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一 皇後列傳
關燈
小
中
大
漢因秦制,帝之祖母曰太皇太後,母曰皇太後,妃曰皇後,餘則多稱夫人,随世增損,非如《周禮》有夫人、嫔婦、禦妻之定數焉。
魏晉相因,時有升降,前史言之具矣。
魏氏王業之兆雖始于神元,至于昭成之前,世崇儉質,妃嫱嫔禦,率多阙焉,惟以次第為稱。
而章、平、思、昭、穆、惠、炀、烈八帝,妃後無聞。
太祖追尊祖妣,皆從帝谥谥為皇後,始立中宮,餘妾或稱夫人,多少無限,然皆有品次。
世祖稍增左右昭儀及貴人、椒房、中式數等,後一庭漸已多矣。
又魏故事,将立皇後必令手鑄金人,以成者為吉,不成則不得立也。
又世祖、高宗緣保母劬勞之恩,并極尊崇之義,雖事乖典禮,而觀過知仁。
高祖改定内官,左右昭儀位視大司馬,三夫人視三公,三嫔視三卿,六嫔視六卿,世婦視中大夫,禦女視元士。
後置女職,以典内事。
内司視尚書令、仆。
作司、大監、女侍中三官視二品。
監,女尚書,美人,女史、女賢人、書史、書女、小書女五官,視三品。
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宮人視四品,春衣、女酒、女飨、女食、奚官女奴視五品。
神元皇後窦氏,沒鹿回部大人賓之女也。
賓臨終,誡其二子速侯、回題,令善事帝。
及賓卒,速侯等欲因帝會喪為變,語頗漏洩。
帝聞之,知其終不奉順,乃先圖之。
于是伏勇士于宮中,晨起以佩刀殺後,馳使告速侯等,言後暴崩。
速侯等驚走來赴,因執而殺之。
文帝皇後封氏,生桓、穆二帝,早崩。
桓帝立,乃葬焉。
高宗初,穿天淵池,獲一石銘,稱桓帝葬母封氏,遠近赴會二十餘萬人。
有司以聞,命藏之太廟。
次妃蘭氏,生二子,長子曰藍,早卒;次子,思帝也。
桓帝皇後祁氏,生三子,長曰普根,次惠帝,次炀帝。
平文崩,後攝國事,時人謂之女國。
後一性一猛忌,平文之崩,後所為也。
平文皇後王氏,廣甯人也。
年十三,因事入宮,得幸于平文,生昭成帝。
平文崩,昭成在衤強衤保。
時國有内難,将害諸皇子。
後匿帝于褲中,懼人知,咒曰:“若天祚未終者,汝便無聲。
”遂良久不啼,得免于難。
昭成初欲定都于氵壘源川,築城郭,起宮室,議不決。
後聞之,曰:“國自上世,遷徙為業。
今事難之後,基業未固。
若城郭而居,一旦寇來,難卒遷動。
”乃止。
烈帝之崩,國祚殆危,興複大業,後之力也。
十八年崩,葬雲中金陵。
太祖即位,配飨太廟。
昭成皇後慕容氏,元真之女也。
初,帝納元真妹為妃,未幾而崩。
元真複請繼好。
遣大人長孫秩逆後,元真送于境上。
後至,有一寵一,生獻明帝及秦明王。
後一性一聰敏多知,沉厚善決斷,專理内事,每事多從。
初,昭成遣衛辰兄悉勿祈還部落也,後戒之曰:“汝還,必深防衛辰。
辰一奸一猾,終當滅汝。
”悉勿祈死,其子果為衛辰所殺,卒如後言。
建國二十三年崩。
太祖即位,配飨太廟。
獻明皇後賀氏,父野于,東部大人。
後少以容儀選入東宮,生太祖。
苻洛之内侮也,後與太祖及故臣吏避難北徙。
俄而,高車奄來抄掠,後乘車與太祖避賊而南。
中路失轄,後懼,仰天而告曰:“國家胤胄,豈止爾絕滅也!惟神靈扶助。
