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回 圓明園四春争殊寵 勤政殿一女進谠言
關燈
小
中
大
草。
郭太監道:“這就是正大光明殿。
”燕兒見正殿共是七楹,東西配殿各五楹。
郭太監道:“正大光明殿後面,是壽山殿,東面是洞明堂,再裡頭就是勤政親賢殿了。
親賢殿東面,是飛雲軒、靜鑒閣,北面是懷清芬,秀木佳蔭。
”舉步進殿,逐一遊覽。
郭太監向後指道:“從秀木佳蔭進去,就是生秋庭閣。
東面那一所,是芳碧叢。
”燕兒道:“歇歇再走罷。
”郭太監道:“從這兒進去,還有保清殿、太和殿、富一春一樓,許多去處,都是很好玩所在。
” 燕兒道:“還有幾多地方,幹爺索一性一告知了我罷。
”郭太監道:“地方多的很,你遊三天五天都遊不了呢。
富一春一樓之東,是竹林清鄉,正大光明殿後面一個湖,名叫前湖,前湖之北一座殿就是圓明殿,圓明殿之後是奉三無私殿。
再後是九州清晏殿,東邊是天地一家一春一,旁邊是樂安和。
再西是清晖閣,清晖閣之前是露香齋,左面是茹古堂,是松雪樓,右面是涵德書屋。
富一春一樓之北是禦蘭芬樓,後面是紀恩堂,再後面就是牡丹一春一娘一姨的宮院,原名牡丹台,現在改名叫镂月開雲。
紀恩堂之後有一個池,池西北一座方樓,就是天然圖畫樓。
北面是朗吟閣,再過去是竹蓬樓。
東面是五福堂,五福堂之後,是竹深荷淨。
東南那一所,是靜知一春一事佳。
渡河而東,是蘇堤一春一曉。
從五福堂渡河而北,山阜旋繞,裡面是碧桐書院,前面是正殿,後面是照殿。
西面岩石上,是雲岑亭書院,再西是慈雲普護,慈雲普護的前殿,恰恰臨着後湖,名叫歡喜佛場。
北面有樓三楹,上奉觀音大士,下奉關帝菩薩。
東面偏殿是龍王殿,祀奉圓明園照福龍王。
慈雲普護之西,臨湖有樓三楹,就名上下天光,左右各有方亭六座。
後面是平安院,從西折向南面,踱過橋,就是咱們一娘一娘一的宮院可花村館。
西北角上是一春一雨軒,軒的西面是杏花村,村南是澗壑餘清。
一春一雨軒後面,東面是鏡水齋,鏡水齋之西北室,名叫抑齋,再西是翠微堂了。
杏花村西,有碧蘭橋,過橋是三楹坦坦蕩蕩,前為素心堂,後為光風齋月堂。
東北是知魚亭,再東北是萃景齋,西北是雙佳齋。
坦坦蕩蕩之南,五楹向南的房屋,名叫茹古涵今。
茹古涵今後面,就是韶景軒,軒東是茂育齋,軒西是竹香齋,軒北是長一春一仙館。
再過去是綠蔭軒,西廊後面是麗景軒。
長一春一仙館之西是含碧堂,堂後是林虛柱靜,左面是古香齋,東面那個閣,叫抑齋。
抑齋過去叫墨池雲,後面是随安室。
” “從長一春一仙館西南門迤逦行去,是園藻,園内五檻是曠然堂,堂後是貯清書屋。
堂東池上一所,是夕佳書屋。
北面是鏡瀾榭,東南是凝眺樓、懷新館。
西北是湛碧軒、萬方安和。
這萬方安和,建在池裡,形如字。
向東駕有石橋,渡橋穿過石洞,是武林一春一色池,池上宮院,是武林一春一娘一娘一的寝宮。
北軒名叫壺中日月長,東面是天然佳妙。
南面那一所,題名叫做洞天日月多佳景。
