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第三 天象一之三

關燈
曰“其國内兵,有白衣之會”。

    十一月,土犯井;十二月癸卯,土犯钺。

    土主疆理之政,存亡之機也,是為土地分裂,有戮死之君,征在秦邦。

    至五年二月丙午,火、土皆犯井。

    占曰“國有兵喪之禍,主出走”。

    是月壬辰,歲、填、熒惑、太白聚于井。

    将以建霸國之命也,其地君子憂,小人流。

    又自三年四月至五年三月,熒惑三幹鬼。

    主命者将夭而國徙焉。

    是時雍州假王霸之号者六國,而赫連氏據朔方之地,尤為強一暴,薦食關中,秦人奔命者殆路。

    間歲,姚興薨而難作于内。

    明年,劉裕以晉師伐之,秦師連戰敗績,執姚泓以歸,戕諸建康。

    既而遺守内攜,長安淪複焉。

    或曰:自上一黨一并河、山之北,皆鬼星、參、畢之郊也。

    五年四月,上一黨一群盜外叛。

    六月,濩澤人劉逸自稱三巴王。

    七月,河西胡曹龍入蒲子,号大單于。

    十月,将軍劉潔、魏勤擊吐京叛胡失利,勤力戰死,潔為所虜。

    明年,赫連屈孑寇蒲子,三城諸将擊走之。

    其餘災波及晉、魏,仍其兵革之禍。

    二年九月,土犯畢,為疆場之兵。

    三年七月,木犯土于參。

    占曰“戰敗,亡地,國君死”。

    四年十月,月掩天關。

    其災同上。

    參,外主巴蜀。

    其後晉師伐蜀,戮其主谯縱。

    先是,四年閏月,月犯熒惑,在昴;七月,又蝕之。

    五年,将軍奚斤讨越勤,大破之。

    明年,秃發氏降于西秦,其君傉檀戮死 。

     神瑞元年二月,填入東井,犯天尊,旱祥也。

    天象若曰:土失其一性一,水源将壅焉;施于天尊,所以福矜寡之萌也。

    先是,去年九月至于五月,歲再犯軒轅大星;八月庚寅至二年三月,填再犯鬼積一屍一。

    歲星主農事,軒轅主雪霜風雨之神,返覆由之,所以告黃祗也。

    土爰稼穑,鬼為物之一精一氣,是謂稼穑潛耗,人将以馑而死焉。

    一曰大旱。

    是後,京師比歲霜旱,五谷不登,诏人就食山東,以粟帛赈乏,語在《崔浩傳》。

    先是,月犯歲于畢。

    占曰“饑在晉代,亦其征”。

    又鬼主秦,旱在秦邦。

    至二年,太史奏,熒惑在匏瓜中,一一夜忽亡失之,後出東井,語在《崔浩傳》。

    既而關中大旱,昆明枯涸。

     是歲四月癸醜,流星晝見中天,西行。

    占曰“營頭所首,野有複軍,流血西行,谪在秦邦”。

    而魏人觌之,亦王師之戒也。

    天若戒魏師曰:是擁衆而西,固欲幹君之明而代奪之爾,姑息人以觀變,無庸禦焉。

    先是五年三月,月犯太白于參;八月庚申,又犯之。

    參,魏分野。

    占曰:“強侯作難,國戰不勝”。

    九月己醜,月犯左角;是歲三月壬申,又蝕之。

    是謂以剛晉之兵合戰而偏将戮,征在兗州。

    二年四月,太白入畢,月犯畢而再入之。

    占曰“大戰不勝,邊将憂,魏邦受之”。

    六月己巳,有星孛于昴南。

    天象若曰:且有驅除之雄,勿用距之于朔方矣。

    明年七月,劉裕以舟師沂河。

    九月,裕陷我滑台,兗州刺史尉建以畏懦斬。

    時崔浩欲勿戰,上難違衆議,诏司徒嵩率師迓之,及晉人戰于畔城,魏師敗績,語在《崔浩傳》。

    裕既定關中,遽歸受禅,既而赫連氏并之,遂竊尊号雲。

    自元年正月至泰常元年十月,月三犯畢,再入之,再犯畢一陽一星,占曰“邊兵起,貴人有死者”。

