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回 病榻傷心書密诏 寝宮開嘴犯慈威

關燈
面子吧。

    ” 這一句話觸一動了慈禧太後的心經,她明知皇後在那裡譏笑她自己不是從大清門進來的,又因清朝的祖訓,皇後從大清門進來的,隻能廢黜,不能辱打。

    這一氣把個慈禧太後氣得發昏,一言不發,摔起袖子,就轉身回宮去了。

    宮女太監們忙将皇帝喚醒,又将皇後扶起來,皇帝又與皇後痛哭一場。

    慈安太後得了這消息,也忙趕過來,見慈禧已去,皇帝也醒了,便切切實實地安慰了皇後一番。

    又勸了皇後幾句,将皇後帶出宮去。

    皇帝疑惑這一場是非都是慧妃挑一撥出來的,更把慧妃恨入切骨。

    再也不與慧妃說話,連一點好顔色都不給慧妃看。

    那慈禧太後回到西宮,怒又未息,便請慈安太後,并召集近支親王開會議商量立嗣。

    卻把慧妃也宣召在内,偏不召孝哲皇後,這就是報複皇後從大清門進來的一句話意思。

    慈禧見了慈安,便淌着眼淚,先開口說道:“皇上的病,眼瞧着是不成的了,但嗣皇帝尚未定立是國家一件大事,大家想想,是誰立嗣皇帝的好。

    ” 慈安太後一聽,忙道:“國賴長君,古有明訓,在我看傅倫和載澍,年紀都長大了,最好立傅倫,班輩又相合,不然就立載澍。

    ” 慈禧太後聽了,不覺顔色大變,厲聲說道:“你也說立長君,他也說立長君,立了長君,咱們這兩老婆子,還有日子過嗎?” 這句話說出,把個慈安太後吓得忙閉着嘴,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停了一刻,慈禧太後又說道:“俺家溥字輩,沒有一個可以立為嗣皇帝的,依我意見,親王的大兒子載,今年已有四歲了,和皇帝血統很近,我想立他做嗣皇帝,況且親王的福晉,原是我同胞妹一子,載就是我的姨侄兒,大家都有一個照應。

    姊姊的意思怎麼樣呢?” 慈安太後隻得答應一聲好。

    慈禧太後便接着對大家說道:“你們聽見了嗎?東太後的懿旨要立親王奕環的兒子載為嗣皇帝。

    六爺,你快些拟上谕吧。

    ” 當時恭親王隻得領旨,便寫下兩宮皇太後的懿旨,立載為嗣皇帝。

    慈禧便命各位王大臣,在谕旨上簽了名,才散出宮去。

    可憐那同治帝病在一床一中,哪知外間大事。

    這半日之間,慧妃不在皇帝面前,皇帝暈去三次。

    都無人知道,也沒有人送湯送藥,那病榜外沉重,到夜半十二時,氣急痰湧,又暈過去了。

    慧妃忙請禦醫來看,已齒關閉緊,不能進藥。

    延至夜深,就龍馭上賓,魂歸天府去了。

    慧妃趕緊派太監去請慈禧太後來,慈禧來了,就吩咐太監們替皇帝沐浴穿戴,把一屍一身陳設在寝宮裡。

    諸事停妥,才請慈安太後與孝哲皇後來,那孝哲皇後撫一屍一痛哭,哭得死去活來,幾次三番地要撞死殉君,都虧得慈安太後救住。

    叫宮女們扶着皇後,宮中一陣慌亂。

    天色尚未天明,恭親王奉诏入宮,一個太監提着宮燈引路,恭親王推開一重一重的宮門,進到皇帝的寝宮,隻見皇帝的一屍一身,直一挺一挺地擺在一床一上,慈禧太後手中拿着一個燭台站在一傍,慈安太後站在孝哲皇後的右邊,孝哲皇後披散了頭發,跪在地下痛哭不休。

    恭王過去向兩宮皇太後及皇後請安,慈禧太後對恭親王說道:“大事已到如此地步,六爺怎樣辦呢?” 恭王便點頭奏道:“臣是沒有不奉诏的。

    ” 慈禧太後聽了,說道:“六爺肯奉诏,大事就有辦法了。

    ” 當時便命恭親王到親王府,将王之子載抱進宮來。

    這裡慈禧太後又忙傳旨召親王孚郡王惠郡王和幾位親信的大臣進宮。

    親王先進宮來,跪見兩位皇太後之後,又見過皇後,才跪在同治皇帝禦榻之前,見同治皇帝的一屍一身,骨瘦如柴,頭頂上頭發都秃完了,不覺傷心,也伏地痛哭。

    王正哭之際,那恭王已将載抱到,慈禧太後接過來,抱在懷中,見載睡在小被褥裡,便不去驚動他。

    等到天色大明才發出上谕大略說道:“皇帝龍馭上賓,未有儲貳,不得已以親王奕護之子載,承繼文宗。

    入承大統,俟生有皇子,再承繼大行皇為嗣。

    ” 等語,此乃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之事也。

    正是:母子異心傳衣诏君臣同德防雌威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