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下 高肇 于勁 胡國珍 李延實
關燈
小
中
大
高肇,字首文,文昭皇太後之兄也,自雲本渤海脩人,五世祖顧,晉永嘉中避亂入高麗。
父揚,字法脩。
高祖初,與弟乘信及其鄉人韓内、冀富等入國,拜厲威将軍、河間子,乘信明威将軍,俱待以客禮,賜奴婢牛馬采帛。
遂納揚女,是為文昭皇後,生世宗。
揚卒。
景明初,世宗追思舅氏,征肇兄弟等。
錄尚書事、北海王詳等奏:“揚宜贈左光祿大夫,賜爵渤海公,谥曰敬。
其妻蓋氏宜追封清河郡君。
”诏可。
又诏揚嫡孫猛襲渤海公爵,封肇平原郡公,肇弟顯澄城郡公。
三人同日受封。
始世宗末與舅氏相接,将拜爵,乃賜衣帻引見肇、顯于華林都亭。
皆甚惶懼,舉動失儀。
數日之間,富貴赫弈。
是年,鹹一陽一王禧誅,财物珍寶奴婢田宅多入高氏。
未幾,肇為尚書左仆射、領吏部、冀州大中正,尚世宗姑高平公主,遷尚書令。
肇出自夷土,時望輕之。
及在位居要,留心百揆,孜孜無倦,世鹹謂之為能。
世宗初,六輔專一政,後以鹹一陽一王禧無事構逆,由是遂委信肇。
肇既無親族,頗結朋一黨一,附之者旬月超升,背之者陷以大罪。
以北海王詳位居其上,構殺之。
又說世宗防衛諸王,殆同囚禁。
時順皇後暴崩,世議言肇為之。
皇子昌薨,佥謂王顯失于醫療,承肇意旨。
及京兆王愉出為冀州刺史,畏肇恣擅,遂至不軌。
肇又贊殺彭城王勰。
由是朝野側目,鹹畏惡之。
因此專權,與奪任己。
又嘗與清河王怿于雲龍門外庑下,忽忿诤,大至紛纭。
太尉、高一陽一王雍和止之。
高後既立,愈見一寵一信。
肇既當衡軸,每事任己,本無學識,動違禮度,好改先朝舊制,出情妄作,減削封秩,抑黜勳人。
由是怨聲盈路矣。
延昌初,遷司徒。
雖貴登台鼎,猶以去要怏怏形乎辭色。
衆鹹嗤笑之。
父兄封贈雖久,竟不改痤。
三年,乃诏令遷葬。
肇不自臨赴,唯遺其兄子猛改服詣代,遷葬于鄉。
時人以肇無識,曬而不責也。
其年,大舉征蜀,以肇為大将軍,都督諸軍為之節度。
與都督甄琛等二十餘人俱面辭世宗于東堂,親奉規略。
是日,肇所乘駿馬停于神虎門外,無故驚倒,轉卧渠中,鞍具瓦解,衆鹹怪異。
肇出,惡焉。
四年,世宗崩,赦罷征軍。
肅宗與肇及征南将軍元遙等書,稱諱言,以告兇問。
肇承變哀愕,非唯仰慕,亦私憂身禍,朝夕悲泣,至于羸悴。
将至,宿瀍澗驿亭,家人夜迎省之,皆不相視,直至阙下,衰服号哭,升太極殿,奉喪盡哀。
太尉高一陽一王先居西柏堂,專決庶事,與領軍于忠密欲除之。
潛備莊士直寝邢豹、伊甕生等十餘人于舍人省下。
肇哭梓宮訖,于百官前引入西廊,清河王怿、任城王澄及諸王等皆竊言目之。
肇入省,壯士搤而拉殺之。
下诏暴其罪惡,又雲刑書未及,便至自盡,自餘親一黨一,悉無追問,削除職爵,葬以士禮。
及昏,乃于廁門出其一屍一歸家。
初,肇西征,行至函谷,車軸中折。
從者皆以為不獲吉還也。
靈太後臨朝,令特贈營州刺史。
永熙二年,出帝贈使持節、侍中、中外諸軍事、太師、大丞相、太尉公、錄尚書事、冀州刺史。
肇子植。
自中書侍郎為濟州刺史,率州軍讨破元愉,别将有功。
當蒙封賞,不受,雲:“家荷重恩,為國緻效是其常節,何足以膺進陟之報。
”懇恻發于至誠。
曆青、相、朔、恆四州刺史,卒。
植頻莅五州,皆清能著稱,當時号為良刺史。
贈安北将軍、冀州刺史。
肇長兄琨,早卒。
襲楊封渤海郡公,贈都督五州諸軍事、鎮東太将軍、冀州刺史。
