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二十八 【宋紀一百二十八】

關燈
事金,我所以欲殺爾也!”壬辰,磔全于市。

    由是桧出,列兵五十,持長梃以自衛。

     癸巳,金主尊嫡母圖克坦氏及母大氏俱為皇太後。

     金主之弑東昏也,圖克坦聞之愕然,與太祖妃蕭氏歎曰:“帝雖失德,人臣豈可如此。

    ”及迎入宮,見金主,不賀,金主銜之。

    至是并加尊号,圖克坦居東宮,号永壽宮;大氏居西宮,号永甯宮。

    其後圖克坦太後生日,酒酣,大氏起為壽。

    圖克坦太後方與坐客語,大氏跽者久之,金主怒而出。

    明日,召諸公主、宗婦與太後語者,皆杖之,大氏以為不可,金主曰;“今日之事,豈能尚如前日耶?” 先是金主之父宗幹,從其國俗納齊國公宗雄之妻,而宗雄妻與金主不相能。

    金主既篡位,囚宗雄妻于府署,旋并其子及宗雄孫七人殺而焚之,棄其骨于濠水。

     甲午,以普安郡王第三子惇為右内率府副率。

     癸卯,少傅、甯遠軍節度使、領殿前都指揮使職事楊存中,封恭國公。

     乙巳,金主以勵官守、務農時、慎刑罰、揚側陋、恤窮民、節财用、審才實七事诏中外。

     丙午,兩浙轉運判官曹泳,言右承務郎李孟堅省記父光所作《小史》,語涉譏謗,诏送大理寺。

    光在貶所,常作私史,孟堅間為所親左奉議郎、新王宮大小學教授陸升之言之。

    升之讦其事,遂命泳究實。

    帝曰:“光初進用時,以和議為是,及得執政,遂以和議為非,其反覆如此。

    ” 先是金烏達之妻唐古鼎格有一婬一行,秉德嘗顯斥之,烏達銜之,未發。

    金主既篡位,多忌,會有疾,少間,烏達谮之曰:“秉德見主上數日不視朝,語臣曰:‘若有不諱,誰當繼者?’臣曰:‘主上有皇子。

    ’秉德曰:‘孺子豈能勝任,必也葛王乎!’”金主信之,遂出秉德領行台尚書省事,限十日内發行。

     二月,戊申朔,金封皇子宗壽為崇王。

     庚戌,軍器監丞齊旦請春月禁民采捕,秦桧曰:“正為孳育之時。

    ”帝曰:“此系利害。

    ”乃下之刑部。

    既而本部言春月在法不許采捕。

     金主命給天水郡公孫女二人月俸。

     丙寅,初作玉牒所。

     戊辰,金群臣上金主尊号曰應天廣運睿武宣文大明聖孝皇帝,诏中外。

    永壽、永甯兩太後祖父,俱贈官有差。

    以唐古辨為左丞相,烏達為右丞相。

     金主心忌辨,嘗與辨觀太祖像,指示辨曰:“此眼與爾相似。

    ”辨色動,金主由是益忌之。

     丁醜,閤門請自今北使在庭,非侍從而嘗借官出使,免起居,如見充接伴,即依所借官叙位,從之。

     是月,安南進馴象十。

     三月,庚辰,金主使龍一虎衛大将軍、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完顔思恭,翰林直學士、通議大夫、知制诰翟永固,來報登位,遺帝金注碗二,绫羅三百,良馬六。

     癸未,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餘堯弼參知政事,給事中兼侍講、權直學士院巫亻及為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

     丙戌,參知政事餘堯弼為賀大金登位使;鎮東軍承宣使、知閤門事鄭藻假保信節度使,副之。

     金主以其弟衮為司徒兼都元帥。

     丙申,诏責受建甯軍節度副使、昌化軍安置李光,永不檢舉,右承務郎李孟堅,除名,峽州編管。

     先是孟堅以《小史》事系獄,至是獄成。

    光坐主和議反覆,在貶所常出怨言,妄著私史,譏謗朝廷,意在僥幸複用,及與趙子祇于罷政後往來交結;孟堅亦為父被罪責降,怨望朝廷,記念所撰《小史》,對人揚說,故有是命。

