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六十六 【宋紀一百六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軍号令明肅,所過無絲毫犯,老幼婦女無複畏避。
及拜甡往衛州,縱軍四掠,哭聲滿野,所過丘墟,一飯之費至數十金,公私皇皇,民始思叛。
故衛州堅守,而蒙古之追,無來援者,以至于敗。
蒙古以田雄鎮撫陝西,總管京兆等路事。
時關中郡縣蕭然,雄披荊榛,立官府,開陳禍福,招徠四山堡寨之未降者,獲其人,皆慰遣之,由是歸附日衆。
雄乃教民力田,京兆大治。
初,汴人以金主親出師,日聽捷報。
及聞軍敗衛州,倉皇走歸德,始大懼。
時蘇布特攻城日急,内外不通,米升至銀二兩,殍死相望,缙紳士女,多行乞于市,至有自食妻子者,諸皮器物皆煮食之,貴家第宅、市樓、肆鋪皆撤以爨。
及金主遣使至汴奉迎兩宮,人情益不安。
西面元帥崔立,一性一婬一狡,因民洶洶,與其一黨一韓鐸、藥安國等潛謀作亂。
左司都事元好問謂薩尼雅布曰:“自車駕出京,今二十日許,又遣使迎兩宮,民間皆謂國家欲棄京城,相公何以處之?”薩尼雅布曰:“吾二人惟有一死爾。
”好問曰:“死不難。
誠能安社稷,救生靈,死可也。
如其不然,徒欲以一身飽五十紅衲軍,亦謂之死耶?”薩尼雅布不答。
丁卯,金太後、皇後發,行至陳留,見城外二三處火起,疑有兵,複馳還汴京。
戊辰,崔立率甲士二百,橫刃入省中,拔劍指完顔納紳及薩尼雅布曰:“京城危困已極,二公坐視,何也?”二相曰:“有事當好議之,何遽如是!”立麾其一黨一先殺薩尼雅布,次殺納紳及左司郎中納哈塔德輝等十馀人。
即谕百姓曰:“吾為二相閉門無謀,今殺之,為汝一城生靈請命。
”衆皆稱快。
金自南遷後,為宰執者往往無恢複之謀,無事相習低言緩語,互相推讓,以為養相體。
每有四方災異,民間疾苦,将以奏,必相謂曰:“恐聖主心困。
”事至危處辄罷散,曰:“俟再議。
”已而複然。
或有言當改革者,辄以生事抑之,故所用必擇忄耎熟無鋒铓者用之。
每蒙古兵壓境,則君臣相對泣下,或殿上發長籲而已。
兵退,則張大其事,會飲黃閣中矣。
崔立勒兵入宮,集百官議所立。
立曰:“衛紹王太子從恪,其妹公主在北兵中,可立之。
”乃遣韓鐸以太後命往召從恪至,以太後诰命為梁王,監國,百官拜舞,遂送款詣蘇布特軍。
立自為太師、都元帥、尚書令、鄭王,弟倚為平章政事,侃為殿前都點檢,其一黨一皆拜官。
開封判官李羽翼棄官去,戶部主事鄭著召不起。
右副點檢都察額寽、左右司員外郎聶天骥、禦史大夫費摩阿固貸、谏議大夫、左右司郎中烏古遜納紳、左副點檢完顔阿薩、戶部尚書完顔珠赫、講議富察琦、奉禦完顔瑪格皆死焉。
瑪格将死,與其妻溫特赫氏訣,溫特赫氏曰:“君能為國家死,我不能為君死乎!”夫婦以一繩同缢,其婢從之。
壬申,蘇布特至青城,崔立服禦衣儀衛往見之。
蘇布特喜,飲之酒,立以父事之。
還城,悉燒樓橹,蘇布特益喜。
立托以軍前索随駕官吏家屬、軍民子女,聚之省中親閱之,日亂數人;猶以為不足,乃禁民間嫁娶,有以一女之故緻數人死者。
總領完顔長樂妻富察氏、臨洮總管圖們呼圖克們妻烏庫哩氏、進士張伯豪妻聶舜英及參政完顔素蘭妻,義不為所污,皆自盡。
