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峻傳
關燈
小
中
大
王峻,字秀峰,相州安一陽一人。
父親王豐,是該郡樂營使。
王峻自小聰明機靈,善于唱歌,後梁貞明初年,張筠鎮守相州,喜一愛一王峻的聰惠,就收養他。
到後唐莊宗攻入魏州,張筠放棄州城渡過黃河到南方,讓王峻跟随自己。
這時租庸使趙岩到張筠家拜訪,張筠叫王峻唱歌以助酒興,趙岩很高興,張筠就将王峻送給他,很得趙岩喜一愛一。
後梁滅亡,趙家滅族,王峻流落沒有依靠,寄居在符離陳家,久後更加困窘,于是服事三司使張延朗,待遇很薄。
清泰末年(936),張延朗被殺,後漢高祖全部接受張延朗的資産和仆從,而王峻就在其中。
漢高祖即位,授與王峻客省使一職,奉命出使荊南,留在襄州、漢州做監軍,又回朝廷做内客省使。
到趙思纟官在永興作亂,漢隐帝派郭從義征讨他,以王峻擔任兵馬總監。
郭從義與王峻合不來,如水火不相容。
不久,改任宣徽北院使。
賊寇平定後,加封檢校太傅,改任南院使。
後周太祖鎮守邺都,兼統北面兵馬,王峻任監軍,留駐邺城。
漢隐帝禍起蕭牆,王峻也被衆多小人陷害,全家被殺。
王峻跟從太祖進軍京城,運籌帷幄,輔佐太祖成就帝王大業,王峻功居首位。
京師平定後,受漢太後指令,擔任樞密使。
太祖北征,到澶州,被各軍迫脅擁立,王峻和王殷在京城聽到兵變,就派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郭崇到宋州,派前申州刺史馬铎到許州,以防備其他變亂,後來這兩州安然無事,都是王峻的謀劃。
周太祖登帝位後,加封平章事,接着兼任右仆射、門下侍郎平章事,監修國史。
這時朝廷初建,四方多事,王峻日夜奉守職事,知道的事沒有不做的,常随太祖商計軍事,總是長久才退下,很有裨益。
但一性一情輕浮急躁,行為輕率,把天下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每有報告請示,總是任一性一而為,太祖聽取而順着他,就高興地退下,稍不允許認可,就立即生氣,不尊重的話就馬上随口而出。
太祖一向知道他的為人,又因他有輔佐自己的大功,常常寬容原諒他。
王峻年紀比太祖大兩歲,太祖雖然當了皇帝,然經常以大哥稱呼王峻,有時隻稱呼他的字,不忘記布衣時的交情。
王峻因此而更加自負。
廣順元年(951)冬天,劉崇與契丹人包圍晉州,王峻請求前去接應支援,太祖任他為行營都部署,以徐州節度使王彥超為副将。
诏令各軍都聽從王峻指揮,允許王峻相機行一事,軍費由官府供給,随行将吏,可自行挑選。
出發前,在滋德殿設宴,太祖召來宮中女樂招待他。
辭行那天,恩賜财物特别優厚,超出一般的規定。
出發時,太祖駕臨西莊,親自設宴送行,另賜給皇帝騎的禦馬以及玉帶,握着他的手送别。
王峻到陝州時停駐幾天,劉崇進攻晉州更加猛烈,太祖擔心晉州支撐不住,準備親自征伐,從澤州路過,與王峻會合,先派人告訴王峻。
王峻派使者飛馬報告,請太祖不要親征,這時已下發了诏令有幾天了,王峻奏章來到,太祖才停止親征行動。
王峻軍隊已過了绛都,離平一陽一三十裡,敵軍就燒掉營寨,狼狽而逃。
王峻進入晉州,有人請求追擊逃敵,必獲大勝,王峻猶豫好久,第二天才派騎兵追襲,一兩天就回來了。
假使王峻極力追擊,則并州、汾州的殘兵餘孽,就沒有活着生存下來的。
王峻也深深羞愧師出無功,就将平一陽一舊城增修一番便回來了。
當時永興軍節度使李洪信,是漢朝王室的嫡親,自從周太祖登上帝位後,常有憂憤之心,但本城軍隊不滿千人,王峻出征到陝州時,以救援晉州為名,一抽一出幾百人,到劉崇向北逃走,王峻又一抽一出一千多名禁兵,駐紮在京兆,李洪信害怕,便請求到京城朝拜太祖。
王峻部隊回來,太祖賜以優厚的财物。
這時慕容彥超在兖州反叛,已派遣了侍衛步軍都指揮使曹英、客省使向訓領兵攻讨他。
