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回 送奠儀張冠李 戴選秀女别母離家
關燈
小
中
大
道台的,那惠道台,便是先嚴,曾任蕪湖海關道,諱叫惠徵,現在故去了,家母與我等盤柩,回北京去。
竟想不到大人的錢,是送錯了好在錢尚未動,不妨請大人收回。
” 那官員見蘭月口齒伶俐,很為歡喜,又聽得是惠徵的女兒,他與惠徵原是朋友,也曾見過幾面,自然不便說什麼,就對蘭月說,“既是惠大哥的靈柩在此,咱們原是熟人,不妨祭奠,不知你意如何。
” 蘭月就對佟佳氏說了,佟佳氏說不敢當,那官員硬要祭奠,蘭月無法,隻好請他進艙。
那官員進艙之後,就對着靈前,躬身下拜。
拜畢,又見了佟佳氏,佟佳氏就請他坐下談起惠徵死得可慘的情形,那官員也欷虛不止。
蘭月揀出二百元,送到那官員面前,請他收回,那官員反漲紅了臉,說:“哪有這樣的道理,我是不知惠大哥的靈柩經過此地,所以不曾預備,現在既已知道,豈有不送尊敬之禮,惠大一嫂子,請收下吧。
” 佟佳氏再三不肯那官員反不高興起來,說:“惠大哥與我也是至好,大一嫂何必這般的固執。
” 佟佳氏無可奈何,隻得收下。
蘭月又站起,請問吳伯伯的台甫。
那官員便開了“吳棠子蔭卿”五個字,寫在禮簿上,寫完之後,另外又摸出一百元,交與蘭月,對佟佳氏說:“大一嫂遭了這樣的變故沿途又受偌大的危險,說起來真可憐,現在兄弟另送大一嫂一百元的路費,請不必客氣,就收下吧。
” 佟佳氏也不便推辭,隻好千恩萬謝的收下。
那官員坐了一刻,就告辭上岸去了原來那吳棠是兩榜出身,由翰林外放知府,由知府過了道班,現在江北提督衙門,充總文案,為人甚是慷慨好義。
他與徵惠在安慶省城,原也見過一兩次面,知道惠徵的曆史如今家人把奠儀送錯,他念起舊日的交情,又瞧着惠徵身後蕭條的慘狀,他不覺大動恻隐之心,就連二百元也不要了,并且,加送一百元的路費。
這也是前清時代,尚有古道熱腸的君子,如今這個年頭,是四萬萬中,也尋不出一個的了。
閑話少說,且說吳棠下船之後,佟佳氏心中更為快樂,一宿無話。
第二天又由淮城開船,一路上順風順水,不到兩天,已到了清江浦。
換了騾車,起早動身,一路上孤孤清清昏昏沉沉,不覺已到了天津。
從天津過紫竹林,到了北京,不過一天多的路程,轉眼已到地安門家裡。
她家原是世襲承恩公,賜有一座房子,佟佳氏帶着子女,到老宅子住下。
這光景不比從前丈夫在日,門庭冷落,簾幕箫條,說不盡的凄涼苦味。
那蘭月原有舊日作伴的鄰舍姊妹,多年不見,彼此都長成了,又見蘭月出落得婀娜風一流,大家都喜一愛一她。
今天李家明天張家,終日姊姊妹妹,說說笑笑,倒也不覺得寂寞。
她們見她光景為難,姊妹們有贈花粉的,有贈衣飾的,還有暗地裡贈她母親銀錢的,佟佳氏靠着替鄰舍幫忙,勉強度日。
看看到了春天,正是桃紅柳綠,美景良辰,北京的地方,終年寒冷,到了暮春三月,天氣晴和,便有許多紅男綠女,出來逛廟遊春,十分熱鬧。
便是女兒在家裡,也常有女伴來約她去遊玩,什麼琉璃廠啦,花兒市啦,土地廟啦,隆埃寺啦,她們都曾去過。
後來那些女伴,忽然有許多日子,不到蘭月的家中來了,蘭月想念她們,格外的利害,便也忍不住親自上門去看望,誰知一打聽,吓得她急急跑回家中,躲在家裡,再也不敢出門去了。
