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秘密

關燈
金木水土成為了一條線,似乎是有意這樣做……” 李庚看着李夢龍問:“少爺的意思是為了标示龍脈的走向,有人特意把大鐘從萬壽寺移至了現在的位置?” 李夢龍微微點點頭沒有說話,醜哥驚訝地問:“誰有這麼大的本事把大鐘移到大鐘寺來?” “當然是乾隆皇帝,除了他誰敢這麼做,我猜想乾隆這樣做一定有什麼目的。

    ” 隋若鳳對于大鐘的問題并不感興趣,隻是這個龍脈讓她疑惑不解,于是好奇地問:“李公子,這個龍脈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東西?” “龍脈是看不見的,就像是風,你感覺到它,也能知道它的大小強弱,但是沒有人能說出風是什麼樣子。

    用古人的話說龍脈就是一股氣,上天之氣……” 隋若鳳搖搖頭,依然不解地問:“聽不明白,一股氣有什麼重要的,另外看不見,那又如何找出來?” 李夢龍笑了笑說:“山澤通于一氣,天地交而為泰。

    天地相溝通,必須要靠氣來完成,是氣把天地連為一體。

    古人認為氣是宇宙之本,萬事萬物皆由氣而生成。

    連接天地之間的這股氣就是人們所說的‘龍脈’……” 看到隋若鳳一臉茫然的表情,李夢龍于是又解釋說:“我聽關掌櫃說過,龍脈猶如人體中的經脈,雖然看不見,但是中醫卻能知道它在什麼地方,一伸手就能摸到它。

    ” “那李公子所說的這個龍脈與這個古城牆缺少西北角又有何關系?” 李夢龍微微一笑,“這個問題問得好,你們來看連接神木場、景山、大鐘寺、還有昆明湖的這條線指向什麼方向?” 隋若鳳看了看地圖,“這條斜線是指向西北,與缺少的這個城牆角方向是一緻的,莫非這裡面有什麼奧秘?” “如果将這條線延伸下去是燕山,而最終相連的是被稱之為華夏龍脈之祖的昆侖,昆侖山東面分出北、中、南三條龍脈布遍全國。

    昆侖山是連接天地的巨柱,按照古人宇宙的生成理論,山為宇宙的重濁之氣所凝結,故昆侖山之氣上通天,關于山能通氣之說,文獻記載頗多,不一一叙述。

    而京城的這條龍脈動用了全中國的山脈分布與走向,昆侖山、太行山、燕山,這些龐大的高峰雄嶺,成為京城最堅實的基石,從昆侖山引來的龍脈之氣,全部凝聚于此,古城牆缺少的西北角,正是龍脈走向的最好證據……” 李夢龍話音落後,三個人都沒有說話,顯然都認同了他的觀點,李夢龍的分析也的确讓大家信服。

     李庚又仔細地查看了一下京城地圖,随後擡頭看着李夢龍說:“找到龍脈的走向後是否就可以确定龍脈穴眼的具體位置?” 李夢龍搖搖頭,無奈地說:“剛才我又梳理了一遍思路,應該說翡翠扳指中能告訴我們的就是這些内容或是說我隻能解讀出這麼多……” “可以……如果找不到龍脈的穴眼,還是不能救出老爺夫人來。

    ” 李庚的話如同一把刀紮在了李夢龍的心上,痛得他臉部的肌肉忍不住顫抖了幾下,事實上李夢龍的内心一直在痛苦中掙紮着,要不要繼續尋找下去,關掌櫃的話又在耳邊響起,他當然知道民族危亡的重要,但是對親人的愛也在本能地促使着他探尋這個秘密…… 隋若鳳沒有注意到李夢龍神情的變化,她已經被這些新奇的發現深深地吸引,從來沒有想過京城裡還隐藏着這麼多秘密,聽李庚提到穴眼,忍不住問:“你們說的這個穴眼又是什麼?” 李夢龍無意識地搖搖頭,他在考慮是否要繼續探尋下去,根本沒有心思顧及其他。

     李庚看了看李夢龍,知道他正陷入矛盾的痛苦中,顧不上回答隋若鳳的問題,于是看着隋若鳳說:“對這個問題小可略知一二,龍脈的穴眼又稱為‘龍氣’,如果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磁力、地應力、地引力、以及星體引力等多種複雜成分組成的一種綜合能量場,所以穴眼也叫‘穴場’。

    而是否有穴眼,是辨别龍脈真假的一個重要根據,因為隻有真龍脈才有穴眼,一些看似像龍脈的假龍脈是沒有穴眼的。

    有人也把尋找穴眼稱為‘尋龍點穴’……” 李夢龍忍不住看了李庚一眼,雖然知道李庚足智多謀,卻沒有想到他對龍脈了解的也如此詳細,這些内容不是一般人能夠掌握的,不知為什麼心中不由得生出一絲疑惑。

     隋若鳳聽李庚說得頭頭是道,急忙說:“先生既然懂這麼多,那就趕快幫助李公子尋找穴眼救他的家人。

    ” “隋小姐有所不知,龍脈乃是神物,可遇不可求,所以穴眼并不是什麼人都能找到,這件事隻能靠少爺自己……” “少爺!”見李夢龍一直沉默不語,醜哥焦急地喊了一聲,“少爺既然能發現龍脈的走向,就一定能找到穴眼,趕快想辦法尋找穴眼,否則……”說到這裡,醜哥的目光忍不住落在了旁邊的那個有斷手的黑色木盒上。

     幾個人的目光也都不由自主地落在了這個透露着恐怖氣息的木盒上,心裡都明白醜哥沒有說出來的話是什麼。

     李庚回頭看着李夢龍說:“少爺,醜哥說得對,時間緊迫,必須盡快找到穴眼,否則到了晚上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