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二十九 【宋紀一百二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國宮、連州居住張浚移永州。
辛酉,權尚書禮部侍郎兼侍講陳誠之,均州觀察使、知閤門事錢恺,為大金賀正旦使副;起居舍人兼權直學士院王嚴,武節大夫、和州一團一練使、權知閤門事趙述,為生辰使副。
述嘗在遣中,以疾免,至是複命之。
初,東昏王之世,皇太後歲遺裴磨申後禮物臣萬,及代立,遂削此禮。
誠之比入境,預為遜詞谕之,金人竟不敢言。
及還,帝嘉之。
九月,丙戌,诏:“金國人使,自今于淮一陰一縣取接,令本路轉運判官沈調如法修蓋館舍。
”以金人言,人使合于近便處山東邳州路取接往來故也。
自建炎初,劇盜範汝為竊發于建之瓯甯縣,朝廷命大軍讨平之。
然其民悍而習為暴,小遇歲饑,即群起剽掠。
去歲因旱兇,民杜八子者,乘時嘯聚,遂破建一陽一。
是夏,民張大一、李大二,複于回源洞中作亂,安一撫使仍歲調兵擊之。
庚午,參知政事餘堯弼,簽書樞密院事巫亻及,請自今參退,依典故權赴太師秦桧府第聚議,從之。
時桧以疾在告故也。
甲午,金立惠妃圖克坦氏為皇後。
金主喜飾詐,初為宰相,妾媵不過數人,及篡位,圖克坦氏以岐國妃進位皇後,妾大氏、蕭氏、耶律氏以次進封。
其後逞欲無厭,一婬一肆蠱惑,不能自制矣。
十月,癸卯,金太師、領三省事勖緻仕。
勖見宗本以無罪見誅,髭須頓白,因上表請老。
金主初不許,賜以玉帶,優诏谕之,有大事,令宰相就第商議,入朝不拜。
勖遂稱病笃,表情益切,金主不怿,從之。
後與宗室俱遷中都。
辛未,金殺太皇太妃蕭氏,太祖妃也。
金主之母大氏既尊為太後,每有宴集,太妃坐上坐,大氏執婦禮,金主積不能平,乃誣太妃以隐惡,殺之,并及其所生子任王。
金主欲殺遼王舍音子孫及平章政事宗義等,元帥令史約索希金主旨,誣左副元帥杲父子謀反。
約索先學杲手署及印文,詐為契丹小字家書,與其子宗安;從左都監渾都上變,封題作已經開拆者,書紙隐隐有白字,作曾經水浸緻字畫分明者,稱禦史大夫宗安于宮門外遺下,約索拾得之,其書多怨望謀逆語。
有司鞫問,宗安不服,曰:“使真有此書,我剖肌血藏之猶恐洩漏,安得于朝門下遺之!”掠笞楚毒,宗安神色不變。
宗義不勝搒掠,自誣服。
宗安曰:“今雖無以自明,九泉之下,當有冤對。
吾終不能引屈。
”竟不服而死。
金主使人殺杲于汴,宗義等論死,皆滅其族。
以魏王之孫呼爾察好修飾,亦族之。
杲既死,金之宿将盡矣。
十一月,癸未,國子監李琳言本監經史未備,請下諸州有本處起發,從之。
金尚書左丞相劉筈罷,以會甯牧圖克坦恭為平章政事。
尚書左丞劉麟、右丞完顔思恭罷,以參知政事張浩為尚書右丞。
乙酉,以行台尚書左丞張通古為尚書左丞。
戊子,金主戒約官吏。
己醜,金主命庶官許置次室二人,百姓亦許置妾。
十二月,癸卯朔,金诏去群臣所上尊号。
丙午,金初定襲封衍聖公俸格。
命外官去所屬百裡外者,不許參谒;百裡内者,往還不得過三日。
癸醜,金立太祖射碑于吉迪勒部,金主及皇後緻奠于碑下。
乙卯,金有司奏慶雲見,金主曰:“自今瑞應毋得上聞。
” 己未,金罷行台尚書省事,改都元帥府為樞密院。
以左副元帥大托蔔嘉為尚書右丞相兼中書令,參知行台省事張中孚為參知政事,都元帥兗為樞密使、太尉、領三省如故,元帥左監軍昂為樞密副使,刑部尚書趙資福為禦史大夫。
己巳,金賀正旦使正奉大夫、秘書監兼左谏議大夫蕭頤等,入見于紫宸殿。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紹興二十一年(金天德三年) 春,正月,乙亥,金參知政事蕭玉丁憂,起複如故。
丁亥,金初造燈山于宮中。
甲午,左宣義郎曹筠知衢州。
筠自禦史斥去,會衢州阙守,帝谕秦桧曰:“台谏無大過惡,當優假之以來言者。
