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回 圓明園四春争殊寵 勤政殿一女進谠言

關燈
是清音閣,東是永日堂。

    中有南北長街,街西是抱樸草堂,街北踱過雙橋,是衛城,豎有坊楔三座。

    城南面是多寶閣,内是山門正殿,題額‘壽國壽民’。

    後面是仁慈殿,再後面是普福宮,城北是最勝閣、洞天深處、如意館,再南就是垂天贶。

    中天景物,斯文在茲,後天不老,都是衆皇子肄業的所在。

    全圓勝景,差不多都在這裡了。

    我問你進來一天半日,可遊的遍沒有?”燕兒道:“哎呀呀,這許多地方許多名兒,别說遊,記也記不清呢。

    ”郭太監道:“别說你,在園子裡住了三年五載,不認得路徑的多的很,誰能夠處處都遊遍?即如我,沒有到過的地方,不知有得多少呢。

    ”燕兒道:“幹爺,你引我杏花村館去逛逛罷,别的地方,過一日再遊。

    ”郭太監道:“也好。

    ” 爺兒兩個,就從秀木佳蔭起身,穿過多少曲徑,抄過多少回廊,從平安院西折而南,踱過石橋,隻見綠蔭遍地,芳草媚人,枝頭杏子,随風低拂。

    遙想杏花開時,燦爛缤紛,金勒馬嘶,玉樓人醉,此間景物,定必豁目醒心。

    正在冥思默索,不提防一個旗裝宮女,急步飛來,一見郭太監,就道:“郭總管,一娘一娘一傳你問話,快快進去,快快進去!”郭太監見那宮女形色倉惶,倒唬一大跳,忙問什麼事。

    那宮女道:“一娘一娘一在窗簾裡瞧見你……”說到這裡,縮住嘴,向燕兒一笑,一扭身奔回去了。

    郭太監心下大疑,回向燕兒道:“你站在這兒,等我入内回了話再來。

    ”說畢,傍花依柳,走入院中去了。

    燕兒獨個兒站在那裡,瞧見滿地花影,因風亂舞,一寸芳心,愈益忐忑不定。

    正這當兒,忽見郭太監笑容滿面的出來,站在回廊下,向自己招手道:“來來來。

    ”燕兒走上兩步,問道:“幹爺,引我裡面逛去嗎?”郭太監道:“你說這人,真是運氣來了。

    你道一娘一娘一傳我進去做什麼?原來就為是你。

    你我到這兒,一娘一娘一在窗簾裡,早已瞧見,問我那面生女子是誰,瞧她氣派态度,不像是旗人呀。

    我隻得照實回奏,并求一娘一娘一洪恩恕罪。

    一娘一娘一道:‘這也不值什麼,瞧她模樣兒,也還伶俐,傳她進來,要是合我的意思,就把她做了我的宮眷也好。

    ’你想這不是天大的喜事嗎?”燕兒道:“果然很好,隻可惜我宮裡的規矩不很明白可怎樣?”郭太監道:“誰生出就會的,慢慢學着就是了。

    ”,燕兒道:“我這麼蠢的人,怎樣一娘一娘一慧眼,偏生看上了。

    ”郭太監道:“快随我進去罷,一娘一娘一等的不耐煩了。

    ” 于是燕兒跟随郭太監,徑投杏花村館來,跨上丹墀,小太監打起杏黃緞簾,才一進門,就聞一陣香撲了臉來,刺鼻透腦,蕩魄消魂,身一子便似在雲端裡一般。

    心想此香這麼厲害,料就是龍涎宮香了。

    郭太監緊步急行,走得飛快,燕兒緊緊追随,也沒暇賞玩宮中景物。

    展眼之間,早到寝宮,隻見十來個宮女、太監,雁翅似的站立着,鴉雀無聲,炕上坐着一個麗人,想來就是杏花一春一娘一娘一了。

    隻見她淡掃蛾眉,薄施脂粉,卓文芙蓉之面,小蠻楊柳之腰。

    江采蘋明秀難描,趙合德溫柔自裕。

    倚在炕幾上,手執金簪,正在撥一弄金爐裡香屑呢,那一副绮态柔情,真令人魂消魄醉。

    燕兒這時光,心裡一一愛一,不由自主,撲翻嬌一軀就拜。

    杏花一春一笑問幾歲了,你叫什麼名字。

    燕兒照實奏複。

    杏花一春一道:“我留你在這兒做官眷,你可願意?”燕兒碰頭道: “得蒙一娘一娘一收為宮女,疊被攤一床一服侍一娘一娘一一輩子,就是我的造化了。

    ”杏花一春一道:“是真話麼?”燕兒道:“怎麼不真。

    一娘一娘一這麼神仙似的人物,能夠守着一輩子,誰還不願呢。

    ”杏花一春一道:“你來了我就好了。

    ”從今以後,我也不怕她們了。

    原來此時牡丹、武林二一春一,都有着極美麗極柔媚的宮眷,南朝粉黛,北部胭脂,會萃一堂,引得文宗不時臨幸,恩遇十分優渥。

    杏花一春一見她們得着殊一寵一,心下很是不自在,蕉心難展,蝶夢不成,時時淚瀉紅帛,夜夜魂銷碧草。

    隔院笙歌,增人愁思。

    前檐鹦鹉,難訴衷腸。

    不能指桑說槐,未免打雞罵犬。

    因此宮闱之間,海倒江翻,醋霧酸風,迷漫圓明全境。

    當下杏花一春一認識了蔣燕兒,提足一精一神,替她裝飾,滿望因花引蝶,一縷情絲,把癡峰的六足,牢牢绾住。

    命小太監到前面探聽文宗舉動,自晨至暮,盼斷秋波。

    不意小太監回來,報稱大事不好,萬歲爺在勤政殿被一個聽選旗女,出言頂撞。

    這旗女真也潑膽,把萬歲爺說上一大串不好聽的話;萬歲爺怒得要不的,獨個兒到天地一家一春一去了。

    杏花一春一一得此信,意懶心灰,頓時翠減紅銷,不勝憔淬。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