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三 韋阆 杜铨 裴駿 辛紹先 柳崇

關燈
紹先所一愛一。

    紹先一性一嗜羊肝,常呼少雍共食。

    及紹先卒,少雍終身不食肝。

    一性一仁厚,有禮義,門内之法,為時所重。

    釋褐奉朝請,太學博士、員外散騎侍郎。

    司空、高一陽一王雍引為田曹參軍。

    少雍一性一清正,不憚強禦,積年久訟,造次決之,請托路絕,時稱賢明。

    正始中,诏百官各舉所知,高一陽一王雍及吏部郎中李憲俱以少雍為舉首。

    遷給事中。

    侍中遊肇後亦薦之,會卒,年四十二。

    少雍妻王氏,有德義,與其從子懷仁兄弟同一居,懷仁等事之甚謹,閨門禮讓,人無比焉。

    士大夫以此稱美。

     子元植,武定中,儀同府司馬。

     元植弟士遜,太師開府功曹參軍。

     鳳達弟穆,字叔宗。

    舉茂才,東雍州别駕。

    初随父在下邳,與彭城陳敬文友善。

    敬文弟敬武,少為沙門,從師遠學,經久不反。

    敬文病臨卒,以雜绫二十匹,托穆與敬武。

    穆久訪不得。

    經二十餘年,始于洛一陽一見敬武,以物還之,封題如故,世稱其廉信。

    曆東荊州司馬,轉長史,帶義一陽一太守,領戍。

    雅有恤民之稱。

    轉汝一陽一太守,值水澇民饑,上表請輕租賦。

    帝從之,遂敕汝一陽一一郡,聽以小絹為調。

    遷中散大夫,加龍骧将軍。

    正光四年,以老啟求緻仕。

    诏引見,謂穆志力尚可,除平原相。

    穆善撫導,民吏懷之。

    孝昌二年,征為征虜将軍、太中大夫,未發,卒于郡,年七十七。

    贈後将軍、幽州刺史,谥曰貞。

     長子子馥,字元穎,早有學行。

    孝昌初,釋褐南司州龍骧府錄事參軍。

    丁案艱,居喪有禮。

    後除給事中、南冀州防城都督。

    素為莊帝所知識,及即位,除宣威将軍、尚書右主客郎中,持節為南濟、冀、濟、青四州慰勞使。

    尋除甯朔将軍、員外散騎常侍,仍領郎中。

    太宰元天穆征邢杲,引為行台郎中。

    尋除平原相。

    子馥父子并為此郡,吏民懷安之。

    元颢入洛,子馥不受其赦。

    刺史元仲景附颢,拘子馥,并禁家口。

    莊帝反政,诏封三門縣開國男,食邑二百戶。

    天平中,為東南道行台左丞、除州開府長史。

    入除太尉府司馬。

    長白山連接三齊,瑕丘數州之界,多有盜賊。

    子馥受使檢覆,因辨出谷要害,宜立鎮戍之所。

    又諸州豪右,在山鼓鑄,一奸一黨一多依,又得密造兵仗,亦請破罷諸冶。

    朝廷善而從之。

    還,除尚書右丞,出為清河太守。

    武定八年卒于郡。

    子馥以三《傳》經同說異,遂總為一部,《傳》注并出,校比短長,會亡未就。

     子德維,武定末,司徒行參軍。

     子馥弟子華,字仲夷。

    天平中,右光祿大夫。

     柳崇,字僧生,河東解人也。

    七世祖軌,晉廷尉卿。

    崇方雅有器量,身長八尺,美須明目,兼有學行。

    舉秀才,射策高第。

    解褐太尉主簿、尚書右外兵郎中。

    于時河東、河北二郡争境,其間有鹽池之饒,虞坂之便,守宰及民皆恐外割。

    公私朋競,紛嚣台府。

    高祖乃遣崇檢斷,民官息訟。

    屬荊郢新附,南寇窺擾,又诏崇持節與州郡經略,兼加慰喻。

