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八十三 匈奴劉聰 羯胡石勒 鐵弗劉虎 徒何慕容廆 臨渭
關燈
小
中
大
一長安。
堅登城觀之,歎曰:“此虜何從而出?其強若斯!”大言責沖曰:“爾輩群奴,正可牧牛羊,何為送死!”沖曰:“奴則奴矣,既厭奴苦,取爾見代。
”堅遣使送錦袍一領遺沖,便者稱有诏:“古人兵交,使在其間。
卿遠來草創,得無勞乎?今送一袍,以明本懷。
朕于卿恩分如何,而于一朝忽為此變?”沖命詹事答之,亦稱皇太弟有令:“孤今心在天下,豈顧一袍小惠。
苟能知命,便可君臣束手,早送皇帝。
自當寬貸苻氏,以酬曩好,終不使既往之事,獨美于前。
”堅大怒曰:“朕不用王景略、一陽一平公之言,使白虜敢至于此!” 長安大饑,人民相食。
姚苌叛于北地,與沖連和,合攻長安。
有君烏數萬,鳴于長安城上,其聲甚悲,占者以為不終年,有甲兵入城之象。
每夜有人周城大呼曰:“楊定健兒應屬我,宮殿台觀應坐我,父子同出不共汝。
”旦遣尋求,不見人迹。
先是,又謠曰:“堅入五将山長得。
”堅大信之,告其太子永道曰:“天或導餘,脫如謠言。
留汝兼總戎政,勿與賊争利。
吾當出隴收兵,運糧以給汝。
天其或者正訓予也。
”遣其衛将軍楊定擊沖于城西,為沖所擒。
堅彌懼,付永道以後事,率騎數百出如五将,宣告州郡,期救長安。
月餘,永道尋将母妻、宗室、男一女數千騎出奔武都,遂假道入司馬昌明。
慕容沖入據長安。
堅至五将山,姚苌遣其将吳忠圍之。
堅衆奔散,獨左右十數人,神色自若,坐而待之,召宰人進食。
俄而兵至,執堅及其夫人張氏與少女寶錦,送詣姚苌。
苌囚之,将害焉。
堅自以平生遇苌厚,忿之,厲聲大罵,謂張氏曰:“豈令羌奴辱吾兒!”于是殺寶錦。
姚苌乃缢堅于新平佛寺。
永道既奔昌明,處之江州,桓玄以為梁州刺史,後為劉裕所誅。
永道名犯高祖廟諱。
堅子丕,字永叙。
堅以為征東将軍、冀州牧,封長樂公,鎮鄴。
為慕容垂圍一逼一,丕乃去鄴,率男一女六萬餘口進如潞川。
堅骠騎将軍張蚝、并州刺史王騰迎丕入據晉一陽一。
堅既為姚苌所殺,太祖九年,丕乃僭稱尊号,改年太安。
先是,王猛子幽州刺史永亦率衆赴之,丕以永為司徒、錄尚書事,張蚝為司空,王騰為司隸,傳檄遠近,率多應之。
丕留王騰守晉一陽一,楊輔守壺關,率衆四萬,進據平一陽一,将讨姚苌。
而慕容永請假道東歸,丕弗許,怒曰:“永乃我之馬将,首亂京畿,禍傾社稷,承兇繼逆,方請逃歸。
是而可忍,孰不可恕!”使其丞相王永讨之,戰于襄陵,永大敗,死之。
丕衆離散,率騎數千南奔東垣。
為司馬昌明将馮該所殺。
丕族子登,字文高,粗險不修細行,故堅弗之奇也。
長而折節,頗覽書傳。
堅以為長安令,坐事黜為狄道長。
及關中起兵,奔于枹罕。
群氐殺河州牧一毛一興,推衛平為安西将軍、河州刺史,平以登為長史。
既而,枹罕諸氐以衛平年老,議欲廢之,而憚其宗強,連日不決。
氐有啖青者,謂諸将曰:“大事宜定,東讨姚苌,不可猶豫,一旦事發,返為人害。
諸君但請衛公會集衆将,青為諸君決之。
”衆鹹以為然,因大飨。
