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五十七 【宋紀一百五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肆掠關外四州,吳曦置不問。
己醜,金尚書省奏減朝官及承應人月俸折支錢,以軍興故也。
乙未,以湖廣總領陳廉為湖北、京西宣撫副使。
丁酉,金人侵舊岷州,守将王喜遁去。
丙申,金赫舍哩子仁破滁州。
乙巳,金富察貞破西和州。
金人破信一陽一軍及随州,又圍襄一陽一府。
金主遣使谕布薩揆曰:“前得卿奏,先鋒已得颍口,偏師又下安豐,斬馘之數,或以萬計。
近又西師奏捷,棗一陽一、光化既為我有,樊城、鄧城亦自潰散。
又聞随州阖城歸順,山東之衆久圍楚州,隴右之軍克期出界,卿提大軍攻合肥。
趙擴聞之,料已破膽,失其神守,度彼之計,乞和為上。
昔嘗書三事付卿,以今事勢計之,徑度長江,亦其時矣。
淮南既為我有,際江為界,理所宜然。
如使趙擴奉表稱臣,歲增貢币,縛送賊魁,還所俘掠,亦可罷兵。
卿宜廣為渡江之勢,使彼有必死之憂。
從其所請而縱之,馀息偷生,豈敢複萌它慮!卿于此時經營江北,勞來安集,除其虐政橫賦,以良吏撫字疲民,以一精一兵分守要害,雖未系趙擴之頸,而朕前所畫三事,上功已成矣。
機會難遇,卿其勉之!” 癸卯,太皇太後賜錢一百萬缗犒賞軍士。
诏諸路招募禁軍,以待調遣。
十二月,丁未朔,金布薩揆進軍攻和州,中軍副統穆延斯赉塔中流矢死。
斯赉塔形不過中人,而拳勇善鬥,所用一槍一長二丈,軍中号為“長一槍一副統”。
又工用手箭,箭長不盈握,每用百數,散置铠中,遇敵一抽一箭,以鞭揮之,或以指鉗取飛擲,數矢齊發,無不中,敵以為神。
克安豐,戰霍丘、花靥,功居多,及死,将士皆惋惜之。
時宋軍萬五千騎屯六一合,揆偵知之,即以右翼掩擊,斬首八千級,進屯瓦梁河,以扼真揚諸路之沖,乃整列軍騎,沿江上下,畢張旗幟,江表大震。
戊戌,金完顔匡圍德安府,别以兵徇下安陸、應城、雲夢、孝感、漢川、京山等縣。
壬子,金富察貞破成州。
癸醜,金人去和州。
甲寅,攻六一合縣,郭倪遣前軍統制郭僎救之,遇于胥浦橋,大敗,倪棄揚州走。
倪一性一輕躁,素以諸葛亮自許。
其出師也,陳景俊為随軍漕,謂之曰:“木牛流馬,則以煩公。
”聞者匿笑。
及屢敗,自度不複振,對客泣數行,法曹彭法面譏之曰:“此帶汁諸葛亮也。
”尋谪南康軍安置。
吳羲将叛前數月,神思昏擾,夜數躍起,寝中叱咤四顧,或終夕不得寝,意頗悔,欲且已。
吳晛慫恿之曰:“此事甯得中止耶?”金完顔綱以金主之命欲招降曦,進兵水洛,訪得曦族人吳端,署為水洛城巡檢使,遣人報曦,曦反意遂決。
然以程松在興元,未敢發,詐稱杖殺端而一陰一遣使送款于綱。
及富察貞入成州,曦自一焚河池,退屯清野原。
自是金人無複顧慮。
己未,金赫舍哩子仁破真州。
時真州兵數萬保河橋,布薩揆遣子仁往攻之,分軍涉淺,潛出其後。
宋軍大驚,不戰而潰,斬首二萬馀級,騎将劉挺、常思敬、蕭從德、莫子容并為所擒,真州遂陷。
士民奔逃渡江者十馀萬,知鎮江府宇文紹節亟具舟以濟,又廪食之。