    還,遷太子洗馬、本郡邑中正。

    轉中壘将軍、散騎侍郎。

    遷司空司馬、兼衛尉少卿,又領邑中正。

    出為河北太守。

    崇初郕郡,郡民張明失馬,疑十餘人。

    崇見之,不問賊事,人人别借以溫顔,更問其親老存不,農桑多少,而微察其辭色。

    即獲真賊呂穆等二人,餘皆放遣。

    郡中畏服,境内帖然。

    卒于官,年五十六。

    贈輔國将軍、岐州刺史,谥曰穆。

    崇所制文章,寇亂遺失。

     長子慶和,一性一沉靜,不競于時。

    起家奉朝請,稍遷輕車将軍、給事中、本郡邑中正。

    卒。

     子德逸,武定末,齊王丞相府主簿。

     慶和弟楷,字孝則。

    身長八尺,善草書,頗涉文史。

    解褐員外散騎侍郎。

    蕭囗西征,引為車騎主簿,仍為行台郎中。

    征還,以員外郎領殿中侍禦史。

    轉太尉記室參軍,遷甯遠将軍、通直散騎侍郎、本郡邑中正。

    普泰初,簡定集書省辟,出除征虜将軍、司徒從事、中書郎,轉儀同開府長史。

    天平中,為肆州骠騎府長史,頗有聲譽。

    又加中軍将軍。

    興和中,撫軍司馬,遇病卒。

     崇從父弟元章,姿貌魁偉。

    曆太尉中兵參軍、司空錄事、司徒從事中郎,遷相州平東府長史。

    屬刺史元熙起兵,欲除元叉。

    元章與魏郡太守李孝怡等執熙。

    賜爵猗氏伯,除正平太守。

    後靈太後反政,削除官爵,卒于家。

     崇族弟敬起,字華之。

    起家中書博士,轉城一陽一王文學。

    除甯遠将軍、尚書儀曹郎中、龍骧将軍、平一陽一太守。

    卒。

    有五子。

     長子永,字神護,一性一粗率。

    解褐奉朝請,轉員外散騎侍郎。

    除太尉記室參軍,遷谏議大夫,又轉征虜将軍、太中大夫、本郡邑中正。

    以母老解官歸養,卒于家。

    贈征西将軍、秦州刺史。

     永弟暢,字叔智。

    自奉朝請,三遷伏波将軍、岐州征虜府長史。

    遷征虜将軍、魯一陽一太守。

    還,除左将軍、太中大夫,轉安東将軍、光祿大夫,卒。

    贈衛大将軍、雍州刺史,谥曰穆。

     暢弟範,字洪禮。

    卒于前将軍、給事中、本州大中正。

     範弟粹,字季義,出後叔仲起。

    武定末,平東、後軍,遷遼西太守。

     敬起弟仲起,字紹隆。

    舉秀才,鹹一陽一王禧為牧,辟西曹書佐。

    無子,兄子粹繼之。

     崇族子俊起,少有志尚。

    解褐奉朝請,轉太尉默曹參軍、伏波将軍、司徒倉曹參軍。

    卒。

     長子達摩,武定末,一陽一城太守。

     俊起後父弟援,字乾護,身長八尺,儀望甚偉。

    解褐太尉铠曹參軍,轉護軍司馬。

    稍遷冠軍将軍、司空長史,轉廷尉少卿。

    出除安西将軍、南秦州刺史。

    尋為散騎常侍、鎮軍将軍,轉征西将軍、金紫光祿大夫。

    遷車騎将軍、右光祿大夫。

    卒,贈本将軍、秦州刺史。

     子長粲,武定末,青州骠騎府中兵參軍。

     援從父弟仲景,汝南王悅常侍。

     史臣曰:韋杜舊族門風,名亦不殒。

    裴、辛、柳氏,素業有資,器行仍世。

    所以布于列位,不替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