    元年十二月,蠕蠕犯塞,上自将,大破之。

    二年,上一黨一胡反,诏五将讨平之。

    泰常元年,長樂、河間、南一陽一王皆薨。

    二年,豫章王又薨,常山霍季聚衆反,伏誅。

     二年四月辛巳,有星孛于天市。

    五月甲申,彗星出天市,掃帝座,在房心北。

    市所以建國均人心,宋分也。

    國且殊号,人将更主,其革而為宋乎?先是,往歲七月,月犯鈎钤;十一月,月食房上相;至元年二月,又如之。

    天象若曰:尚一屍一钤鍵之位,君憑而尊之者,又将及矣。

    是歲八月,金、木合于翼。

    占曰“且有内兵,楚邦受之”。

    至泰常二年正月,晉荊州刺史司馬休之、雍州刺史魯宗之為劉裕所襲,皆出奔走。

    是歲十月,鎮星守太微,七十餘日。

    占曰“易代立王”。

    其三年三月癸醜,太白犯五諸侯。

    如桓氏之占。

    七月,有流星孛于少微,以入太微。

    自劉氏之霸,三變少微以加南宮矣。

    始以方伯專之,中則霸形幹之,又今孛政除之。

    馴而三積,堅冰至焉。

    是月,辰星見東方,在翼,甚明大。

    翼,楚邦也,是為冢臣幹明,賊人其昌。

    先是,五年十一月壬子,辰星出而明盛非常。

    至泰常二年十二月庚戌,辰星過時而見,光色明盛。

    是為強臣有不還令者。

    至是又如之,亦三至焉。

    或曰辰星以負北海,亦魏将大興之兆。

     九月,長彗星孛于北鬥,轹紫微,辛酉,入南宮,凡八十餘日,十二月,彗星出自天津,入太微,迳北鬥,幹紫宮,犯天棓,八十餘日,及天漢乃滅,語在《崔浩傳》。

    是歲,晉安帝殂,後年而宋篡之。

    夫晉室雖微,泰始之遺俗也,蓋皇天有以原始笃終,以哀王道之淪喪,故猶著二微之戒焉。

    神瑞二年四月,木入南宮,加右執法;五月,火又如之。

    八月,金入自掖門,掩左執法;泰常元年六月,又由掖門入太微。

    五月,火犯執法。

    是冬,土守天尊而月掩之。

    三年八月,土又入太微,犯執法,因留二百餘日。

    九月,金又犯右執法。

    十月,火犯上将,因留左掖門内二十日,乃逆行;四年三月,出西蕃,又還入之,繞填星成句己;四月丙午,行端門出。

    皆晉氏之谪也。

    自晉滅之後,太微有變多應魏國也。

     泰常三年十月辛巳,有大流星出昴,曆天津,乃分為三,須臾有聲。

    占曰“車騎滿野,非喪即會”。

    明年四月,帝有事于東廟,蕃服之君以其職來祭者,蓋數百國也。

    是歲正月己酉,月犯軒轅;四月壬申,又犯填星,在張;四年五月,辰星又犯軒轅。

    占曰“國有喪,女君受之”。

    明年五朋,貴人姚氏薨,是為昭哀皇後。

    六月,貴嫔杜氏薨,是為密後。

    先是,二年九月,火犯軒轅;三年八月,金又犯之。

    占同也。

     四年,自正月至秋七月,月行四犯太微。

    天象若曰:太微粹一陽一之天庭,月者臣也,今橫行轥之,不已甚乎。

    先是,元年五月,月犯歲星,在角。

    是歲七月,月又犯歲星。

    明年,宋始建國。

    後年而晉主殂,裕鸩之也。

    昔桓氏之難,月再幹歲星,再劫其主。

    至是,亦再犯之而再剿其君,極其幽一逼一之患,而濟以篡殺之禍,斯謂之甚矣。

    先是,三年九月,月犯火于鹑尾;十二月,又犯火于太微。

    是歲五月,月犯太白,在井;十月,又犯之,在鬥,且再犯井星。

    皆有兵水大喪,諸侯有死者。

    七月,雁門、河内大水。

    五年三月,南一陽一王意文死。

    十一月,西涼李歆為沮渠所滅,晉君亦殂,秦、吳亡之應。

