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回 草遺诏龍馭上賓 索國玺虎将進宮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鹹豐皇帝這時,病勢一天重似一天,懿妃看見皇帝的病,已入膏主肓,是無可挽救的了。
便想到将來自己的地位,緊拉着皇子,天天在禦榻跟着,叨叨唠唠地絮聒不休,總說:“老佛爺隻生了一個皇子,将來百年之後,更有何人,總是這載淳承繼大統了。
如今外間謠言許多,都說王公大臣,頗有主張立長君之說,老佛爺何不趁着現在,立了載淳為皇太子,自然外邊的謠言息了,也免得咱們一娘一兒兩個,将來吃别人的虧。
” 懿妃說這些話的時候,鹹豐帝卻正在昏昏沉沉的時候,聽懿妃哭訴不息,心中未免有些麻煩,便恨聲對懿妃說道:“你别再在叨叨唠唠地說個不歇啦,我現在還沒有死,等我死了,自然是載淳這孩子繼承大位。
我的親骨肉,隻有他一人,難道将他丢開了嗎?就是你,将來也少不得要做皇太後,你放心吧,别再提啦。
” 懿妃聽鹹豐皇帝答應了她,心中一塊大石頭頓時落下去,也不再絮煩了。
可是,皇帝的病,更重得厲害,每天哮喘咳嗽,一口一口的鮮血,直噴一出來,一精一神異常萎頓。
然而皇帝心中明白,見懿妃事事專權,将來必是一個有為的人物,但怕她将來不能安分守法,便暗中想了一個主意,卻不與懿妃說明。
懿妃又仗着自己,将來可以做皇太後,便有些跋扈的形迹,甚至與孝貞皇後,也争執起來,不肯相讓。
外面遞呈進來的奏摺,懿妃這時,已不和孝貞皇後商議,就自己獨斷獨行,批交出去。
鹹豐皇帝更瞧出懿妃将來是了不得的人心中更為疑惑。
有一天,忽然皇帝一精一神較好,便叫懿妃将他扶了起來,躺在龍一床一上,又叫懿妃出去取藥品。
乘着懿妃不在面前,皇帝便将孝貞皇後,宣召進來,鹹豐皇帝便将懿妃将來可慮的話,對皇後說了一遍,又說:“此人留在世間,将來必難限量。
朕打算趁朕未死之前,下一道遺诏,将她賜死殉葬,一來合乎古禮,二來免得你日後……” 孝貞皇後聽皇帝之言,隻是跪在地下磕頭,不說一句話,停了一會,皇帝又說道:“你的意思,到底怎麼樣?” 皇後見皇帝問她,便替懿妃再三求恩,說:“懿貴妃生有皇子,母以子貴,求萬歲格外開恩,饒她一二。
若皇帝百年之後,将來皇子繼位,追念生母,叫皇子何以為人,又叫臣妾何以立于宮内。
萬歲若欲殉葬,不如命臣妾殉了葬吧。
” 孝貞皇後說時,聲淚俱下,皇帝也不覺流下淚來,他二人哭了一回。
皇帝又說:“既是這樣,朕有一個遺诏,留在你處,将來免她放肆。
” 說着皇帝便竭力支撐起來,從枕頭底下,取出一張黃絹,交與孝貞皇後,皇後接過來一看,見上面寫的是:“咨孝貞皇太後,葉赫那拉氏,祖訓不得充宮嫔,備椒房(俗稱選秀女也),懿貴妃今既生皇子,異日母以子貴,不得不尊為太後,然,其人絕非可倚信者,有事汝當自決,朕久不深信其人,此後懿貴妃如能安分守己,不悖祖宗大法,則可寬容之,始終曲予典禮。
否則,汝可出此诏,命廷臣傳遺命以除之,而杜後患。
欽此。
” 孝貞皇後接過皇帝的遺诏,便跪下叩頭奏道:“臣妾敢不以國家社稷為重?求皇帝寬放龍心便是。