佟佳氏見了詫異,忙問她時,才知道今年宮中挑選秀女,宮裡出來的太監,同虎狼似的,滿街的挨戶搜查,見八旗人家,有年輕貌美的女子,便不問情由,硬拉進
竟想不到大人的錢,是送錯了好在錢尚未動,不妨請大人收回。
” 那官員見蘭月口齒伶俐,很為歡喜,又聽得是惠徵的女兒,他與惠徵原是朋友,也曾見過幾面,自然不便說什麼,就對蘭月說,“既是惠大哥的靈柩在此,咱們原是熟人,不妨祭奠,不知你意如何。
” 蘭月就對佟佳氏說了,佟佳氏說不敢當,那官員硬要祭奠,蘭月無法,隻好請他進艙。
那官員進艙之後,就對着靈前,躬身下拜。
拜畢,又見了佟佳氏,佟佳氏就請他坐下談起惠徵死得可慘的情形,那官員也欷虛不止。
蘭月揀出二百元,送到那官員面前,請他收回,那官員反漲紅了臉,說:“哪有這樣的道理,我是不知惠大哥的靈柩經過此地,所以不曾預備,現在既已知道,豈有不送尊敬之禮,惠大一嫂子,請收下吧。
” 佟佳氏再三不肯那官員反不高興起來,說:“惠大哥與我也是至好,大一嫂何必這般的固執。
” 佟佳氏無可奈何,隻得收下。
蘭月又站起,請問吳伯伯的台甫。
那官員便開了“吳棠子蔭卿”五個字,寫在禮簿上,寫完之後,另外又摸出一百元,交與蘭月,對佟佳氏說:“大一嫂遭了這樣的變故沿途又受偌大的危險,說起來真可憐,現在兄弟另送大一嫂一百元的路費,請不必客氣,就收下吧。
” 佟佳氏也不便推辭,隻好千恩萬謝的收下。
那官員坐了一刻,就告辭上岸去了原來那吳棠是兩榜出身,由翰林外放知府,由知府過了道班,現在江北提督衙門,充總文案,為人甚是慷慨好義。
他與徵惠在安慶省城,原也見過一兩次面,知道惠徵的曆史如今家人把奠儀送錯,他念起舊日的交情,又瞧着惠徵身後蕭條的慘狀,他不覺大動恻隐之心,就連二百元也不要了,并且,加送一百元的路費。
這也是前清時代,尚有古道熱腸的君子,如今這個年頭,是四萬萬中,也尋不出一個的了。
閑話少說,且說吳棠下船之後,佟佳氏心中更為快樂,一宿無話。
第二天又由淮城開船,一路上順風順水,不到兩天,已到了清江浦。
換了騾車,起早動身,一路上孤孤清清昏昏沉沉,不覺已到了天津。
從天津過紫竹林,到了北京,不過一天多的路程,轉眼已到地安門家裡。
她家原是世襲承恩公,賜有一座房子,佟佳氏帶着子女,到老宅子住下。
這光景不比從前丈夫在日,門庭冷落,簾幕箫條,說不盡的凄涼苦味。
那蘭月原有舊日作伴的鄰舍姊妹,多年不見,彼此都長成了,又見蘭月出落得婀娜風一流,大家都喜一愛一她。
今天李家明天張家,終日姊姊妹妹,說說笑笑,倒也不覺得寂寞。
她們見她光景為難,姊妹們有贈花粉的,有贈衣飾的,還有暗地裡贈她母親銀錢的,佟佳氏靠着替鄰舍幫忙,勉強度日。
看看到了春天,正是桃紅柳綠,美景良辰,北京的地方,終年寒冷,到了暮春三月,天氣晴和,便有許多紅男綠女,出來逛廟遊春,十分熱鬧。
便是女兒在家裡,也常有女伴來約她去遊玩,什麼琉璃廠啦,花兒市啦,土地廟啦,隆埃寺啦,她們都曾去過。
後來那些女伴,忽然有許多日子,不到蘭月的家中來了,蘭月想念她們,格外的利害,便也忍不住親自上門去看望,誰知一打聽,吓得她急急跑回家中,躲在家裡,再也不敢出門去了。
佟佳氏見了詫異,忙問她時,才知道今年宮中挑選秀女,宮裡出來的太監,同虎狼似的,滿街的挨戶搜查,見八旗人家,有年輕貌美的女子,便不問情由,硬拉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