”遂馳,輪正不傾。
行百餘裡,至七介山南而得免難。
後劉顯使人将害太祖,帝姑為顯弟亢泥妻,知之,密以告後,梁眷亦來告難。
後乃令太祖去之。
後夜飲顯使醉。
向晨,故驚廄中群馬,顯使起視馬。
後泣而謂曰:“吾諸子始皆在此,今盡亡失。
汝等誰殺之?”故顯不使急追。
太祖得至賀蘭部,群情未甚歸附。
後從弟外朝大人悅,舉部随從,供奉盡禮。
顯怒,将害後。
後夜奔亢泥家,匿神車中三日。
亢泥舉室請救,乃得免。
會劉顯部亂,始得亡歸。
後後弟染幹忌太祖之得人心,舉兵圍一逼一行宮。
後出謂染幹曰:“汝等今安所置我,而欲殺吾子也?”染幹慚而去。
後後少子秦王觚使于燕,慕容垂止之。
後以觚不返,憂念寝疾,皇始元年崩,時年四十六,祔葬于盛樂金陵。
後追加尊谥,配飨焉。
道武皇後慕容氏,寶之季女也。
中山平,入充掖庭,得幸。
左丞相衛王儀等奏請立皇後,帝從群臣議,令後鑄金人,成,乃立之,告于郊廟。
封後母孟為漂一陽一君。
後崩。
道武宣穆皇後劉氏,劉眷女也。
登國初,納為夫人,生華一陰一公主,後生太宗。
後專理内事,一寵一待有加,以鑄金人不成,故不得登後位。
魏故事,後宮産子将為儲貳,其母皆賜死。
太祖末年,後以舊法薨。
太宗即位,追尊谥号,配飨太廟。
自此後宮人為帝母,皆正位配飨焉。
明元昭哀皇後姚氏,姚興女也,興封西平長公主。
太宗以後禮納之,後為夫人。
後以鑄金人不成,未升尊位,然帝一寵一幸之,出入居處,禮秩如後焉。
是後猶欲正位,而後謙讓不當。
泰常五年薨,帝追恨之,贈皇後玺绶,而後加谥焉。
葬雲中金陵。
明元密皇後杜氏,魏郡鄴人,一陽一平王超之妹也。
初以良家子選入太子一宮
魏晉相因,時有升降,前史言之具矣。
魏氏王業之兆雖始于神元,至于昭成之前,世崇儉質,妃嫱嫔禦,率多阙焉,惟以次第為稱。
而章、平、思、昭、穆、惠、炀、烈八帝,妃後無聞。
太祖追尊祖妣,皆從帝谥谥為皇後,始立中宮,餘妾或稱夫人,多少無限,然皆有品次。
世祖稍增左右昭儀及貴人、椒房、中式數等,後一庭漸已多矣。
又魏故事,将立皇後必令手鑄金人,以成者為吉,不成則不得立也。
又世祖、高宗緣保母劬勞之恩,并極尊崇之義,雖事乖典禮,而觀過知仁。
高祖改定内官,左右昭儀位視大司馬,三夫人視三公,三嫔視三卿,六嫔視六卿,世婦視中大夫,禦女視元士。
後置女職,以典内事。
内司視
作司、大監、女侍中三官視二品。
監,女尚書,美人,女史、女賢人、書史、書女、小書女五官,視三品。
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宮人視四品,春衣、女酒、女飨、女食、奚官女奴視五品。
神元皇後窦氏,沒鹿回部大人賓之女也。
賓臨終,誡其二子速侯、回題,令善事帝。
及賓卒,速侯等欲因帝會喪為變,語頗漏洩。
帝聞之,知其終不奉順,乃先圖之。
于是伏勇士于宮中,晨起以佩刀殺後,馳使告速侯等,言後暴崩。
速侯等驚走來赴,因執而殺之。
文帝皇後封氏,生桓、穆二帝,早崩。
桓帝立,乃葬焉。
高宗初,穿天淵池,獲一石銘,稱桓帝葬母封氏,遠近赴會二十餘萬人。
有司以聞,命藏之太廟。
次妃蘭氏,生二子,長子曰藍,早卒;次子,思帝也。
