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回 袁項城輕騎赴宴 開化黨露刃入宮

關燈
話說朝鮮此時,國中一共有兩個一黨一,一個名叫守舊一黨一,大半是執政大臣;一個名叫開化一黨一,大半是少年志士。

    守舊一黨一主張倚靠中國;開化一黨一主張倚靠日本。

    兩一黨一的人,一水一火,一泾一渭,永遠不會和諧的。

    開化一黨一裡有名人物金玉均、洪英植、樸泳孝、樸泳教、徐光範、徐戴弼等都曾留學過日本,跟日本人感情很好。

    日本就使出外交敏捷手腕,鼓吹他脫離中國,應許幫助他獨立自主,誠摯懇切,故意做出那義形于色的樣子。

    那班年輕志士,有甚閱曆,自然感激到個五體投地。

    這一年是光緒十年,中國為了法越的事,鬧得烏煙瘴氣。

     開化一黨一領袖金玉均聚集同志,商議趁這當兒,把在野守舊一黨一,悉數除掉。

    樸泳孝道:“守舊一黨一仗的是清國腰子,現在清軍駐紮在王京,咱們動手,怕就要受清軍之害。

    不如先把清營三将,設計除掉,省得礙手礙腳。

    ”金玉均道:“清營三将,吳兆有、張光前倒都不足為慮,隻袁世凱很厲害,怕不容易收拾呢。

    ” 樸泳孝道:“那也再瞧罷了,我想就在郵政局裡,設下盛筵,邀請三清将喝酒,兩壁廂暗伏下刀斧手,擲杯為号,就席間取三将首級易如反掌,好在郵政局對門,就是日本使館,就是有什麼,日公使總也助我們一臂呢。

    ”衆人齊聲稱妙。

    于是發帖請客,定于十月十五日夜宴。

    清營接到請帖,吳提台、張鎮台相語道:“開化一黨一跟我們素沒交情,忽地邀我們喝酒,這裡頭怕有一奸一計。

    ”吳提台道:“項城袁公,素有見識,咱們且訪訪他,看他懷何意見。

    ” 原來這位袁公,名世凱,字慰亭,河南項城縣人氏。

    父名保慶,本生父名保中,從祖名甲三,做過總督,放過欽差大臣。

    撚軍之亂,在皖豫地方,建立過非常戰功簪纓世族,詩禮家聲。

    袁公少時,一性一喜任俠,為人鳴不平,慷慨好施與,以善為樂,寒士多依為生,士紳推戴,負一郡時望。

    段學士靖川,年已八旬,負知人鑒,一見袁公,就道:“此誰家子?酷似李子和少年時,非凡品也。

    ”已卯,鄉試不第,袁公奮道:“大丈夫當效命疆場,安内攘外,焉能龌龊久困筆硯間,自誤光一陰一耶!” 遂把平日所作詩文,付之一炬,應慶軍統領吳長慶之聘,入幕襄辦營務。

    長慶奉旨援東,部下頗事一騷一擾,袁公慨然道:“王師戡亂,紀律如斯,遺笑藩封,玷辱國體,我當以去就争之。

    ”入谏長慶,長慶感悟,立命袁公約束将士,阖營肅然。

    韓亂既平,韓王問長慶借将練兵,長慶就薦了袁公去。

    法越事起,朝命長慶分兵防金州,長慶拟檄袁公統率三營,留防韓京。

    袁公堅辭不肯,轉一讓與提督吳兆有,仍願專辦營務防備。

    長慶無奈,隻得奏派他總理長慶等營營務處,會辦朝鮮防備,又把慶字營本軍,委他兼帶,作為坐營。

    袁公于是把練成的韓軍,交于韓王派将接統,自己專心一志,整頓慶營。

    慶營兵弁,都是吳長患難弟兄,官多提鎮,兵亦素驕,要他們伏貼,比怎麼都難。

    不意經他老人家接手之後,隻數旬工夫,整齊劃一,冠絕各營。

    你道他這本領,厲害不厲害? 當下吳張二人訪袁公:“開化一黨一邀請喝酒,宜去不宜去?”袁公道:“這一席酒,定有一奸一計。

    隻是全辭不去,适足示弱,去總要去的。

    ”兆有驚道:“你識破他是一奸一計,還敢去嗎?” 袁公笑道:“幾個開化一黨一,憑他如何圈套,究竟不是虎一穴一龍潭。

     便就是虎一穴一龍潭,袁某也未見得懼他呢。

    ”二人阻道:“身履險地,不是玩的,不去為是。

    ”袁公但笑不顧,問左右道:“什麼時候了?”左右回:“夕一陽一斜挂樹梢頭,将次傍晚。

    ”袁公喝令備馬,懷械裹甲,隻帶從騎二十餘人,徑投郵政局而去。

    吳張二人,見了這個樣子,都替他捏一把汗。

    卻說袁公等二十餘人,鞭絲帽影,行走如飛,霎時已到。

     投帖闖入,主人僅到半數。

    樸泳孝降階相迎,擡頭見袁公行裝打扮,藍頂花翎,長袍短褂,白胖胖臉兒,烏奕奕眼睛,一精一神煥發,威武凜然,不覺打了一個寒噤,戰兢兢接待着,勉強寒喧了三五語。

    隻見袁公開言道:“既承一寵一招,就請賜飲吧,我還有事呢。

    ”樸泳孝唯唯應命,擺上席菜,袁公立盡三杯,執住泳孝手道:“恕我放肆,今晚營裡有要公,可不能等谕主人畢集了。

    ”随說,随起身出席,泳孝的手,卻執住不放。

    伏兵要動手,見泳孝被執,不敢。

    袁公拖泳孝直出局門,跨上馬,還借着講話,走了一箭路,才把他放掉,揚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