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第六 地形二中
關燈
小
中
大
臨泗武定七年改蕭衍平原、清河置。
有東西二竹城。
濠夷高平郡治大徐城。
領縣四 戶九百二十 口三千九十六 高平武定七年改蕭衍東平、一陽一平、清河、歸義四郡置。
朱沛武定七年改蕭衍朱沛、脩儀、安豐三郡置。
有朱沛水。
徐君墓,即延陵季子持劍處。
白水武定七年改蕭衍濟一陰一郡置。
襄邑武定七年改蕭衍館陶、下邳、梁招、高平四縣置。
淮一陽一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四 戶一千六百一十七 口七千二百七十七 角城武定七年改蕭衍臨清、天水、浮一陽一三縣置。
有昌武城。
綏化武定七年改蕭衍綏化、呂梁二郡置。
有單甫城。
招義武定七年改蕭衍恩撫郡二縣置。
淮一陽一武定七年改蕭衍西淮郡七縣置。
晉甯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四 戶一千二百二十二 口五千二十三 臨清武定七年置。
魏興武定七年改蕭衍梁興、臨沂、興義三縣置。
有鹄城。
富城武定七年改蕭衍下邳、扶風、清河三郡置。
招農武定七年改蕭衍蘭陵郡十二縣置。
有晉甯城。
安遠郡武定七年改蕭衍安遠戍置。
治安遠城。
領縣二 戶五百八十 口二千三百八十二 钜鹿郡治。
武定七年改蕭衍钜鹿郡六縣置。
淮浦武定七年改蕭衍太山郡四縣置。
有甯浦。
臨沐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二 戶五百三十五 口二千一百七 臨沐 招遠有馬微城。
東徐州孝昌元年置,永熙二年州郡陷,武定八年複。
治下邳城。
領郡四 縣十六 戶六千二百八十一 口三萬六百六十五 下邳郡 領縣六 戶一千一百四十八 口三千七百三十九 下邳前漢屬東海,後漢、晉屬。
有沂水、巨川神祠。
良城前漢屬東海,後漢、晉屬。
有柏山。
僮前漢屬臨淮,後漢、晉屬。
坊亭武定八年改晉甯置。
栅淵武定八年分宿豫置。
歸正武定七年置。
有陳珪墓。
武原郡武定八年分下邳置。
領縣三 戶二千八百一十七 口二萬五十五 武原前漢屬楚國,後漢、晉屬彭城,後屬。
有武原水、武原城、徐偃王墓。
開遠武定八年分良城置。
有睹闌山祠。
艾山武定八年分僮置。
郯郡秦置,漢高改為東海,後漢為國,晉複,武定八年改。
治郯城。
領縣四 戶一千二百一十九 口三千三百八 郯二漢、晉屬。
有建陵山。
臨沂前漢屬。
後漢、晉屬琅邪,武定八年複。
建陵前漢屬。
有建陵山郡治。
有海王神、白馬澤、馬嶺山。
歸昌武定八年置。
臨清郡孝昌三年置盱眙郡,武定八年改。
領縣三 戶一千五百一十七 口三千五百六十三 下相前漢、晉屬臨淮,後漢屬下邳,後屬。
睢陵武定七年置。
有睢水。
歸義武定七年置。
海州劉子業置青州,武定七年改。
治龍沮城。
領郡六 縣十九 戶四千八百七十八 口二萬二千二百一十 東彭城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三 戶八百 口三千四百六十九 龍沮蕭衍置,魏因之。
有即丘城、房山。
安樂蕭衍置彭城縣,武定七年改。
有伊萊山神、聖母祠。
渤海蕭衍置清河縣,武定期七年改。
有東海明王神。
東海郡蕭衍改置北海郡,武定七年複 領縣四 戶一千二百四十二 口五千九百四 贛榆前漢屬琅邪,後漢、晉屬。
安流蕭衍置都昌縣,武定七年改。
廣饒蕭赜置,魏因之。
下密蕭衍置,魏因之。
有堯廟。
海西郡蕭鸾置東海郡,武定七年改置。
領縣三 戶八百六十 口三千九百五十 襄贲二漢、晉屬。
海西武定七年分襄贲置。
臨海蕭衍置,魏因之。
沐一陽一郡蕭衍置僮一陽一郡,武定七年改。
領縣四 戶一千三百九十七 口七千五百八十三 下城武定七年置。
有浮渎神。
臨渣武定七年置。
懷文武定七年置。
服武武定七年置。
有武都山。
琅邪郡 領縣三 戶三百五十六 口一千三百七十一 海安蕭衍置,魏因之。
有墜屋山、蘆石山。
朐二漢屬東海,晉曰臨朐,屬。
蕭衍改為招遠,武定七年複。
有朐城,朐山郡治。
山甯蕭衍北谯郡,武定十年改置。