武林一春一色之西,是全璧堂,東南亭,小隐栖遲,堂從後面山口進去,東是清秀亭,西是清會亭,北是桃花塢。
桃花塢之西,是清水濯纓室,再西稍北,是桃源深處。
塢東是绾一春一軒,東北是品詩堂。
萬方安和之西南,是山高水長樓,此樓共有九楹,後擁連岡,前帶河流,地勢很是平衍,可惜是西向的。
由此折北度橋,行進山口,便是一所梵刹,名叫月地雲居殿。
東是法源樓,再東是靜室,西是劉猛學軍廟。
月地雲居之後,從山徑走入,是鴻慈永祐,再進去是安祐宮,前琉璃坊。
坊的左右,各立石華表一座,東南西三處,複有石坊三座。
渡過月河橋,是政孚殿,南向的是安襆門,門前石橋二座,左右井亭各一。
走過五楹朝房,就是安祐宮。
此宮正殿共是九楹,左右配殿各五楹,正殿中供有三龛,中間的敬奉康熙爺禦容,左龛敬奉雍正爺禦容,右龛敬奉乾隆爺禦容。
配殿之外,又有碑亭、燎亭各一座。
鴻慈永襆殿後垣,西北角是紫碧山房。
紫碧山房的前宇,名叫橫雲堂,東面岩洞中,是石帆室,東南是豐樂軒,北面是霁華樓,迤東是景晖樓,西池上是澄素樓,西北是引溪亭。
” “東垣外徑,連岡三重,度橋而東,就是彙芳書院。
院内幾間房屋,也都有名兒。
内宇叫杼藻軒,後面叫涵遠齋,齋前西垣裡,是翠照樓,東垣裡是倬雲樓,再東是眉月軒。
樓南稍東是随安室,再東敲宇三楹,是問津處。
逾西橋,有石坊一座,上題‘斷橋殘雪’四字。
彙芳書院之南,是日天琳宇。
這是西面前樓下的正宇,内分中前樓、中後樓上下各七楹,西前樓、西後樓上下各七楹,前後樓間的穿堂各三楹。
中前樓之南,有天橋一座,與樓相屬。
天橋東
郭太監道:“這就是正大光明殿。
”燕兒見正殿共是七楹,東西配殿各五楹。
郭太監道:“正大光明殿後面,是壽山殿,東面是洞明堂,再裡頭就是勤政親賢殿了。
親賢殿東面,是飛雲軒、靜鑒閣,北面是懷清芬,秀木佳蔭。
”舉步進殿,逐一遊覽。
郭太監向後指道:“從秀木佳蔭進去,就是生秋庭閣。
東面那一所,是芳碧叢。
”燕兒道:“歇歇再走罷。
”郭太監道:“從這兒進去,還有保清殿、太和殿、富一春一樓,許多去處,都是很好玩所在。
” 燕兒道:“還有幾多地方,幹爺索一性一告知了我罷。
”郭太監道:“地方多的很,你遊三天五天都遊不了呢。
富一春一樓之東,是竹林清鄉,正大光明殿後面一個湖,名叫前湖,前湖之北一座殿就是圓明殿,圓明殿之後是奉三無私殿。
再後是九州清晏殿,東邊是天地一家一春一,旁邊是樂安和。
再西是清晖閣,清晖閣之前是露香齋,左面是茹古堂,是松雪樓,右面是涵德書屋。
富一春一樓之北是禦蘭芬樓,後面是紀恩堂,再後面就是牡丹一春一娘一姨的宮院,原名牡丹台,現在改名叫镂月開雲。
紀恩堂之後有一個池,池西北一座方樓,就是天然圖畫樓。
北面是朗吟閣,再過去是竹蓬樓。
東面是五福堂,五福堂之後,是竹深荷淨。
東南那一所,是靜知一春一事佳。
渡河而東,是蘇堤一春一曉。
從五福堂渡河而北,山阜旋繞,裡面是碧桐書院,前面是正殿,後面是照殿。
西面岩石上,是雲岑亭書院,再西是慈雲普護,慈雲普護的前殿,恰恰臨着後湖,名叫歡喜佛場。