鎮江副都統制畢再遇,在楚州與金人相持,濠、滁相繼失守,謂諸将曰:“楚州城堅兵多,而敵糧草已空,所慮獨淮西耳。
六一合最要害,敵必并力攻之。
”乃引兵赴六一合。
金人屯竹鎮,距六一合二十五裡。
再遇登城,偃旗鼓,伏兵南門,列一弩一手于城上;敵方臨濠,衆一弩一俱發,遂出戰,聞鼓聲,城上旗幟盡舉,金人驚遁,大敗之。
金散将完顔圖拉等以十萬騎駐成家橋、馬鞍山,進兵圍城數重,欲燒壩木,決濠水,再遇令勁一弩一射退之。
既而赫舍哩子仁合兵進攻益急,城中矢盡,再遇令人張青蓋往來城上,金人意其主兵官也,争射之,須臾,矢集樓牆如猥,獲矢二十馀萬。
旋又增兵環城四面,營帳亘三十裡。
再遇令臨門作樂以示閑暇,而間出奇兵擊之。
金人晝夜不得休,乃引退;再遇追至滁,大雨雪,乃還。
時金圍楚州已三月,列屯六十裡,再遇遣将分道撓擊,遂解圍去。
再遇乃更造輕甲,長不過膝,披不過肘,兜鍪亦殺重為輕,馬甲以皮,車一牌易以木,而設轉軸其下,使一人之力可推可擎,軍中甚以為便。
金人常以水櫃取勝,再遇夜縛藁人數千,衣以甲胄,持旗幟戈矛,俨立成行,昧爽,鳴鼓;金人驚視,亟放水櫃。
後知其非,意甚沮。
乃出攻之,金人一大敗。
又嘗引金人與戰,且前且卻,至于數四,視日已晚,乃以香料煮豆布地,複前搏戰,佯敗走。
金人乘勝追逐,馬饑,聞豆香,皆就食,鞭之不前;反攻之,金人死者不可勝計。
又嘗與金人對壘,度金兵至者日衆,難與争鋒,一夕拔營去,留旗幟于營,縛羊,置前足于鼓上,擊鼓有聲;金人不覺為空營,相持數日,及覺,欲追之,則已遠矣。
時諸将用兵皆敗,惟再遇數有功。
诏以為鎮江都統,權山東、京東招撫司公事。
時吳曦已布腹心于金,将士未之知,猶力戰,金人竊笑之。
曦退壁魚關,招集忠義,厚賜以收衆心。
興元都統制毋思以重兵守大散關,曦因撤蓦關之戍,令人由闆恥各繞出大散關後;思孤軍不能支,遂潰。
曦退屯興州之置口。
舉人陳國饬投匦上書,言曦必叛,韓侂胄不省。
完顔綱遣張仔會曦于罝口,曦言願附金之情,仔請曦告身為報,曦盡出以付仔,仍獻階州。
綿乃以金主命,遣馬良顯持诏書、金印,立曦為蜀王,曦密受之。
李好義敗金人于七方關,曦不上其捷,還興州。
是夜,天赤如血,光燭地如晝。
翼日,曦召幕屬谕意,謂東南失守,車駕幸四明,今宜從權濟事。
王翼、楊骙之抗言曰:“如此,則相公忠孝八十年門戶,一朝掃地矣。
”曦曰:“吾意已決。
”即遣興州一團一練使郭澄提舉仙人關,使任辛奉表獻《蜀地圖志》及《吳氏譜牒》于金。
金布薩揆欲通知罷兵,有韓元靖者,自言琦五世孫,揆遣之渡淮。
邱崈獲之,诘所以來之故,元靖言:“兩主交兵,北朝皆謂韓太師意。
今相州宗族墳墓皆不可保,故來依太師耳。
”崈使畢其說,始露講解之意,崈密使人護送北歸,俾叩其實。
元靖既回,崈得金行省文書,以聞于朝。
韓侂胄方以師出屢敗,悔其前策,輸家财二十萬以助軍,而谕崈持書币赴敵營議和。
崈乃遣陳壁充小使,持書與揆,願講好息兵。
揆曰:“稱臣、割地,獻首謀之臣,乃可。
”崈複遣王文往言:“用兵乃蘇師旦、鄧友龍、皇甫斌等所為,非朝廷意,今三人皆已貶黜。
