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九 韓茂 皮豹子 封敕文 呂羅漢 孔伯恭
關燈
小
中
大
韓茂,字元興,安定安武人也。
父耆,字黃老;永興中自赫連屈丐來降,拜綏遠将軍,遷龍骧将軍、常山太守,假安武侯。
仍居常山之九門。
卒,贈泾州刺史,谥曰成侯。
茂年十七,膂力過人,尤善騎射。
太宗曾親征丁零翟猛,茂為中軍執幢。
時有風,諸軍旌旗皆偃仆,茂于馬上持幢,初不傾倒。
太宗異而問之,征茂,所屬具以狀對。
太宗謂左右曰:“記之。
”尋征詣行在所,試以騎射,太宗深奇之,以茂為虎贲中郎将。
後從世祖讨赫連昌,大破之。
世祖謂諸将曰:“今若窮兵極武,非吊民之道,明年當共卿等取之。
”徙其民而還。
以軍功賜茂爵蒲一陰一子,加強一弩一将軍,遷侍辇郎。
又從征統萬,大破之。
從平平涼,當茂所沖,莫不應弦而殪。
由是世祖壯之,拜内侍長,進爵九門侯,加冠軍将軍。
後從征蠕蠕,頻戰大捷。
與樂平王丕等伐和龍,徙其居民。
從平涼州,茂為前鋒都将,戰功居多。
遷司衛監。
錄前後功,拜散騎常侍、殿中尚書,進爵安定公,加平南将軍。
從破薛永宗,伐蓋吳。
轉都官尚書。
從征懸瓠,頻破賊軍。
車駕南征,分為六道,茂與高涼王那出青州。
諸軍渡淮,降者相繼,拜茂徐州刺史以撫之。
車駕還,以茂為侍中、尚書左仆射,加征南将軍。
世祖崩,劉義隆遣将檀和之寇濟州,南安王餘令茂讨之。
至濟州,和之遁走。
高宗踐阼,拜尚書令,加侍中、征南大将軍。
茂沉毅笃實,雖無文學,每論議合理。
為将善于撫衆,勇冠當世,為朝廷所稱。
太安二年夏,領太子少師。
冬卒,贈泾州刺史、安定王,谥曰桓王。
長子備,字延德。
初為中散,賜爵江一陽一男,加揚烈将軍。
又進爵行唐侯,拜冠軍将軍、太子庶子。
遷甯西将軍,典遊獵曹,加散騎常侍。
襲爵安定公、征南大将軍。
卒,贈雍州刺史,谥曰簡公。
備弟均,字天德。
少而善射,有将略。
初為中散,賜爵範一陽一子,加甯朔将軍。
遷金部尚書,加散騎常侍。
兄備卒,無子,均襲爵安定公、征南大将軍。
出為使持節、散騎常侍、本将軍、定州刺史,轉青冀二州刺史,餘如故。
恤民廉謹,甚有治稱。
廣阿澤在定、冀、相三州之界,土廣民稀,多有寇盜,乃置鎮以靜之。
以均在冀州,劫盜止息,除本将軍、廣阿鎮大将,加都督三州諸軍事。
均清身率下,明為耳目,廣設方略,禁斷一奸一邪,于是趙郡屠各、西山丁零聚一黨一山澤以劫害為業者,均皆誘慰追捕,遠近震跼。
先是,河外未賓,民多去就,故權立東青州為招懷之本,新附之民,鹹受優複。
然舊人一奸一逃者,多往投焉。
均表陳非便,朝議罷之。
後均所統,劫盜頗起,顯祖诏書诮讓之。
又以五州民戶殷多,編籍不實,以均忠直不阿,诏均檢括,出十餘萬戶。
複授定州刺史,輕徭寬賦,百姓安之。
延興五年卒,谥曰康公。
子寶石襲爵。
均弟天生,為内廄令,後典龍牧曹。
出為持節、平北将軍、沃野鎮将。
皮豹子,漁一陽一人。
少有武略。
泰常中,為中散,稍遷内侍左右。
世祖時,為散騎常侍,賜爵新安侯,加冠軍将軍。
又拜選部尚書,餘如故。
出除使持節、侍中、都督秦雍荊梁四州諸軍事、安西将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淮一陽一公,鎮長安。