青一抽一劍而前曰:“衛公朽耄,不足以成大事。
狄道長苻登,雖王室疏屬,請共立之。
”于是準登為使持節、都督隴右征羌諸軍事、撫軍大将軍、雍河二州牧、略一陽一公,北衆五萬東下隴,據南安,馳使請命。
丕以登為征西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安王,餘因其所稱而授之。
後與姚苌戰于胡奴阜,大破之。
丕死,登國元年,登僭稱尊号于隴東,号年太初,置百官。
立堅神主于軍中,載以辎軿,羽葆青蓋,建黃旗,虎贲之士三百人以衛之,每戰必告。
繕甲治兵,引師而東,皆刻鉾铠為“死休”字,示以戰死為志。
每戰,以長矛鈎刃為方圓大陳,知有厚薄,從中分配,故人自為戰,所向無前。
登每圍苌營,四面大哭,哀聲動人,大呼曰:“殺君賊姚苌,出來!吾與爾決。
何為枉害無辜!”苌憚而不應。
登進攻安定,苌襲其辎重,獲登妻一毛一氏,将妻之,一毛一氏哭罵,苌殺之。
登聞姚苌死,喜曰:“姚興小兒,吾将折杖以笞之。
”乃盡衆而東,以趣廢橋。
與将尹緯據橋待之,争水不得,為緯所敗,奔于平涼,入馬一毛一山。
姚興攻之,登戰死。
子崇,奔于湟中。
僭稱尊号,改年延初。
尋為乞伏乾歸所殺。
羌姚苌,字景茂,出于南安赤亭,燒當之後也。
祖柯回,助魏将絆姜維于沓中,以功假綏戎校尉、西羌都督。
父弋仲,晉永嘉之亂,東徙榆眉。
劉曜以弋仲為平西将軍、平襄公。
烈帝之五年,弋仲率部衆随石虎遷于清河之滠頭,勒以弋仲為奮武将軍,封襄平公。
昭成時,弋仲死,子襄代,屯于谯城。
慕容俊以襄為豫州刺史、丹一陽一公,進屯淮南,自稱大将軍、大單于。
為司馬聃将桓溫所敗,奔于河東。
後為苻眉所殺。
弋仲有子四十二人,苌第二十四,随兄襄征伐,襄甚奇之。
襄之敗也,苌率子弟降于苻堅。
從堅征伐,頻有戰功,曆甯、幽、兗三州刺史,封益都侯,邑五百戶。
苻堅伐司馬昌明,以苌為龍骧将軍,督益梁州諸軍事。
謂苌曰:“朕本以龍骧建業,龍骧之号,初未假人,今特以相授。
山南之事,一以委卿。
”堅左将軍窦沖進曰:“王者無戲言,此将不臧之征也,惟陛下察之。
”堅默然。
及慕容泓起兵華澤,堅遣子衛大将軍叡讨之,戰敗,為泓所殺。
時苌為叡司馬,懼罪奔馬牧,聚衆萬餘,自稱大将軍、大單于、萬年秦王,号年白雀,數月之間,衆至十餘萬,與慕容沖連和,進屯北地。
苻堅出至五将山,苌執而殺之。
登國元年,僭稱皇帝,置百官,國号大秦,年曰建初,改長安曰常安。
以其太子興鎮長安,自擊苻登安定,敗之。
苌病,夢苻堅将天官使者、鬼兵數百,突入營中,苌懼走後宮,宮人迎苌刺鬼。
誤中苌一陰一。
鬼相謂曰:“正中死處。
”拔矛出一血石餘。
寤而驚悸,遂患一陰一腫,醫刺之,出一血如夢。
苌乃狂言,或稱“臣”,或稱“苌”,“殺陛下者兄襄,非臣之罪,願不枉臣。
”苌死,子興襲位,秘不發喪。
興,字子略,苌長子也。
既滅苻登,乃發喪行服,僭稱皇帝于槐裡,号年皇初。
天興元年,興去皇帝之号,降稱天王,号年洪始。
興克洛一陽一,以其弟東平公紹鎮之。
三年,興遣使朝貢,太祖遣谒者仆射張濟使于興。
興又大破乞伏乾歸,遂入枹罕,獲铠馬六萬匹,乾歸降于興。