”揆曰:“侂胄若無意用兵,師旦等豈敢專擅?”文還,崈複遣使相繼,因許還其淮北流移人及今年歲币。
揆以方春地濕,不可久居,欲休養士馬,乃許之。
戊辰,揆自和州退屯下蔡,獨濠州留一軍守之。
庚午,薛叔似、陳謙罷。
叔似夙以功業自期,及臨事,絕無可稱,屬郡多陷,故罷。
以京湖北路安一撫使吳獵為湖北、京西宣撫使。
複兩浙圍田,募兩淮流民耕種。
壬申,金诏完顔匡權尚書右丞,行省事、右副元帥如故。
金主以赫舍哩執中縱下擄掠,遣人杖其屬官,诏放還所掠。
金完顔綽哈攻鳳州,程松求援于吳曦,曦绐言當發三千騎往,松信之。
及曦受金诏,自稱蜀王,宣言金使者欲得階、成、和、鳳四州以和,馳書諷松使去,松不知所為。
會報金兵至,百姓奔走,自相蹂一躏。
乙亥,松亟趨米倉山而遁,自阆州順流至重慶,以書抵曦丐赆禮,稱曦為蜀王。
曦以匣封緻饋,松望見,疑為劍,亟逃奔,使者追與之,乃金寶也。
松受而兼程出峽,西望掩淚曰:“吾今始獲保頭顱矣!” 寶谟閣待制彭龜年卒。
龜年學識正大,忠君一愛一國之忱,先見之識,敢言之氣,皆人所難。
晚既投閑,悠然自得,幾微不見于顔面。
是歲,蒙古諸部長尊立特穆津為皇帝,建九進白旗,即位于鄂諾河之源,諸部長共上尊号曰青吉斯皇帝。
蒙古主首命穆呼哩、博爾濟為左、右萬戶,從容謂曰:“國内平定,汝等之力居多。
我與汝,猶車之有轅,身之有臂也。
汝等切宜體此,勿替初心。
” 先是蒙古主宗親鹹輔堪汗為金所戕,嘗欲複仇。
會金降俘具言其主暴虐,乃定議伐金,然未敢輕動也。
遂舉兵複伐奈曼,擒博啰裕汗以歸。
迪延汗子庫楚類汗與托克托奔額爾迪實河。
己醜,金尚書省奏減朝官及承應人月俸折支錢,以軍興故也。
乙未,以湖廣總領陳廉為湖北、京西宣撫副使。
丁酉,金人侵舊岷州,守将王喜遁去。
丙申,金赫舍哩子仁破滁州。
乙巳,金富察貞破西和州。
金人破信一陽一軍及随州,又圍襄一陽一府。
金主遣使谕布薩揆曰:“前得卿奏,先鋒已得颍口,偏師又下安豐,斬馘之數,或以萬計。
近又西師奏捷,棗一陽一、光化既為我有,樊城、鄧城亦自潰散。
又聞随州阖城歸順,山東之衆久圍楚州,隴右之軍克期出界,卿提大軍攻合肥。
趙擴聞之,料已破膽,失其神守,度彼之計,乞和為上。
昔嘗書三事付卿,以今事勢計之,徑度長江,亦其時矣。
淮南既為我有,際江為界,理所宜然。
如使趙擴奉表稱臣,歲增貢币,縛送賊魁,還所俘掠,亦可罷兵。
卿宜廣為渡江之勢,使彼有必死之憂。
從其所請而縱之,馀息偷生,豈敢複萌它慮!卿于此時經營江北,勞來安集,除其虐政橫賦,以良吏撫字疲民,以一精一兵分守要害,雖未系趙擴之頸,而朕前所畫三事,上功已成矣。
機會難遇,卿其勉之!” 癸卯,太皇太後賜錢一百萬缗犒賞軍士。
诏諸路招募禁軍,以待調遣。
十二月,丁未朔,金布薩揆進軍攻和州,中軍副統穆延斯赉塔中流矢死。
斯赉塔形不過中人,而拳勇善鬥,所用一槍一長二丈,軍中号為“長一槍一副統”。
又工用手箭,箭長不盈握,每用百數,散置铠中,遇敵一抽一箭,以鞭揮之,或以指鉗取飛擲,數矢齊發,無不中,敵以為神。
