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江孜之戰

關燈
一、江孜的陷落 1904年4月5日,英軍從古魯出發,向江孜進犯。

    從古魯撤退的藏軍會同拉薩調來的援軍,扼守康瑪一帶的山谷要地,并組織小分隊,沿途襲擾敵軍。

    當地藏民也自動拿起武器,紛紛參加抗英鬥争行列。

    英軍進至康瑪南五六裡的雪那寺時,遭到藏軍二三百人的頑強抵抗。

    侵略軍用步騎兵從三面包圍了該寺。

    藏軍英勇戰鬥,給敵以沉重打擊,自己亦傷亡一百餘人,被迫退往藏姆章防守。

    英軍占領康瑪後,大肆搶掠。

    西藏民軍翻穿羊皮襖,混在羊群中引一誘敵人,一次即殺傷侵略軍二三十人,使敵人再不敢貿然出來搶劫。

     4月9日,英軍從康瑪繼續北犯,當行至距康瑪十五裡的山峽時,遭到據守藏姆章兩側高山的藏軍阻擊。

    藏軍千餘人依托山地工事,連續打退了敵人幾次沖鋒,使英軍不能前進。

    最後,英軍集中全部兵力,在炮火的支援下,一部兵力從正面進攻,一部兵力從翼側迂回,包圍了藏軍陣地。

    藏軍戰士經過英勇搏鬥,被迫突圍。

    第二天,英軍乘勢侵占紹崗,11日進迫江孜。

     江孜為宗政一府①所在地,南鄰年楚河,周圍是一片平原,其西有一條路直達日喀則,向東越過卡羅拉山(江孜東七十公裡)通往拉薩。

    宗政一府設在江孜城區最突出的宗山頂上,是個堅固的堡壘。

    在宗山的西北,與之相連的一座小山上有全城最大的寺院——白居寺。

    由于駐守江孜的軍隊大部分調往南面各隘口防守,交戰失利後,又沒有及時收攏,因而與英軍相比兵力懸殊。

    在此情況下,江孜守軍主動後撤。

    4月13日,英軍占領江孜。

    侵略者搶奪了近百噸糧食和數噸火藥,并對附近的寺院及村鎮大肆燒殺搶掠。

     英軍占領江孜後,為了減輕運輸壓力和做好進犯拉薩的準備工作,留下一支擁有五百餘支步槍、兩挺機槍、兩門火炮的部隊和三個星期的食品,随同榮赫鵬駐紮于江孜年楚河畔的江洛林卡,其餘部隊由麥克唐納率領撤回春丕。

     二、卡羅拉戰鬥 江孜失守後,達賴立即動員各地藏民組織民一團一武裝,向江孜一帶集結。

    5月初,共有近萬人到達江孜周圍各隘口,其部署是:江孜附近二千五百人,絨谷一千五百人,一浪一卡子二千五百人,熱隆一千人,日喀則一千五百人。

    此外,還在卡羅拉設卡守衛。

    卡羅拉前通江孜,後通拉薩,向南可以直一插康瑪,切斷英軍的運輸線。

    該處設有一道橫跨山谷的五百餘米長的攔阻牆,由二千名西藏民軍把守。

    英軍于4月28日派騎兵一個連進行偵察,被卡羅拉守軍擊退。

    榮赫鵬擔心藏軍在日喀則、江孜一帶募兵,5月2日下令扣留了江孜守備,并決定在藏軍尚未完全集中之前發動進攻。

    ①由于駐藏大臣有泰對于西藏軍民的抗英鬥争非但不予支持,反而橫加指責,執行一條“任其戰任其敗”的可恥方針,助長了敵人的侵略氣焰。

     5月3日,榮赫鵬派駐守江孜的三分之二兵力,即工兵三個連、步兵一個連及部分騎兵,攜帶火炮二門、機槍二挺,向卡羅拉進犯。

    經過三天行軍,英軍抵達卡羅拉藏軍前沿陣地附近。

    侵略軍企圖先從兩翼迂回,控制攔阻牆後面的制高點,再發起攻擊。

    由于繞路過遠,且兩翼岩石陡峭,攀登困難,後又放棄了這一計劃。

    5月7日上午10時,英軍被迫從正面發起進攻,以一個半連沿河一床一前進,以一個連向藏軍左側陣地攻擊,以半個連向右側攻擊,其餘部隊随同炮兵行動和守衛營地。

    西藏民軍依托有利地形,頑強抗擊,大量殺傷敵人。

    經四小時激烈戰鬥,斃敵軍官一人、士兵十七人,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