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回 台灣島海賊受困 黑水洋良将喪身

關燈
捷報,說僞鎮海王蔡牽,已被水師總統李長庚敗走,台灣全境肅清。

    仁宗大喜過望。

    原來蔡牽在台灣地方沉船塞港,東南大吏沒一個不恐懼失色,隻李長庚聞而大笑,向部下道:“蔡牽此舉,真是飛蛾撲火,白送一性一命。

    咱們不出去,這個大功必被他人奪去。

    要是真被他人奪了去,咱們還有臉兒見人麼?咱們水軍号為天下第一,台灣又是福建所屬的地,蔡牽又是總統專剿的人,來了這麼的好機會,生生的放過,丢臉不丢臉?”衆人都道:“蔡牽據了地,僭了号,聲勢浩大,怎麼統帥倒說他飛蛾撲火,自送一性一命呢?”長庚道:“台灣形勢,鹿耳門果是要口。

    但除了鹿耳門,還有南汕港,北汕港,安平港。

    現在他自己填塞了鹿耳門,這一路就省得咱們把守了,咱們隻要往南汕、北汕兩個口子,再派一支兵,由大港繞安平港攻進去,甕中捉鼈網中搜魚,不怕他飛了天上去。

    這不是蔡賊自己送死麼?前幾番由他猖撅,就為那穹洋闊海,沒處遮攔。

    現在投了這絕地,就要逃走也不能了。

    ”衆人盡都釋然。

    于時調兵出發,長庚親自扼守南北二汕要口,另以小澎船五十艘,叫許松年、王得祿兩總兵統率了,由安平港攻入。

    果然旗開得勝,馬到成功,連開五仗,殺得賊衆叫苦連天,投奔無地。

    水陸兼程,舟車并用,把蔡牽一逼一入北汕港内,四面圍困,宛如猛獸落井,鸷鳥囚籠。

    似此謀無遺策,将皆用命,固不難一舉成功。

    誰料貫未滿盈,天不厭亂,竟會興起飓風來,走石飛沙,撼山拔樹,把鹿耳門所沉各船,掀翻漂蕩,沖了個盡淨。

    蔡牽率領賊衆,奪門奔逃。

    官兵拼命追截,卻隻獲着十多艘賊船。

    盜首蔡牽,依舊被他逍遙遁去。

    長庚歎道:“今回的事,倘使閩帥玉公肯幫我的忙,預派數百水軍守在鹿耳門外,蔡賊早殲擒了。

    本部兵士統隻三千,又要搜剿,又要防守,實屬不數調遣。

    ”衆人都道:“玉公出身執绔,見不到此也是有的。

    ”長庚道:“果然見識不到也還罷了。

    瞧他所為,很有妒功害能的意味。

    妒害我一個兒,原沒什麼要緊,卻苦了朝廷與百姓呢。

    我得用的人,他偏要調去;我要造船,他偏不肯具奏。

    你們總也瞧見,蔡逆的坐船,高起我們五六尺呢。

    究竟船大的便宜,蓬高行速。

    若是我們的船跟他一高般大,也早追着他了。

    ”衆人道:“聖上深居九重,海中情形,諒總不很明白,統帥何不具奏陳明呢?”長庚道:“玉制台是旗人呢。

    從前柴大紀建了那麼大功,封着伯爵,充着參贊,也總算紅透了,隻忤了福經略,弄得身敗名劣,臨了兒還送掉一性一命呢。

    ”衆人道:“今上聖明,原不能比純廟。

    統帥怕事,怕倒要受着處分呢。

    ”長庚見說有理,随叫本營辦文案的,拟了一張奏稿,大旨稱說:蔡逆未能殲擒者,實由兵船所得力接濟未斷絕所緻。

    臣所乘之船,較各鎮為最大,及一逼一近蔡牽坐船,尚低五六尺。

    其餘諸鎮之船,更不為及。

    曾與三鎮總兵願預支賽廉,捐造大船十五号。

    海門隊壇二鎮,亦願捐造十五号。

    而督臣以造船需數月之久,借帑四五萬兩之多,不肯具奏。

    且海賊無二載不修之船,亦無一年不壞之材料,桅舵折則船為虛器,風蓬爛則寸步難乃。

    逆賊在鹿耳門逃竄出,僅餘三十船,蓬朽硝缺。

    一回閩地,裝篷燂洗,煥然一新,糧藥充足,賊何日可滅?這道本章拜發之後,不過一月開來,聖旨下來,把閩督玉德革了職,拿京治罪。

    簡出新名制台,名叫阿林保,也是旗人。

    隻道同舟共濟,從此可以一德一心,辦理邊務。

    不意一蟹不如一蟹。

    阿林保一到任,别的事不幹,就打足了一精一神,謀去李長庚。

    旬月之間,密疏三上,早有人報知長庚,囑為防備。

    長庚笑道:“新制台機心真也太重,其實何苦呢!就是玉公罷職,我也并沒什麼成見,當時拜本,不過為自己表白。

    新制台把我當作壞人,他那眼光兒就錯了。

    ”衆人道:“旬日之間,參本三上,統帥倒不可不防他一下子。

    ”長庚笑稱不必。

    衆人問故,長庚道:“諸位别問,瞧着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