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十 【宋紀九十】

關燈
書藝局,畫入翰林畫圖局,其學官等并罷。

    ” 甲寅,敕所在振恤流民。

     癸亥,诏:“罪廢人稍加甄叙能安分守者,不俟滿歲,各與叙進,以責來效。

    ” 丙寅,賜上舍生十五人及第。

     戊辰,诏:“上書邪下等人,可依無過人例,今後改官升任,并免檢舉。

    ” 夏,四月,丙子,五國部長貢于遼。

     己卯,班樂尺于天下。

     癸未,蔡京上所修《哲宗實錄》。

     丙戌,遼主預行再生禮。

    癸巳,獵于北山。

     丙申,立感生帝壇。

     丁酉,诏修《哲宗正史》。

     五月,壬寅,停僧牒三年。

     丁未,彗出奎、婁。

     甲寅,立詞學兼茂科。

    帝以宏詞科不足以緻文學之士,改立此科,歲附貢士院試,去檄書而增制造,中格則授館職,歲不過五人。

     丙辰,诏以彗見,避殿,減膳,令侍從官直言指陳阙失。

     戊午,赦天下。

     壬戌,改廣西黔南路為廣南西路。

     癸亥,治廣西妄言拓地罪,追貶帥臣王祖道為昭信軍節度副使,放張莊于永州。

     先是禦史張克公奏論:“蔡京頃居相位,擅作威福,權震中外。

    輕錫予以蠹國用,托爵祿以市私恩。

    謂财利為有馀積,皆出誕謾;務誇大以興事功,肆為搔擾。

    援引小人,以為朋一黨一;假借姻娅,布滿要途。

    以至交通豪民,興置産業;役天子之将作,營葺居第;用縣官之人夫,漕運花石。

    曾無尊主庇民之心,惟事豐已營私之計。

    若是之類,其事非一,已有臣僚論列,臣更不敢具陳。

    至若名為祝聖壽而修塔以壯臨平之山勢,托言灌民田而決水以符興化之谶辭;緻侄俣之告變而謬為心疾,受孟诩之誣言而與之官爵;趙真欲輔之以妖術,張大成竊伺其一奸一意。

    駭動遠迩,聞者寒心,皆足以鼓惑天下,為害之大者也。

    ” 甲子,诏:“蔡京特降授太子少保,依舊緻仕,在外任便居住。

    ”制略曰:“輕爵祿以市私恩,濫錫予以蠹邦用,借助姻娅,密布要途,聚引兇邪,合成死一黨一。

    以至假利民而決興化之水,托祝聖而飾臨平之山,豈曰懷忠,殆将邀福。

    屢有告陳之迹,每連狂悖之嫌,雖僅上于印章,猶久留于裡第,偃蹇弗避,傲睨罔悛,緻帝意之未孚,昭星文而申譴。

    言章繼上,公議一靡一容,固欲用恩,難以屈法。

    宜褫師臣之秩,俾參宮保之官。

    聊慰群情,尚為寬典。

    ” 丙寅,門下侍郎餘深罷。

    深與蔡京結為死一黨一,京既去國,深不自安,上疏乞罷,乃以資政殿學士知青州。

     六月,庚午,禦殿,複膳。

     甲戌,遼主清暑于玉山。

     乙亥,以張商英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

     蔡京久盜國一柄一,中外怨疾。

    見商英能立異同,更稱為賢,帝因人望而相之。

    時久旱,彗星中天,商英受命,是夕彗不見,明日雨。

    帝喜,因大書“商霖”二字以賜之。

     癸未,夏國貢于遼。

     壬辰,複向宗回為漢東郡王。

     甲午,準布貢于遼。

     乙未,慮囚。

     丙申,門下侍郎薛昂罷為佑神觀使。

     秋,七月,辛醜,诏權罷方田。

     遼主谒慶陵。

     己未,張商英言:“當十錢,自唐以來,為害甚明,行之于今,尤見窒礙。

    蓋小一平錢出門,有限有禁,故四方商旅物貨交易得錢者,必入中求鹽鈔、收買官告度牒,而馀錢又流布在街市,故官私内外,交相利養。

    自當十錢行,一夫負八十千,小車載四百千。

    錢既為輕赍之物,則告牒難售,鹽鈔非一操一虛錢而得實價則難行,重輕之勢然也。

    今欲權于内庫并密院諸司借支,應于封樁金銀物帛并鹽鐵等,下令以當十錢盜鑄僞濫害法,半年更不行用;令民間盡所有于所在州軍送納,每十貫官支金銀物帛四貫文,擇其僞鑄者,送近便改鑄小一平錢,存其如樣者,俟納錢足十貫作三貫文,各撥還元借處。

