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本紀
關燈
小
中
大
虞候慕容延钊上奏,在東浠州大敗賊軍。
十五日,江南李景派他的臣子兵部侍郎陳覺奉表陳述心意,陳覺來到世宗所在地,看見戰船已停泊在長江岸邊,以為是從天而降,愕然大驚。
十六日,荊南高保融上奏,該道水軍已到鄂州。
十七日,兩浙錢亻叔上奏,派遣戰船四百艘,水軍一萬七千人,已停靠長江岸邊,請問出師日期。
十八日,今上趙匡胤領水軍在瓜步攻破賊軍船隻一百多艘。
這天,李景派他的臣子劉承遇奉表将廬、舒、蕲、黃等四州獻上,又請求以長江為界劃江而治。
世宗回報說:“既能這樣,我又複有何求。
邊陲戰塵立刻平息,我朝大軍馬上回京。
常州、潤州一帶沿江部隊戰船,現已指揮撤退;兩浙、荊南、湖北的水陸兵士,也各令他們罷兵;廬、蕲、黃三路将士,将在近期撤走,等那裡各處将員及軍中家屬調遣上路完畢,隻請派人召喚在那裡的将校,交割州城就行。
”淮南平定,共得到十四州、六十縣、二十二萬六千五百七十四戶。
此前,李景因為江南危急,想傳位給太子,讓他附庸于周朝,所以派陳覺上表陳述。
現在世宗既然答應與他互通友好,于是寫信給李景,告訴他不必傳位給兒子。
十九日,诏令說:“因為近年來科舉選拔,很是因循守舊,多次诏令有關部門,要一精一心考試選拔,希望取舍不要有誤,優劣分明。
昨日看到貢院上奏,今年新及第的進士等,所寫的文章,其中有好有壞,于是命令翰林文士,再行複試,希望泾渭分明,以免玉石相混。
其中劉坦等人詩賦寫得較好,當讓及第;王汾若據他的文辭,也不一精一當,念他才遭剝落,特準及第;熊若谷、陳保衡都是自遠方而來,深可感念,也可及第;郭峻等未經苦學,均予斥退,希望再加努力,以待将來。
主管貢舉的右谏議大夫劉濤選拔士人不當,未用心盡責,貶任為右贊善大夫,使之反省餅失,以亻敬他人。
”此前,劉濤在東京公榜後,帶着新入第的進士劉坦以下十五人到世宗所在地來,世宗命翰林學士李日方複試,所以有此诏令。
二十一日,再一次駕臨揚州。
二十三日,派鹽鐵監使申屠谔帶着書信以及禦馬十匹,散馬四十匹,羊一千頭,賜與南唐李景。
申屠谔在以前被周軍所俘,所以這次派他去。
二十五日,南唐李景派他的宰相馮延巳獻給周朝犒勞軍士的銀子十萬兩,絹十萬匹,錢十萬貫,茶葉五十萬斤,米麥二十萬石。
三十日,李景派他所任命的臨汝郡公徐遼進奉買宴錢二百萬,并派伶官五十人與徐遼一起來為世宗祝壽。
夏四月二日,世宗在行宮宴請随從臣子以及南唐進奉使者馮延巳等,徐遼代表李景為世宗敬酒祝壽,進上金制酒具、禦衣、犀帶、金銀、錦绮、鞍馬等。
四日,禦駕離開揚州回京。
二十一日,從淮南回到京城。
二十三日,澶州節度使張永德執行诏令前往北方邊疆,因為契丹人侵犯邊境。
二十六日,兩浙上奏,四月十九日杭州發生火災,房屋官府幾乎延綿燒盡。
五月十一日,以今上趙匡胤為忠武軍節度使,仍任殿前都指揮使。
淮南之戰,今上趙匡胤的功勞最大,現在的任命,雖然說是賞報功勳,也隻不過移鎮他處而已,賞賜太輕,輿論認為不妥。
二十九日,以太府卿馮延魯任江南南唐信使,以衛尉少卿鐘谟為副使。
賜給李景禦衣、玉帶,錦绮绫羅共十萬匹,金器千兩,銀器萬兩,禦馬五匹,金玉鞍辔齊全,散馬一百匹,羊三百匹。
賜南唐太子李弘冀器一具錢币和鞍馬等。
另賜李景書信說“:皇帝恭問江南國主。
煮水為鹽,在那海濱,正遇疆土剛定,憂慮食鹽有缺。
