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回 獲賊首懦臣得意 見上谕權相驚心
關燈
小
中
大
圓明園,夏天住的是熱河行宮,秋天住的是奉天故宮,冬天住的是京師大内。
天下亂得江翻海倒,他老人家依舊沒事人似的逍遙巡狩。
其實他也有他的長處,雖然終年遊逛,事情卻依舊辦理的,即如這會子住在熱河,軍報絡繹,半夜裡還常常批閱章奏呢。
一夕,為了樁什麼事,叫太監軍機處去宣召軍機大臣。
太監走了一趟,回奏軍機大臣都家去睡覺了,一個都沒有在那裡。
高宗聽了沒好氣,随道:“我還在辦事呢,他們倒那麼安逸,真都是福氣人兒。
”太監道:“待奴婢到他們家裡去傳旨。
” 具宗道:“不用驚動他們了,章京還有個巴麼?”太監道:“奴婢才到軍機處,見那邊靜悄悄地,案上的燈兒也隻黃豆大小的光亮,一個瘦子眯着眼,在那裡瞧書兒,軍機大臣回家的話,就是他告訴奴婢的,這瘦子是不是章京,奴婢也沒有問及。
不過那麼一所大屋子,隻剩他一個兒在那裡呢。
”高宗道:“你去問問,是不是本署的章京?是,就召他來。
”太監領旨而去,一時引了一個瘦臉摳腰的晶頂官員進來,叩頭兒見駕。
高宗道:“你叫什麼名字?”那人回奏:“微臣吳熊光。
”高宗道:“你原衙門是哪一個?”吳熊光道:“微臣原職是通政司參議。
”高宗道:“在軍機處當了幾多年數差?”吳熊光道:“五年多了,微臣還是乾隆五十六年調到軍機處的呢。
”高宗道:“事情總熟悉的了?”吳熊光碰頭道:“微臣因賦一性一愚笨,公事到手,每不敢輕率從事,所以錯誤之處,還不很多。
”高宗喜道:“能夠這麼就好。
”當下就與他商議政事。
也是吳熊光官運來了,奏對的盡都稱旨,高宗十分喜悅。
次日,和珅入見,高宗就道:“軍機事情日繁,你有了年紀,未免有地方就要照顧不到,很該挑幾個人幫助幫助。
”和珅未及答話,高宗又道:“傅森、吳熊光這兩個人,我看多還出息,都還能夠辦事,可叫他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有了這麼的好幫手,你也可以少費點子心思了。
”和珅碰頭道:“太上皇體恤老臣,無微不至,老臣自當感戴,但傅森、吳熊光兩個,傅森也還罷了,吳熊光官才五品,于體例上似乎不很符合。
” 具宗道:“按照體例幾品的官才能夠在軍機大臣行走?”和珅道:“至少須三品呢。
”高宗道:“要三品麼?那也很容易,吳熊光朕立賜他一個三品卿銜,那總可以了麼。
”和珅叩頭道: “恩出自上,老臣何敢強争。
隻是太上皇這個恩典,怕倒害了他呢。
”高宗忙問何故,和珅道:“吳熊光家裡窮得很,軍機大臣例須開轎,平白的添出這筆開支,叫他力量裡哪裡辦的上?”高宗道:“那也容易,着戶部賞給他飯銀一千兩,總也不緻困苦他了。
”和珅碰頭道:“戴衢亨是狀元出身,官為學士,已經是四品了,在軍機當差的日子,也與吳熊光差不多,用吳不如用戴,還求太上皇聖裁。
”高宗道:“派一個軍機,偏就有這許多的講究,狀元咧,榜眼咧,難道今兒是殿試麼?”和珅聽了,不敢言語。
于是下诰谕,吳熊光就在軍機大臣上走。
原來這吳熊光别号槐江,原是大學士阿桂識拔的,和珅與阿桂不很合的來,阿桂雖故,宿憾未消,所以竭力的阻止他。
吳熊光自升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後,辦事愈益勤慎。