武陵郡 領縣二 戶二百二十三 口七百三十三 上鮮蕭衍齊郡,武定七年改置。
洛要蕭衍高密縣,武定七年改。
有武陵城。
東豫州太和十九年晉治廣陵城。
孝是三年陷,武定七年複。
領郡六 縣十六 戶三千九十九 口一萬一千二十一 汝南郡孝昌三年陷,武定七年複。
領縣五 戶一千六百二十九 口六千四百八十二 南新息孝昌三年陷,武定七年複。
北新息 安一陽一 汝一陽一 長平 東新蔡郡 領縣四 戶二百四十七 口六百七十七 固始太和二年置,孝昌中陷,武定七年複。
鲷一陽一太和二十三年置,孝昌中陷,武定七年複。
苞信孝昌中陷,武定七年複。
汝一陽一孝昌三年陷,武定七年複。
新蔡郡孝昌中陷,武定七年複。
領縣二 戶四百六十五 口一千五百一十三 苞信孝昌三年陷,武定七年複。
長陵 弋一陽一郡孝昌三年陷,武定七年複。
領縣一 戶一百三十七 口五百三十三 弋一陽一孝昌三年陷,武定七年複。
有弋一陽一城、黃水。
長陵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三 戶三百八十七 口一千三百六十三 長陵蕭衍置,魏因之。
苞信蕭衍置,魏因之。
安甯蕭衍置,魏因之。
有期思城、孫叔敖廟。
一陽一安郡 領縣一 戶二十二 口一百三十一 永一陽一 義州蕭衍置,武定七年内屬。
戶二百一十五 口三百二十二 颍州孝昌四年置,武泰元年陷,武定七年複。
領郡二十 縣四十 戶三千六百一 口一萬三千三百四十三 汝一陰一、弋一陽一二郡蕭衍置雙頭郡縣,魏因之。
領縣七 戶一千六百六十五 口六千七十八 汝一陰一 陳留蕭衍置,魏因之。
有高塘陂、蟹谷陂。
樓煩建義中陷,武定七年複。
宋蕭衍置,魏因之。
有荊亭城。
弋一陽一 新息太和十九年置弋一陽一,後陷,武定七年複。
蕭衍置新息,合弋一陽一,魏因之。
期思蕭衍置,魏因之 。
北陳留、颍川二郡蕭衍為陳州,武定七年改置。
領縣五戶三百五十一 口一千二百七十二 許昌蕭衍置,魏因之。
圉城 雍丘有蓬丘、校水。
陳留 小黃治安一陽一城。
财丘、梁興二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四 戶二百八十三 口一千六十九 梁興蕭衍置,魏因之。
有艾亭丘。
财丘 梁城蕭衍置,魏因之。
汝一陽一蕭衍置,魏因之。
西恆農、陳南二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三 戶二百三十一 口八百六十四 恆農 胡城蕭衍置,魏因之。
有燋丘雉鲖二陂、神廟。
南頓蕭衍置,魏因之。
有閏水、東陵城。
東郡、汝南二郡治牛心丘。
領縣二 戶一百四十七 口六百二十一 白馬 濟一陽一蕭衍置,魏因之。
有石曆陂。
清河、南一陽一二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三 戶一百三十二 口五百五十五 清河蕭衍置,魏因之。
南一陽一 汝南蕭衍置,魏因之。
東恆農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三 戶一百一十九 口四百四十 荥一陽一 一陽一氏蕭衍置,魏因之 。
淮一陽一武定七年置。
有平陸。
新蔡、南陳留二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一 戶三百五十七 口一千二百四十二 鲖一陽一蕭衍置,魏因之。
榮一陽一、北通二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四 戶一百七十七 口四百七十二 北通 臨淮蕭衍置,魏因之。
臨沂 汝一陰一蕭衍置,魏因之。
汝南、太原二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四 戶八十七 口四百六 平豫 安城蕭衍置,魏因之。
太原 新息蕭衍置,魏因之。
新興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四 戶一百一十二 口三百二十四 安城郡治。
蕭衍置,魏因之。
都立蕭衍置,魏因之。
新興蕭衍置,魏因之。
義興蕭衍置,魏因之。
谯州景明中置渦一陽一郡,孝昌中陷,武定七年複置州,治渦一陽一城。