江東各郡,一向号稱繁華富饒,然而川澤之間,以前無一尺含鹽之地,曾聽你談到此事,常記在我心中,願均出收藏的多餘食鹽,以助軍隊食用。
以後由三司每年撥出食鹽三十萬石供一應。
”又賜給李景今年日曆一副。
六月二十一日,放出以前俘虜的江南士兵四千七百人回到南唐。
二十二日,有關部門上奏皇室夥食問題,世宗批示說“:我的日常膳食,今後減少一半,其他人依舊。
”二十五日,兵部尚書張昭等人撰寫《太祖實錄》三十卷完成,呈上,賜給器物布帛不等。
秋七月七日,中書門下進上新删定的《大周刑統》,奉诏頒行天下。
八日,賜給各道節度使、刺史《均田圖》各一幅。
唐朝同州刺史元稹,在州郡任職時每天上奏均戶民租賦,世宗因此披覽他的《長慶集》而認為寫得很好,于是據其文辭描畫為圖,以賜給州郡。
當時世宗準備均定天下賦稅,所以先将此圖遍賜各州。
閏七月十三日,黃河沖決河一陰一縣堤岸,淹死四十二人。
二十四日,邢州留後陳思讓上奏,在西山下打敗河東的北漢賊軍一千多人,斬首五百級。
九月九日,以太府卿馮延魯為刑部侍郎,以衛尉少卿鐘谟為給事中,均讓他們回歸江南。
當時馮延魯、鐘谟從江南回來報告完成使命,李景又上奏想将帝位傳給太子李弘冀,世宗寫信回複他。
十六日,賜給南唐羊一萬頭,馬三百匹,駱駝三十頭;賜給兩浙錢亻叔羊五千口,馬二百匹,駱駝二十頭。
二十四日,天清節,群臣到上德殿為世宗祝壽。
南唐進奉使商崇儀代表李景向世宗敬酒祝壽。
冬十月二日,以戶部侍郎高防為西南面水陸轉運使,因為準備向巴、邛進軍。
十八日,诏令淮南各州鄉軍,全回家務農。
十一月一日,诏令翰林學士窦亻嚴,彙同文人學士,撰集《大周通禮》、《大周正樂》。
十三日,昭義軍李筠上奏,攻破遼州長清寨,俘獲僞磁州刺史李再興。
十二月一日,朗州上奏,醴陵縣玉仙觀山門中,以前有二萬頃良田,長期被山石閉塞,今年七月十七日夜晚,暴雷劈開山石,那條路又被打通。
三日,楚州兵馬都監武懷恩被當街處死抛一屍一,因犯擅殺投降士兵四人之罪。
十三日,楚州防禦使張順被賜死,犯在任時貪一污榷稅錢五十萬、官絲綿二千兩之罪。
本月,南唐李景殺死他的臣子僞太傅中書令宋齊丘、僞兵部侍郎陳覺、僞鎮南軍節度副使李征古等人。
當初,世宗南征時,南唐一人一大為驚懼,陳覺與李征古都是宋齊丘的門客,便向李景推薦,請将國事交付給宋齊丘,李景因此記恨他們。
當南唐派鐘谟、李德明奉表到世宗所在地時,世宗旋即派李德明到金陵回報完成使命,李德明便勸李景割讓江北土地向周朝求和,而陳覺、李征古等人認為李德明是賣國,請李景殺了他們,李景便殺了李德明。
當南唐歸順周朝後,世宗放鐘谟回到南唐,鐘谟本是李德明的同一黨一,便說壞話陷害宋齊丘等人,所以宋齊丘獲罪。
放逐宋齊丘回九華山,陳覺等人被貶官,旋即全部遇難。
(六) 顯德六年(959)正月六日,高麗國國王王昭派使者進貢地方特産。
十五日,女真國派使者進貢。
十六日,青州上奏,節度使、陳王安審琦被部下殺害。
二月五日,征發徐、宿、宋、單等州丁壯民夫數萬人疏浚汴河。
九日,征發滑、亳二州丁壯民夫疏浚五丈河,向東流往定陶,流入濟水,以打通青州、郓州的航道。
又疏導蔡河,以打通陳州、颍州的航道。
三月十九日,诏令因為北方尚未收複,定于本月内前往滄州。
命諸位将領各領馬軍步軍以及戰船奔赴滄州。
二十四日,濠州上奏,鐘離縣饑民餓死五百九十四人。
二十九日,禦駕離開京城。
夏四月十六日,世宗到達滄州。
這天,世宗率領各軍北征。
十七日,到乾甯軍駐地,僞甯州刺史王洪獻城投降,二十二日,世宗乘坐龍舟,率領水軍順流向北,前後數十裡長。