太祖遣軍襲興高平公沒弈于,于棄部衆,率數千騎與赫連屈孑奔于秦州。
追至于瓦亭,長安震懼。
興大議為寇,其臣鹹以為不可,興不從。
天興五年夏,興遣其弟義一陽一公平率衆四萬侵平一陽一,攻乾壁六十餘日,壁中衆少失井,乃陷之。
六月,太祖将讨平,遣毗陵王順等三軍六萬騎為先鋒。
七月,車駕親征;八月,次于永安。
平募遣勇将,率一精一騎二百窺軍,為太祖前鋒将長孫肥所擒,匹馬不返。
平遂退走,太祖急追,及于柴壁。
平因守固,太祖圍之,興乃悉舉其衆救平。
太祖聞興将至,增築重圍,内以防平之出,外以拒興之入。
又截汾曲為南北浮橋,乘西岸築圍。
太祖以步騎三萬餘人,渡蒙坑南四十裡,逆擊興。
興晨行北引,未及安營,太祖軍卒至,興衆怖憂。
太祖诏毗陵王順以一精一騎沖擊,獲興甲騎數百,斬首千餘級。
興退,南走四十餘裡,太祖引還。
平竟不敢出,但使人燒圍數百步而已。
太祖知興氣挫,乃南絕蒙坑之口,東杜新坂之隘,守天渡,屯賈山,令平水陸路絕,将坐甲而擒之。
太祖知興氣挫,乃南絕蒙坑之口,東杜新坂之隘,守天渡,屯賈山,令平水陸路絕,将坐甲而擒之。
太祖又緣汾帶岡樹栅數十裡,以衛刍牧者。
九月,興從汾西北下,憑壑為壘以自固。
興又将數千騎,乘西岸窺視太祖營,束柏材從汾上流下之,欲以毀橋,官軍鈎取以為薪蒸。
興還壘。
太祖度其必攻西圍,乃命修塹,增廣之。
至夜,興果來攻,梯短不及,棄之塹中而還。
又分其衆,臨汾為壘,叩一逼一水門,舉平相望。
太祖因截水中,興内外隔絕,士衆喪氣。
于是平糧盡窘急,夜悉衆将突西南而出。
興列兵汾西,舉烽鼓噪,為平接援。
太祖簡諸軍一精一銳,屯汾西,固守南橋,絕塞水口。
興夜聞聲,望平力戰突免;平聞外鼓,望興攻圍引接。
故但叫呼,虛相應和,莫敢一逼一圍。
平引不得出,窮迫,乃将二妾赴水而死。
興安遠将軍不蒙世、揚武将軍雷重等将士四千餘人,随平投水。
太祖令泅水鈎捕,無得免者。
平衆三萬餘人,皆斂手受執,擒興尚書右仆射狄伯支,越騎校尉唐小方,積一弩一将軍姚梁國,建忠将軍雷星、康官,北中郎将康猥,興從子伯禽已下四品将軍已上,四十餘人。
興遠來赴救,自觀其窮,力不能免,舉軍悲号,震動出谷,數日不止。
頻遣使請和,太祖不許,乃班師。
興還長安。
有雀數萬頭,鬥于興廟,一毛一羽折落,多有死者,月餘乃止。
識者曰:“今雀鬥廟上,子孫當有争亂者乎?”又興殿有聲如牛吼。
有二狐入長安,一登興殿屋,走入宮,一入于市,求之不得。
先是,谯縱略有益甯之地,僭稱尊号,遣使稱蕃于興,興以縱為蜀王,加九賜。
永興三年,興遣周寶朝貢。
五年,興遣使朝貢,并請進女,太宗許之。
興中子廣平公弼有一寵一,季之朝政。
興疾笃,長子泓侍疾于中,弼集一黨一數千人,候興死,欲殺泓自立。
興諸子侄外鎮者,聞之,皆起兵讨弼。
興疾瘳,不忍誅弼,免官而已。
神瑞元年,興遣兼散騎常侍、尚書吏部郎嚴康朝貢。
二年,興遣散騎常侍東武侯姚敞、尚書姚泰奉其西平公主于太宗,帝以後禮納之。
興複以弼為中軍大将軍,配兵三萬,屯于渭北。
興又疾甚,弼遣其一黨一姚武伯等率衆攻端門。