此時内外蒙古各盟旗王公、台吉都到避暑山莊祝禧瞻觀,雖一般的唱戲賜宴,大家終為着亂事沒有往常的高興。
這日,仁宗率着和珅等幾個大臣侍着太上皇正在講笑話兒解悶,太監送進一本,六百裡加緊的軍報,是勒保奏來的。
高宗瞧閱一過,不覺喜形于色,笑向仁宗道:“匪首王三槐擒住了,倒也虧他。
”和珅道:“這都是太上皇、皇上的洪福。
勒保不過靠福成功罷了。
”高宗微笑不語,随傳吳熊光,令拟旨封勒保為一等威勤公,并發花翎五支,藍翎十支,白銀一萬,賞贲有功将士。
且住,這位勒公爺出兵以來,從沒有與教衆開過一仗,怎麼白蓮教首王三槐,倒被他生擒了呢?原來王三槐據守在安樂坪地方,地險兵強,聲勢很是浩大。
勒保不敢攻擊,無奈上頭嚴厲不過,責備的上谕接二連三,再要按兵不動,前程定然不保。
勒公生平最怕的是教衆,最一愛一的是官,疊接嚴旨,心裡頭不免慌張,就與本營心腹商議征剿教衆之計。
衆将都道:“開仗的前情,并不為難。
前排兒在有鄉勇屏風兒,死活勝敗,都與咱們不相幹。
第二排是綠營,八旗兵在後面。
吉林索倫兵,更在後面。
咱們督隊的更在後面,好在白蓮教也驅難民充頭陣,開一回仗不過是鄉勇跟難民拼一性一命,咱們承是不相幹的。
打了勝仗,功勞都是咱們的,既是上頭不肯相諒,開一仗也不妨事。
”勒保道:“鄉勇死了,自然是白送命,難道還有功夫替他議恤麼?但怕頭陣兒死盡了,沖動後陣,咱們也要帶着呢。
”一人道:“劉青這蠻子頗有點子虛名,白蓮教倒都還信他的話,何不調他來營?派他來招撫去,辦的得手,也省了一番手腳。
”勒保道:“劉青已升為兵備道也是監司大員了,就調了他來,辦的成功也難沒掉他的功勞,再者上頭原不叫我招撫呢。
”那人道:“沐恩淺見,原不真叫他招撫,無非把白蓮教首謊了來營,奏報上去隻說是生擒的,上頭又不親來瞧看,這裡誰不是大帥心腹
天下亂得江翻海倒,他老人家依舊沒事人似的逍遙巡狩。
其實他也有他的長處,雖然終年遊逛,事情卻依舊辦理的,即如這會子住在熱河,軍報絡繹,半夜裡還常常批閱章奏呢。
一夕,為了樁什麼事,叫太監軍機處去宣召軍機大臣。
太監走了一趟,回奏軍機大臣都家去睡覺了,一個都沒有在那裡。
高宗聽了沒好氣,随道:“我還在辦事呢,他們倒那麼安逸,真都是福氣人兒。
”太監道:“待奴婢到他們家裡去傳旨。
” 具宗道:“不用驚動他們了,章京還有個巴麼?”太監道:“奴婢才到軍機處,見那邊靜悄悄地,案上的燈兒也隻黃豆大小的光亮,一個瘦子眯着眼,在那裡瞧書兒,軍機大臣回家的話,就是他告訴奴婢的,這瘦子是不是章京,奴婢也沒有問及。
不過那麼一所大屋子,隻剩他一個兒在那裡呢。
”高宗道:“你去問問,是不是本署的章京?是,就召他來。
”太監領旨而去,一時引了一個瘦臉摳腰的晶頂官員進來,叩頭兒見駕。
高宗道:“你叫什麼名字?”那人回奏:“微臣吳熊光。
”高宗道:“你原衙門是哪一個?”吳熊光道:“微臣原職是通政司參議。
”高宗道:“在軍機處當了幾多年數差?”吳熊光道:“五年多了,微臣還是乾隆五十六年調到軍機處的呢。
”高宗道:“事情總熟悉的了?”吳熊光碰頭道:“微臣因賦一性一愚笨,公事到手,每不敢輕率從事,所以錯誤之處,還不很多。
”高宗喜道:“能夠這麼就好。
”當下就與他商議政事。
也是吳熊光官運來了,奏對的盡都稱旨,高宗十分喜悅。
次日,和珅入見,高宗就道:“軍機事情日繁,你有了年紀,未免有地方就要照顧不到,很該挑幾個人幫助幫助。