未幾,立遷梁王及宗族近屬于宮中,以腹心守之,限其出入。
以尚荊王府為私第,取内府珍玩充實之。
群小敖和,請建功德碑,翟奕以書省命翰林直學士藁城王若虛為文。
若虛私謂左右司員外郎元好問曰:“今召我作碑,不從則死;作之則名節掃地,不若死之為愈。
然我姑以理喻之。
”乃謂奕曰:“丞相功德碑,當指何事為言?”奕怒曰:“丞相以京城降,活生靈百萬,非功德乎?”若虛曰:“學士代王言,功德碑謂之代王言,可乎?且丞相既以城降,則朝官皆出其門,自古豈有門下人為主帥誦功德,而可信于後世哉?”奕不能強。
乃召太學生劉祁、麻革赴省,好問等喻以立碑事,曰:“衆議推二君,且已白鄭王矣。
二君其無讓。
”祁等固辭而别。
數日,促迫不已,祁即為草定,以付好問。
如問意未惬,乃自為之。
既成,以示若虛,乃共删定數字,然止直叙其事而已。
既以兵事,碑不果立。
二月,丁醜,以餘天錫為禮部侍郎兼侍讀。
屯田郎官王定言嚴州歲歉,又言義倉為官吏蠹耗。
帝曰:“此是民戶寄留于官,專為水旱之備者,奈何耗之?”定曰:“當擇邑官及鄉裡之賢者分任其事。
” 戊戌,上皇太後谥曰恭聖仁烈皇後。
蒙古遣皇子庫裕克将左翼軍讨富鮮萬努于遼東。
三月,丙辰,大雨雹。
金主在歸德,随駕親軍及潰軍漸集,實嘉紐勒歡懼不能給,白于金主,請遣出城,就糧于徐、宿、陳三州。
金主不得已從之,止留富察官努忠孝軍馬四百五十人,馬用軍七百人。
諸軍既出城,金主召官努曰:“紐勒歡盡散衛兵,卿當小心。
” 官努以馬用本歸德小校,一旦拔起,心常輕之,又以金主時獨召用計事,因謀圖用。
時蒙古特穆爾岱圍亳州,日遣兵薄遍德,民心搖搖。
官努請北渡河,再圖恢複,紐勒歡沮之。
官努不悅,乃私與完顔用安謀邀金主幸海州,金主不從。
官努積忿,異志益定。
李蹊以聞,金主深憂之,乃谕馬軍總領赫舍哩阿裡哈、内族習顯一陰一察其動靜,阿裡哈反以金主意告官努。
金主複懼官努及用相圖,因以為亂,命宰執置酒合解之,用即撤備。
戊辰,官努乘隙率衆攻用,殺之,遂以卒五十人守行宮,劫朝官,聚于都水摩和納宅,以兵監之。
驅紐勒歡至其家,悉出所有金貝,然後殺之。
乃遣都尉馬實被甲持刃,劫直長巴納紳于金主前。
金主擲所握劍于地,謂實曰:“為我言于元帥,我左右止有此人,且留待我。
”實乃退。
官努因大殺朝官李蹊以下凡三百人,軍士死者三十人。
薄暮,官努提兵入見,言:“紐勒歡反,臣殺之矣!”金主不得已暴紐勒歡罪,而以官努權參知政事兼左副元帥。
官努矯诏召徐州行省完顔仲德赴行在,徐州官屬懼為官努所绐,勸仲德勿往。
仲德曰:“君父之命,豈辨真僞耶?死亦當往!”尋使者至,果官努之詐,乃止。
江淮制置使越善湘入見,帝曰:“中原機會,卿意以為何如?”善湘對曰:“中原乃已壞之勢,恐未易為力。
邊地連年幹戈,兵民勞役,當休養葺治,使自守有馀,然後經理境外。
今雖有機會,未見可圖。
”帝曰:“自守誠是也。
” 趙至道言:“陛下躬南面尊事之敬,答東朝擁佑之恩,養緻其樂,疾緻其憂,喪緻其哀,其為孝無以加矣。
繼茲以往,天命必畏,祖宗必法,君子必親,小人必遠,女谒必禁,小民必思懷保,政事必務修饬,斯足盡始終之孝。
”帝然之。
金右丞特嘉尉忭,緻仕居汴,聞蒙古兵将入城,召家人付以後事,望睢一陽一恸哭,自缢死。
