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常務會議

關燈
夏聞天趁洪文山進京之際召開了市政府常務會議,他以經濟專家的嗅覺,敏銳地感覺到在房價居高不下,土地存量日益趨緊的情況下,國家很有可能采取刹車措施,抑制房價上漲,對亂占耕地、盲目開發,置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于不顧,隻謀求地方利益的做法進行嚴厲查處。

    自己作為八百萬人口省會城市的市長,如果不保持清醒的頭腦,東州有可能遇上意想不到的大麻煩,東州的經濟一旦騎到虎背上,想下來就困難了。

    所以常務會的主要議題是“肖賈大案”後,如何啟動東州經濟。

     林大可是個帶兵的出身,就任常務副市長以來,對黨政一把手對東州經濟如何發展意見相左,心急如焚,他覺得夏聞天年輕有為,不僅熟悉經濟工作,而且有民生觀念,幹事也有氣度,不知為什麼就是和市委書記洪文山尿不到一起;洪文山政治經驗豐富,嫉惡如仇,他當省紀委書記期間,栽在他手裡的貪官不計其數,肖鴻林、賈朝軒就是例證,但是對經濟工作确實不熟悉。

     新班子運轉以來,圍繞着東州的發展,黨政一把手一直在較勁,究竟誰的發展觀科學,衆說紛纭,但是姜畢竟還是老的辣,經過一番較量,還是以房地産為龍頭的發展觀占了上風。

     林大可看出來夏聞天心急如焚,他也贊同以裝備制造業立市、汽車産業先行的發展觀,但是夏聞天畢竟是純正的知識分子,在市委常委會上,心裡不滿,卻總是隐忍,按林大可的脾氣,真希望夏聞天和洪文山大吵一場,或許說開了,意見也就統一了,真理不辯不明嘛! 但是,夏聞天白皙的面頰上書卷氣太濃,似乎總是壓不住陣腳,關鍵時刻林大可沒少為夏聞天撐口袋。

    夏聞天上任以來,與林大可之間配合還是蠻默契的,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今天的常務會,林大可率先開了火。

     “關于東州經濟如何啟動的問題,從年初就開始争論,我覺得再這麼争論下去就會喪失大好的發展時機,聞天同志看好裝備制造業,特别是汽車産業,但啟動汽車确實沒有啟動房地産拉動正在低谷中徘徊的東州經濟來得快。

    最起碼我們面臨着沒有自主品牌、研發能力薄弱、資金瓶頸制約等諸多問題。

    今年要完成生産五萬輛自主品牌汽車的目标,确實比較困難。

    當然東州汽車這幾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裝備制造業是東州市的立市之本,但是這與發展房地産業并不矛盾,無論是裝備制造業,還是房地産業,都是支柱産業,兩個輪子總比一個輪子穩當,問題的關鍵是東州需要什麼樣的房地産?目前以花博園周圍房地産開發帶動全市房地産業發展并不可取,我在市委常委會上也談過這個觀點,既破壞了環境,還會造成瓊水湖的污染,我們要綠色GDP,不能要污染的GDP,更不能要帶血的GDP,為了與市委保持一緻,我建議我們好好議一議房地産發展問題,拿出統一意見後再上常委會讨論。

    夏市長,我們這個新班子和市委老唱對台戲不行,這樣不利于東州經濟的發展。

    ” 林大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夏聞天與洪文山的矛盾焦點,副市長何振東主管城建工作,一向主張以房地産開發為龍頭啟動東州經濟,私下裡多次向洪文山彙報自己的想法,何振東以為東州的高樓越多,自己的政績越大,東州的馬路越寬,自己的口碑越好,林大可建議夏聞天向市委妥協的觀點正中何振東下懷。

     “大可同志的觀點我非常同意,近年來,我市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長,直接或間接拉動了GDP增長,每年保持在兩個百分點左右,土地出讓金政府收益也有很大提高,房地産開發企業應交納的營業稅及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房産稅和财政契稅等,均呈逐年遞增的趨勢,成為我市的重要稅源之一,極大地拉動了經濟社會發展。

    ” 何振東正在誇誇其談時,被副市長鄧大海打斷了:“振東同志,‘肖賈大案’後,外商紛紛撤資,整個房地産業潛伏着一場緻命的危機,就是資金缺血,由于資金異常緊張,許多房地産企業都是在苦苦支撐,某些急需資金的開發商已經開出了320%以上的年借款利率,資金窘境已經直接威脅到了我市房地産經濟的持續發展。

    另外,全國房地産市場不僅投資過熱,而且秩序混亂,國家不會坐視不管,一旦國家加強房地産市場的宏觀調控,會使步履艱難的東州經濟雪上加霜。

    我倒覺得一些新興産業如生物醫藥、新材料、環境保護等産業在東州市經濟發展中越來越活躍,應該大力扶持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 夏聞天從始至終沒有說話,大家充分發表完意見後,他說:“大可給我提了個醒,前一段我是與文山同志溝通得不夠,房地産是要發展,但是怎麼發展卻值得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