” 金初置國子監。
金主謂禦史大夫趙資福曰:“汝等多徇私情,未聞有所彈劾,朕甚不取。
自今舉劾無憚權貴。
” 乙未,帝曰:“布衣步孝友上書,言丹一陽一練湖堙塞,艱于漕運,可谕漕臣修治。
” 金主出獵,宰相以下辭于近郊,金主駐馬戒之曰:“朕不惜高爵厚祿以任汝等,比聞事多留滞,豈汝等苟圖自安,不以民事為念耶!自今朕将察其勤惰以為賞罰,其各勉之。
” 丁酉,白虹貫日。
丁未,直秘閣、知靜江府方滋,升直敷文閣、知廣州;左朝散郎、廣南西路轉運判官陳璹知靜江府。
初,朝廷命廣西帥臣即橫山寨市馬于大理諸蠻,歲捐黃金五十镒,白金三百斤,綿絁四千,廉州鹽二百萬斤,而得馬千有五百匹。
良馬高五尺,率直中金五镒,它以是為差。
每五十匹為綱,選使臣部送至行在及建康、鎮江府、太平、池州諸軍。
先是廉州之鹽,分令欽、橫、賓、貴、浔、梧、藤、象、柳、容等州轉至橫山倉,然諸州科民則苦富民,差吏則雜私販,往往陷沒留滞;至璹,始令官支腳錢,選使臣運鹽,若及十萬斤,即與部良馬一綱至行在。
丁巳,金主還京。
己未,诏諸州各置惠民局。
初,軍器監丞齊旦,請令州縣合藥散民,上恐不能遍及,故命戶部舉舊法行之,仍命毋多取利。
大理少卿李如岡權尚書吏部侍郎。
壬戌,诏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巫亻及充大金祈請使,保信軍節度使、領閤門事鄭藻副之,請歸宗族等。
是月,集英殿修撰、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魏矼卒于衢州。
自秦桧用事,士大夫少失其意,禍辄不測。
當始議和時,矼與桧異論。
桧嘗欲除近郡,矼遜辭不就,奉祠十馀年,寓居常山僧舍,一室蕭然,卒免于禍焉。
初,趙鼎既谪居,嘗謂其客左奉議郎方疇曰:“自鼎在相,除正府外,所引從官如常同、胡寅、張緻遠、張九成、潘良貴、呂本中、魏矼,皆有士望,異日決可保其無它。
”疇曰:“願公徐觀之。
”其後諸人各久流落,雖死不變
辛酉,權尚書禮部侍郎兼侍講陳誠之,均州觀察使、知閤門事錢恺,為大金賀正旦使副;起居舍人兼權直學士院王嚴,武節大夫、和州一團一練使、權知閤門事趙述,為生辰使副。
述嘗在遣中,以疾免,至是複命之。
初,東昏王之世,皇太後歲遺裴磨申後禮物臣萬,及代立,遂削此禮。
誠之比入境,預為遜詞谕之,金人竟不敢言。
及還,帝嘉之。
九月,丙戌,诏:“金國人使,自今于淮一陰一縣取接,令本路轉運判官沈調如法修蓋館舍。
”以金人言,人使合于近便處山東邳州路取接往來故也。
自建炎初,劇盜範汝為竊發于建之瓯甯縣,朝廷命大軍讨平之。
然其民悍而習為暴,小遇歲饑,即群起剽掠。
去歲因旱兇,民杜八子者,乘時嘯聚,遂破建一陽一。
是夏,民張大一、李大二,複于回源洞中作亂,安一撫使仍歲調兵擊之。
庚午,參知政事餘堯弼,簽書樞密院事巫亻及,請自今參退,依典故權赴太師秦桧府第聚議,從之。
時桧以疾在告故也。
甲午,金立惠妃圖克坦氏為皇後。
金主喜飾詐,初為宰相,妾媵不過數人,及篡位,圖克坦氏以岐國妃進位皇後,妾大氏、蕭氏、耶律氏以次進封。
其後逞欲無厭,一婬一肆蠱惑,不能自制矣。
十月,癸卯,金太師、領三省事勖緻仕。
勖見宗本以無罪見誅,髭須頓白,因上表請老。
金主初不許,賜以玉帶,優诏谕之,有大事,令宰相就第商議,入朝不拜。
勖遂稱病笃,表情益切,金主不怿,從之。
後與宗室俱遷中都。
辛未,金殺太皇太妃蕭氏,太祖妃也。
金主之母大氏既尊為太後,每有宴集,太妃坐上坐,大氏執婦禮,金主積不能平,乃誣太妃以隐惡,殺之,并及其所生子任王。
金主欲殺遼王舍音子孫及平章政事宗義等,元帥令史約索希金主旨,誣左副元帥杲父子謀反。
約索先學杲手署及印文,詐為契丹小字家書,與其子宗安;從左都監渾都上變,封題作已經開拆者,書紙隐隐有白字,作曾經水浸緻字畫分明者,稱禦史大夫宗安于宮門外遺下,約索拾得之,其書多怨望謀逆語。