尋加征西将軍。
後坐盜官财,徙于統萬。
真君三年,劉義隆遣将裴方明等侵南秦王楊難當,遂陷仇池。
世祖征豹子,複其爵位。
尋拜使持節、仇池鎮将,督關中諸軍,與建興公古弼等分命諸将,十道并進。
四年正月,豹子進擊樂鄉,大破之,擒義隆将王奂之、王長卿等六人,斬首二千餘級,俘獲一千人。
豹子進軍下辨,義隆将強玄明、辛伯奮棄城遁走,追斬之,悉獲其衆。
義隆使其秦州刺史胡崇之鎮仇池,至漢中,聞官軍已西,懼不敢進,方明益其兵而遣之。
豹子與司馬楚之至于濁水,擊擒崇之,盡虜其衆。
進至高平,義隆将姜道祖降,仇池平。
未幾,諸氐複反,推楊文德為主以圍仇池。
古弼率諸軍讨平之。
時豹子次于下辨,聞圍解,欲還。
弼遣使謂豹子曰:“賊恥其負敗,必求報複。
後舉為難,不如陳兵以待之。
”豹子以為然。
尋除都督秦、雍、荊、梁、益五州諸軍事,進号征西大将軍,開府、仇池鎮将、持節、公如故。
十一月,義隆按遣楊文德、姜道盛率衆二萬人寇濁水,别遣将青一陽一顯伯,守斧山以拒豹子。
濁水城兵射殺道盛,豹子至斧山,斬顯伯,悉俘其衆。
豹子又與河間公元齊俱會于濁水,賊衆震恐,棄其兵甲夜遁。
初,南秦王楊難當歸命,诏送楊氏子弟詣京師,文德以行賂得留,亡奔漢中。
義隆以文德為武都王,給兵二千人守葭蘆城,招誘氐羌,于是武都、一陰一平五部氐民叛應文德。
诏豹子率諸軍讨之,文德阻兵固險拒豹子。
文德将楊高來降,引諸軍向其城,文德棄城南走,收其妻子、僚屬、軍資,及故武都王保宗妻公主送京師。
義隆白水太守郭啟玄率衆救文德,豹子分軍逆擊,大破之,啟玄、文德走還漢中。
興安二年正月,義隆遣其将蕭道成、王虬、馬光等入漢中,别令楊文德、楊頭等率諸氐羌圍武都。
城中拒之,殺賊二百
父耆,字黃老;永興中自赫連屈丐來降,拜綏遠将軍,遷龍骧将軍、常山太守,假安武侯。
仍居常山之九門。
卒,贈泾州刺史,谥曰成侯。
茂年十七,膂力過人,尤善騎射。
太宗曾親征丁零翟猛,茂為中軍執幢。
時有風,諸軍旌旗皆偃仆,茂于馬上持幢,初不傾倒。
太宗異而問之,征茂,所屬具以狀對。
太宗謂左右曰:“記之。
”尋征詣行在所,試以騎射,太宗深奇之,以茂為虎贲中郎将。
後從世祖讨赫連昌,大破之。
世祖謂諸将曰:“今若窮兵極武,非吊民之道,明年當共卿等取之。
”徙其民而還。
以軍功賜茂爵蒲一陰一子,加強一弩一将軍,遷侍辇郎。
又從征統萬,大破之。
從平平涼,當茂所沖,莫不應弦而殪。
由是世祖壯之,拜内侍長,進爵九門侯,加冠軍将軍。
後從征蠕蠕,頻戰大捷。
與樂平王丕等伐和龍,徙其居民。
從平涼州,茂為前鋒都将,戰功居多。
遷司衛監。
錄前後功,拜散騎常侍、殿中
從破薛永宗,伐蓋吳。
轉都官尚書。
從征懸瓠,頻破賊軍。
車駕南征,分為六道,茂與高涼王那出青州。
諸軍渡淮,降者相繼,拜茂徐州刺史以撫之。
車駕還,以茂為侍中、尚書左仆射,加征南将軍。
世祖崩,劉義隆遣将檀和之寇濟州,南安王餘令茂讨之。
至濟州,和之遁走。
高宗踐阼,拜尚書令,加侍中、征南大将軍。
茂沉毅笃實,雖無文學,每論議合理。
為将善于撫衆,勇冠當世,為朝廷所稱。
太安二年夏,領太子少師。
冬卒,贈泾州刺史、安定王,谥曰桓王。
長子備,字延德。
初為中散,賜爵江一陽一男,加揚烈将軍。
又進爵行唐侯,拜冠軍将軍、太子庶子。
遷甯西将軍,典遊獵曹,加散騎常侍。