” 奏畢,就将遺诏收藏在懷中,又站起來,在這個時候,可巧懿貴妃來了,皇帝與皇後便也不動聲色,懿妃也不知道有這一件秘密的事。
孝貞皇後過了一會,便回宮去了皇帝又昏昏沉沉,睡在一床一上。
又過了幾天,皇帝身一體忽然酸疼,頗想找個人來,替他按摩按摩,那時有一個姓陸的禦醫,懂得推拿之術,便将陸禦醫宣進宮中,替皇帝推拿。
可憐那皇帝已病得骨瘦如柴,陸禦醫不忍用力,也不敢用力,皇帝覺得仍不舒服,便不要陸禦醫推拿了。
後來崔總管奏道:“宮裡有一個小太監,名叫李蓮英的,懂得推摩之術,何不宣他進來試之。
” 皇帝便命他将李蓮英傳進宮内,替皇帝按摩着。
果然真有本領,凡是李蓮英推摩的地方,筋骨都是舒服的,按摩到胸口,皇帝便沉沉睡去,從此皇帝十分歡喜李蓮英每日非他推摩不可,蓮英本來乖覺,更能博得皇帝的歡心,皇帝的病,也似乎好了一點,就賞了李蓮英一個五品頂戴。
蓮英又見懿妃,有權有勢,便谄媚懿妃,懿妃也很歡喜他,從此宮中,又添了一名紅太監了。
說起那李蓮英來,是直隸河間府人氏,少年時候,曾在一家硝皮鋪子裡當過學徒,因此人皆叫他皮硝子,家中十分貧寒,常常連衣食都不周到。
那河間地方的人,有許多在宮裡當太監的,這時李蓮英年方十六歲,與崔總管又是鄰居。
那一年李蓮英跟着一個親戚來到北京,那親戚與崔總管是姑表兄弟,與蓮英算起來,也是一門親戚,就同到宮中,遊過一次,見宮中如此好玩,已經十分羨慕。
後來第二年,崔總管五十壽辰,奉皇帝恩準,給假回鄉,蓮英便去拜訪他,又見崔總管帶了許多金銀珠寶及綢緞等物回來,更被他看得眼熱了。
他回到家中,便瞞住了父母,把自己下一身的東西割去,痛得死去活來,他父母忙請醫生用一藥摩一擦,先止住了血。
崔
便想到将來自己的地位,緊拉着皇子,天天在禦榻跟着,叨叨唠唠地絮聒不休,總說:“老佛爺隻生了一個皇子,将來百年之後,更有何人,總是這載淳承繼大統了。
如今外間謠言許多,都說王公大臣,頗有主張立長君之說,老佛爺何不趁着現在,立了載淳為皇太子,自然外邊的謠言息了,也免得咱們一娘一兒兩個,将來吃别人的虧。
” 懿妃說這些話的時候,鹹豐帝卻正在昏昏沉沉的時候,聽懿妃哭訴不息,心中未免有些麻煩,便恨聲對懿妃說道:“你别再在叨叨唠唠地說個不歇啦,我現在還沒有死,等我死了,自然是載淳這孩子繼承大位。
我的親骨肉,隻有他一人,難道将他丢開了嗎?就是你,将來也少不得要做皇太後,你放心吧,别再提啦。
” 懿妃聽鹹豐皇帝答應了她,心中一塊大石頭頓時落下去,也不再絮煩了。
可是,皇帝的病,更重得厲害,每天哮喘咳嗽,一口一口的鮮血,直噴一出來,一精一神異常萎頓。
然而皇帝心中明白,見懿妃事事專權,将來必是一個有為的人物,但怕她将來不能安分守法,便暗中想了一個主意,卻不與懿妃說明。
懿妃又仗着自己,将來可以做皇太後,便有些跋扈的形迹,甚至與孝貞皇後,也争執起來,不肯相讓。
外面遞呈進來的奏摺,懿妃這時,已不和孝貞皇後商議,就自己獨斷獨行,批交出去。
鹹豐皇帝更瞧出懿妃将來是了不得的人心中更為疑惑。
有一天,忽然皇帝一精一神較好,便叫懿妃将他扶了起來,躺在龍一床一上,又叫懿妃出去取藥品。
