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九下 獻文六王
關燈
小
中
大
祖重其事幹,絷維不許。
雖臨崩遺诏,複世宗留連,每乖情願,常凄然歎息。
以诏旨殷勤,僶俛應命。
時鹹一陽一王禧漸以驕矜,頗有不法。
北海王詳一陰一言于世宗,世宗深忌之。
又言勰大得人情,不宜久在宰輔,勸世宗遵高祖遺敕。
禧等又出領軍于烈為恆州,非烈情願,固強之,烈深以為忿。
烈子忠嘗在左右,密令忠言于世宗雲:“諸王等意不可測,宜廢之,早自覽政。
”時将礿祭,王公并齋于廟東坊。
世宗遣于烈将宿衛壯士六十餘人召禧、勰、詳等,引入,見之于光極殿。
世宗謂勰曰:“頃來南北務殷,不容仰遂沖一操一。
恪是何人,而敢久違先敕。
今遂叔父高蹈之意。
”勰謝曰:“先帝不以臣虛薄,曲垂罔己之澤,出入綢缪,公私無舍。
自陛下龍飛九五,屢求解落,既為宰輔所抑,亦不為陛下所許。
先歲夏中,重塵天聽,時蒙優借,出為定州。
往年還洛一陽一,敕總戎淮肥,雖無功效,幸免罪戾。
雲歸未幾,複委臣以非據之任。
臣頻煩幹請,具簡聖聽。
陛下孝深無改,仰遵先诏,上成睿明之美,下遂微臣之志,感惟今往,悲喜交深。
”乃诏曰:“王宿尚閑靜,志捐世務,先帝一愛一亮之至,弗奪此情,遺敕炳然,許遂沖退。
雅一操一不移,朕亦未敢違奪。
今乃釋位歸第,丘園是營。
高尚之節,确爾貞固;《贲》、《履》之一操一,邈焉難追。
而王宅初構,财力多阙,成立之期,歲月莫就。
可量遣工役,分給材瓦,禀王所好,速令制辦,務從簡素,以稱王心。
”勰因是作《蠅賦》以谕懷,惡讒構也。
又以勰為太師,勰遂固辭。
诏曰:“蓋二儀分象,君臣之位形焉;上下既位,唱和之義生焉。
自古統天位主,曷常不賴明師,仗賢輔,而後燮和一陰一陽一,彜倫民物者哉?往而不返者,先民誠有之,斯所謂獨善其身而亂大倫,山林之士耳。
賢人君子則不然也。
屈己以安民,艱身以濟物,所謂以先知覺後知,同塵而與天下俱潔者也。
朕猥以沖年,纂臨寶曆,實賴叔父匡濟之功,誠宜永兼将相,以綱維内外。
但一逼一奪先旨,憚違沖挹,俯志割心,以遂高素。
自比水旱乖和,一陰一陽一失序,是以屈王論道,庶燮茲玉燭。
且師宰從容,無廢清尚。
故周旦複辟而居之,尚父期頤以終位。
王義兼家國,理絕獨高,可遣侍中敦谕。
”世宗又修家人書于勰曰:“恪言:奉還告承,猶執沖遜,恪實暗寡,政術多秕,匡弼之寄,仰屬親尊。
父德望兼重,師訓所歸,豈得近遺家國,遠崇清尚也。
便願纡降,時副傾注之心。
”勰不得已而應命。
世宗後頻幸勰第。
及京兆、廣平暴虐不法,诏宿衛隊主率羽林虎贲,幽守諸王于其第。
勰上表切谏,世宗不納。
勰既無山水之适,又絕知己之遊,唯對妻子,郁郁不樂。
議定律令,勰與高一陽一王雍、八座、朝士有才學者五日一集,參論軌制應否之宜。
而勰夙侍高祖,兼聰達博聞,凡所裁決,時彥歸仰。