領郡七 縣十七 戶二千六百一十七 口七千八百二十一 南谯郡司馬昌明置,魏因之。
領縣四 戶四百七十六 口一千七百三十四 渦一陽一武定六年置。
有北平城、曹一操一祠。
茅岡武定七年置。
有石山祠。
柏橋武定六年置。
蜀坡武定六年置。
汴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二 戶二百五十三 口八百二十九 蕭有平阿山。
颍川 龍亢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二 戶三百三十三 口一千六十六 葛山武定六年置。
龍亢武定六年置。
蕲城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二 戶三百二十四 口七百六 廣平武定六年置。
有艾平城、黃丘。
蕲城武定六年置。
有蕲城。
下蔡郡蕭衍置颍川郡,武定六年改置。
領縣二 戶三百四十 口八百七十八 黃城蕭衍黃城戍,武定六年改置。
肥一陽一蕭衍甯陵縣,武定六年改。
有大浮城、石子澗。
臨渙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三 戶七百九 口二千六十二 白撣治白撣城。
丹城治費城。
渙北有石城。
蒙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二 戶一百八十一 口五百四十六 勇山有丹城、勇山祠。
蒙郡治。
北荊州武定二年置。
領郡三 縣八 戶九百三十三 口四千五十六 伊一陽一郡武定二年置。
治伏流城。
後陷,寄治州城。
領縣一 戶四十八 口二百八十三 南陸渾 新城郡天平中置。
治孔城。
後陷,徙治州城。
領縣二 戶三百三十一 口一千四百八十四 新城二漢、晉屬河南。
北陸武定五年陷。
汝北郡孝昌三年置。
治一陽一仁城。
天平二年罷,武定元年複。
移治梁崔塢。
五年陷,阙年複。
治楊志塢。
領縣五 戶五百五十四 口二千二百八十九 石台有平州城。
南汝原有汝水、石澗水。
治城東汝南有石樓山、共陂、隔陂。
有東西二竹城。
濠夷高平郡治大徐城。
領縣四 戶九百二十 口三千九十六 高平武定七年改蕭衍東平、一陽一平、清河、歸義四郡置。
朱沛武定七年改蕭衍朱沛、脩儀、安豐三郡置。
有朱沛水。
徐君墓,即延陵季子持劍處。
白水武定七年改蕭衍濟一陰一郡置。
襄邑武定七年改蕭衍館陶、下邳、梁招、高平四縣置。
淮一陽一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四 戶一千六百一十七 口七千二百七十七 角城武定七年改蕭衍臨清、天水、浮一陽一三縣置。
有昌武城。
綏化武定七年改蕭衍綏化、呂梁二郡置。
有單甫城。
招義武定七年改蕭衍恩撫郡二縣置。
淮一陽一武定七年改蕭衍西淮郡七縣置。
晉甯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四 戶一千二百二十二 口五千二十三 臨清武定七年置。
魏興武定七年改蕭衍梁興、臨沂、興義三縣置。
有鹄城。
富城武定七年改蕭衍下邳、扶風、清河三郡置。
招農武定七年改蕭衍蘭陵郡十二縣置。
有晉甯城。
安遠郡武定七年改蕭衍安遠戍置。
治安遠城。
領縣二 戶五百八十 口二千三百八十二 钜鹿郡治。
武定七年改蕭衍钜鹿郡六縣置。
淮浦武定七年改蕭衍太山郡四縣置。
有甯浦。
臨沐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二 戶五百三十五 口二千一百七 臨沐 招遠有馬微城。
東徐州孝昌元年置,永熙二年州郡陷,武定八年複。
治下邳城。
領郡四 縣十六 戶六千二百八十一 口三萬六百六十五 下邳郡 領縣六 戶一千一百四十八 口三千七百三十九 下邳前漢屬東海,後漢、晉屬。
有沂水、巨川神祠。
良城前漢屬東海,後漢、晉屬。
有柏山。
僮前漢屬臨淮,後漢、晉屬。
坊亭武定八年改晉甯置。
栅淵武定八年分宿豫置。
歸正武定七年置。
有陳珪墓。
武原郡武定八年分下邳置。
領縣三 戶二千八百一十七 口二萬五十五 武原前漢屬楚國,後漢、晉屬彭城,後屬。