泓時侍疾,遣兵拒之,興力疾臨前殿,殺弼,弼一黨一乃散。
泰常元年,興死,泓僭立。
泓,字元子,興之長子也。
既僭位,号年永和。
赫連屈孑攻泓秦州,又克安定,遂據雍城。
司馬德宗将劉裕伐泓。
裕遣将檀道濟至洛一陽一,泓弟陳留公洸以城降。
泓弟太原公懿反環境蒲坂,泓從弟齊公恢反于嶺北,皆舉兵伐長安。
泓既有内難,裕遂長驅入關。
泓戰敗,請降,送于建康市斬之。
略一陽一氐呂光,字世明,本出略隄。
父婆樓,苻堅太尉。
光年十歲,遊戲好戰陳之法,為諸兒所推。
身長八尺四寸,肘有肉印。
從王猛征讨,稍遷破虜将軍。
堅以光為骁騎将軍,率衆七千讨西域,所經諸國,莫不降附。
光至龜茲,王帛純拒之,西域諸胡救帛純者,七十餘萬人。
光乃結陳為勾鎖之法,戰于城西,大破之,斬級萬餘,帛純逃走,降者三十餘國。
光以駝二千餘頭,緻外國珍寶及奇伎、異戲、殊禽、怪獸千有餘品,駿馬萬餘匹而還。
苻堅涼州刺史梁熙遣兵拒之,光擊破熙軍,遂入姑臧。
斬熙,自署護羌校尉、涼州刺史。
登國初,又自稱使持節、大都督、大将軍、涼州牧、酒泉公。
主簿尉祐,一奸一佞淺薄,光一寵一任之,谮誅姚皓、尹景等名士十餘人。
于是遠近失望,人懷離貳。
四年,光私稱三河王,遣使朝貢。
置官自丞郎已下,猶攝州事。
号麟嘉元年。
皇始初,光僭稱天王,置百官,改号龍飛,立子紹為太子。
遣使朝貢。
光疾甚,立紹為天王,自号太上皇帝。
光死,長子纂殺紹僭立。
纂,字永緒。
既自立,号鹹甯元年。
纂弟大司馬洪,名犯顯祖諱,以猜忌不容,起兵攻纂,纂殺之,縱兵大掠。
纂笑謂左右曰:“今日之戰何如?”纂侍中房晷對曰:“先帝始崩,太子以幽一逼一緻殂;山陵甫訖,大司馬疑懼肆逆。
京邑交兵,友交接刃。
雖洪自取夷滅,亦由陸下無棠棣之義。
且洪妻陛下弟一婦也,洪女陛下之侄女也,奈何使小人污辱為婢妾。
天地神明,豈忍見此!”因歔欷流涕。
纂謝之,乃收洪妻子, 纂昏虐任情,遊田無度,耽荒酒色,與左右因醉馳獵于坑澗之間,或有谏者,纂皆不納。
又一性一多猜忌,忍于殺戮。
纂從弟超殺纂。
纂弟緯單馬入城,超殺之而立其兄隆。
隆,字永基,光弟寶之子也。
初,超讓位于隆,隆難之,超曰:“今猶乘龍上天,豈得中下!”乃僭位,改神鼎元年。
超使纂妻楊氏及侍婢數人殡纂于城西,超慮楊持珍寶出,使人搜之。
楊氏責超曰:’郎君兄弟手刃相圖,新婦旦夕死人,用金寶何為!”超慚而退。
楊氏國色,超将妻焉,謂其父桓曰:“後若自一殺,禍及卿宗。
”桓以告之,楊氏曰:“大人本賣女與氐,以圖富貴,一之以甚,複可使女辱于二氐乎!”乃自一殺。
沮渠蒙遜、秃發辱檀頻來攻擊,河西之民,不得農西,谷價湧貴,鬥直錢五千文,人相食,餓死者千餘口。
姑臧城門晝閉,樵采路斷,民請出城,乞為夷虜奴婢者,日有數百。
隆恐沮動人情,盡坑之。
于是積一屍一盈于衢路,戶絕者十有九焉。
屢為蒙遜攻一逼一,乃請迎于姚興。
遣齊難率衆迎之,隆遂降焉。
至長安,尋複為興所誅。
史臣曰:夷狄不恭,作害中國,帝王之世,未曾無也。
劉淵等假竊名目,狼戾為梗,污辱神器,毒螫黎元,喪亂鴻多,一至于此。
怨積禍盈,旋傾巢一穴一。
天意其俟大人乎?
