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八十八 【宋紀八十八】

關燈
得同在一州。

     戊寅,以資政殿學士蔡卞知樞密院事。

     诏:“河南府草澤裴筠上書,語言狂悖,特送五百裡外州軍編管。

    所有講議司許陳言利害指揮勿行。

    ” 十一月,乙酉,邵州言知溪洞徽州楊光銜内附。

     戊子,以婉儀鄭氏為賢妃。

     辛卯,置河北安濟坊。

     癸巳,置西、南兩京宗正司及敦宗院。

     乙未,遼薩嘉努以不獲蕭哈裡免官。

     戊戌,置顯谟閣學士、待制官。

     壬寅,遼以上京留守耶律慎思為北院樞密副使。

     劇賊趙鐘格犯遼上京,掠宮女、禦物,副留守馬人望率衆捕之,右臂中矢,炷以艾,力疾馳逐,賊棄所掠而遁。

    人望令關津譏察行旅,悉獲其盜,尋擢樞密都承旨。

     遼有司請以遼主生日為天興節。

     己酉,立卿監、郎官三歲黜陟法。

     十二月,癸醜,中丞錢遹言:“哲宗用王贍策,取青唐、邈川,可謂不世出之略。

    權臣欺朝廷,盡委而棄之,更以它罪戮及贍身。

    若不追正其罪,無以伸往者之冤而激忠勇折沖之氣。

    ”于是責授韓忠彥為崇信軍書度副使;曾布為賀州别駕,仍舊衡州安置;安焘為甯國軍節度副使;範純禮為試少府監,分司南京。

     庚申,臣僚上言範純仁谥忠宣未當,诏:“定議、覆議官各罰銅,其神道碑令颍昌府毀磨。

    ” 鑄當五錢。

     丙寅,诏:“應責降安置及編管、羁管人,令所在州軍依元符令常覺察,不得放出城。

    ” 丁醜,诏:“諸邪說诐行非先聖之書,并元祐學術政事,不得教授學生,犯者屏出。

    ” 戊寅,蔡京等上《州縣學敕令格式》,乞镂闆頒降,從之。

     是歲,京畿、京東、河北、淮南蝗、江、浙、熙、河、漳、泉、潭、衡、彬州、興化軍旱。

     辰、沅州猺入寇。

     遼蕭哈裡之亡入女直克展部也,遣其族人額特勒結和于英格曰:“願與太師為友,同往伐遼。

    ”英格執額特勒。

    會遼命英格捕讨哈裡,遂送額特勒于遼,募兵,得甲千馀,阿古達喜曰:“有此甲兵,何事不可圖!”蓋前此女直甲兵之數,未嘗滿千也。

    軍次混同水,與哈裡遇。

    時遼追哈裡兵數千,攻之不能克,英格謂遼将曰:“退爾軍,我當獨取炳裡。

    ”遼将許之。

    阿古達策馬突戰,哈裡中流矢,堕馬下,執而殺之,大破其軍。

    英格自是知遼兵之易與矣。

     夏改元貞觀。

     ○徽宗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崇甯二年(遼乾統三年) 春,正月,辛巳朔,遼主如混同江。