     于是前從官及朝士連坐着八人:徽猷閣直學士、緻仕胡寅,坐與光通書,朋附交結,譏讪朝政;龍圖閣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程瑀,坐初除兵部侍郎日以缣帛遺光,且贻書雲:“比來無知愚皆以視前為戒,可為歎息”;徽猷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潘良貴,坐嘗以一團一茶寄光,光遺良貴書,其别紙雲:“仲晖不敢與書,患難至,能出一隻手乎?”仲晖,樓炤字也。

    良貴答書曰:“參政患難至極矣,要以道自處。

    仲晖别紙已付之,但恐時未可耳。

    ”直秘閣宗穎,坐嘗寄光書雲:“孤寒寡援,方賴鈞庇,忽聞遠适,本欲追路一見,失于探伺,不果如願。

    ”寶文閣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張焘,左承議郎、新知邵州許忻,左朝奉大夫、新福建路安一撫使參議官賀允中,左奉議郎、福建路安一撫主管機宜文字吳元美,坐各與光相知密熟,書劄往來,委曲存問,意光再用,更相薦引。

    诏:“寅落職,瑀、良貴、穎并降三官,焘、忻、允中、元美并降二官。

    ” 庚子,餘堯弼辭行,诏巫亻及兼權參知政事。

     壬寅,右正言章廈奏:“右承議郎緻仕胡寅,天資兇悖,敢為不義。

    寅為胡安國之子,不肯為親母持服,士論沸騰,此其不孝之大罪也。

    寅初傅會李綱,後又從趙鼎,建明不通鄰國之問,其視兩宮播遷,如越人視秦人之肥瘠。

    後來梓宮既還,皇太後獲就孝養,寅自知前言狂率,乃一陰一結異意之人,相與睥睨,作為記文,以為今日仕進之人,将赤族而不悟,此其不忠之大罪也。

    望特賜威斷。

    ”诏:“寅責授果州一團一練副使,新州安置。

    ” 金主召見賀登極使,出徽宗玉帶,使持以賜帝,且曰:“此天水郡王故物,今以賜汝主,俾汝主如見其父。

    并谕汝主,當不忘朕意也。

    ”使退,秘書朗張仲轲曰:“希世之寶,輕賜可惜。

    ”金主曰:“江南之地,它日當為我有,此置之外府耳。

    ”由是臣下皆知金主有南伐意矣。

     仲轲本市井無賴,能說傳奇小說,雜以俳優诙諧語為業,金主舊引緻左右以資戲笑,及篡位,遂擢用之,俄遷秘書丞,轉少監。

     金主以良弓賜右衛将軍芮王亨。

    亨一性一直,材勇絕人,喜自負,辭曰:“所賜弓弱,不可用。

    ”金主遂忌之,出為真定尹,謂亨曰:“太宗諸子方強,多在河朔、山東、真定據沖要,如有變,倚卿為重矣。

    ”其實心忌亨也。

     金主欲以勤政為名,召近臣講論,每至夜分。

    嘗問起居注楊伯雄曰:“人君治天下,其道何貴?”對曰:“貴靜。

    ”金主默然。

    明日,複謂曰:“我遷諸部明安分屯邊戍,前夕之對。

    豈指是為非靜耶?”對曰:“徙兵分屯,良策也;所謂靜者,乃不擾之耳。

    ”乙夜,複問鬼神事,伯雄進曰:“漢文帝召見賈誼,夜半前席,不問百姓而問鬼神,後世猶譏之。

    陛下不以臣愚陋,幸及天下大計,鬼神之事,未之學也。

    ”金主曰:“但言之,以釋永夜倦思。

    ”伯雄不得已乃曰:“臣家有一卷書,記人死複生。

    或問:‘冥官何以免罪?’答曰:“汝置一冊,白日所為,暮夜書之。

    不可書者,不可為也。

    ’”金主為之改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