堅登城觀之,歎曰:“此虜何從而出?其強若斯!”大言責沖曰:“爾輩群奴,正可牧牛羊,何為送死!”沖曰:“奴則奴矣,既厭奴苦,取爾見代。
”堅遣使送錦袍一領遺沖,便者稱有诏:“古人兵交,使在其間。
卿遠來草創,得無勞乎?今送一袍,以明本懷。
朕于卿恩分如何,而于一朝忽為此變?”沖命詹事答之,亦稱皇太弟有令:“孤今心在天下,豈顧一袍小惠。
苟能知命,便可君臣束手,早送皇帝。
自當寬貸苻氏,以酬曩好,終不使既往之事,獨美于前。
”堅大怒曰:“朕不用王景略、一陽一平公之言,使白虜敢至于此!” 長安大饑,人民相食。
姚苌叛于北地,與沖連和,合攻長安。
有君烏數萬,鳴于長安城上,其聲甚悲,占者以為不終年,有甲兵入城之象。
每夜有人周城大呼曰:“楊定健兒應屬我,宮殿台觀應坐我,父子同出不共汝。
”旦遣尋求,不見人迹。
先是,又謠曰:“堅入五将山長得。
”堅大信之,告其太子永道曰:“天或導餘,脫如謠言。
留汝兼總戎政,勿與賊争利。
吾當出隴收兵,運糧以給汝。
天其或者正訓予也。
”遣其衛将軍楊定擊沖于城西,為沖所擒。
堅彌懼,付永道以後事,率騎數百出如五将,宣告州郡,期救長安。
月餘,永道尋将母妻、宗室、男一女數千騎出奔武都,遂假道入司馬昌明。
慕容沖入據長安。
堅至五将山,姚苌遣其将吳忠圍之。
堅衆奔散,獨左右十數人,神色自若,坐而待之,召宰人進食。
俄而兵至,執堅及其夫人張氏與少女寶錦,送詣姚苌。
苌囚之,将害焉。
堅自以平生遇苌厚,忿之,厲聲大罵,謂張氏曰:“豈令羌奴辱吾兒!”于是殺寶錦。
姚苌乃缢堅于新平佛寺。
永道既奔昌明,處之江州,桓玄以為梁州刺史,後為劉裕所誅。
永道名犯高祖廟諱。
堅子丕,字永叙。
堅以為征東将軍、冀州牧,封長樂公,鎮鄴。
為慕容垂圍一逼一,丕乃去鄴,率男一女六萬餘口進如潞川。
堅骠騎将軍張蚝、并州刺史王騰迎丕入據晉一陽一。
堅既為姚苌所殺,太祖九年,丕乃僭稱尊号,改年太安。
先是,王猛子幽州刺史永亦率衆赴之,丕以永為司徒、錄尚書事,張蚝為司空,王騰為司隸,傳檄遠近,率多應之。
丕留王騰守晉一陽一,楊輔守壺關,率衆四萬,進據平一陽一,将讨姚苌。
而慕容永請假道東歸,丕弗許,怒曰:“永乃我之馬将,首亂京畿,禍傾社稷,承兇繼逆,方請逃歸。
是而可忍,孰不可恕!”使其丞相王永讨之,戰于襄陵,永大敗,死之。
丕衆離散,率騎數千南奔東垣。
為司馬昌明将馮該所殺。
丕族子登,字文高,粗險不修細行,故堅弗之奇也。
長而折節,頗覽書傳。
堅以為長安令,坐事黜為狄道長。
及關中起兵,奔于枹罕。
群氐殺河州牧一毛一興,推衛平為安西将軍、河州刺史,平以登為長史。
既而,枹罕諸氐以衛平年老,議欲廢之,而憚其宗強,連日不決。
氐有啖青者,謂諸将曰:“大事宜定,東讨姚苌,不可猶豫,一旦事發,返為人害。
諸君但請衛公會集衆将,青為諸君決之。
”衆鹹以為然,因大飨。
青一抽一劍而前曰:“衛公朽耄,不足以成大事。
狄道長苻登,雖王室疏屬,請共立之。
”于是準登為使持節、都督隴右征羌諸軍事、撫軍大将軍、雍河二州牧、略一陽一公,北衆五萬東下隴,據南安,馳使請命。