桓帝皇後祁氏,生三子,長曰普根,次惠帝,次炀帝。
平文崩,後攝國事,時人謂之女國。
後一性一猛忌,平文之崩,後所為也。
平文皇後王氏,廣甯人也。
年十三,因事入宮,得幸于平文,生昭成帝。
平文崩,昭成在衤強衤保。
時國有内難,将害諸皇子。
後匿帝于褲中,懼人知,咒曰:“若天祚未終者,汝便無聲。
”遂良久不啼,得免于難。
昭成初欲定都于氵壘源川,築城郭,起宮室,議不決。
後聞之,曰:“國自上世,遷徙為業。
今事難之後,基業未固。
若城郭而居,一旦寇來,難卒遷動。
”乃止。
烈帝之崩,國祚殆危,興複大業,後之力也。
十八年崩,葬雲中金陵。
太祖即位,配飨太廟。
昭成皇後慕容氏,元真之女也。
初,帝納元真妹為妃,未幾而崩。
元真複請繼好。
遣大人長孫秩逆後,元真送于境上。
後至,有一寵一,生獻明帝及秦明王。
後一性一聰敏多知,沉厚善決斷,專理内事,每事多從。
初,昭成遣衛辰兄悉勿祈還部落也,後戒之曰:“汝還,必深防衛辰。
辰一奸一猾,終當滅汝。
”悉勿祈死,其子果為衛辰所殺,卒如後言。
建國二十三年崩。
太祖即位,配飨太廟。
獻明皇後賀氏,父野于,東部大人。
後少以容儀選入東宮,生太祖。
苻洛之内侮也,後與太祖及故臣吏避難北徙。
俄而,高車奄來抄掠,後乘車與太祖避賊而南。
中路失轄,後懼,仰天而告曰:“國家胤胄,豈止爾絕滅也!惟神靈扶助。
”遂馳,輪正不傾。
行百餘裡,至七介山南而得免難。
後劉顯使人将害太祖,帝姑為顯弟亢泥妻,知之,密以告後,梁眷亦來告難。
後乃令太祖去之。
後夜飲顯使醉。
向晨,故驚廄中群馬,顯使起視馬。
後泣而謂曰:“吾諸子始皆在此,今盡亡失。
汝等誰殺之?”故顯不使急追。
太祖得至賀蘭部,群情未甚歸附。
後從弟外朝大人悅,舉部随從,供奉盡禮。
顯怒,将害後。
後夜奔亢泥家,匿神車中三日。
亢泥舉室請救,乃得免。
會劉顯部亂,始得亡歸。
後後弟染幹忌太祖之得人心,舉兵圍一逼一行宮。
後出謂染幹曰:“汝等今安所置我,而欲殺吾子也?”染幹慚而去。
後後少子秦王觚使于燕,慕容垂止之。
後以觚不返,憂念寝疾,皇始元年崩,時年四十六,祔葬于盛樂金陵。
後追加尊谥,配飨焉。
道武皇後慕容氏,寶之季女也。
中山平,入充掖庭,得幸。
左丞相衛王儀等奏請立皇後,帝從群臣議,令後鑄金人,成,乃立之,告于郊廟。
封後母孟為漂一陽一君。
後崩。
道武宣穆皇後劉氏,劉眷女也。
登國初,納為夫人,生華一陰一公主,後生太宗。
後專理内事,一寵一待有加,以鑄金人不成,故不得登後位。
魏故事,後宮産子将為儲貳,其母皆賜死。
太祖末年,後以舊法薨。
太宗即位,追尊谥号,配飨太廟。
自此後宮人為帝母,皆正位配飨焉。
明元昭哀皇後姚氏,姚興女也,興封西平長公主。
太宗以後禮納之,後為夫人。
後以鑄金人不成,未升尊位,然帝一寵一幸之,出入居處,禮秩如後焉。
是後猶欲正位,而後謙讓不當。
泰常五年薨,帝追恨之,贈皇後玺绶,而後加谥焉。
葬雲中金陵。
明元密皇後杜氏,魏郡鄴人,一陽一平王超之妹也。
初以良家子選入太子一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