襲爵安定公、征南大将軍。
卒,贈雍州刺史,谥曰簡公。
備弟均,字天德。
少而善射,有将略。
初為中散,賜爵範一陽一子,加甯朔将軍。
遷金部尚書,加散騎常侍。
兄備卒,無子,均襲爵安定公、征南大将軍。
出為使持節、散騎常侍、本将軍、定州刺史,轉青冀二州刺史,餘如故。
恤民廉謹,甚有治稱。
廣阿澤在定、冀、相三州之界,土廣民稀,多有寇盜,乃置鎮以靜之。
以均在冀州,劫盜止息,除本将軍、廣阿鎮大将,加都督三州諸軍事。
均清身率下,明為耳目,廣設方略,禁斷一奸一邪,于是趙郡屠各、西山丁零聚一黨一山澤以劫害為業者,均皆誘慰追捕,遠近震跼。
先是,河外未賓,民多去就,故權立東青州為招懷之本,新附之民,鹹受優複。
然舊人一奸一逃者,多往投焉。
均表陳非便,朝議罷之。
後均所統,劫盜頗起,顯祖诏書诮讓之。
又以五州民戶殷多,編籍不實,以均忠直不阿,诏均檢括,出十餘萬戶。
複授定州刺史,輕徭寬賦,百姓安之。
延興五年卒,谥曰康公。
子寶石襲爵。
均弟天生,為内廄令,後典龍牧曹。
出為持節、平北将軍、沃野鎮将。
皮豹子,漁一陽一人。
少有武略。
泰常中,為中散,稍遷内侍左右。
世祖時,為散騎常侍,賜爵新安侯,加冠軍将軍。
又拜選部尚書,餘如故。
出除使持節、侍中、都督秦雍荊梁四州諸軍事、安西将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淮一陽一公,鎮長安。
尋加征西将軍。
後坐盜官财,徙于統萬。
真君三年,劉義隆遣将裴方明等侵南秦王楊難當,遂陷仇池。
世祖征豹子,複其爵位。
尋拜使持節、仇池鎮将,督關中諸軍,與建興公古弼等分命諸将,十道并進。
四年正月,豹子進擊樂鄉,大破之,擒義隆将王奂之、王長卿等六人,斬首二千餘級,俘獲一千人。
豹子進軍下辨,義隆将強玄明、辛伯奮棄城遁走,追斬之,悉獲其衆。
義隆使其秦州刺史胡崇之鎮仇池,至漢中,聞官軍已西,懼不敢進,方明益其兵而遣之。
豹子與司馬楚之至于濁水,擊擒崇之,盡虜其衆。
進至高平,義隆将姜道祖降,仇池平。
未幾,諸氐複反,推楊文德為主以圍仇池。
古弼率諸軍讨平之。
時豹子次于下辨,聞圍解,欲還。
弼遣使謂豹子曰:“賊恥其負敗,必求報複。
後舉為難,不如陳兵以待之。
”豹子以為然。
尋除都督秦、雍、荊、梁、益五州諸軍事,進号征西大将軍,開府、仇池鎮将、持節、公如故。
十一月,義隆按遣楊文德、姜道盛率衆二萬人寇濁水,别遣将青一陽一顯伯,守斧山以拒豹子。
濁水城兵射殺道盛,豹子至斧山,斬顯伯,悉俘其衆。
豹子又與河間公元齊俱會于濁水,賊衆震恐,棄其兵甲夜遁。
初,南秦王楊難當歸命,诏送楊氏子弟詣京師,文德以行賂得留,亡奔漢中。
義隆以文德為武都王,給兵二千人守葭蘆城,招誘氐羌,于是武都、一陰一平五部氐民叛應文德。
诏豹子率諸軍讨之,文德阻兵固險拒豹子。
文德将楊高來降,引諸軍向其城,文德棄城南走,收其妻子、僚屬、軍資,及故武都王保宗妻公主送京師。
義隆白水太守郭啟玄率衆救文德,豹子分軍逆擊,大破之,啟玄、文德走還漢中。
興安二年正月,義隆遣其将蕭道成、王虬、馬光等入漢中,别令楊文德、楊頭等率諸氐羌圍武都。
城中拒之,殺賊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