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回 長風破浪儒将請纓 煙雨滿江元戎投水

關燈
話說國藩聽了玉麟的話,笑問衆謀士道:“非雪琴不能為此言,彭雪琴真是曾某良友。

    ”衆人見國藩毫無怒容,都很納罕。

    當下國藩與衆謀士計議戰守方法,國藩道:“逆賊陸走甯鄉,水斷靖港,我派儲石友往救,白送了他一性一命。

    現在湘潭又被賊踞,塔軍又未調到,事機危迫,間不容發。

    大家想想,有甚法子,可以解救此急?”謀士陳士傑道:“這裡上距湘潭,隻有九十裡,下距靖港,隻有六十裡。

    現值一春一水盛漲,北風時作,賊舟上下,瞬息可至,株守在此,殊屬非計。

    ”國藩道: “我也知株守非計,現在朝旨敦迫,催我東下,你們看是如何? ”陳士傑道:“湖南未靖,我公似尚未能東下。

    為今之計,宜悉兵援救湘潭,即或不利,衡永一帶,還可以保的住,保住衡永,不難圖謀再舉。

    如果不顧根本,隻圖進取,一敗俱死矣。

    ”國藩道:“君言甚是,俟塔副将到了再商量。

    ”士傑見國藩遲疑,知道一個兒争論無益,目視彭玉麟。

    玉麟會意,開言道:“湘潭之宜救,一言可決,何必商量?就是要知照塔副将,也隻速行一角公文去。

    ”國藩召問水師各将,諸将都道:“我們都願即日西上,與逆賊決一死戰。

    ”忽軍弁送進一角公文,是塔營送來的,折開瞧時,大旨稱說“周鳳山被賊人牽住在崇、通,一時恐不得一抽一身,塔齊布聞調即發,當從甯鄉趕來,攻破湘潭,再回長沙,并請速派水師,到湘潭會剿。

    ”于是國藩進剿之計始決,遂把十營水師,分為兩隊,叫彭玉麟、楊載福等督率六營,揚帆直上,攻打湘潭。

    國藩親督四營,攻打靖港。

    彭、楊二将,歡躍回船,傳令舵工、水手,收錨解纜,立刻開往上遊殺敵。

    此令一下,炮船上放起号炮,三闆居前,長龍、快蟹居後,扯起風篷,沖破突一浪一,飛一般駛将去,旌旗戈戟,密布如林。

    各船雖然行駛如飛,卻銜頭按尾,隊伍層次,并無絲毫錯亂。

    行不十裡,天色已夜,玉麟因急于剿伐,不令收帆,炮船上點起燈火,映着滿江星鬥,翻騰上下,宛如萬千金蛇,在水中戰鬥一般,寒氣森森,殺機隐隐,一逼一得人不堪注視。

     忽聞岸上槍炮轟擊之一聲,震天動地。

    玉麟喜道:“塔齊布陸師到了。

    行師這麼神速,塔公真是英雄。

    ”随令舵工、水手加橹緊趕,趕了一程,遙望上遊湘岸,旗幡隐隐,戈戟重重,數十裡連樯并楫,似是敵舟,燈火掩映,照得天空江面,上下通紅,旱寨連營,煙火不絕。

    湘軍見了,都各心驚氣奪。

    彭玉麟卻面不改色,坐着三闆小船,往來審度,大有志吞貔虎手殺蛟龍的氣概。

    探了一回,忽地心有所得,随命回槳蕩舵,拜會楊營官。

    這楊營官,名叫載福,是水師各将中出類拔群的人材,于風濤、沙線、駕駛、戰鬥各事,頗有閱曆。

    當時稱到湘軍水師,彭、楊二将是齊名的。

    當下玉麟見了載福,就問:“賊軍虛實,君已知否?”載福道:“賊船環列如城,勢頗不弱,跟他開仗,總先要設法,沖開他的水陣。

    岸上炮火轟天,塔副将諒已動手,不知勝負如何。

    要是塔副将得了手,賊軍氣奪,咱們這裡就容易了。

    ”玉麟笑道:“咱們開仗,要倚仗塔齊布時,水師将官,都變成酒囊飯袋了,丢臉不丢臉?咱們隻講咱們的,陸師勝負,且不必管他。

    ”載福道:“這話不錯,别盡長他人志氣,減自己威風,咱們且想一個破賊的法子。

    ”玉麟道:“賊勢虛實,我已略知一二,破賊不難。

    但恐賊破後士卒自亂,仍舊被賊所乘呢。

    ”載福道:“這為什麼緣故?”玉麟道:“賊船雖多,都不是戰艦,咱們船堅炮利,所以說破他不難。

    ” 載福道:“這話是了。

    賊破後士卒怎麼倒又自亂呢?”玉麟道: “賊船裡頭,資貨山積。

    我軍士衆,誰不眼紅心羨?得勝之後,定然争相擄獲,一貪擄怎麼會不亂?賊人瞧見我軍錯亂,定然反旗襲擊,到那時我軍可就吃虧不淺。

    ”載福佩服道:“老哥料敵如神,孫武、吳起,也不過如此。

    請問可有什麼妙策,免掉這禍患呢?”玉麟道:“也沒甚妙策,無非是用吾所長,藏吾所短。

    ”載福道:“長呢,大家會用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