二十六日,到達益津關。
從這裡再往西,水面逐漸狹窄,水軍難以前進,便棄船上岸。
二十七日,住宿在野外。
當時世宗是在預定日期之前就來到了這裡,大軍尚未彙合,在身邊的士兵,還不到一旅人,全靠今上趙匡胤率領勇武的官員和騎士以保衛世宗。
二十八日,趙匡胤先到瓦橋關,僞守将姚内斌獻城投降。
二十九日,莫州刺史劉楚信獻州城投降。
五月一日,世宗駐紮在瓦橋關,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李重進以及各位将領都相繼來到這裡,瀛州刺史高彥晖獻本城投降。
瓦橋關以南得以平定,共得到三州,十七縣,一萬八千三百六十戶。
這一戰,朝廷數萬軍隊,不發一箭,邊境城邑都望風而降。
二日,世宗與衆将商議進攻幽州,衆将都認為不可,世宗不聽。
這夜,世宗生病,進攻幽州之事才作罷。
四日,定州節度使孫行友上奏,攻下易州,俘獲僞刺史李在欽獻上,斬殺在軍營中的街上。
五日,以瓦橋關為雄州,以益津關為霸州。
這天,先鋒都指揮使張藏英在瓦橋關以北打敗契丹數百騎兵,攻下固安縣。
诏令征發濱、棣二州丁壯民夫修築霸州州城。
六日,派侍衛都指揮使李重進領兵經過土門,進入河東地界。
八日,世宗從雄州出發,回京。
泉州節度使留從效派别駕從事使王禹錫到世宗所在地奉上貢物,世宗認為泉州不久前還臣服于南唐,南唐李景才歸順周朝,所以不想奪南唐所屬,僅賜诏褒揚泉州而已。
二十五日,侍衛都指揮使李重進上奏,在百井打敗河東賊軍,斬首二千級。
三十日,世宗從雄州回到京城。
六月一日,潞州李筠上奏,攻下遼州,俘獲僞遼州刺史張丕旦。
四日,鄭州上奏,黃河沖決原武縣堤防,诏令宣徽南院使吳延祚征發附近縣邑的丁壯民夫二萬人堵塞決口。
六月,晉州節度使楊廷璋上奏,領兵進入河東地界,招降城堡營寨十三座。
九日,以皇長子郭宗訓為特進、左衛上将軍,封為燕國公。
賜給江南進奉使李從善錢二萬貫,絹二萬匹,銀子一萬兩;賜給兩浙進奉使吳延福錢三千貫,絹五千匹,銀器三千兩。
十四日,潞州押送俘獲的遼州刺史張丕旦等二百四十五人獻上,诏令釋放他們。
十五日,以今上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加封檢校太傅,依舊任忠武軍節度使。
十九日,世宗在萬歲殿駕崩,聖壽三十九歲。
二十日,宣讀遺诏,梁王郭宗訓在靈柩前即皇帝位,服飾紀元,全依舊時制度。
這天,群臣在萬歲殿東邊奉梁王即位,朝廷内外舉哀。
同年八月,翰林學士、判太常寺事窦亻嚴進谥号叫睿武孝文皇帝,廟号世宗。
十一月一日,葬在慶陵。
十五日,江南李景派他的臣子兵部侍郎陳覺奉表陳述心意,陳覺來到世宗所在地,看見戰船已停泊在長江岸邊,以為是從天而降,愕然大驚。
十六日,荊南高保融上奏,該道水軍已到鄂州。
十七日,兩浙錢亻叔上奏,派遣戰船四百艘,水軍一萬七千人,已停靠長江岸邊,請問出師日期。
十八日,今上趙匡胤領水軍在瓜步攻破賊軍船隻一百多艘。
這天,李景派他的臣子劉承遇奉表将廬、舒、蕲、黃等四州獻上,又請求以長江為界劃江而治。
世宗回報說:“既能這樣,我又複有何求。
邊陲戰塵立刻平息,我朝大軍馬上回京。
常州、潤州一帶沿江部隊戰船,現已指揮撤退;兩浙、荊南、湖北的水陸兵士,也各令他們罷兵;廬、蕲、黃三路将士,将在近期撤走,等那裡各處将員及軍中家屬調遣上路完畢,隻請派人召喚在那裡的将校,交割州城就行。