特嘉喀齊喀既廢,常怏怏,蘇布特遣人招之,即治裝欲行,詣省别崔立,方對語,适一人自歸德持文書至,發視之,乃金主谕喀齊喀反正者也,立怒,叱左右斬之。
及拜甡往衛州,縱軍四掠,哭聲滿野,所過丘墟,一飯之費至數十金,公私皇皇,民始思叛。
故衛州堅守,而蒙古之追,無來援者,以至于敗。
蒙古以田雄鎮撫陝西,總管京兆等路事。
時關中郡縣蕭然,雄披荊榛,立官府,開陳禍福,招徠四山堡寨之未降者,獲其人,皆慰遣之,由是歸附日衆。
雄乃教民力田,京兆大治。
初,汴人以金主親出師,日聽捷報。
及聞軍敗衛州,倉皇走歸德,始大懼。
時蘇布特攻城日急,内外不通,米升至銀二兩,殍死相望,缙紳士女,多行乞于市,至有自食妻子者,諸皮器物皆煮食之,貴家第宅、市樓、肆鋪皆撤以爨。
及金主遣使至汴奉迎兩宮,人情益不安。
西面元帥崔立,一性一婬一狡,因民洶洶,與其一黨一韓鐸、藥安國等潛謀作亂。
左司都事元好問謂薩尼雅布曰:“自車駕出京,今二十日許,又遣使迎兩宮,民間皆謂國家欲棄京城,相公何以處之?”薩尼雅布曰:“吾二人惟有一死爾。
”好問曰:“死不難。
誠能安社稷,救生靈,死可也。
如其不然,徒欲以一身飽五十紅衲軍,亦謂之死耶?”薩尼雅布不答。
丁卯,金太後、皇後發,行至陳留,見城外二三處火起,疑有兵,複馳還汴京。
戊辰,崔立率甲士二百,橫刃入省中,拔劍指完顔納紳及薩尼雅布曰:“京城危困已極,二公坐視,何也?”二相曰:“有事當好議之,何遽如是!”立麾其一黨一先殺薩尼雅布,次殺納紳及左司郎中納哈塔德輝等十馀人。
即谕百姓曰:“吾為二相閉門無謀,今殺之,為汝一城生靈請命。
”衆皆稱快。
金自南遷後,為宰執者往往無恢複之謀,無事相習低言緩語,互相推讓,以為養相體。
每有四方災異,民間疾苦,将以奏,必相謂曰:“恐聖主心困。
”事至危處辄罷散,曰:“俟再議。
”已而複然。
或有言當改革者,辄以生事抑之,故所用必擇忄耎熟無鋒铓者用之。
每蒙古兵壓境,則君臣相對泣下,或殿上發長籲而已。
兵退,則張大其事,會飲黃閣中矣。
崔立勒兵入宮,集百官議所立。
立曰:“衛紹王太子從恪,其妹公主在北兵中,可立之。
”乃遣韓鐸以太後命往召從恪至,以太後诰命為梁王,監國,百官拜舞,遂送款詣蘇布特軍。
立自為太師、都元帥、尚書令、鄭王,弟倚為平章政事,侃為殿前都點檢,其一黨一皆拜官。
開封判官李羽翼棄官去,戶部主事鄭著召不起。
右副點檢都察額寽、左右司員外郎聶天骥、禦史大夫費摩阿固貸、谏議大夫、左右司郎中烏古遜納紳、左副點檢完顔阿薩、戶部尚書完顔珠赫、講議富察琦、奉禦完顔瑪格皆死焉。
瑪格将死,與其妻溫特赫氏訣,溫特赫氏曰:“君能為國家死,我不能為君死乎!”夫婦以一繩同缢,其婢從之。
壬申,蘇布特至青城,崔立服禦衣儀衛往見之。
蘇布特喜,飲之酒,立以父事之。
還城,悉燒樓橹,蘇布特益喜。
立托以軍前索随駕官吏家屬、軍民子女,聚之省中親閱之,日亂數人;猶以為不足,乃禁民間嫁娶,有以一女之故緻數人死者。
總領完顔長樂妻富察氏、臨洮總管圖們呼圖克們妻烏庫哩氏、進士張伯豪妻聶舜英及參政完顔素蘭妻,義不為所污,皆自盡。
未幾,立遷梁王及宗族近屬于宮中,以腹心守之,限其出入。
以尚荊王府為私第,取内府珍玩充實之。
群小敖和,請建功德碑,翟奕以書省命翰林直學士藁城王若虛為文。
若虛私謂左右司員外郎元好問曰:“今召我作碑,不從則死;作之則名節掃地,不若死之為愈。
