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46 列傳第三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戲集聚,常爲主帥,指麾處分皆見從。
不事産業,恒願爲将,雖勇健而不閑弓馬。
于書題甚拙,謹直少言,不嘗說人短長。
與人周旋,皆白首不異。
宋元嘉二十七年,魏軍至瓜步,台符取健兒,山圖應募,領白衣隊主。
軍功除員外郎,加振武将軍。
及鎮軍将軍張永侵魏,山圖領二千人迎運至武原,爲魏軍所追,合戰多傷殺,魏軍稱其勇,呼爲武原将。
及永軍大敗,山圖收散卒,守下邳城。
還除給事中、冗從仆射、直合将軍。
山圖好酒多失,明帝數加怒诮,後遂自改。
累遷淮南太守。
時盜發桓溫冢,大獲寶物,客竊取以遺山圖。
山圖不受,簿以還官。
遷左中郎将。
齊高帝輔政,山圖密啓沈攸之久有異圖,宜爲之備。
帝笑而納之。
攸之事起,武帝爲西讨都督,啓山圖爲軍副。
攸之攻郢城,武帝令山圖量其形勢。
山圖曰:“攸之爲人,一性一度險刻,無以結固士心。
如頓兵堅城之下,适所以爲離散之漸耳。
”及攸之敗,高帝謂曰:“周公前言,可謂明于見事矣。
” 建元元年,封晉興縣男。
武帝踐阼,遷竟陵王鎮北司馬,帶南平昌太守。
以盆城之舊,出入殿省,甚見親信。
義鄉縣長風廟神姓鄧,先經爲縣令,死遂發靈,山圖啓乞加神位輔國将軍。
上答曰:“足狗肉便了事,何用階級爲。
” 轉黃門郎,領羽林監四廂直衛。
山圖于新林立墅舍,晨夜往還。
上謂曰:“卿罷萬人都督而輕行郊外,自今往墅可以仗身自随,以備不虞。
”及疾,上手敕問疾。
尋卒,年六十四。
周盤龍,北蘭陵人也。
膽氣過人,尤便弓馬。
宋泰始中,以軍功封晉安子。
元徽二年,桂一陽一構難,盤龍時爲冗從仆射,随齊高帝頓新亭。
稍至骁騎将軍,改封沌一陽一侯。
高帝即位,進号右将軍。
建元元年,魏攻壽春,以盤龍爲軍主、假節,助豫州刺史垣崇祖拒魏,大破之。
上聞之喜,下诏稱美,送金钗以二十枚與其一愛一妾杜氏。
手敕曰:“饷周公阿杜。
”明年,魏攻淮一陽一,圍角城。
先是,上遣軍主成買戍角城,辭于王儉曰:“今段之行,必以死報。
衡門蓬戶,不朱斯白。
小人弱息當得一子。
”儉問其故,答曰:“若不殺賊,便爲賊殺。
弱息不爲世子,便爲孝子;孝子則門加素垩,世子則門施丹赭。
”至是買被圍,上遣領軍将軍李安人救之,敕盤龍率馬步下淮一陽一就李安人。
買與魏拒戰,手所傷殺無數。
晨起手中忽有數升血,其日遂戰死。
首見斬,猶一屍一據鞍奔還軍然後僵。
盤龍子奉叔單馬率二百馀人陷陣,魏軍萬餘騎張左右翼圍之。
一騎走還報奉叔已沒,盤龍方食,棄箸。
馳馬奮矟,直奔魏陣,自稱“周公來”。
魏人素畏盤龍骁名,莫不披一靡一。
時奉叔已大殺魏軍,得出在外,盤龍不知,乃東西觸擊,魏軍莫敢當,奉叔見其父久不出,複躍馬入陣,父子兩騎萦攪數萬人,魏軍大敗。
盤龍父子由是名播北國。
形甚羸而臨軍勇果,諸将莫逮。
永明五年,爲大司馬,加征虜将軍、濟一陽一太守。
武帝數講武,嘗令盤龍領馬軍,校騎騁矟。
後以疾,爲光祿大夫。
尋出爲兖州刺史,進爵爲侯。
角城戍将張蒲與魏潛通,因大霧乘船入清中采樵,載魏人直向城東門,坐爲有司所奏,诏白衣領職。