有司鞫問,宗安不服,曰:“使真有此書,我剖肌血藏之猶恐洩漏,安得于朝門下遺之!”掠笞楚毒,宗安神色不變。
宗義不勝搒掠,自誣服。
宗安曰:“今雖無以自明,九泉之下,當有冤對。
吾終不能引屈。
”竟不服而死。
金主使人殺杲于汴,宗義等論死,皆滅其族。
以魏王之孫呼爾察好修飾,亦族之。
杲既死,金之宿将盡矣。
十一月,癸未,國子監李琳言本監經史未備,請下諸州有本處起發,從之。
金尚書左丞相劉筈罷,以會甯牧圖克坦恭為平章政事。
尚書左丞劉麟、右丞完顔思恭罷,以參知政事張浩為尚書右丞。
乙酉,以行台尚書左丞張通古為尚書左丞。
戊子,金主戒約官吏。
己醜,金主命庶官許置次室二人,百姓亦許置妾。
十二月,癸卯朔,金诏去群臣所上尊号。
丙午,金初定襲封衍聖公俸格。
命外官去所屬百裡外者,不許參谒;百裡内者,往還不得過三日。
癸醜,金立太祖射碑于吉迪勒部,金主及皇後緻奠于碑下。
乙卯,金有司奏慶雲見,金主曰:“自今瑞應毋得上聞。
” 己未,金罷行台尚書省事,改都元帥府為樞密院。
以左副元帥大托蔔嘉為尚書右丞相兼中書令,參知行台省事張中孚為參知政事,都元帥兗為樞密使、太尉、領三省如故,元帥左監軍昂為樞密副使,刑部尚書趙資福為禦史大夫。
己巳,金賀正旦使正奉大夫、秘書監兼左谏議大夫蕭頤等,入見于紫宸殿。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紹興二十一年(金天德三年) 春,正月,乙亥,金參知政事蕭玉丁憂,起複如故。
丁亥,金初造燈山于宮中。
甲午,左宣義郎曹筠知衢州。
筠自禦史斥去,會衢州阙守,帝谕秦桧曰:“台谏無大過惡,當優假之以來言者。
” 金初置國子監。
金主謂禦史大夫趙資福曰:“汝等多徇私情,未聞有所彈劾,朕甚不取。
自今舉劾無憚權貴。
” 乙未,帝曰:“布衣步孝友上書,言丹一陽一練湖堙塞,艱于漕運,可谕漕臣修治。
” 金主出獵,宰相以下辭于近郊,金主駐馬戒之曰:“朕不惜高爵厚祿以任汝等,比聞事多留滞,豈汝等苟圖自安,不以民事為念耶!自今朕将察其勤惰以為賞罰,其各勉之。
” 丁酉,白虹貫日。
丁未,直秘閣、知靜江府方滋,升直敷文閣、知廣州;左朝散郎、廣南西路轉運判官陳璹知靜江府。
初,朝廷命廣西帥臣即橫山寨市馬于大理諸蠻,歲捐黃金五十镒,白金三百斤,綿絁四千,廉州鹽二百萬斤,而得馬千有五百匹。
良馬高五尺,率直中金五镒,它以是為差。
每五十匹為綱,選使臣部送至行在及建康、鎮江府、太平、池州諸軍。
先是廉州之鹽,分令欽、橫、賓、貴、浔、梧、藤、象、柳、容等州轉至橫山倉,然諸州科民則苦富民,差吏則雜私販,往往陷沒留滞;至璹,始令官支腳錢,選使臣運鹽,若及十萬斤,即與部良馬一綱至行在。
丁巳,金主還京。
己未,诏諸州各置惠民局。
初,軍器監丞齊旦,請令州縣合藥散民,上恐不能遍及,故命戶部舉舊法行之,仍命毋多取利。
大理少卿李如岡權尚書吏部侍郎。
壬戌,诏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巫亻及充大金祈請使,保信軍節度使、領閤門事鄭藻副之,請歸宗族等。
是月,集英殿修撰、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魏矼卒于衢州。
自秦桧用事,士大夫少失其意,禍辄不測。
當始議和時,矼與桧異論。
桧嘗欲除近郡,矼遜辭不就,奉祠十馀年,寓居常山僧舍,一室蕭然,卒免于禍焉。
初,趙鼎既谪居,嘗謂其客左奉議郎方疇曰:“自鼎在相,除正府外,所引從官如常同、胡寅、張緻遠、張九成、潘良貴、呂本中、魏矼,皆有士望,異日決可保其無它。
”疇曰:“願公徐觀之。
”其後諸人各久流落,雖死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