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滇黔靖國軍攻川之戰
關燈
小
中
大
周道剛公開放棄“中立”立場,通電聲讨滇軍。
10月22日,川軍第一、二、三師約四萬餘人,對滇軍發動全面進攻。
其部署是:第一師之第一旅(加強第二旅一個一團一)由永川直攻泸州;第二師與陳洪範、劉成勳兩混成旅及賴心輝等四個支隊進攻榮縣;汪可權、舒榮衢兩旅進攻威遠,爾後向叙州發展;第三師反攻内江,另以龍光獨立旅進攻自流井,得手後與一師夾擊泸州。
23日,第三師順利攻下内江,滇軍金漢鼎旅分路撤往自流井和泸州。
10月26日,川軍第一師經永川攻占北雅鎮,爾後進一逼一泸州。
中路第二師之第三旅于25日攻占威遠後,以主力配合第三師進攻自流井,以一部兜擊榮縣。
防守榮縣的滇軍第一軍田鐘谷旅奮力抗擊,斃傷川軍千餘名。
後因川軍抄襲後路,遂于31日放棄榮縣,退往叙州。
川軍第二師各旅乘勢追擊,兵臨叙州。
(三)泸州、叙州之戰 泸州駐有滇軍趙又新、黃毓成兩個軍部及所屬兩個旅。
但是,趙、黃兩軍不相統屬,各自為戰;其中一個旅又多新兵,無作戰經驗。
因此,滇軍在泸州的防禦薄弱,除防守城區外,城郊各要點未置一兵。
11月10日,周道剛委徐孝剛為川軍第一師總指揮官,指揮該師從泰安場進攻泸州;另有第三師分别由富順、榮昌向泸州進攻。
16日,川軍第一、三師對泸州發動總攻,迅速控制了五峰頂、小市諸要點。
在川軍攻勢面前,滇軍各級官長“各為顧貨财、保妻子之計,不知勇一猛督率所部,生死與争”②,以緻素稱“鐵打泸州”的堅城,于21日輕易失守。
滇軍經藍田壩、納溪向南潰退,擁擠踐踏,互不相顧,沿途又遭棒匪襲擊,“死傷相繼,一屍一血載道”③,部隊損失過半。
川軍渡江追擊,于11月23日攻占納溪。
在川軍第一、三師攻占泸州兩日後,第二師也對叙州發動了總攻。
滇軍守叙總司令為趙鐘奇,下轄馬、趙式銘兩旅,分别防守宗嘗炊鍋山、白沙嘗真武山、翠屏山等高地。
11月23日上午,川軍第二師以三旅之衆,并聯絡棒匪數千,分别從白沙嘗宗場兩個方向對叙州發動進攻。
防守宗場之滇軍一個一團一初抵戰地,不熟地形,在敵兩路夾擊下放棄陣地,撤往吊黃樓。
防守白沙嘗象鼻場之滇軍聞宗場失守,因翼側暴露,亦棄守後退。
吊黃樓系叙州北面之咽喉要地,滇軍竭力據守。
川軍見吊黃樓難于攻取,遂一面在此佯攻,牽制滇軍,一面派兵由上遊渡過岷江,從翼側攻擊翠屏山,同時派遣便衣隊潛入城内,襲擊滇軍司令部。
防守吊黃樓之滇軍見敵人兜擊側後,軍心搖動,紛紛放棄陣地,向叙城撤退。
趙鐘奇等将領下令緊閉城門,不知所措。
28日,滇軍放棄叙州城,“分頭亂竄,有由柏樹溪退者,有向筠連退者,有經牛街鎮雄方向退者;沿途均被一團一防、棒匪堵擊,槍支大半散失”①。
此戰,滇軍傷亡二千餘人,彈藥辎重損失殆荊11月29日,趙鐘奇率殘部退至安邊,旋又退守橫江。
川軍占領叙州後,乘勢南進,連陷高縣、慶符、珙縣、筠連、興文等縣,大有進窺雲南之勢。
滇軍在泸州、叙州之戰中所以遭到慘敗,主要由于防守泸、叙的兵力弱于川軍;其次是唐繼堯遠駐畢節,卻直接指揮各旅作戰,以緻前線各部隊之間互不協同,舉措紊亂;此外,士兵普遍存在厭戰懼戰情緒,以緻稍戰即潰。
