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56 列傳第四十六

關燈
,爲冠軍将軍、前軍司馬,封平固縣侯。

    再遷左衛将軍,加散騎常侍,入直秘書省,總知宿衛。

     天監四年,大舉北侵,自是僧珍晝直中書省,夜還秘書。

    五年旋軍,以本官領太子中庶子。

     僧珍去家久,表求拜墓,武帝欲榮以本州,乃拜南兖州刺史。

    僧珍在任,見士大夫迎送過禮,平心率下,不私親戚。

    兄弟皆在外堂,并不得坐。

    指客位謂曰:“此兖州刺史坐,非呂僧珍一床一。

    ”及别室促膝如故。

    從父兄子先以販蔥爲業,僧珍至,乃棄業求州官。

    僧珍曰:“吾荷國重恩,無以報效,汝等自有常分,豈可妄求叨越。

    當速反蔥肆耳。

    ”僧珍舊宅在市北,前有督郵廨,鄉人鹹勸徙廨以益其宅。

    僧珍怒曰:“豈可徙官廨以益吾私宅乎。

    ”姊适于氏,住市西小屋臨路,與列肆雜。

    僧珍常導從鹵簿到其宅,不以爲恥。

     在州百日,征爲領軍将軍,直秘書省如先。

    常以私車辇水灑禦路。

    僧珍既有大勳,任總心膂,一性一甚恭慎。

    當直禁中,盛暑不敢解一衣。

    每侍禦坐,屏氣鞠躬,對果食未嘗舉箸。

    因醉後取一甘食,武帝笑謂曰:“卿今日便是大有所進。

    ”祿俸外,又月給錢十萬,其馀賜赉不絕于時。

    初 ,武帝起兵,攻郢州久不下,鹹欲走北。

    僧珍獨不肯,累日乃見從。

    一一夜,僧珍忽頭痛壯熱,及明而颡骨益大,其骨法蓋有異焉。

     十年,疾病,車駕臨幸,中使醫藥日有數四。

    僧珍語親舊曰:“吾昔在蒙縣熱病發黃,時必謂不濟。

    主上見語,‘卿有富貴相,必當不死’。

    俄而果愈。

    吾今已富貴,而複發黃,所苦與昔政同,必不複起。

    ”竟如言卒于領軍官舍。

    武帝即日臨殡,贈骠騎将軍、開府儀同三司,諡曰忠敬。

    武帝痛惜之,言爲流涕。

    子淡嗣。

     初,宋季雅罷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側。

    僧珍問宅價,曰“一千一百萬”。

    怪其貴,季雅曰:“一百萬買宅,千萬買鄰。

    ”及僧珍生子,季雅往賀,署函曰“錢一千”。

    阍人少之,弗爲通,強之乃進。

    僧珍疑其故,親自發,乃金錢也。

    遂言于帝,陳其才能,以爲壯武将軍、衡州刺史。

    将行,謂所親曰:“不可以負呂公。

    ”在州大有政績。

     樂藹字蔚遠,南一陽一淯一陽一人,晉尚書令廣之六世孫也。

    家居江陵。

    方頤隆準,舉動醞藉。

    其舅雍州刺史宗悫嘗陳器物,試諸甥侄。

    藹時尚幼,而無所取,悫由此奇之。

    又取史傳各一卷授藹等,使讀畢言所記。

    藹略讀具舉,悫益善之。

     齊豫章王嶷爲荊州刺史,以藹爲骠騎行參軍,領州主簿,參知州事。

    嶷嘗問藹城隍風俗、山川險易,藹随問立對,若案圖牒,嶷益重焉。

    州人嫉之,或谮藹廨門如市,嶷遣觇之,方見藹閉合讀書。

    後爲大司馬記室。

     永明八年,荊州刺史巴東王子響稱兵反,及敗,焚燒府舍,官曹文書一時蕩盡。

    齊武帝見藹,問以西事,藹占對詳敏,帝悅,用爲荊州中從事,敕付以修複府州事。

    藹還州,繕修廨署數百區,頃之鹹畢。

    豫章王嶷薨,藹解官赴喪,率荊、湘二州故吏建碑墓所。

    南康王爲西中郎,以藹爲谘議參軍。

    蕭穎胄引藹及宗夬、劉坦任以經略。

     天監初,累遷禦史中丞。

    初,藹發江陵,無故于船得八車輻,如中丞健步避道者,至是果遷焉。

    一性一公強,居憲台甚稱職。

    時長沙宣武王将葬,而車府忽于庫失油絡,欲推主者。

    藹曰:“昔晉武庫火,張華以爲積油萬石必然,今庫若灰,非吏罪也。

    ”既而檢之,果有積灰,時稱其博物弘恕。

     二年,出爲平越中郎将、廣州刺史。

    前刺史徐元瑜罷歸,遇始興人士反,逐内史崔睦舒,因掠元瑜财産。

    元瑜走歸廣州,借兵于藹,托欲讨賊,而實謀襲藹。

    藹覺誅之。

    尋卒于官。

    藹姊适征士同郡劉虬,亦明識有禮訓。

    藹爲州,迎姊居官舍,三分祿秩以供焉,西土稱之。

    子法才。

     法才字元備,幼與弟法藏俱有美名。

    沈約見之曰:“法才實才子。

    ”爲建康令,不受奉秩,比去将至百金,縣曹啓輸台庫。

    武帝嘉其清節,曰“居職若斯,可以爲百城表矣”。

    遷太舟卿,尋除南康内史。

    恥以讓奉受名,辭不拜。

    曆位少府卿,江夏太守,因被代,表求便道還鄉。

    至家,割宅爲寺,栖心物表。

    尋卒。

    法藏位征西錄事參軍,早亡。

     子子雲,美容貌,善舉止。

    位江陵令,元帝承制,除光祿卿。

    魏克江陵,衆奔散,呼子雲。

    子雲曰:“終爲虜矣,不如守以死節。

    ”遂仆地,卒于馬蹄之下。

     論曰:張弘策惇厚慎密,首預帝圖,其位遇之隆,豈徒外戚雲爾。

    至如太清闆蕩,親屬離貳,缵不能協和蕃嶽,克濟溫、陶之功;而苟懷私怨,以成釁隙之首。

    風格若此,而爲梁之亂階,惜乎!庾域、鄭紹叔、呂僧珍等,或忠誠亮荩,或恪勤匪懈,締構王業,皆有力焉。

    僧珍之肅恭禁省,紹叔之勤誠一靡一貳,蓋有人臣之節矣。

    藹雖異帷幄之勳,亦贊雲雷之業,其當官任事,一寵一秩不亦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