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紀第三 太宗紀

關燈
太宗明元皇帝,諱嗣,太祖長子也,母曰劉貴人,登國七年生于雲中宮。

    太祖晚有子,聞而大悅,乃大赦天下。

    帝明睿寬毅,非禮不動,太祖甚奇之。

    天興六年,封齊王,拜相國,加車騎大将軍。

    初,帝母劉貴人賜死,太祖告帝曰:“昔漢武帝将立其子而殺其母,不令婦人後與國政,使外家為亂。

    汝當繼統,故吾遠同漢武,為長久之計。

    ”帝素純孝,哀泣不能自勝,太祖怒之。

    帝還宮,哀不自止,日夜号泣。

    太祖知而又召之。

    帝欲入,左右曰:“孝子事父,小杖則受,大杖避之。

    今陛下怒盛,入或不測,陷帝于不義。

    不如且出,待怒解而進,不晚也。

    ”帝懼,從之,乃遊行逃于外。

     天賜六年冬十月,清河王紹作逆,太祖崩。

    帝入誅紹。

    壬申,即皇帝位,大赦,改年為永興元年。

    追尊皇妣為宣穆皇後。

    公卿大臣先罷歸第不與朝政者,悉複登用之。

    诏南平公長孫嵩、北新侯安同對理民訟,簡賢任能,彜倫攸叙。

    閏十月丁亥,朱提王悅謀反,賜死。

    诏鄭兵将軍、山一陽一侯奚斤巡行諸州,問民疾苦,撫恤窮乏。

    十有二月戊戌,封衛王儀子良為南一陽一王,一陰一平公元烈進爵為王,高涼王樂真改封平一陽一王。

    己亥,帝始居西宮,禦天文殿。

    蠕蠕犯塞。

    是歲,乞伏乾歸據金城自稱秦王。

    高雲為海夷馮跋所滅,跋僭号,自稱大燕天王。

     二年春正月甲寅朔,诏南平公長孫嵩等北伐蠕蠕。

    平一陽一民黃苗等,依汾自固,受姚興官号。

    并州刺史元六頭讨平之。

    二月癸未朔,诏将軍于栗磾領步騎一萬鎮平一陽一。

    夏五月,長孫嵩等自大漠還,蠕蠕追圍之于牛川。

    壬申,帝北伐。

    蠕蠕聞而遁走,車駕還幸參合陂。

     秋七月丁巳,立馬射台于陂西,仍講武教戰。

    乙醜,車駕至自北伐。

    八月,章武民劉牙聚衆反。

    山一陽一侯奚斤讨平之。

    九月甲寅,葬太祖宣武皇帝于盛樂金陵。

    冬十有二月辛己,诏将軍周觀率衆詣西河離石,鎮撫山胡。

    是歲,司馬德宗将劉裕,滅慕容超于廣固。

     三年春二月戊戌,诏曰:“衣食足,知榮辱。

    夫人饑寒切己,唯恐朝夕不濟,所急者溫飽而已,何暇及于仁義之事乎?王教之多違,蓋由于此也。

    非夫耕婦織,内外相成,何以家給人足矣。

    其簡宮人非所當禦及執作伎巧,自餘悉出以配鳏民。

    ”己亥,诏北新侯安同等持節循行并、定二州及諸山居雜胡、丁零,問其疾苦,察舉守宰不法;其冤窮失職、強弱相陵、孤寒不能自存者,各以事聞。

    昌黎、遼東民二千餘家内屬。

    三月己未,诏侍臣常帶劍。

     夏四月戊寅,河東蜀民黃思、郭綜等率營部七百餘家内屬。

    五月丁卯,車駕谒金陵于盛樂。

    己巳,昌黎王慕容伯兒謀反,伏誅。

    六月,姚興遣使來聘。

    西河胡張賢等率營部内附。

     秋七月戊申,賜衛士酺三日、布帛各有差。

    辛酉,賜附國大人錦罽衣服各有差。

    八月戊寅,诏将軍、束州侯尉古真統兵五千,鎮西境太洛城。

    冬十二月甲戌,蠕蠕斛律宗一黨一吐牴于等百餘人内屬。

    甲午,诏南平公長孫嵩、任城公嵇拔、白馬侯崔玄伯等坐朝堂,錄決囚徒,務在平當。

     四年春二月癸未,登虎圈射虎;賜南平公長孫嵩等布帛各有差。

     夏四月乙未,宴群臣于西宮,使各獻直言。

     秋七月己巳朔,東巡。

    置四廂大将,又放十二時,置十二小将。

    以山一陽一侯奚斤、元城侯元屈行左右丞相。

    己卯,大狝于石會山。

    戊子,臨去畿陂觀漁。

    庚寅,至于濡源。

    西巡,幸北部諸落,賜以缯帛。

    八月庚戌,車駕還宮。

    壬子,幸西宮,臨闆殿,大飨群臣将吏,以田獵所獲賜之,命民大酺三日。

    乙卯,賜王公以下至宿衛将士布帛各有差。

    冬十有一月乙醜,賜宗室近屬南一陽一王良已下至于缌麻之親布帛各有差。

    十有二月丁巳,車駕北巡,至長城而還。

    是年,乞伏乾歸為兄子公府所殺,子熾磐立。

    沮渠蒙遜自稱河西王。

     五年春正月己巳,大閱,畿内男子十二以上悉集。

    己卯,幸西宮。

    頞拔大、渠帥四十餘人詣阙奉貢,賜以缯帛錦罽各有差。

    乙酉,诏諸州六十戶出戎馬一匹。

    庚寅,大閱于東郊,部署将帥。

    以山一陽一侯奚斤為前軍,衆三萬;一陽一平王熙等十二将,各一萬騎;帝臨白登,躬自校覽焉。

    二月戊申,賜一陽一平王熙及諸王、公、侯、将士布帛各有差。

    庚戌,幸高柳川。

    甲寅,車駕還宮。

    癸醜,穿魚池于北苑。

    庚午,姚興遣使來聘。

    诏分遣使者巡求俊一逸,其豪門強族為州闾所推者,及有文武才幹、臨疑能決,或有先賢世胄、德行清美、學優義博、可為人師者,各令詣京師,當随才叙用,以贊庶政。

     夏四月,河東民薛相率部内屬。

    乙巳,上一黨一民勞聰、士臻群聚為盜,殺太守令長,相率外奔。

    乙卯,車駕西巡,诏前軍奚斤等先行,讨越勤部于跋那山。

    夏五月乙亥,行幸雲中舊宮之大室。

    丙子,大赦天下。

    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