八坐尋奏重定,加領東平太守。
盤龍表年老才弱,不可鎮邊,求解職,見許。
還爲散騎常侍、光祿大夫。
武帝戲之曰:“卿着貂蟬,何如兜鍪?”盤龍曰:“此貂蟬從兜鍪中生耳。
”尋病卒,年七十九。
子奉叔,勇力絕人,少随盤龍征讨,所在暴掠。
爲東宮直合将軍。
郁林在西州,奉叔密得自進,及即位,與直合将軍曹道剛爲心膂。
奉叔善騎馬,帝從其學騎,尤見親一寵一,得入内,無所忌憚。
陵轹朝士,就司空王敬則換米二百斛,敬則以百斛與之,不受。
敬則大懼,乃更饷二百斛并金铪等物。
敬則有一内一妓一,帝令奉叔求。
奉叔不通徑前,從者執單刀皆半拔,敬則跣走入内。
既而自計不免,乃出,遙呼奉叔曰:“弟那忽能顧?”奉叔宣旨求一妓一意,乃得釋。
與綦母珍、曹道剛、朱隆之共相唇齒,煽弄威權。
奉叔常翼單刀二十口,出入禁闱,既無别诏,門衛莫敢诃。
每語人雲:“周郎刀不識君。
”求武帝禦角及輿,并求禦仗以給左右。
事無不從。
又求黃門郎,明帝作輔,固執不能得,乃令蕭谌、蕭坦之說帝出奉叔爲外鎮,樹腹心。
又說奉叔以方伯之重,奉叔納其言。
隆昌元年,出爲青、冀二州刺史。
奉叔就帝求千戶侯,帝許之。
明帝以爲不可。
忽謂蕭谌曰:“若不能見與千戶侯,不複應減五百戶;不爾,周郎當就刀頭取辦耳。
”既而封曲江縣男,奉叔大怒,于衆中攘刀,厲目切齒。
明帝說谕乃受。
及将之鎮,明帝慮其不可複制,因其早入,引往後堂,執送廷尉盡之。
王廣之字士林,一字林之,沛郡相人也。
少好弓馬,便捷有勇力。
初爲馬隊主,随劉勉征殷琰。
兵既盛而合肥戍又阻兵爲寇。
勉宣令軍中求征合肥者,以大郡賞之。
廣之曰:“若得将軍所乘馬,判能制之。
”勉幢主皇甫肅謂勉曰:“廣之敢奪節下馬,
不事産業,恒願爲将,雖勇健而不閑弓馬。
于書題甚拙,謹直少言,不嘗說人短長。
與人周旋,皆白首不異。
宋元嘉二十七年,魏軍至瓜步,台符取健兒,山圖應募,領白衣隊主。
軍功除員外郎,加振武将軍。
及鎮軍将軍張永侵魏,山圖領二千人迎運至武原,爲魏軍所追,合戰多傷殺,魏軍稱其勇,呼爲武原将。
及永軍大敗,山圖收散卒,守下邳城。
還除給事中、冗從仆射、直合将軍。
山圖好酒多失,明帝數加怒诮,後遂自改。
累遷淮南太守。
時盜發桓溫冢,大獲寶物,客竊取以遺山圖。
山圖不受,簿以還官。
遷左中郎将。
齊高帝輔政,山圖密啓沈攸之久有異圖,宜爲之備。
帝笑而納之。
攸之事起,武帝爲西讨都督,啓山圖爲軍副。
攸之攻郢城,武帝令山圖量其形勢。
山圖曰:“攸之爲人,一性一度險刻,無以結固士心。
如頓兵堅城之下,适所以爲離散之漸耳。
”及攸之敗,高帝謂曰:“周公前言,可謂明于見事矣。
” 建元元年,封晉興縣男。
武帝踐阼,遷竟陵王鎮北司馬,帶南平昌太守。
以盆城之舊,出入殿省,甚見親信。
義鄉縣長風廟神姓鄧,先經爲縣令,死遂發靈,山圖啓乞加神位輔國将軍。
上答曰:“足狗肉便了事,何用階級爲。
” 轉黃門郎,領羽林監四廂直衛。
山圖于新林立墅舍,晨夜往還。
上謂曰:“卿罷萬人都督而輕行郊外,自今往墅可以仗身自随,以備不虞。
”及疾,上手敕問疾。
尋卒,年六十四。
周盤龍,北蘭陵人也。
膽氣過人,尤便弓馬。
宋泰始中,以軍功封晉安子。
元徽二年,桂一陽一構難,盤龍時爲冗從仆射,随齊高帝頓新亭。
