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大拆遷

關燈
了,你給人家動遷了,人家隻能在郊區買房子,孩子上學得擠一個多小時的公共汽車,老人得了心髒病,十分鐘到市人民醫院搶救過來了,搬到郊區打車半個小時都到不了,死了,要是在國外,這種軟環境的補償比房子本身的補償都高。

    ”石存山打抱不平地說。

     “國外是法治,我們還沒有擺脫人治的羁絆呀!就說德國吧,德國皇帝威廉一世當年在距離柏林不遠的波茨坦修建了一座行宮。

    有一次,他在登高遠眺波茨坦市的全景時,視線卻被挨着宮殿的一座磨坊擋住了。

    威廉一世非常掃興,但他畢竟還是愛自己子民的,他想以一種公道的方式來解決,于是派人前去協商,希望能夠買下磨坊。

    不料,磨坊主稱這座磨坊是從祖上傳下來的,無論什麼方式,他始終不肯搬。

    面對這樣的釘子戶,威廉‘龍顔’震怒,派人把磨坊給拆了,磨坊主被拆遷時沒有作任何反抗,而第二天,他便一紙訴狀把國家元首告上了法庭,地方法院受理後,判決威廉一世敗訴。

    威廉一世必須‘恢複原狀’,以賠償損失。

    盡管威廉一世貴為一國之君,拿到判決書也隻好遵照執行。

    在曆經了數個統治者後,如今,那個磨坊,作為德國司法獨立的象征,仍像紀念碑一樣屹立在德國的土地上。

    相比之下,我們不要說老百姓的房屋了,就是文物古迹又拆了多少?”顧懷遠侃侃而談。

     “懷遠就是有見識,這些年我們的法律出台了不少,但是執行起來卻是難上加難,開發商霸王拆遷,老百姓有幾個告得赢的?”石存山憤憤地說。

     “那東州的發展怎麼辦?身為東州的市民就不應該為東州的發展做點貢獻?”丁能通較真兒地問。

     “能通,虧你還是駐京辦主任,國家三令五申嚴禁大拆大建,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難道你不清楚?”顧懷遠反問道。

     “能通,我看懷遠的觀點你應該跟夏市長滲透滲透,夏市長畢竟來東州時間不長,對東州的情況了解不深。

    ”石存山溜縫兒地說。

     “能通,何況這個項目還摻和着林氏集團,林氏集團的總經理是鄭衛國,報複心理很重,林娟娟又和洪書記的前任秘書房成高關系暧昧,我擔心鄭衛國在這個項目中不會起好作用,你還不知道鄭衛國嗎,一個野心勃勃的冒險家,做夢都想當市長、省長,現在他的政治野心破滅了,有可能利用林娟娟的林氏集團達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顧懷遠嚴肅地說。

     “懷遠,你有點危言聳聽了,有那麼嚴重嗎?衛國的結局是慘了點,但也不至于幹傻事呀!”丁能通護短地說。

     “能不能幹傻事,咱們騎驢看唱本,走着瞧!”顧懷遠無奈地苦笑道。

     三個人喝到半夜才散,顧懷遠的話久久地萦繞在丁能通的耳邊,好奇心驅使,他打車直奔藥王廟社區。

     夏末的微風透過車窗吹得丁能通酒往上湧,快到藥王廟社區時,他實在忍不住了,讓司機停了車,他扶着一棵樹大口地吐了起來,吐淨了以後,頭不怎麼暈了,可是胃裡卻空蕩蕩的,他扔給出租車司機十塊錢,掏出了手紙擦了擦嘴,一個人像幽靈一樣向藥王廟社區走。

     已經是半夜了,但是大老遠就看到馬路上三五成群,七八個人一堆,十幾個人一夥地議論着什麼,他往藥王廟社區裡面走,成幫結夥的人群更多了,老百姓真的睡不着了,他們正在為即将失去家園而憂心忡忡。

     丁能通湊到人群裡,想聽個究竟,但是他湊到哪群人中,哪群人就不議論了,都用異樣的目光看着他,看來老百姓很警覺,丁能通這才體味到顧懷遠說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