    然後京城作舊錢禁施行,乃可議榷貨通商鈔法。

    ” 八月,庚午,張商英又言:“陛下奮發英斷,慨然欲救錢輕物重之弊,一旦發德音,下明诏,捐棄帑藏數千萬缗錢寶,改當十為當三。

    令下之日,中外歡呼,萬口一舌。

    然而一奸一邪之在内者,密倡其說曰:‘不久必複,可畜以待也。

    ’一奸一邪之在外者,曉民以掠美曰:‘當三則虧汝,當七則中矣。

    ’是以小民聽而和之,令出五十日,而猶未大孚也。

    伏望陛下固志不移,使正議卒行,一奸一邪愧服,而消其兇悍不平之氣。

    ” 乙亥,以劉正夫為中書侍郎,侯蒙為尚書左丞,翰林學士承旨鄧洵仁為尚書右丞。

     戊寅,省内外冗官。

     庚辰,以資政殿學士吳居厚為門下侍郎。

     丁亥,行内外學官選試法。

     閏月,辛醜,诏:“諸路事有不便于民者,監司條奏之。

    ” 辛亥,遼主谒懷陵;己未,谒祖陵。

     辛酉,诏戒朋一黨一。

     以張閣知杭州。

    閣思所以固一寵一,乃因辭日,乞自領花石綱事,自此應奉益繁矣。

     壬戌,遼皇太叔和啰噶從獵于慶州,道卒。

     九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甲戌,遼主命免行重九節禮。

     冬,十月,丁酉,立貴妃鄭氏為皇後。

    後,開封人,本欽聖殿押班。

    初,帝為端王,常朝欽聖太後,太後命後供侍;及帝即位,遂以賜帝。

    後一性一謹,善順承帝意,好觀書,章奏能自制。

    帝一愛一其才,竟立為後。

     蔡京之免,知樞密院事鄭居中自許必得相,帝覺之,不果用。

    至是複以外戚罷為觀文殿學士、中太一宮使。

     戊戌,以吳居厚知樞密院事。

     太白晝見。

     遼主駐藕絲澱。

     十一月,丁卯,祀圜丘,大赦;改明年元曰政和。

     甲戌,罷拱州為襄邑縣。

     戊寅,诏通州安置人陳瓘與自便。

     初,瓘自合浦放還,居四明。

    而其子正彙幹至馀杭,适聞蔡崇盛詫蔡京有動搖東宮之語,正彙即日自陳于杭帥蔡薿。

    薿方結京為死一黨一,遂執正彙送京師,而飛書告京,俾預為計。

    事下開封府制獄,知開封李孝稱,酷吏也,乃并下明州捕瓘。

    士民哭送之,瓘不為動,既就獄,顧其子笑曰:“不肖子煩吾一行。

    ”孝稱脅瓘使證正彙之妄,瓘曰:“正彙聞京将不利于社稷,傳于道路,遽自陳告,瓘所不知。

    忘父子之恩而指其為妄,則情所不忍;挾私情以符合其說,又義所不為。

    況不欺不二,平昔所以事君教子,豈于利害之際有所貪畏,自違其言乎!蔡京一奸一邪,必為國禍,瓘固嘗論于谏省,亦不待今日語言間也。

    ”時内侍黃經臣監勘,聞所對,失聲歎息,謂瓘曰:“主上正欲知實狀,右司第依此置對。

    ”獄具,竟坐正彙以所言過實,流竄海島,而瓘亦有通州安置之命。

    至此方許其自便。

     十二月,己酉,遼诏明年改元天慶。

     庚戌,改谥靖和皇後為惠恭。

     以呂惠卿為觀文殿學士、知大名府。

     罷内藏東北出剩鹽鈔及六路上供錢鈔。

     是歲,夔州江水溢。

    海水清。

     出宮女四百八十六人。

     南丹州内附。

     遼境内大饑,惟保靜軍馬人望所治,粒食不阙,路不鳴桴。

    遙授人望為彰義軍節度使。

    時谷價翔踴,宿衛士多不給,蕭托斯和出私廪周之;旋召知南院樞密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