稍至骁騎将軍,改封沌一陽一侯。
高帝即位,進号右将軍。
建元元年,魏攻壽春,以盤龍爲軍主、假節,助豫州刺史垣崇祖拒魏,大破之。
上聞之喜,下诏稱美,送金钗以二十枚與其一愛一妾杜氏。
手敕曰:“饷周公阿杜。
”明年,魏攻淮一陽一,圍角城。
先是,上遣軍主成買戍角城,辭于王儉曰:“今段之行,必以死報。
衡門蓬戶,不朱斯白。
小人弱息當得一子。
”儉問其故,答曰:“若不殺賊,便爲賊殺。
弱息不爲世子,便爲孝子;孝子則門加素垩,世子則門施丹赭。
”至是買被圍,上遣領軍将軍李安人救之,敕盤龍率馬步下淮一陽一就李安人。
買與魏拒戰,手所傷殺無數。
晨起手中忽有數升血,其日遂戰死。
首見斬,猶一屍一據鞍奔還軍然後僵。
盤龍子奉叔單馬率二百馀人陷陣,魏軍萬餘騎張左右翼圍之。
一騎走還報奉叔已沒,盤龍方食,棄箸。
馳馬奮矟,直奔魏陣,自稱“周公來”。
魏人素畏盤龍骁名,莫不披一靡一。
時奉叔已大殺魏軍,得出在外,盤龍不知,乃東西觸擊,魏軍莫敢當,奉叔見其父久不出,複躍馬入陣,父子兩騎萦攪數萬人,魏軍大敗。
盤龍父子由是名播北國。
形甚羸而臨軍勇果,諸将莫逮。
永明五年,爲大司馬,加征虜将軍、濟一陽一太守。
武帝數講武,嘗令盤龍領馬軍,校騎騁矟。
後以疾,爲光祿大夫。
尋出爲兖州刺史,進爵爲侯。
角城戍将張蒲與魏潛通,因大霧乘船入清中采樵,載魏人直向城東門,坐爲有司所奏,诏白衣領職。
八坐尋奏重定,加領東平太守。
盤龍表年老才弱,不可鎮邊,求解職,見許。
還爲散騎常侍、光祿大夫。
武帝戲之曰:“卿着貂蟬,何如兜鍪?”盤龍曰:“此貂蟬從兜鍪中生耳。
”尋病卒,年七十九。
子奉叔,勇力絕人,少随盤龍征讨,所在暴掠。
爲東宮直合将軍。
郁林在西州,奉叔密得自進,及即位,與直合将軍曹道剛爲心膂。
奉叔善騎馬,帝從其學騎,尤見親一寵一,得入内,無所忌憚。
陵轹朝士,就司空王敬則換米二百斛,敬則以百斛與之,不受。
敬則大懼,乃更饷二百斛并金铪等物。
敬則有一内一妓一,帝令奉叔求。
奉叔不通徑前,從者執單刀皆半拔,敬則跣走入内。
既而自計不免,乃出,遙呼奉叔曰:“弟那忽能顧?”奉叔宣旨求一妓一意,乃得釋。
與綦母珍、曹道剛、朱隆之共相唇齒,煽弄威權。
奉叔常翼單刀二十口,出入禁闱,既無别诏,門衛莫敢诃。
每語人雲:“周郎刀不識君。
”求武帝禦角及輿,并求禦仗以給左右。
事無不從。
又求黃門郎,明帝作輔,固執不能得,乃令蕭谌、蕭坦之說帝出奉叔爲外鎮,樹腹心。
又說奉叔以方伯之重,奉叔納其言。
隆昌元年,出爲青、冀二州刺史。
奉叔就帝求千戶侯,帝許之。
明帝以爲不可。
忽謂蕭谌曰:“若不能見與千戶侯,不複應減五百戶;不爾,周郎當就刀頭取辦耳。
”既而封曲江縣男,奉叔大怒,于衆中攘刀,厲目切齒。
明帝說谕乃受。
及将之鎮,明帝慮其不可複制,因其早入,引往後堂,執送廷尉盡之。
王廣之字士林,一字林之,沛郡相人也。
少好弓馬,便捷有勇力。
初爲馬隊主,随劉勉征殷琰。
兵既盛而合肥戍又阻兵爲寇。
勉宣令軍中求征合肥者,以大郡賞之。
廣之曰:“若得将軍所乘馬,判能制之。
”勉幢主皇甫肅謂勉曰:“廣之敢奪節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