有武原水、武原城、徐偃王墓。
開遠武定八年分良城置。
有睹闌山祠。
艾山武定八年分僮置。
郯郡秦置,漢高改為東海,後漢為國,晉複,武定八年改。
治郯城。
領縣四 戶一千二百一十九 口三千三百八 郯二漢、晉屬。
有建陵山。
臨沂前漢屬。
後漢、晉屬琅邪,武定八年複。
建陵前漢屬。
有建陵山郡治。
有海王神、白馬澤、馬嶺山。
歸昌武定八年置。
臨清郡孝昌三年置盱眙郡,武定八年改。
領縣三 戶一千五百一十七 口三千五百六十三 下相前漢、晉屬臨淮,後漢屬下邳,後屬。
睢陵武定七年置。
有睢水。
歸義武定七年置。
海州劉子業置青州,武定七年改。
治龍沮城。
領郡六 縣十九 戶四千八百七十八 口二萬二千二百一十 東彭城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三 戶八百 口三千四百六十九 龍沮蕭衍置,魏因之。
有即丘城、房山。
安樂蕭衍置彭城縣,武定七年改。
有伊萊山神、聖母祠。
渤海蕭衍置清河縣,武定期七年改。
有東海明王神。
東海郡蕭衍改置北海郡,武定七年複 領縣四 戶一千二百四十二 口五千九百四 贛榆前漢屬琅邪,後漢、晉屬。
安流蕭衍置都昌縣,武定七年改。
廣饒蕭赜置,魏因之。
下密蕭衍置,魏因之。
有堯廟。
海西郡蕭鸾置東海郡,武定七年改置。
領縣三 戶八百六十 口三千九百五十 襄贲二漢、晉屬。
海西武定七年分襄贲置。
臨海蕭衍置,魏因之。
沐一陽一郡蕭衍置僮一陽一郡,武定七年改。
領縣四 戶一千三百九十七 口七千五百八十三 下城武定七年置。
有浮渎神。
臨渣武定七年置。
懷文武定七年置。
服武武定七年置。
有武都山。
琅邪郡 領縣三 戶三百五十六 口一千三百七十一 海安蕭衍置,魏因之。
有墜屋山、蘆石山。
朐二漢屬東海,晉曰臨朐,屬。
蕭衍改為招遠,武定七年複。
有朐城,朐山郡治。
山甯蕭衍北谯郡,武定十年改置。
武陵郡 領縣二 戶二百二十三 口七百三十三 上鮮蕭衍齊郡,武定七年改置。
洛要蕭衍高密縣,武定七年改。
有武陵城。
東豫州太和十九年晉治廣陵城。
孝是三年陷,武定七年複。
領郡六 縣十六 戶三千九十九 口一萬一千二十一 汝南郡孝昌三年陷,武定七年複。
領縣五 戶一千六百二十九 口六千四百八十二 南新息孝昌三年陷,武定七年複。
北新息 安一陽一 汝一陽一 長平 東新蔡郡 領縣四 戶二百四十七 口六百七十七 固始太和二年置,孝昌中陷,武定七年複。
鲷一陽一太和二十三年置,孝昌中陷,武定七年複。
苞信孝昌中陷,武定七年複。
汝一陽一孝昌三年陷,武定七年複。
新蔡郡孝昌中陷,武定七年複。
領縣二 戶四百六十五 口一千五百一十三 苞信孝昌三年陷,武定七年複。
長陵 弋一陽一郡孝昌三年陷,武定七年複。
領縣一 戶一百三十七 口五百三十三 弋一陽一孝昌三年陷,武定七年複。
有弋一陽一城、黃水。
長陵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三 戶三百八十七 口一千三百六十三 長陵蕭衍置,魏因之。
苞信蕭衍置,魏因之。
安甯蕭衍置,魏因之。
有期思城、孫叔敖廟。
一陽一安郡 領縣一 戶二十二 口一百三十一 永一陽一 義州蕭衍置,武定七年内屬。
戶二百一十五 口三百二十二 颍州孝昌四年置,武泰元年陷,武定七年複。
領郡二十 縣四十 戶三千六百一 口一萬三千三百四十三 汝一陰一、弋一陽一二郡蕭衍置雙頭郡縣,魏因之。
領縣七 戶一千六百六十五 口六千七十八 汝一陰一 陳留蕭衍置,魏因之。
有高塘陂、蟹谷陂。
樓煩建義中陷,武定七年複。
宋蕭衍置,魏因之。
有荊亭城。
弋一陽一 新息太和十九年置弋一陽一,後陷,武定七年複。
蕭衍置新息,合弋一陽一,魏因之。
期思蕭衍置,魏因之 。
北陳留、颍川二郡蕭衍為陳州,武定七年改置。
領縣五戶三百五十一 口一千二百七十二 許昌蕭衍置,魏因之。
圉城 雍丘有蓬丘、校水。
陳留 小黃治安一陽一城。
财丘、梁興二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四 戶二百八十三 口一千六十九 梁興蕭衍置,魏因之。
有艾亭丘。
财丘 梁城蕭衍置,魏因之。
汝一陽一蕭衍置,魏因之。