丕以登為征西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安王,餘因其所稱而授之。
後與姚苌戰于胡奴阜,大破之。
丕死,登國元年,登僭稱尊号于隴東,号年太初,置百官。
立堅神主于軍中,載以辎軿,羽葆青蓋,建黃旗,虎贲之士三百人以衛之,每戰必告。
繕甲治兵,引師而東,皆刻鉾铠為“死休”字,示以戰死為志。
每戰,以長矛鈎刃為方圓大陳,知有厚薄,從中分配,故人自為戰,所向無前。
登每圍苌營,四面大哭,哀聲動人,大呼曰:“殺君賊姚苌,出來!吾與爾決。
何為枉害無辜!”苌憚而不應。
登進攻安定,苌襲其辎重,獲登妻一毛一氏,将妻之,一毛一氏哭罵,苌殺之。
登聞姚苌死,喜曰:“姚興小兒,吾将折杖以笞之。
”乃盡衆而東,以趣廢橋。
與将尹緯據橋待之,争水不得,為緯所敗,奔于平涼,入馬一毛一山。
姚興攻之,登戰死。
子崇,奔于湟中。
僭稱尊号,改年延初。
尋為乞伏乾歸所殺。
羌姚苌,字景茂,出于南安赤亭,燒當之後也。
祖柯回,助魏将絆姜維于沓中,以功假綏戎校尉、西羌都督。
父弋仲,晉永嘉之亂,東徙榆眉。
劉曜以弋仲為平西将軍、平襄公。
烈帝之五年,弋仲率部衆随石虎遷于清河之滠頭,勒以弋仲為奮武将軍,封襄平公。
昭成時,弋仲死,子襄代,屯于谯城。
慕容俊以襄為豫州刺史、丹一陽一公,進屯淮南,自稱大将軍、大單于。
為司馬聃将桓溫所敗,奔于河東。
後為苻眉所殺。
弋仲有子四十二人,苌第二十四,随兄襄征伐,襄甚奇之。
襄之敗也,苌率子弟降于苻堅。
從堅征伐,頻有戰功,曆甯、幽、兗三州刺史,封益都侯,邑五百戶。
苻堅伐司馬昌明,以苌為龍骧将軍,督益梁州諸軍事。
謂苌曰:“朕本以龍骧建業,龍骧之号,初未假人,今特以相授。
山南之事,一以委卿。
”堅左将軍窦沖進曰:“王者無戲言,此将不臧之征也,惟陛下察之。
”堅默然。
及慕容泓起兵華澤,堅遣子衛大将軍叡讨之,戰敗,為泓所殺。
時苌為叡司馬,懼罪奔馬牧,聚衆萬餘,自稱大将軍、大單于、萬年秦王,号年白雀,數月之間,衆至十餘萬,與慕容沖連和,進屯北地。
苻堅出至五将山,苌執而殺之。
登國元年,僭稱皇帝,置百官,國号大秦,年曰建初,改長安曰常安。
以其太子興鎮長安,自擊苻登安定,敗之。
苌病,夢苻堅将天官使者、鬼兵數百,突入營中,苌懼走後宮,宮人迎苌刺鬼。
誤中苌一陰一。
鬼相謂曰:“正中死處。
”拔矛出一血石餘。
寤而驚悸,遂患一陰一腫,醫刺之,出一血如夢。
苌乃狂言,或稱“臣”,或稱“苌”,“殺陛下者兄襄,非臣之罪,願不枉臣。
”苌死,子興襲位,秘不發喪。
興,字子略,苌長子也。
既滅苻登,乃發喪行服,僭稱皇帝于槐裡,号年皇初。
天興元年,興去皇帝之号,降稱天王,号年洪始。
興克洛一陽一,以其弟東平公紹鎮之。
三年,興遣使朝貢,太祖遣谒者仆射張濟使于興。
興又大破乞伏乾歸,遂入枹罕,獲铠馬六萬匹,乾歸降于興。
太祖遣軍襲興高平公沒弈于,于棄部衆,率數千騎與赫連屈孑奔于秦州。
追至于瓦亭,長安震懼。
興大議為寇,其臣鹹以為不可,興不從。