”和珅未及答話,高宗又道:“傅森、吳熊光這兩個人,我看多還出息,都還能夠辦事,可叫他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有了這麼的好幫手,你也可以少費點子心思了。
”和珅碰頭道:“太上皇體恤老臣,無微不至,老臣自當感戴,但傅森、吳熊光兩個,傅森也還罷了,吳熊光官才五品,于體例上似乎不很符合。
” 具宗道:“按照體例幾品的官才能夠在軍機大臣行走?”和珅道:“至少須三品呢。
”高宗道:“要三品麼?那也很容易,吳熊光朕立賜他一個三品卿銜,那總可以了麼。
”和珅叩頭道: “恩出自上,老臣何敢強争。
隻是太上皇這個恩典,怕倒害了他呢。
”高宗忙問何故,和珅道:“吳熊光家裡窮得很,軍機大臣例須開轎,平白的添出這筆開支,叫他力量裡哪裡辦的上?”高宗道:“那也容易,着戶部賞給他飯銀一千兩,總也不緻困苦他了。
”和珅碰頭道:“戴衢亨是狀元出身,官為學士,已經是四品了,在軍機當差的日子,也與吳熊光差不多,用吳不如用戴,還求太上皇聖裁。
”高宗道:“派一個軍機,偏就有這許多的講究,狀元咧,榜眼咧,難道今兒是殿試麼?”和珅聽了,不敢言語。
于是下诰谕,吳熊光就在軍機大臣上走。
原來這吳熊光别号槐江,原是大學士阿桂識拔的,和珅與阿桂不很合的來,阿桂雖故,宿憾未消,所以竭力的阻止他。
吳熊光自升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後,辦事愈益勤慎。
此時内外蒙古各盟旗王公、台吉都到避暑山莊祝禧瞻觀,雖一般的唱戲賜宴,大家終為着亂事沒有往常的高興。
這日,仁宗率着和珅等幾個大臣侍着太上皇正在講笑話兒解悶,太監送進一本,六百裡加緊的軍報,是勒保奏來的。
高宗瞧閱一過,不覺喜形于色,笑向仁宗道:“匪首王三槐擒住了,倒也虧他。
”和珅道:“這都是太上皇、皇上的洪福。
勒保不過靠福成功罷了。
”高宗微笑不語,随傳吳熊光,令拟旨封勒保為一等威勤公,并發花翎五支,藍翎十支,白銀一萬,賞贲有功将士。
且住,這位勒公爺出兵以來,從沒有與教衆開過一仗,怎麼白蓮教首王三槐,倒被他生擒了呢?原來王三槐據守在安樂坪地方,地險兵強,聲勢很是浩大。
勒保不敢攻擊,無奈上頭嚴厲不過,責備的上谕接二連三,再要按兵不動,前程定然不保。
勒公生平最怕的是教衆,最一愛一的是官,疊接嚴旨,心裡頭不免慌張,就與本營心腹商議征剿教衆之計。
衆将都道:“開仗的前情,并不為難。
前排兒在有鄉勇屏風兒,死活勝敗,都與咱們不相幹。
第二排是綠營,八旗兵在後面。
吉林索倫兵,更在後面。
咱們督隊的更在後面,好在白蓮教也驅難民充頭陣,開一回仗不過是鄉勇跟難民拼一性一命,咱們承是不相幹的。
打了勝仗,功勞都是咱們的,既是上頭不肯相諒,開一仗也不妨事。
”勒保道:“鄉勇死了,自然是白送命,難道還有功夫替他議恤麼?但怕頭陣兒死盡了,沖動後陣,咱們也要帶着呢。
”一人道:“劉青這蠻子頗有點子虛名,白蓮教倒都還信他的話,何不調他來營?派他來招撫去,辦的得手,也省了一番手腳。
”勒保道:“劉青已升為兵備道也是監司大員了,就調了他來,辦的成功也難沒掉他的功勞,再者上頭原不叫我招撫呢。
”那人道:“沐恩淺見,原不真叫他招撫,無非把白蓮教首謊了來營,奏報上去隻說是生擒的,上頭又不親來瞧看,這裡誰不是大帥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