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回 請剪發掀起政潮 練新兵議除舊黨

關燈
是一道密谕,看了一遍,笑着問袁世凱道“你打算怎麼辦呢?” 袁世凱道:“部下奉了這道密谕,趕快回到天津,禀見督師,不料督師已進京去,所以直到此時,方得呈請鈞鑒,世凱世受國恩,豈敢做這等事,況且皇太後乃巾帼聖賢久為天下所尊重,督師待部下,又有莫大之恩,願聽督師的指揮,誓以忠心,保護太後。

    ” 榮祿笑道:“老弟的話,是真的嗎?” 袁世凱道:“部下若敢欺蒙督師,叫部下日後不得善終。

    ” 榮祿道:“老弟太言重了,你我情同手足,老弟既肯為國效忠,将來必定大富大貴,今日我先進京就派老弟暫行護理督篆,将來這總督一缺,老弟是定有希望的。

    ” 袁世凱忙請安道謝。

    榮祿便将直督的印信交與袁世凱暫行護理,自己便星夜入京,直奔頤和園,來見太後。

    太後見榮祿來了,知道大事緊急,忙出來相見。

    太後一見榮祿,便忙着問道:“袁世凱怎麼樣了?” 榮祿奏道:“老祖宗的洪福齊天,那袁世凱已悔過改善,順從天意了,隻是這一件事,奴才險些一性一命不保,多虧着老祖宗的福庇,才将逆一黨一的險謀發覺了,” 說罷,就遞上一件東西來太後接過一瞧,原來是一道密旨,隻見上面寫道:朕自積齡登極,政權皆一操一之母後,緻一般逆一黨一,鹹得橫行無忌,二十餘年以來受盡困苦,偶有政見不合,辄為彼輩逆一黨一所揶揄,是朕雖奄有天下,而實徒擁虛名,長此以往,不但為天下笑,抑亦無顔以見顯皇帝,即後世亦必以朕為一懦弱之庸主,言之尤覺痛心,今着袁世凱,星夜出京,領其所部,刻日起義,襲殺榮祿,其缺即着袁世凱補授,并随時率領勁卒入都,掃除逆一黨一,共衛皇室,而肅朝政,勿負朕意,欽此。

    太後閱畢,不覺怒發沖冠。

    大聲喝道:“好孩子,我把你養大成一人,你倒要害起我來了。

    榮祿,你快回去,先把軍隊調來,我自有收拾他們的法子。

    ” 正說着李蓮英進來奏道:“董福祥的兵,已奉旨星夜入京,離城十五裡,請老佛爺的示,駐紮何處?” 太後道:“董福祥呢?” 李蓮英道:“董福祥在園外候旨。

    ” 太後命召見他。

    李蓮英忙傳谕出去,董福祥趕緊進來,跪見太後。

    太後命他将兵紮在頤和園附近,随時保護,又賞了五萬兩銀子,每兵先回恩賞一月,另賞董福祥雙眼花翎,黃馬褂、寶石頂。

    董福祥大喜,千恩萬謝地去了。

    太後又命榮祿在直隸藩庫内,支銀十萬兩,賞給直隸軍隊,命他們連夜開拔入京。

    榮祿領旨,便一步一颠地走出來,那榮祿的左足,本來是有風疾的,所以走起路來,一跷一拐的,況且又在昏夜,事關秘密,不敢大張小谕,惟有步行出園。

    這也是康有為梁啟超等二人,命不該絕,榮祿走出去的時候,被介壽堂的回事太監李聞泰遇見,頗為訝異。

    又先見太後傳董福祥是帶兵來的,更為可疑,知道宮廷之中,一定要發生大變。

    那李聞泰前次在光緒皇帝初入頤和園,在介壽堂大議翁同等,聯句做詩的時候,竭誠伺候皇上。

    皇帝曾重重賞賜過他的,他對于皇帝非常感謝,他又與譚嗣同的一個至交好友,姓王名子賓,外号叫大刀王五的,十分密切。

    那王五是一個任俠尚義的人。

    李聞泰非常佩服他李聞泰也是一副忠肝義膽,對于西太後所做的事,固然不贊成,就是對于李蓮英,也是薰莸不同器。

    他見情形不妙,連夜出了頤和園。

    不敢進宮奏聞皇帝,隻好偷着跑到大刀王五家中,對王五秘密報告,李聞泰說完了話,辭别王五,又匆匆回頤和園去了,真乃人不知鬼不覺,正是條陳巧覓終南徑變法反遭後一黨一疑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