加以美容貌,善風儀,端嚴若神,折旋合度,出入言笑,觀者忘疲。
又加侍中。
勰敦尚文史,物務之暇,披覽不辍。
撰自古帝王賢達至于魏世子孫,三十卷,名曰《要略》。
小心謹慎,初無過失,雖閑居宴處,亦無慢色惰容。
一愛一敬儒彥,傾心禮待。
清正儉素,門無私谒。
一性一仁孝,言于朝廷,以其舅潘僧固為冀州樂陵太守。
京兆王愉構逆,僧固見一逼一從之。
尚書令高肇一性一既兇愎,賊害賢俊。
又肇之兄女,入為夫人。
順皇後崩,世宗欲以為後,勰固執以為不可。
肇于是屢谮勰于世宗,世宗不納。
因僧固之同愉逆,肇誣勰北與愉通,南招蠻賊。
勰國郎中令魏偃、前防閣高祖珍希肇提攜,構成共事。
肇初令侍中元晖以奏世宗,晖不從,令左衛元珍言之。
世宗訪之于晖,晖明勰無此。
世宗更以問肇,肇以魏偃、祖珍為證,世宗乃信之。
永平元年九月,召勰及高一陽一王雍、廣一陽一王嘉、清河王怿、廣平王懷及高肇等入。
時勰妃方産,勰乃固辭不赴。
中使相繼,不得已乃令命駕,意甚憂懼,與妃訣而登車。
入東掖門,度一小橋,牛不肯進,遂擊之。
良久,更有使者責勰來遲,乃令去牛,人挽而進,宴于禁中。
至夜皆醉,各就别所消息。
俄而元珍将武士赍毒酒而至。
勰曰:“吾忠于朝廷,何罪見殺!一見至尊,死無恨也。
”珍曰:“至尊何可複見!王但飲酒。
”勰曰:“至尊聖明,不應無事殺我,求與告我罪者一對曲直。
”武士以刀镮築勰二下。
勰大言曰:“皇天!忠而見殺。
”武士又以刀镮築勰。
勰乃飲毒酒,武士就殺之。
雖臨崩遺诏,複世宗留連,每乖情願,常凄然歎息。
以诏旨殷勤,僶俛應命。
時鹹一陽一王禧漸以驕矜,頗有不法。
北海王詳一陰一言于世宗,世宗深忌之。
又言勰大得人情,不宜久在宰輔,勸世宗遵高祖遺敕。
禧等又出領軍于烈為恆州,非烈情願,固強之,烈深以為忿。
烈子忠嘗在左右,密令忠言于世宗雲:“諸王等意不可測,宜廢之,早自覽政。
”時将礿祭,王公并齋于廟東坊。
世宗遣于烈将宿衛壯士六十餘人召禧、勰、詳等,引入,見之于光極殿。
世宗謂勰曰:“頃來南北務殷,不容仰遂沖一操一。
恪是何人,而敢久違先敕。
今遂叔父高蹈之意。
”勰謝曰:“先帝不以臣虛薄,曲垂罔己之澤,出入綢缪,公私無舍。
自陛下龍飛九五,屢求解落,既為宰輔所抑,亦不為陛下所許。
先歲夏中,重塵天聽,時蒙優借,出為定州。
往年還洛一陽一,敕總戎淮肥,雖無功效,幸免罪戾。
雲歸未幾,複委臣以非據之任。
臣頻煩幹請,具簡聖聽。
陛下孝深無改,仰遵先诏,上成睿明之美,下遂微臣之志,感惟今往,悲喜交深。
”乃诏曰:“王宿尚閑靜,志捐世務,先帝一愛一亮之至,弗奪此情,遺敕炳然,許遂沖退。
雅一操一不移,朕亦未敢違奪。
今乃釋位歸第,丘園是營。
高尚之節,确爾貞固;《贲》、《履》之一操一,邈焉難追。
而王宅初構,财力多阙,成立之期,歲月莫就。
可量遣工役,分給材瓦,禀王所好,速令制辦,務從簡素,以稱王心。