北面有樓三楹,上奉觀音大士,下奉關帝菩薩。
東面偏殿是龍王殿,祀奉圓明園照福龍王。
慈雲普護之西,臨湖有樓三楹,就名上下天光,左右各有方亭六座。
後面是平安院,從西折向南面,踱過橋,就是咱們一娘一娘一的宮院可花村館。
西北角上是一春一雨軒,軒的西面是杏花村,村南是澗壑餘清。
一春一雨軒後面,東面是鏡水齋,鏡水齋之西北室,名叫抑齋,再西是翠微堂了。
杏花村西,有碧蘭橋,過橋是三楹坦坦蕩蕩,前為素心堂,後為光風齋月堂。
東北是知魚亭,再東北是萃景齋,西北是雙佳齋。
坦坦蕩蕩之南,五楹向南的房屋,名叫茹古涵今。
茹古涵今後面,就是韶景軒,軒東是茂育齋,軒西是竹香齋,軒北是長一春一仙館。
再過去是綠蔭軒,西廊後面是麗景軒。
長一春一仙館之西是含碧堂,堂後是林虛柱靜,左面是古香齋,東面那個閣,叫抑齋。
抑齋過去叫墨池雲,後面是随安室。
” “從長一春一仙館西南門迤逦行去,是園藻,園内五檻是曠然堂,堂後是貯清書屋。
堂東池上一所,是夕佳書屋。
北面是鏡瀾榭,東南是凝眺樓、懷新館。
西北是湛碧軒、萬方安和。
這萬方安和,建在池裡,形如字。
向東駕有石橋,渡橋穿過石洞,是武林一春一色池,池上宮院,是武林一春一娘一娘一的寝宮。
北軒名叫壺中日月長,東面是天然佳妙。
南面那一所,題名叫做洞天日月多佳景。
武林一春一色之西,是全璧堂,東南亭,小隐栖遲,堂從後面山口進去,東是清秀亭,西是清會亭,北是桃花塢。
桃花塢之西,是清水濯纓室,再西稍北,是桃源深處。
塢東是绾一春一軒,東北是品詩堂。
萬方安和之西南,是山高水長樓,此樓共有九楹,後擁連岡,前帶河流,地勢很是平衍,可惜是西向的。
由此折北度橋,行進山口,便是一所梵刹,名叫月地雲居殿。
東是法源樓,再東是靜室,西是劉猛學軍廟。
月地雲居之後,從山徑走入,是鴻慈永祐,再進去是安祐宮,前琉璃坊。
坊的左右,各立石華表一座,東南西三處,複有石坊三座。
渡過月河橋,是政孚殿,南向的是安襆門,門前石橋二座,左右井亭各一。
走過五楹朝房,就是安祐宮。
此宮正殿共是九楹,左右配殿各五楹,正殿中供有三龛,中間的敬奉康熙爺禦容,左龛敬奉雍正爺禦容,右龛敬奉乾隆爺禦容。
配殿之外,又有碑亭、燎亭各一座。
鴻慈永襆殿後垣,西北角是紫碧山房。
紫碧山房的前宇,名叫橫雲堂,東面岩洞中,是石帆室,東南是豐樂軒,北面是霁華樓,迤東是景晖樓,西池上是澄素樓,西北是引溪亭。
” “東垣外徑,連岡三重,度橋而東,就是彙芳書院。
院内幾間房屋,也都有名兒。
内宇叫杼藻軒,後面叫涵遠齋,齋前西垣裡,是翠照樓,東垣裡是倬雲樓,再東是眉月軒。
樓南稍東是随安室,再東敲宇三楹,是問津處。
逾西橋,有石坊一座,上題‘斷橋殘雪’四字。
彙芳書院之南,是日天琳宇。
這是西面前樓下的正宇,内分中前樓、中後樓上下各七楹,西前樓、西後樓上下各七楹,前後樓間的穿堂各三楹。
中前樓之南,有天橋一座,與樓相屬。
天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