王峻想自己領兵去征讨,多次對太
父親王豐,是該郡樂營使。
王峻自小聰明機靈,善于唱歌,後梁貞明初年,張筠鎮守相州,喜一愛一王峻的聰惠,就收養他。
到後唐莊宗攻入魏州,張筠放棄州城渡過黃河到南方,讓王峻跟随自己。
這時租庸使趙岩到張筠家拜訪,張筠叫王峻唱歌以助酒興,趙岩很高興,張筠就将王峻送給他,很得趙岩喜一愛一。
後梁滅亡,趙家滅族,王峻流落沒有依靠,寄居在符離陳家,久後更加困窘,于是服事三司使張延朗,待遇很薄。
清泰末年(936),張延朗被殺,後漢高祖全部接受張延朗的資産和仆從,而王峻就在其中。
漢高祖即位,授與王峻客省使一職,奉命出使荊南,留在襄州、漢州做監軍,又回朝廷做内客省使。
到趙思纟官在永興作亂,漢隐帝派郭從義征讨他,以王峻擔任兵馬總監。
郭從義與王峻合不來,如水火不相容。
不久,改任宣徽北院使。
賊寇平定後,加封檢校太傅,改任南院使。
後周太祖鎮守邺都,兼統北面兵馬,王峻任監軍,留駐邺城。
漢隐帝禍起蕭牆,王峻也被衆多小人陷害,全家被殺。
王峻跟從太祖進軍京城,運籌帷幄,輔佐太祖成就帝王大業,王峻功居首位。
京師平定後,受漢太後指令,擔任樞密使。
太祖北征,到澶州,被各軍迫脅擁立,王峻和王殷在京城聽到兵變,就派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郭崇到宋州,派前申州刺史馬铎到許州,以防備其他變亂,後來這兩州安然無事,都是王峻的謀劃。
周太祖登帝位後,加封平章事,接着兼任右仆射、門下侍郎平章事,監修國史。
這時朝廷初建,四方多事,王峻日夜奉守職事,知道的事沒有不做的,常随太祖商計軍事,總是長久才退下,很有裨益。
但一性一情輕浮急躁,行為輕率,把天下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每有報告請示,總是任一性一而為,太祖聽取而順着他,就高興地退下,稍不允許認可,就立即生氣,不尊重的話就馬上随口而出。
太祖一向知道他的為人,又因他有輔佐自己的大功,常常寬容原諒他。
王峻年紀比太祖大兩歲,太祖雖然當了皇帝,然經常以大哥稱呼王峻,有時隻稱呼他的字,不忘記布衣時的交情。
王峻因此而更加自負。
廣順元年(951)冬天,劉崇與契丹人包圍晉州,王峻請求前去接應支援,太祖任他為行營都部署,以徐州節度使王彥超為副将。
诏令各軍都聽從王峻指揮,允許王峻相機行一事,軍費由官府供給,随行将吏,可自行挑選。
出發前,在滋德殿設宴,太祖召來宮中女樂招待他。
辭行那天,恩賜财物特别優厚,超出一般的規定。
出發時,太祖駕臨西莊,親自設宴送行,另賜給皇帝騎的禦馬以及玉帶,握着他的手送别。
王峻到陝州時停駐幾天,劉崇進攻晉州更加猛烈,太祖擔心晉州支撐不住,準備親自征伐,從澤州路過,與王峻會合,先派人告訴王峻。
王峻派使者飛馬報告,請太祖不要親征,這時已下發了诏令有幾天了,王峻奏章來到,太祖才停止親征行動。
王峻軍隊已過了绛都,離平一陽一三十裡,敵軍就燒掉營寨,狼狽而逃。
王峻進入晉州,有人請求追擊逃敵,必獲大勝,王峻猶豫好久,第二天才派騎兵追襲,一兩天就回來了。
假使王峻極力追擊,則并州、汾州的殘兵餘孽,就沒有活着生存下來的。
王峻也深深羞愧師出無功,就将平一陽一舊城增修一番便回來了。
當時永興軍節度使李洪信,是漢朝王室的嫡親,自從周太祖登上帝位後,常有憂憤之心,但本城軍隊不滿千人,王峻出征到陝州時,以救援晉州為名,一抽一出幾百人,到劉崇向北逃走,王峻又一抽一出一千多名禁兵,駐紮在京兆,李洪信害怕,便請求到京城朝拜太祖。
王峻部隊回來,太祖賜以優厚的财物。
這時慕容彥超在兖州反叛,已派遣了侍衛步軍都指揮使曹英、客省使向訓領兵攻讨他。
王峻想自己領兵去征讨,多次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