西恆農、陳南二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三 戶二百三十一 口八百六十四 恆農 胡城蕭衍置,魏因之。
有燋丘雉鲖二陂、神廟。
南頓蕭衍置,魏因之。
有閏水、東陵城。
東郡、汝南二郡治牛心丘。
領縣二 戶一百四十七 口六百二十一 白馬 濟一陽一蕭衍置,魏因之。
有石曆陂。
清河、南一陽一二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三 戶一百三十二 口五百五十五 清河蕭衍置,魏因之。
南一陽一 汝南蕭衍置,魏因之。
東恆農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三 戶一百一十九 口四百四十 荥一陽一 一陽一氏蕭衍置,魏因之 。
淮一陽一武定七年置。
有平陸。
新蔡、南陳留二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一 戶三百五十七 口一千二百四十二 鲖一陽一蕭衍置,魏因之。
榮一陽一、北通二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四 戶一百七十七 口四百七十二 北通 臨淮蕭衍置,魏因之。
臨沂 汝一陰一蕭衍置,魏因之。
汝南、太原二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四 戶八十七 口四百六 平豫 安城蕭衍置,魏因之。
太原 新息蕭衍置,魏因之。
新興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四 戶一百一十二 口三百二十四 安城郡治。
蕭衍置,魏因之。
都立蕭衍置,魏因之。
新興蕭衍置,魏因之。
義興蕭衍置,魏因之。
谯州景明中置渦一陽一郡,孝昌中陷,武定七年複置州,治渦一陽一城。
領郡七 縣十七 戶二千六百一十七 口七千八百二十一 南谯郡司馬昌明置,魏因之。
領縣四 戶四百七十六 口一千七百三十四 渦一陽一武定六年置。
有北平城、曹一操一祠。
茅岡武定七年置。
有石山祠。
柏橋武定六年置。
蜀坡武定六年置。
汴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二 戶二百五十三 口八百二十九 蕭有平阿山。
颍川 龍亢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二 戶三百三十三 口一千六十六 葛山武定六年置。
龍亢武定六年置。
蕲城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二 戶三百二十四 口七百六 廣平武定六年置。
有艾平城、黃丘。
蕲城武定六年置。
有蕲城。
下蔡郡蕭衍置颍川郡,武定六年改置。
領縣二 戶三百四十 口八百七十八 黃城蕭衍黃城戍,武定六年改置。
肥一陽一蕭衍甯陵縣,武定六年改。
有大浮城、石子澗。
臨渙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三 戶七百九 口二千六十二 白撣治白撣城。
丹城治費城。
渙北有石城。
蒙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二 戶一百八十一 口五百四十六 勇山有丹城、勇山祠。
蒙郡治。
北荊州武定二年置。
領郡三 縣八 戶九百三十三 口四千五十六 伊一陽一郡武定二年置。
治伏流城。
後陷,寄治州城。
領縣一 戶四十八 口二百八十三 南陸渾 新城郡天平中置。
治孔城。
後陷,徙治州城。
領縣二 戶三百三十一 口一千四百八十四 新城二漢、晉屬河南。
北陸武定五年陷。
汝北郡孝昌三年置。
治一陽一仁城。
天平二年罷,武定元年複。
移治梁崔塢。
五年陷,阙年複。
治楊志塢。
領縣五 戶五百五十四 口二千二百八十九 石台有平州城。
南汝原有汝水、石澗水。
治城東汝南有石樓山、共陂、隔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