    女直函蕭哈裡之首來獻,遼主大喜,賜予加等。

    蕭哈噜言于遼主,請修邊備,樞密使耶律阿蘇力沮之,時譏其以金賣國雲。

     乙酉,貶竄元符末台谏官于遠州;任伯雨昌化軍,陳瓘廉州,龔夬象州,馬涓澧州,陳祐歸州,李深複州,張庭堅鼎州,并除名勒停,編管。

    江公望責授衡州司馬,永州安置;鄒浩除名勒停,昭州居住。

    已上并永不得收叙。

    王觌臨江軍居住,豐稷建州,陳次升建昌軍,謝文瓘邵武軍,張舜民房州,亦皆除名勒停。

    蔡京、蔡卞怨任伯雨等之論己,檢會其章疏以進,故有是貶。

    京之帥蜀也,張庭堅在其幕府,及入相,欲引以自助,庭堅不從,京恨之,至是亦除名編管。

     知荊南府舒亶平辰、沅猺賊,複誠、徽二州,改誠為靖州,徽為莳竹縣。

    曲赦荊湖兩路。

     己醜,诏許茅山道士劉混康修建道觀,仍令直奏災福,無得隐匿。

    混康有節行,頗為神宗所敬重,故帝禮信之。

     壬辰,中書侍郎溫益卒。

    益仕宦無片善可紀,至其狡谲傅會,蓋天一性一也。

     丁未,以蔡京為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

     以知岢岚軍王厚權發遣河州兼洮西沿邊安一撫司公事。

     厚少從父韶兵間,暢習羌事。

    元祐棄河湟,厚疏陳不可,且詣政事堂言之。

    蔡京既治元祐棄地之罪,仍欲開邊,故有是命。

     戊申,遼主如春州。

     二月,辛亥,安化蠻入寇,廣西經略使程節敗之。

     壬子,遣官相度湖南、北猺地,取其材植,入供在京營造。

     甲寅,尊元符皇後為皇太後,宮名崇恩。

     辛酉,置殿中監。

     庚午,初令陝西鑄折十銅錢并夾錫錢,召募私鑄人赴官充鑄錢工匠,從蔡京奏也。

     遼以武清縣大水,弛其陂澤之禁。

     癸酉,奉安哲宗禦容于西京會聖宮及應天院。

     丙子,置諸路茶場。

    茶自嘉祐通商,至熙甯中,李稷稍複榷法,而利複歸于官。

    及是蔡京請荊湖、江、淮、兩浙、福建七路,仍舊禁榷官買,即産茶州軍随所置場,申商人、園戶私易之禁。

    商人買茶,貯于籠篰,官為一抽一盤第叙收息訖,批引販賣,歲入百萬缗以進禦。

    自此盜販公行,民滋病矣。

     戊寅,王厚言:“熙甯間,神宗以熙河邊事委任先臣韶,當時中外臣僚,凡有議論熙河事者,蒙朝廷批送先臣看詳可否,議論歸一,無所搖奪。

    今朝廷措置一方邊事,已究見利害本末。

    欲乞自今中外臣僚言涉青唐利害者,依熙甯故事,并附本路經略司及所委措置官看詳。

    ”從之。

    又诏:“入内供奉官童貫往來句當,仰本路經略、安一撫、都總管司,公共協力濟辦。

    ” 三月,乙酉,诏:“一黨一人親子弟毋得擅到阙下;其應緣趨附一黨一人罷任,在外指射差遣,及得罪停替臣僚亦如之。

    ” 辛卯,曾句玉龍觀黃庭堅,除名勒停,送宜州編管,以湖北轉運判官陳舉奏庭堅撰《荊南承天院碑》,語涉謗讪也。

     癸卯,賜禮部奏名進士、諸科及第、出身霍端友等五百三十八人。

    其嘗上書在正等者升甲,邪等者黜之。

     時李階舉禮部第一。

    階,深之子,而陳瓘之甥也。

    安忱對策,言使一黨一人之子魁多士,無以示天下,遂奪階出身而賜忱等。

    忱,惇兄也。

    又,黃定等十八人皆上書邪等,帝臨軒召謂之曰:“卿等攻朕短可也,神宗、哲宗何負于卿等!”亦并黜之,皆從蔡京言也。

     诏:“知河州王厚權管句熙河蘭會路經略司職事。

    ” 夏,四月,甲寅,诏侍從官各舉所知二人。

     丁卯,诏毀呂公著、司馬光、呂大防、範純仁、劉摯、範百祿、梁焘、王岩叟景靈西宮繪像。

     己巳,童貫至熙州,傳語勞軍。

     庚午,诏國子監印書賜諸州縣學。

     甲戌,王厚奏:“河南、河北諸羌,以大小隆贊争國之故,人心不甯,諸族酋豪,互有猜忌,遂更相侵掠殺戮,正所謂以夷狄攻夷狄,乃中國之利。

    臣見與童貫計議,乘此從長措置,候起發别具奏聞。

    ” 乙亥,诏:“蘇洵、蘇轼、蘇轍、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秦觀、馬涓《文集》,範祖禹《唐鑒》、範鎮《東齋記事》,劉分攵《詩話》,僧文瑩《湘山野錄》等印闆,悉行焚毀。

    ” 戊寅,以趙挺之為中書侍郎,張商英為尚書左丞,戶部尚書吳居厚為尚書右丞,兵部尚書安惇同知樞密院事。

     诏:“追奪王珪贈谥;王仲端、王仲薿并放罷,遺表恩例減半。

    追毀程熙出身以來文字,除名,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