泸、叙失守後,唐繼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攻渝作戰上,他一面下令攻渝部隊加緊作戰,提出“我軍可勝不可敗”,一面令新組建的靖國軍第八軍(軍長葉荃)火速入川,牽制川軍,準備一旦重慶得手,立即反攻叙、泸。
五、重慶之戰 (參見附圖三十三) 川軍攻占泸州、叙州後,未能按預定計劃牽制住飽渝之滇軍,反使自己被牽制在叙、泸等地,進退兩難。
同時,川軍的後方也動蕩不安。
1917年11月1日,川邊屯殖使張煦在西昌宣布獨立。
唐繼堯委張為靖國軍第七軍軍長,令其率所部三十營進攻漢源,威脅成都。
不久,由孫中山派遣入川的中華革命一黨一人黃複生、石青一陽一和前川軍将領盧師谛、顔德基等人,招集舊部、散兵遊勇和綠林武裝,組成四川靖國國民北伐軍,在永甯、合江和綦江一帶活動,配合滇黔軍進攻重慶。
于是,四川的軍事形勢發生了不利于川軍的變化。
滇黔軍攻渝之戰早于1917年11月初即已開始。
滇軍何海清、李友勳兩旅乘川軍第一師西進攻泸之際,迅速由兩翼襲取永川和合江,切斷了攻泸川軍與江津、重慶守軍的聯系。
與此同時,黔軍總司令王文華指揮該師和石青一陽一之四川靖國軍一部,由綦江分兵兩路向重慶推進:一路經廣興嘗夾灘場進迫江津;一路出龍崗經界石進攻三百梯,拟從正面進攻重慶。
該路部隊約兩個一團一,秘密開進,隐蔽接敵,順利通過龍崗、界石,突然于11月12日晨将防守三百梯的北軍吳光新部一個營一團一團一包圍,并發起猛烈進攻。
北軍旅長李炳之親率一一團一馳援,憑險頑抗。
黔軍見正面進攻受阻,便分兵一部,企圖從側
10月22日,川軍第一、二、三師約四萬餘人,對滇軍發動全面進攻。
其部署是:第一師之第一旅(加強第二旅一個一團一)由永川直攻泸州;第二師與陳洪範、劉成勳兩混成旅及賴心輝等四個支隊進攻榮縣;汪可權、舒榮衢兩旅進攻威遠,爾後向叙州發展;第三師反攻内江,另以龍光獨立旅進攻自流井,得手後與一師夾擊泸州。
23日,第三師順利攻下内江,滇軍金漢鼎旅分路撤往自流井和泸州。
10月26日,川軍第一師經永川攻占北雅鎮,爾後進一逼一泸州。
中路第二師之第三旅于25日攻占威遠後,以主力配合第三師進攻自流井,以一部兜擊榮縣。
防守榮縣的滇軍第一軍田鐘谷旅奮力抗擊,斃傷川軍千餘名。
後因川軍抄襲後路,遂于31日放棄榮縣,退往叙州。
川軍第二師各旅乘勢追擊,兵臨叙州。
(三)泸州、叙州之戰 泸州駐有滇軍趙又新、黃毓成兩個軍部及所屬兩個旅。
但是,趙、黃兩軍不相統屬,各自為戰;其中一個旅又多新兵,無作戰經驗。
因此,滇軍在泸州的防禦薄弱,除防守城區外,城郊各要點未置一兵。
11月10日,周道剛委徐孝剛為川軍第一師總指揮官,指揮該師從泰安場進攻泸州;另有第三師分别由富順、榮昌向泸州進攻。
16日,川軍第一、三師對泸州發動總攻,迅速控制了五峰頂、小市諸要點。
在川軍攻勢面前,滇軍各級官長“各為顧貨财、保妻子之計,不知勇一猛督率所部,生死與争”②,以緻素稱“鐵打泸州”的堅城,于21日輕易失守。
滇軍經藍田壩、納溪向南潰退,擁擠踐踏,互不相顧,沿途又遭棒匪襲擊,“死傷相繼,一屍一血載道”③,部隊損失過半。