乘着懿妃不在面前,皇帝便将孝貞皇後,宣召進來,鹹豐皇帝便将懿妃将來可慮的話,對皇後說了一遍,又說:“此人留在世間,将來必難限量。
朕打算趁朕未死之前,下一道遺诏,将她賜死殉葬,一來合乎古禮,二來免得你日後……” 孝貞皇後聽皇帝之言,隻是跪在地下磕頭,不說一句話,停了一會,皇帝又說道:“你的意思,到底怎麼樣?” 皇後見皇帝問她,便替懿妃再三求恩,說:“懿貴妃生有皇子,母以子貴,求萬歲格外開恩,饒她一二。
若皇帝百年之後,将來皇子繼位,追念生母,叫皇子何以為人,又叫臣妾何以立于宮内。
萬歲若欲殉葬,不如命臣妾殉了葬吧。
” 孝貞皇後說時,聲淚俱下,皇帝也不覺流下淚來,他二人哭了一回。
皇帝又說:“既是這樣,朕有一個遺诏,留在你處,将來免她放肆。
” 說着皇帝便竭力支撐起來,從枕頭底下,取出一張黃絹,交與孝貞皇後,皇後接過來一看,見上面寫的是:“咨孝貞皇太後,葉赫那拉氏,祖訓不得充宮嫔,備椒房(俗稱選秀女也),懿貴妃今既生皇子,異日母以子貴,不得不尊為太後,然,其人絕非可倚信者,有事汝當自決,朕久不深信其人,此後懿貴妃如能安分守己,不悖祖宗大法,則可寬容之,始終曲予典禮。
否則,汝可出此诏,命廷臣傳遺命以除之,而杜後患。
欽此。
” 孝貞皇後接過皇帝的遺诏,便跪下叩頭奏道:“臣妾敢不以國家社稷為重?求皇帝寬放龍心便是。
” 奏畢,就将遺诏收藏在懷中,又站起來,在這個時候,可巧懿貴妃來了,皇帝與皇後便也不動聲色,懿妃也不知道有這一件秘密的事。
孝貞皇後過了一會,便回宮去了皇帝又昏昏沉沉,睡在一床一上。
又過了幾天,皇帝身一體忽然酸疼,頗想找個人來,替他按摩按摩,那時有一個姓陸的禦醫,懂得推拿之術,便将陸禦醫宣進宮中,替皇帝推拿。
可憐那皇帝已病得骨瘦如柴,陸禦醫不忍用力,也不敢用力,皇帝覺得仍不舒服,便不要陸禦醫推拿了。
後來崔總管奏道:“宮裡有一個小太監,名叫李蓮英的,懂得推摩之術,何不宣他進來試之。
” 皇帝便命他将李蓮英傳進宮内,替皇帝按摩着。
果然真有本領,凡是李蓮英推摩的地方,筋骨都是舒服的,按摩到胸口,皇帝便沉沉睡去,從此皇帝十分歡喜李蓮英每日非他推摩不可,蓮英本來乖覺,更能博得皇帝的歡心,皇帝的病,也似乎好了一點,就賞了李蓮英一個五品頂戴。
蓮英又見懿妃,有權有勢,便谄媚懿妃,懿妃也很歡喜他,從此宮中,又添了一名紅太監了。
說起那李蓮英來,是直隸河間府人氏,少年時候,曾在一家硝皮鋪子裡當過學徒,因此人皆叫他皮硝子,家中十分貧寒,常常連衣食都不周到。
那河間地方的人,有許多在宮裡當太監的,這時李蓮英年方十六歲,與崔總管又是鄰居。
那一年李蓮英跟着一個親戚來到北京,那親戚與崔總管是姑表兄弟,與蓮英算起來,也是一門親戚,就同到宮中,遊過一次,見宮中如此好玩,已經十分羨慕。
後來第二年,崔總管五十壽辰,奉皇帝恩準,給假回鄉,蓮英便去拜訪他,又見崔總管帶了許多金銀珠寶及綢緞等物回來,更被他看得眼熱了。
他回到家中,便瞞住了父母,把自己下一身的東西割去,痛得死去活來,他父母忙請醫生用一藥摩一擦,先止住了血。
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