克安豐,戰霍丘、花靥,功居多,及死,将士皆惋惜之。
時宋軍萬五千騎屯六一合,揆偵知之,即以右翼掩擊,斬首八千級,進屯瓦梁河,以扼真揚諸路之沖,乃整列軍騎,沿江上下,畢張旗幟,江表大震。
戊戌,金完顔匡圍德安府,别以兵徇下安陸、應城、雲夢、孝感、漢川、京山等縣。
壬子,金富察貞破成州。
癸醜,金人去和州。
甲寅,攻六一合縣,郭倪遣前軍統制郭僎救之,遇于胥浦橋,大敗,倪棄揚州走。
倪一性一輕躁,素以諸葛亮自許。
其出師也,陳景俊為随軍漕,謂之曰:“木牛流馬,則以煩公。
”聞者匿笑。
及屢敗,自度不複振,對客泣數行,法曹彭法面譏之曰:“此帶汁諸葛亮也。
”尋谪南康軍安置。
吳羲将叛前數月,神思昏擾,夜數躍起,寝中叱咤四顧,或終夕不得寝,意頗悔,欲且已。
吳晛慫恿之曰:“此事甯得中止耶?”金完顔綱以金主之命欲招降曦,進兵水洛,訪得曦族人吳端,署為水洛城巡檢使,遣人報曦,曦反意遂決。
然以程松在興元,未敢發,詐稱杖殺端而一陰一遣使送款于綱。
及富察貞入成州,曦自一焚河池,退屯清野原。
自是金人無複顧慮。
己未,金赫舍哩子仁破真州。
時真州兵數萬保河橋,布薩揆遣子仁往攻之,分軍涉淺,潛出其後。
宋軍大驚,不戰而潰,斬首二萬馀級,騎将劉挺、常思敬、蕭從德、莫子容并為所擒,真州遂陷。
士民奔逃渡江者十馀萬,知鎮江府宇文紹節亟具舟以濟,又廪食之。
鎮江副都統制畢再遇,在楚州與金人相持,濠、滁相繼失守,謂諸将曰:“楚州城堅兵多,而敵糧草已空,所慮獨淮西耳。
六一合最要害,敵必并力攻之。
”乃引兵赴六一合。
金人屯竹鎮,距六一合二十五裡。
再遇登城,偃旗鼓,伏兵南門,列一弩一手于城上;敵方臨濠,衆一弩一俱發,遂出戰,聞鼓聲,城上旗幟盡舉,金人驚遁,大敗之。
金散将完顔圖拉等以十萬騎駐成家橋、馬鞍山,進兵圍城數重,欲燒壩木,決濠水,再遇令勁一弩一射退之。
既而赫舍哩子仁合兵進攻益急,城中矢盡,再遇令人張青蓋往來城上,金人意其主兵官也,争射之,須臾,矢集樓牆如猥,獲矢二十馀萬。
旋又增兵環城四面,營帳亘三十裡。
再遇令臨門作樂以示閑暇,而間出奇兵擊之。
金人晝夜不得休,乃引退;再遇追至滁,大雨雪,乃還。
時金圍楚州已三月,列屯六十裡,再遇遣将分道撓擊,遂解圍去。
再遇乃更造輕甲,長不過膝,披不過肘,兜鍪亦殺重為輕,馬甲以皮,車一牌易以木,而設轉軸其下,使一人之力可推可擎,軍中甚以為便。
金人常以水櫃取勝,再遇夜縛藁人數千,衣以甲胄,持旗幟戈矛,俨立成行,昧爽,鳴鼓;金人驚視,亟放水櫃。
後知其非,意甚沮。
乃出攻之,金人一大敗。
又嘗引金人與戰,且前且卻,至于數四,視日已晚,乃以香料煮豆布地,複前搏戰,佯敗走。
金人乘勝追逐,馬饑,聞豆香,皆就食,鞭之不前;反攻之,金人死者不可勝計。
又嘗與金人對壘,度金兵至者日衆,難與争鋒,一夕拔營去,留旗幟于營,縛羊,置前足于鼓上,擊鼓有聲;金人不覺為空營,相持數日,及覺,欲追之,則已遠矣。
時諸将用兵皆敗,惟再遇數有功。
诏以為鎮江都統,權山東、京東招撫司公事。
時吳曦已布腹心于金,将士未之知,猶力戰,金人竊笑之。