天興五年夏,興遣其弟義一陽一公平率衆四萬侵平一陽一,攻乾壁六十餘日,壁中衆少失井,乃陷之。
六月,太祖将讨平,遣毗陵王順等三軍六萬騎為先鋒。
七月,車駕親征;八月,次于永安。
平募遣勇将,率一精一騎二百窺軍,為太祖前鋒将長孫肥所擒,匹馬不返。
平遂退走,太祖急追,及于柴壁。
平因守固,太祖圍之,興乃悉舉其衆救平。
太祖聞興将至,增築重圍,内以防平之出,外以拒興之入。
又截汾曲為南北浮橋,乘西岸築圍。
太祖以步騎三萬餘人,渡蒙坑南四十裡,逆擊興。
興晨行北引,未及安營,太祖軍卒至,興衆怖憂。
太祖诏毗陵王順以一精一騎沖擊,獲興甲騎數百,斬首千餘級。
興退,南走四十餘裡,太祖引還。
平竟不敢出,但使人燒圍數百步而已。
太祖知興氣挫,乃南絕蒙坑之口,東杜新坂之隘,守天渡,屯賈山,令平水陸路絕,将坐甲而擒之。
太祖知興氣挫,乃南絕蒙坑之口,東杜新坂之隘,守天渡,屯賈山,令平水陸路絕,将坐甲而擒之。
太祖又緣汾帶岡樹栅數十裡,以衛刍牧者。
九月,興從汾西北下,憑壑為壘以自固。
興又将數千騎,乘西岸窺視太祖營,束柏材從汾上流下之,欲以毀橋,官軍鈎取以為薪蒸。
興還壘。
太祖度其必攻西圍,乃命修塹,增廣之。
至夜,興果來攻,梯短不及,棄之塹中而還。
又分其衆,臨汾為壘,叩一逼一水門,舉平相望。
太祖因截水中,興内外隔絕,士衆喪氣。
于是平糧盡窘急,夜悉衆将突西南而出。
興列兵汾西,舉烽鼓噪,為平接援。
太祖簡諸軍一精一銳,屯汾西,固守南橋,絕塞水口。
興夜聞聲,望平力戰突免;平聞外鼓,望興攻圍引接。
故但叫呼,虛相應和,莫敢一逼一圍。
平引不得出,窮迫,乃将二妾赴水而死。
興安遠将軍不蒙世、揚武将軍雷重等将士四千餘人,随平投水。
太祖令泅水鈎捕,無得免者。
平衆三萬餘人,皆斂手受執,擒興尚書右仆射狄伯支,越騎校尉唐小方,積一弩一将軍姚梁國,建忠将軍雷星、康官,北中郎将康猥,興從子伯禽已下四品将軍已上,四十餘人。
興遠來赴救,自觀其窮,力不能免,舉軍悲号,震動出谷,數日不止。
頻遣使請和,太祖不許,乃班師。
興還長安。
有雀數萬頭,鬥于興廟,一毛一羽折落,多有死者,月餘乃止。
識者曰:“今雀鬥廟上,子孫當有争亂者乎?”又興殿有聲如牛吼。
有二狐入長安,一登興殿屋,走入宮,一入于市,求之不得。
先是,谯縱略有益甯之地,僭稱尊号,遣使稱蕃于興,興以縱為蜀王,加九賜。
永興三年,興遣周寶朝貢。
五年,興遣使朝貢,并請進女,太宗許之。
興中子廣平公弼有一寵一,季之朝政。
興疾笃,長子泓侍疾于中,弼集一黨一數千人,候興死,欲殺泓自立。
興諸子侄外鎮者,聞之,皆起兵讨弼。
興疾瘳,不忍誅弼,免官而已。
神瑞元年,興遣兼散騎常侍、尚書吏部郎嚴康朝貢。
二年,興遣散騎常侍東武侯姚敞、尚書姚泰奉其西平公主于太宗,帝以後禮納之。
興複以弼為中軍大将軍,配兵三萬,屯于渭北。
興又疾甚,弼遣其一黨一姚武伯等率衆攻端門。
泓時侍疾,遣兵拒之,興力疾臨前殿,殺弼,弼一黨一乃散。
泰常元年,興死,泓僭立。
泓,字元子,興之長子也。
既僭位,号年永和。
