寫的痕迹。
新治再往上攀登。
他透過三樓的窗口,将視線投在倒塌了的升國旗的旗台上,這回他确實聽到了有人哭泣的聲音。
他一個箭步跑了上去。
他腳蹬運動鞋,輕盈地登上了屋頂。
正在哭泣、腳蹬木屣的少女沒聽見腳步聲,就突然看見呈現在自己眼前的年輕人的身影。
她頓時止住哭聲,呆然不動。
她原來就是初江。
毋甯說,這使對方大吃一驚。
這種意想不到的幸福的邂逅,使年輕人不禁懷疑起自己的眼睛來了。
兩人的警惕心和好奇心交織,好像是森林中偶然相遇同類動物似的,彼此隻顧面面相觑,呆呆地位立着。
新治好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