曦退壁魚關,招集忠義,厚賜以收衆心。
興元都統制毋思以重兵守大散關,曦因撤蓦關之戍,令人由闆恥各繞出大散關後;思孤軍不能支,遂潰。
曦退屯興州之置口。
舉人陳國饬投匦上書,言曦必叛,韓侂胄不省。
完顔綱遣張仔會曦于罝口,曦言願附金之情,仔請曦告身為報,曦盡出以付仔,仍獻階州。
綿乃以金主命,遣馬良顯持诏書、金印,立曦為蜀王,曦密受之。
李好義敗金人于七方關,曦不上其捷,還興州。
是夜,天赤如血,光燭地如晝。
翼日,曦召幕屬谕意,謂東南失守,車駕幸四明,今宜從權濟事。
王翼、楊骙之抗言曰:“如此,則相公忠孝八十年門戶,一朝掃地矣。
”曦曰:“吾意已決。
”即遣興州一團一練使郭澄提舉仙人關,使任辛奉表獻《蜀地圖志》及《吳氏譜牒》于金。
金布薩揆欲通知罷兵,有韓元靖者,自言琦五世孫,揆遣之渡淮。
邱崈獲之,诘所以來之故,元靖言:“兩主交兵,北朝皆謂韓太師意。
今相州宗族墳墓皆不可保,故來依太師耳。
”崈使畢其說,始露講解之意,崈密使人護送北歸,俾叩其實。
元靖既回,崈得金行省文書,以聞于朝。
韓侂胄方以師出屢敗,悔其前策,輸家财二十萬以助軍,而谕崈持書币赴敵營議和。
崈乃遣陳壁充小使,持書與揆,願講好息兵。
揆曰:“稱臣、割地,獻首謀之臣,乃可。
”崈複遣王文往言:“用兵乃蘇師旦、鄧友龍、皇甫斌等所為,非朝廷意,今三人皆已貶黜。
”揆曰:“侂胄若無意用兵,師旦等豈敢專擅?”文還,崈複遣使相繼,因許還其淮北流移人及今年歲币。
揆以方春地濕,不可久居,欲休養士馬,乃許之。
戊辰,揆自和州退屯下蔡,獨濠州留一軍守之。
庚午,薛叔似、陳謙罷。
叔似夙以功業自期,及臨事,絕無可稱,屬郡多陷,故罷。
以京湖北路安一撫使吳獵為湖北、京西宣撫使。
複兩浙圍田,募兩淮流民耕種。
壬申,金诏完顔匡權尚書右丞,行省事、右副元帥如故。
金主以赫舍哩執中縱下擄掠,遣人杖其屬官,诏放還所掠。
金完顔綽哈攻鳳州,程松求援于吳曦,曦绐言當發三千騎往,松信之。
及曦受金诏,自稱蜀王,宣言金使者欲得階、成、和、鳳四州以和,馳書諷松使去,松不知所為。
會報金兵至,百姓奔走,自相蹂一躏。
乙亥,松亟趨米倉山而遁,自阆州順流至重慶,以書抵曦丐赆禮,稱曦為蜀王。
曦以匣封緻饋,松望見,疑為劍,亟逃奔,使者追與之,乃金寶也。
松受而兼程出峽,西望掩淚曰:“吾今始獲保頭顱矣!” 寶谟閣待制彭龜年卒。
龜年學識正大,忠君一愛一國之忱,先見之識,敢言之氣,皆人所難。
晚既投閑,悠然自得,幾微不見于顔面。
是歲,蒙古諸部長尊立特穆津為皇帝,建九進白旗,即位于鄂諾河之源,諸部長共上尊号曰青吉斯皇帝。
蒙古主首命穆呼哩、博爾濟為左、右萬戶,從容謂曰:“國内平定,汝等之力居多。
我與汝,猶車之有轅,身之有臂也。
汝等切宜體此,勿替初心。
” 先是蒙古主宗親鹹輔堪汗為金所戕,嘗欲複仇。
會金降俘具言其主暴虐,乃定議伐金,然未敢輕動也。
遂舉兵複伐奈曼,擒博啰裕汗以歸。
迪延汗子庫楚類汗與托克托奔額爾迪實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