”勰因是作《蠅賦》以谕懷,惡讒構也。
又以勰為太師,勰遂固辭。
诏曰:“蓋二儀分象,君臣之位形焉;上下既位,唱和之義生焉。
自古統天位主,曷常不賴明師,仗賢輔,而後燮和一陰一陽一,彜倫民物者哉?往而不返者,先民誠有之,斯所謂獨善其身而亂大倫,山林之士耳。
賢人君子則不然也。
屈己以安民,艱身以濟物,所謂以先知覺後知,同塵而與天下俱潔者也。
朕猥以沖年,纂臨寶曆,實賴叔父匡濟之功,誠宜永兼将相,以綱維内外。
但一逼一奪先旨,憚違沖挹,俯志割心,以遂高素。
自比水旱乖和,一陰一陽一失序,是以屈王論道,庶燮茲玉燭。
且師宰從容,無廢清尚。
故周旦複辟而居之,尚父期頤以終位。
王義兼家國,理絕獨高,可遣侍中敦谕。
”世宗又修家人書于勰曰:“恪言:奉還告承,猶執沖遜,恪實暗寡,政術多秕,匡弼之寄,仰屬親尊。
父德望兼重,師訓所歸,豈得近遺家國,遠崇清尚也。
便願纡降,時副傾注之心。
”勰不得已而應命。
世宗後頻幸勰第。
及京兆、廣平暴虐不法,诏宿衛隊主率羽林虎贲,幽守諸王于其第。
勰上表切谏,世宗不納。
勰既無山水之适,又絕知己之遊,唯對妻子,郁郁不樂。
議定律令,勰與高一陽一王雍、八座、朝士有才學者五日一集,參論軌制應否之宜。
而勰夙侍高祖,兼聰達博聞,凡所裁決,時彥歸仰。
加以美容貌,善風儀,端嚴若神,折旋合度,出入言笑,觀者忘疲。
又加侍中。
勰敦尚文史,物務之暇,披覽不辍。
撰自古帝王賢達至于魏世子孫,三十卷,名曰《要略》。
小心謹慎,初無過失,雖閑居宴處,亦無慢色惰容。
一愛一敬儒彥,傾心禮待。
清正儉素,門無私谒。
一性一仁孝,言于朝廷,以其舅潘僧固為冀州樂陵太守。
京兆王愉構逆,僧固見一逼一從之。
尚書令高肇一性一既兇愎,賊害賢俊。
又肇之兄女,入為夫人。
順皇後崩,世宗欲以為後,勰固執以為不可。
肇于是屢谮勰于世宗,世宗不納。
因僧固之同愉逆,肇誣勰北與愉通,南招蠻賊。
勰國郎中令魏偃、前防閣高祖珍希肇提攜,構成共事。
肇初令侍中元晖以奏世宗,晖不從,令左衛元珍言之。
世宗訪之于晖,晖明勰無此。
世宗更以問肇,肇以魏偃、祖珍為證,世宗乃信之。
永平元年九月,召勰及高一陽一王雍、廣一陽一王嘉、清河王怿、廣平王懷及高肇等入。
時勰妃方産,勰乃固辭不赴。
中使相繼,不得已乃令命駕,意甚憂懼,與妃訣而登車。
入東掖門,度一小橋,牛不肯進,遂擊之。
良久,更有使者責勰來遲,乃令去牛,人挽而進,宴于禁中。
至夜皆醉,各就别所消息。
俄而元珍将武士赍毒酒而至。
勰曰:“吾忠于朝廷,何罪見殺!一見至尊,死無恨也。
”珍曰:“至尊何可複見!王但飲酒。
”勰曰:“至尊聖明,不應無事殺我,求與告我罪者一對曲直。
”武士以刀镮築勰二下。
勰大言曰:“皇天!忠而見殺。
”武士又以刀镮築勰。
勰乃飲毒酒,武士就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