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回 平内亂曾國藩晉爵 啟外交杜受田面君

關燈
話說蘭貴人自把鹹豐帝迷在桐蔭深處之後,又能深知大體,時時勸皇帝要留心朝政。

    皇帝也聽她的話,傳谕軍機處把奏章送到桐蔭深處來,與蘭貴人同閱。

    這時洪秀全正在江南一帶,鬧得天翻地覆。

    曾國藩、左宗棠一班将帥,拚命地抵殺,總是不能得勝,皇帝看了奏摺非常憂慮。

    便同蘭貴人商議,蘭貴人是何等的聰明,她開口就說:“滿洲的将帥,都是貪生怕死的人,萬不可用,不如重用漢人,況且曾國藩等,自幼生在長江,人情地理,非常一精一熟,陛下要賞他們的爵位,籠絡他們的心,他們都是書呆子,一朝得了富貴,自然要替皇帝出力,拚命殺洪秀全哪,鹹豐皇帝聽了蘭貴人的話,很為佩服。

    就賞曾國藩黃馬褂寶石頂。

    過了幾天,又封他為子爵。

    果然那曾國藩在重賞之下,大賣氣力,打了幾回勝仗鹹豐皇帝大喜,更把蘭貴人看做一個謀士,言聽計從。

    又因蘭貴人寫得一手好字,便叫她代批奏摺。

    從此蘭貴人也漸漸地幹預朝政,議論國家大事。

    鹹豐皇帝見她多才多藝,又是國色天香的美一女,越發一寵一愛一她。

    這時蘭貴人又得了一個好消息,原來她伺候皇帝,不上半年,已懷着龍胎,要生皇子鹹豐皇帝心想朕玩了多年的女人,日夜盼望生一個龍種,也好接大清的後代,誰知自皇後以至妃嫔,竟沒有一個能生育的。

    如今蘭貴人有了喜信,豈不快樂?更把蘭貴人一寵一上天去蘭貴人身懷六甲,自然不能與皇帝同房。

    那蘭貴人心想皇帝久曠下來,難保不再找杏花春牡丹春海棠春去厮混。

    不如勸皇帝離開圓明園,回到宮中,以免許多煩惱。

    她主意想定,便乘着鹹豐皇帝與她同寝之時,在枕上奏道:“如今皇帝也有多時不回宮去了,也得回去看看以免正宮一娘一娘一記念。

    再說皇帝久已不問國家大事,幾個月未曾臨朝,也得上殿去與群臣見面,問問國家大事啦,别讓他們在背地裡說皇上迷住了女色,忘記了國政。

    ” 鹹豐皇帝,本是風一流天子,散漫極了的,如今聽蘭貴人勸他回宮臨朝,心中雖然有些不願意,無奈蘭貴人今天也勸,明天又說後來更啼哭起來,說:“陛下若真疼婢子,也得為婢子留一個地步,不要被一娘一娘一說都是婢子迷着了皇帝,叫婢子怎能擔當得起。

    ” 說罷又珠淚滾滾地痛哭。

    鹹豐皇帝正在一寵一愛一着,見蘭貴人哭得可憐,便答應她三天之内回宮。

    這個消息,傳了出去,滿朝文武,都說蘭貴人的好話。

    原來他們因為北京城離圓明園四十裡路,他們每天五更三點,就要出城,到圓明園門口,恭請聖安,還要奉事,整天的城裡城外跑着,遇到大冷天,風雨霜雪,受了千辛萬苦,累得狼狽不堪。

    無人不在暗中抱怨,幸而蘭貴人哭勸聖駕回宮,他們如何不感激呢。

    那鹹豐皇帝聽了蘭貴人的話,回到宮中,将蘭貴人安頓在熙春一宮内,卻吩咐宮女太監們,不許告訴皇後。

    俟貴人生下皇子,再報與一娘一娘一知道,宮女們自然遵旨,謹守秘密。

    鹹豐帝仍在熙春一宮,陪伴着蘭貴人,也不到皇後那裡去。

    每天與蘭貴人纏一綿不休,和她說笑取樂,因此皇帝天天起身極晚,十天半月,總不上朝。

    這一天,也是合該有事,鹹豐皇帝正在龍一床一高卧,尚未起來,忽然宮人們慌慌張張地跑進來說:“蘭貴人,快些奏明皇上,皇後坐着小轎,擡到這裡來啦。

    ” 蘭貴人聽宮人們這樣的說,也吓得面無人色,又不敢去驚醒皇帝,隻得藏在屏後,看皇後有何動靜。

    不多一會,皇後坐着小黃轎子,擡在熙春一宮前,皇後下了轎,四個宮女,四個太監在前後跟着。

    那皇後走到宮中,就朝着皇帝寝宮前,雙膝下跪,宮女太監,也跟着跪下。

    隻見皇後手中捧着一個黃緞冊子,打開來,雙手舉起,高高捧着,就叽叽咕咕地讀起來,越念聲音越大。

    蘭貴人在屏後見了,不知為着何事,吓得她渾身發一抖。

    鹹豐皇帝正睡得高興,忽聽門外有人讀書,将他驚醒,忙定神去聽,才知是皇後在門外讀祖訓,就趕緊起來,急急地穿了衣帽,跪在門前,恭聽誦讀。

    皇後讀完,太監将黃緞冊子捧過去,皇帝皇後同時起來,皇後請過聖安,就對皇帝說:“請陛下以國家大事為重,早些上朝。

    ” 皇帝答應一聲:“知道了。

    ” 皇後退下去。

    皇帝用了參湯,就到勤政殿上朝去了。

    上完了朝,又回到熙春一宮,忽見那些宮女太監們,一個個都是驚慌萬狀。

    皇帝問他們為何事這般的害怕,那些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