然我姑以理喻之。
”乃謂奕曰:“丞相功德碑,當指何事為言?”奕怒曰:“丞相以京城降,活生靈百萬,非功德乎?”若虛曰:“學士代王言,功德碑謂之代王言,可乎?且丞相既以城降,則朝官皆出其門,自古豈有門下人為主帥誦功德,而可信于後世哉?”奕不能強。
乃召太學生劉祁、麻革赴省,好問等喻以立碑事,曰:“衆議推二君,且已白鄭王矣。
二君其無讓。
”祁等固辭而别。
數日,促迫不已,祁即為草定,以付好問。
如問意未惬,乃自為之。
既成,以示若虛,乃共删定數字,然止直叙其事而已。
既以兵事,碑不果立。
二月,丁醜,以餘天錫為禮部侍郎兼侍讀。
屯田郎官王定言嚴州歲歉,又言義倉為官吏蠹耗。
帝曰:“此是民戶寄留于官,專為水旱之備者,奈何耗之?”定曰:“當擇邑官及鄉裡之賢者分任其事。
” 戊戌,上皇太後谥曰恭聖仁烈皇後。
蒙古遣皇子庫裕克将左翼軍讨富鮮萬努于遼東。
三月,丙辰,大雨雹。
金主在歸德,随駕親軍及潰軍漸集,實嘉紐勒歡懼不能給,白于金主,請遣出城,就糧于徐、宿、陳三州。
金主不得已從之,止留富察官努忠孝軍馬四百五十人,馬用軍七百人。
諸軍既出城,金主召官努曰:“紐勒歡盡散衛兵,卿當小心。
” 官努以馬用本歸德小校,一旦拔起,心常輕之,又以金主時獨召用計事,因謀圖用。
時蒙古特穆爾岱圍亳州,日遣兵薄遍德,民心搖搖。
官努請北渡河,再圖恢複,紐勒歡沮之。
官努不悅,乃私與完顔用安謀邀金主幸海州,金主不從。
官努積忿,異志益定。
李蹊以聞,金主深憂之,乃谕馬軍總領赫舍哩阿裡哈、内族習顯一陰一察其動靜,阿裡哈反以金主意告官努。
金主複懼官努及用相圖,因以為亂,命宰執置酒合解之,用即撤備。
戊辰,官努乘隙率衆攻用,殺之,遂以卒五十人守行宮,劫朝官,聚于都水摩和納宅,以兵監之。
驅紐勒歡至其家,悉出所有金貝,然後殺之。
乃遣都尉馬實被甲持刃,劫直長巴納紳于金主前。
金主擲所握劍于地,謂實曰:“為我言于元帥,我左右止有此人,且留待我。
”實乃退。
官努因大殺朝官李蹊以下凡三百人,軍士死者三十人。
薄暮,官努提兵入見,言:“紐勒歡反,臣殺之矣!”金主不得已暴紐勒歡罪,而以官努權參知政事兼左副元帥。
官努矯诏召徐州行省完顔仲德赴行在,徐州官屬懼為官努所绐,勸仲德勿往。
仲德曰:“君父之命,豈辨真僞耶?死亦當往!”尋使者至,果官努之詐,乃止。
江淮制置使越善湘入見,帝曰:“中原機會,卿意以為何如?”善湘對曰:“中原乃已壞之勢,恐未易為力。
邊地連年幹戈,兵民勞役,當休養葺治,使自守有馀,然後經理境外。
今雖有機會,未見可圖。
”帝曰:“自守誠是也。
” 趙至道言:“陛下躬南面尊事之敬,答東朝擁佑之恩,養緻其樂,疾緻其憂,喪緻其哀,其為孝無以加矣。
繼茲以往,天命必畏,祖宗必法,君子必親,小人必遠,女谒必禁,小民必思懷保,政事必務修饬,斯足盡始終之孝。
”帝然之。
金右丞特嘉尉忭,緻仕居汴,聞蒙古兵将入城,召家人付以後事,望睢一陽一恸哭,自缢死。
特嘉喀齊喀既廢,常怏怏,蘇布特遣人招之,即治裝欲行,詣省别崔立,方對語,适一人自歸德持文書至,發視之,乃金主谕喀齊喀反正者也,立怒,叱左右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