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回 榮祿夤緣升直督 德宗點劇諷西後

關燈
麼叫做滿漢的意見,你少胡說,快起去吧。

    ” 皇上說話的聲音很重,殿下各親王大臣沒有一個不聽見的。

    榮祿碰了一個大釘子,吓得面如白紙,忙叩頭退下。

    那剛毅,懷塔布二人,更覺得臉上無光皇帝退朝。

    翁同速趕到上書房勸谏皇上,不可如此,以免别人離間,皇帝歎道:“朕如骨哽在喉,不能不吐耳。

    ” 翁同退出。

    從此外面就有許多閑言閑語,分出什麼帝一黨一、後一黨一、南派、北派,南派是翁同、陸潤庠、孫家鼐、王文韶為一班人,北派是徐桐、李鴻章等。

    太後這邊的近侍太監又造此謠言,叫皇帝杓子,叫帝一黨一為杓子一黨一,又稱太後一黨一為佛爺一黨一。

    由内而外,傳到各部院,把帝後兩一黨一的人,也都加了混名,後一黨一叫老虎班兒,帝一黨一叫做孩子班兒,兩一黨一的意見,因此就更深了。

    這且不提,再說皇太後自停止萬壽之後,本來心中不樂,後因議和已成,大局漸定,心中又舒服起來。

    又忙着布置頤和園的工程,費了二十多萬銀子,修理得十分壯麗,真是瓊樓玉宇,畫棟雕梁,說不盡的玉砌金階,蘭宮桂殿。

    皇太後帶着一寵一愛一的各宮眷們,久駐在園内。

    每日用度奢侈,在這一兩年之中,太後是享不盡的榮華快樂了。

    太後又最一愛一看戲,猶以為不足,連街市的蓮花落,什不閑,八角鼓,大鼓畫,傀儡戲,大台宮戲,也都傳去演唱,一時高興,便整百整千的賞賜。

    皇帝心中,雖不滿意,但亦不便多言。

    這一日,正是二月十二日,俗稱為花朝,宮中照例開百花生日會。

    太後在頤和園中,各府的福晉格格命婦小一姐們,都打扮得豔裝麗服,入一團一請安賀節。

    太後這日身穿一件天藍緞縷白鶴的灰鼠長袍,十分鮮豔。

    衆福晉人等行禮已畢。

    太後便命她們去看花,這時園中早已選出一百多名,妙齡的女子,各執銀壺,向花前澆水。

    花上滿插着紅綠綢子的小幡,随風飄蕩,煞是好看。

    太後又想起從前鹹豐皇帝時的四春,便在牡丹花上,系了一塊黃綢,大書牡丹在春四字。

    其餘海棠、杏花、紫羅蘭三種花上,亦有三春的标記。

    衆人瞧了,都暗中好笑,說老佛爺這許多年,都忘記不了四春,可見其用心之深遠了。

    太後看花已畢,便命開演戲劇。

    這一天,京中的名伶,如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楊月樓、楊小朵、王瑤卿、俞菊仙、黃潤甫、金秀山等,都被傳齊。

    太後與皇帝坐大殿前聽戲,各親王兩旁伺候,那些福晉、格格、命婦、小一姐們,也在院中瞧戲。

    李蓮英呈上手本,請太後點戲,太後想了許久忽然命李蓮英傳旨下去,叫譚鑫培演天雷報。

    這一出戲,本是叫天兒的拿手戲,果然一曲悲歌,演得淋一漓盡緻。

    演到雷擊張繼保的時候,太後向皇帝笑道:“做兒子的人,可不能不孝順啊。

    ” 皇帝心中知道,太後點這一出戲,明是譏諷自己,便點頭不語。

    李蓮英立在太後背後,也龇着牙齒,向皇帝一笑,皇帝心上,更為憤怒。

    不多一刻,小太監拿手本上來,請皇帝點戲,皇帝命孫菊仙演一出逍遙津。

    太後心中尚不十分明白。

    及至孫菊仙扮着漢獻帝上台,描摹懦弱孤君,受淩一逼一的狀态,真是聲淚俱下。

    那扮曹一操一的黃潤甫,更做出一種好惡的樣子,惟妙惟肖。

    太後不覺笑道:“好一個活曹一操一。

    ” 恭親王在旁又說道:“曹一操一雖好,可惜沒有一個壞太監。

    ” 慶王忙說道:“這是内廷,爺不可随意說話,不是評戲啊。

    ” 太後聽了,心中忽然明白,便裝着有事,叫小太監扶着,到更衣室去,皇帝也不看戲,便走到别處去了。

    散戲之後,一宿無話。

    第二天太後傳皇帝到樂壽堂,皇帝進了樂壽堂,一直上了台階,便有一個小太監,走出來,對皇帝奏道:“老佛爺有事,請皇上在廊外候着。

    ” 皇帝聞奏,便不敢進去,這皇上随來的四個太監,有掌着九龍汗傘的,有的伺候喝茶的,那四個值日太監,如四個值日功曹一般,也就跟着皇帝,泥塑木雕似的站着,皇帝到了半日,心中很覺離奇,疑惑太後睡覺,不然就是頭痛腦熱,始終猜不出什麼道理來。

    又等了二三個小時,忽由垂花宮門,走出一個人,身材六尺以外,高大肥胖,挺胸疊肚地走出來,身穿夾袍褂頂戴大紅纓帽,車渠白石頂子,腦後一支一尺五六寸長的大藍翎項上挂着朝珠,異常威武,而粗野不堪,瞥見皇帝在此,大跨步走上來跪安,大聲奏道“主子您早來了嗎?” 皇帝一見,很不高興,也不理他,那人竟自走了。

    皇帝問小太監道“這是誰?” 小太監道:“那不是唱黑頭的何桂山嗎?外号叫做老何九的便是他。

    ” 皇帝聽了心中好不難受,知道太後是有心捉弄,卻也無可奈何,隻得忍耐。

    又等了一個多鐘頭,可巧大公主從殿内出來,大公主與皇帝行禮畢,大公主對皇帝奏道:“太後今天有些不爽一快不能見皇帝了,現有一個谕旨,命我遞交皇帝,請皇帝瞧吧。

    ” 皇帝忙跪在廊下接旨。

    大公主候皇帝接過旨,便又一個轉身進去了。

    皇帝打開太後谕旨一瞧,見上面僅有一個“孝” 字皇帝默默無言,退出頤和園,仍回宮中去了。

    正是:兩宮意見龃龉久一朝維新執肘多欲知光緒帝回宮之後如何情形,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