赫連屈孑攻泓秦州,又克安定,遂據雍城。
司馬德宗将劉裕伐泓。
裕遣将檀道濟至洛一陽一,泓弟陳留公洸以城降。
泓弟太原公懿反環境蒲坂,泓從弟齊公恢反于嶺北,皆舉兵伐長安。
泓既有内難,裕遂長驅入關。
泓戰敗,請降,送于建康市斬之。
略一陽一氐呂光,字世明,本出略隄。
父婆樓,苻堅太尉。
光年十歲,遊戲好戰陳之法,為諸兒所推。
身長八尺四寸,肘有肉印。
從王猛征讨,稍遷破虜将軍。
堅以光為骁騎将軍,率衆七千讨西域,所經諸國,莫不降附。
光至龜茲,王帛純拒之,西域諸胡救帛純者,七十餘萬人。
光乃結陳為勾鎖之法,戰于城西,大破之,斬級萬餘,帛純逃走,降者三十餘國。
光以駝二千餘頭,緻外國珍寶及奇伎、異戲、殊禽、怪獸千有餘品,駿馬萬餘匹而還。
苻堅涼州刺史梁熙遣兵拒之,光擊破熙軍,遂入姑臧。
斬熙,自署護羌校尉、涼州刺史。
登國初,又自稱使持節、大都督、大将軍、涼州牧、酒泉公。
主簿尉祐,一奸一佞淺薄,光一寵一任之,谮誅姚皓、尹景等名士十餘人。
于是遠近失望,人懷離貳。
四年,光私稱三河王,遣使朝貢。
置官自丞郎已下,猶攝州事。
号麟嘉元年。
皇始初,光僭稱天王,置百官,改号龍飛,立子紹為太子。
遣使朝貢。
光疾甚,立紹為天王,自号太上皇帝。
光死,長子纂殺紹僭立。
纂,字永緒。
既自立,号鹹甯元年。
纂弟大司馬洪,名犯顯祖諱,以猜忌不容,起兵攻纂,纂殺之,縱兵大掠。
纂笑謂左右曰:“今日之戰何如?”纂侍中房晷對曰:“先帝始崩,太子以幽一逼一緻殂;山陵甫訖,大司馬疑懼肆逆。
京邑交兵,友交接刃。
雖洪自取夷滅,亦由陸下無棠棣之義。
且洪妻陛下弟一婦也,洪女陛下之侄女也,奈何使小人污辱為婢妾。
天地神明,豈忍見此!”因歔欷流涕。
纂謝之,乃收洪妻子, 纂昏虐任情,遊田無度,耽荒酒色,與左右因醉馳獵于坑澗之間,或有谏者,纂皆不納。
又一性一多猜忌,忍于殺戮。
纂從弟超殺纂。
纂弟緯單馬入城,超殺之而立其兄隆。
隆,字永基,光弟寶之子也。
初,超讓位于隆,隆難之,超曰:“今猶乘龍上天,豈得中下!”乃僭位,改神鼎元年。
超使纂妻楊氏及侍婢數人殡纂于城西,超慮楊持珍寶出,使人搜之。
楊氏責超曰:’郎君兄弟手刃相圖,新婦旦夕死人,用金寶何為!”超慚而退。
楊氏國色,超将妻焉,謂其父桓曰:“後若自一殺,禍及卿宗。
”桓以告之,楊氏曰:“大人本賣女與氐,以圖富貴,一之以甚,複可使女辱于二氐乎!”乃自一殺。
沮渠蒙遜、秃發辱檀頻來攻擊,河西之民,不得農西,谷價湧貴,鬥直錢五千文,人相食,餓死者千餘口。
姑臧城門晝閉,樵采路斷,民請出城,乞為夷虜奴婢者,日有數百。
隆恐沮動人情,盡坑之。
于是積一屍一盈于衢路,戶絕者十有九焉。
屢為蒙遜攻一逼一,乃請迎于姚興。
遣齊難率衆迎之,隆遂降焉。
至長安,尋複為興所誅。
史臣曰:夷狄不恭,作害中國,帝王之世,未曾無也。
劉淵等假竊名目,狼戾為梗,污辱神器,毒螫黎元,喪亂鴻多,一至于此。
怨積禍盈,旋傾巢一穴一。
天意其俟大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