川軍渡江追擊,于11月23日攻占納溪。
在川軍第一、三師攻占泸州兩日後,第二師也對叙州發動了總攻。
滇軍守叙總司令為趙鐘奇,下轄馬、趙式銘兩旅,分别防守宗嘗炊鍋山、白沙嘗真武山、翠屏山等高地。
11月23日上午,川軍第二師以三旅之衆,并聯絡棒匪數千,分别從白沙嘗宗場兩個方向對叙州發動進攻。
防守宗場之滇軍一個一團一初抵戰地,不熟地形,在敵兩路夾擊下放棄陣地,撤往吊黃樓。
防守白沙嘗象鼻場之滇軍聞宗場失守,因翼側暴露,亦棄守後退。
吊黃樓系叙州北面之咽喉要地,滇軍竭力據守。
川軍見吊黃樓難于攻取,遂一面在此佯攻,牽制滇軍,一面派兵由上遊渡過岷江,從翼側攻擊翠屏山,同時派遣便衣隊潛入城内,襲擊滇軍司令部。
防守吊黃樓之滇軍見敵人兜擊側後,軍心搖動,紛紛放棄陣地,向叙城撤退。
趙鐘奇等将領下令緊閉城門,不知所措。
28日,滇軍放棄叙州城,“分頭亂竄,有由柏樹溪退者,有向筠連退者,有經牛街鎮雄方向退者;沿途均被一團一防、棒匪堵擊,槍支大半散失”①。
此戰,滇軍傷亡二千餘人,彈藥辎重損失殆荊11月29日,趙鐘奇率殘部退至安邊,旋又退守橫江。
川軍占領叙州後,乘勢南進,連陷高縣、慶符、珙縣、筠連、興文等縣,大有進窺雲南之勢。
滇軍在泸州、叙州之戰中所以遭到慘敗,主要由于防守泸、叙的兵力弱于川軍;其次是唐繼堯遠駐畢節,卻直接指揮各旅作戰,以緻前線各部隊之間互不協同,舉措紊亂;此外,士兵普遍存在厭戰懼戰情緒,以緻稍戰即潰。
泸、叙失守後,唐繼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攻渝作戰上,他一面下令攻渝部隊加緊作戰,提出“我軍可勝不可敗”,一面令新組建的靖國軍第八軍(軍長葉荃)火速入川,牽制川軍,準備一旦重慶得手,立即反攻叙、泸。
五、重慶之戰 (參見附圖三十三) 川軍攻占泸州、叙州後,未能按預定計劃牽制住飽渝之滇軍,反使自己被牽制在叙、泸等地,進退兩難。
同時,川軍的後方也動蕩不安。
1917年11月1日,川邊屯殖使張煦在西昌宣布獨立。
唐繼堯委張為靖國軍第七軍軍長,令其率所部三十營進攻漢源,威脅成都。
不久,由孫中山派遣入川的中華革命一黨一人黃複生、石青一陽一和前川軍将領盧師谛、顔德基等人,招集舊部、散兵遊勇和綠林武裝,組成四川靖國國民北伐軍,在永甯、合江和綦江一帶活動,配合滇黔軍進攻重慶。
于是,四川的軍事形勢發生了不利于川軍的變化。
滇黔軍攻渝之戰早于1917年11月初即已開始。
滇軍何海清、李友勳兩旅乘川軍第一師西進攻泸之際,迅速由兩翼襲取永川和合江,切斷了攻泸川軍與江津、重慶守軍的聯系。
與此同時,黔軍總司令王文華指揮該師和石青一陽一之四川靖國軍一部,由綦江分兵兩路向重慶推進:一路經廣興嘗夾灘場進迫江津;一路出龍崗經界石進攻三百梯,拟從正面進攻重慶。
該路部隊約兩個一團一,秘密開進,隐蔽接敵,順利通過龍崗、界石,突然于11月12日晨将防守三百梯的北軍吳光新部一個營一團一團一包圍,并發起猛烈進攻。
北軍旅長李炳之親率一一團一馳援,憑險頑抗。
黔軍見正面進攻受阻,便分兵一部,企圖從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