     五年十一月乙卯,熒惑犯填星,在角。

    角,外朝也,土為紀網,火主内亂,會于天門,王網将紊焉。

    占曰“有死君逐主,後妃憂之”。

    十二月,月蝕熒惑,在亢。

    内庭也。

    占曰“君薨而亂作于内,貴臣以兵死”。

    是月,客星見于翼。

    翼,楚邦也。

    占曰“國更服,邊有急,将軍或謀反者”。

    六年二月,月食南鬥杓星。

    十月乙酉,金、土鬥于亢。

    占曰“内兵且喪,更立王公”。

    又兗州,陳、鄭之墟也,有攻城野戰之象焉。

    至七年正月,犯南鬥;三月壬戌,又犯之。

    鬥為人君受命,又歲五月,宋武殂。

    秋九月,魏師侵宋北鄙。

    十一月,攻滑台,克之。

    明年,拔虎牢,陷金墉,屠許昌,遂啟河南之地。

    八年,宋太後蕭氏死,既大臣專權,遷殺其主,卒皆伏誅。

    自五年八月至七年十二月,熒惑一守軒轅,再犯進賢,再犯房星,月一犯軒轅及房。

    皆女君大臣之戒。

    是時一陽一平、河南王,太尉穆觀相次薨,而宋氏廷臣乘釁以侮其主,竟以誅死雲。

    或曰火犯土、亢為饑疾。

    時官軍陷武牢。

    會軍大疫,死者十二三。

    是冬,诏禀饑人。

     六年六月壬午,有大流星出紫宮。

    占曰“上且行幸,若有大君之使”。

    明年,駕幸橋山,祠黃帝,東過幽州,命使者觀省風俗。

    十月,上南征。

    八年春,步自鄴宮,遂絕靈昌,至東郡,觀兵成臯,反自河内,登太行山,幸高都,飲至晉一陽一焉。

     七年二月辛巳,有星孛于虛、危,向河津。

    占曰“玄枵所以飾喪紀也,宗廟并起,司人拟更謀,有易政之象”。

    十一月甲寅,彗星出室,掃北鬥,及于阙門。

    占曰“内宮幾室,主命将,易塞垣,有土功之事,其地又齊、衛也”。

    八年正月,彗星出奎南長三丈,東南掃河。

    奎為薦食之兵,徐方之地。

    占曰“西北之兵伐之,君絕嗣,天下饑”。

    七年十二月,帝命壽光侯叔孫建徇定齊地。

    八年春,築長城,距五原二千餘裡,置守卒,以備蠕蠕。

    冬十月,大饑。

    十一月己巳,上崩于西宮。

    明年,宋廢其主。

    由是南邦日蹙,齊衛之地盡為兵沖。

    及世祖即政,遂荒淮沂以負東海雲。

    八年二月丙寅,火守鬥,亦南邦之谪也。

    十一月,彗星孛于土司空。

    司空主疆理邦域,且曰有土功哭泣事。

    後年,赫連屈孑薨,太武征之,取新秦之地,由是征伐四克,提封萬裡雲。

     世祖始光元年正月壬午,月犯心大星。

    心為宋分。

    中星者君也,月為大臣,主刑事。

    是歲五月,宋權臣徐羨之、謝晦、傅亮放殺其主,而立其弟宜都王,是為宋文帝。

    至十月,火犯心。

    天戒若曰:是複作亂以幹其君矣。

    十月壬寅,大流星出天将軍,西南行,殷殷有聲。

    占曰“有禁暴之兵,上将督戰,以所首名之”。

    三年正月,歲星食月在張。

    張,南國之分。

    ,歲之於月,少君之象,今反食之,且誅強大之臣。

    是月,羨之等戮死,謝晦興江陵之甲以伐其君,宋将檀道濟帥師禦之,晦又奔潰伏誅。

    或曰:是歲上伐赫連氏,入其郛。

    夏都直伐西南,亦奔星應也。

     二年五月,太白晝見經天。

    占曰“時謂亂紀,革人更王”。

    六月己醜,火入羽林,守六十餘日。

    占曰“禁兵大起,且有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