诏其子猛嗣。
猛,字豹兒。
尚長樂公主,即世宗同母妹也。
拜附馬都尉,曆位中書令。
出為雍州刺史,有能名
父揚,字法脩。
高祖初,與弟乘信及其鄉人韓内、冀富等入國,拜厲威将軍、河間子,乘信明威将軍,俱待以客禮,賜奴婢牛馬采帛。
遂納揚女,是為文昭皇後,生世宗。
揚卒。
景明初,世宗追思舅氏,征肇兄弟等。
錄
其妻蓋氏宜追封清河郡君。
”诏可。
又诏揚嫡孫猛襲渤海公爵,封肇平原郡公,肇弟顯澄城郡公。
三人同日受封。
始世宗末與舅氏相接,将拜爵,乃賜衣帻引見肇、顯于華林都亭。
皆甚惶懼,舉動失儀。
數日之間,富貴赫弈。
是年,鹹一陽一王禧誅,财物珍寶奴婢田宅多入高氏。
未幾,肇為尚書左仆射、領吏部、冀州大中正,尚世宗姑高平公主,遷尚書令。
肇出自夷土,時望輕之。
及在位居要,留心百揆,孜孜無倦,世鹹謂之為能。
世宗初,六輔專一政,後以鹹一陽一王禧無事構逆,由是遂委信肇。
肇既無親族,頗結朋一黨一,附之者旬月超升,背之者陷以大罪。
以北海王詳位居其上,構殺之。
又說世宗防衛諸王,殆同囚禁。
時順皇後暴崩,世議言肇為之。
皇子昌薨,佥謂王顯失于醫療,承肇意旨。
及京兆王愉出為冀州刺史,畏肇恣擅,遂至不軌。
肇又贊殺彭城王勰。
由是朝野側目,鹹畏惡之。
因此專權,與奪任己。
又嘗與清河王怿于雲龍門外庑下,忽忿诤,大至紛纭。
太尉、高一陽一王雍和止之。
高後既立,愈見一寵一信。
肇既當衡軸,每事任己,本無學識,動違禮度,好改先朝舊制,出情妄作,減削封秩,抑黜勳人。
由是怨聲盈路矣。
延昌初,遷司徒。
雖貴登台鼎,猶以去要怏怏形乎辭色。
衆鹹嗤笑之。
父兄封贈雖久,竟不改痤。
三年,乃诏令遷葬。
肇不自臨赴,唯遺其兄子猛改服詣代,遷葬于鄉。
時人以肇無識,曬而不責也。
其年,大舉征蜀,以肇為大将軍,都督諸軍為之節度。
與都督甄琛等二十餘人俱面辭世宗于東堂,親奉規略。
是日,肇所乘駿馬停于神虎門外,無故驚倒,轉卧渠中,鞍具瓦解,衆鹹怪異。
肇出,惡焉。
四年,世宗崩,赦罷征軍。
肅宗與肇及征南将軍元遙等書,稱諱言,以告兇問。
肇承變哀愕,非唯仰慕,亦私憂身禍,朝夕悲泣,至于羸悴。
将至,宿瀍澗驿亭,家人夜迎省之,皆不相視,直至阙下,衰服号哭,升太極殿,奉喪盡哀。
太尉高一陽一王先居西柏堂,專決庶事,與領軍于忠密欲除之。
潛備莊士直寝邢豹、伊甕生等十餘人于舍人省下。
肇哭梓宮訖,于百官前引入西廊,清河王怿、任城王澄及諸王等皆竊言目之。
肇入省,壯士搤而拉殺之。
下诏暴其罪惡,又雲刑書未及,便至自盡,自餘親一黨一,悉無追問,削除職爵,葬以士禮。
及昏,乃于廁門出其一屍一歸家。
初,肇西征,行至函谷,車軸中折。
從者皆以為不獲吉還也。
靈太後臨朝,令特贈營州刺史。
永熙二年,出帝贈使持節、侍中、中外諸軍事、太師、大丞相、太尉公、錄尚書事、冀州刺史。
肇子植。
自中書侍郎為濟州刺史,率州軍讨破元愉,别将有功。
當蒙封賞,不受,雲:“家荷重恩,為國緻效是其常節,何足以膺進陟之報。
”懇恻發于至誠。
曆青、相、朔、恆四州刺史,卒。
植頻莅五州,皆清能著稱,當時号為良刺史。
贈安北将軍、冀州刺史。
肇長兄琨,早卒。
襲楊封渤海郡公,贈都督五州諸軍事、鎮東太将軍、冀州刺史。
诏其子猛嗣。
猛,字豹兒。
尚長樂公主,即世宗同母妹也。
拜附馬都尉,曆位中書令。
出為雍州刺史,有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