”淮南平定,共得到十四州、六十縣、二十二萬六千五百七十四戶。
此前,李景因為江南危急,想傳位給太子,讓他附庸于周朝,所以派陳覺上表陳述。
現在世宗既然答應與他互通友好,于是寫信給李景,告訴他不必傳位給兒子。
十九日,诏令說:“因為近年來科舉選拔,很是因循守舊,多次诏令有關部門,要一精一心考試選拔,希望取舍不要有誤,優劣分明。
昨日看到貢院上奏,今年新及第的進士等,所寫的文章,其中有好有壞,于是命令翰林文士,再行複試,希望泾渭分明,以免玉石相混。
其中劉坦等人詩賦寫得較好,當讓及第;王汾若據他的文辭,也不一精一當,念他才遭剝落,特準及第;熊若谷、陳保衡都是自遠方而來,深可感念,也可及第;郭峻等未經苦學,均予斥退,希望再加努力,以待将來。
主管貢舉的右谏議大夫劉濤選拔士人不當,未用心盡責,貶任為右贊善大夫,使之反省餅失,以亻敬他人。
”此前,劉濤在東京公榜後,帶着新入第的進士劉坦以下十五人到世宗所在地來,世宗命翰林學士李日方複試,所以有此诏令。
二十一日,再一次駕臨揚州。
二十三日,派鹽鐵監使申屠谔帶着書信以及禦馬十匹,散馬四十匹,羊一千頭,賜與南唐李景。
申屠谔在以前被周軍所俘,所以這次派他去。
二十五日,南唐李景派他的宰相馮延巳獻給周朝犒勞軍士的銀子十萬兩,絹十萬匹,錢十萬貫,茶葉五十萬斤,米麥二十萬石。
三十日,李景派他所任命的臨汝郡公徐遼進奉買宴錢二百萬,并派伶官五十人與徐遼一起來為世宗祝壽。
夏四月二日,世宗在行宮宴請随從臣子以及南唐進奉使者馮延巳等,徐遼代表李景為世宗敬酒祝壽,進上金制酒具、禦衣、犀帶、金銀、錦绮、鞍馬等。
四日,禦駕離開揚州回京。
二十一日,從淮南回到京城。
二十三日,澶州節度使張永德執行诏令前往北方邊疆,因為契丹人侵犯邊境。
二十六日,兩浙上奏,四月十九日杭州發生火災,房屋官府幾乎延綿燒盡。
五月十一日,以今上趙匡胤為忠武軍節度使,仍任殿前都指揮使。
淮南之戰,今上趙匡胤的功勞最大,現在的任命,雖然說是賞報功勳,也隻不過移鎮他處而已,賞賜太輕,輿論認為不妥。
二十九日,以太府卿馮延魯任江南南唐信使,以衛尉少卿鐘谟為副使。
賜給李景禦衣、玉帶,錦绮绫羅共十萬匹,金器千兩,銀器萬兩,禦馬五匹,金玉鞍辔齊全,散馬一百匹,羊三百匹。
賜南唐太子李弘冀器一具錢币和鞍馬等。
另賜李景書信說“:皇帝恭問江南國主。
煮水為鹽,在那海濱,正遇疆土剛定,憂慮食鹽有缺。
江東各郡,一向号稱繁華富饒,然而川澤之間,以前無一尺含鹽之地,曾聽你談到此事,常記在我心中,願均出收藏的多餘食鹽,以助軍隊食用。
以後由三司每年撥出食鹽三十萬石供一應。
”又賜給李景今年日曆一副。
六月二十一日,放出以前俘虜的江南士兵四千七百人回到南唐。
二十二日,有關部門上奏皇室夥食問題,世宗批示說“:我的日常膳食,今後減少一半,其他人依舊。
”二十五日,兵部尚書張昭等人撰寫《太祖實錄》三十卷完成,呈上,賜給器物布帛不等。
秋七月七日,中書門下進上新删定的《大周刑統》,奉诏頒行天下。
八日,賜給各道節度使、刺史《均田圖》各一幅。
唐朝同州刺史元稹,在州郡任職時每天上奏均戶民租賦,世宗因此披覽他的《長慶集》而認為寫得很好,于是據其文辭描畫為圖,以賜給州郡。
當時世宗準備均定天下賦稅,所以先将此圖遍賜各州。
閏七月十三日,黃河沖決河一陰一縣堤岸,淹死四十二人。
二十四日,邢州留後陳思讓上奏,在西山下打敗河東的北漢賊軍一千多人,斬首五百級。
九月九日,以太府卿馮延魯為刑部侍郎,以衛尉少卿鐘谟為給事中,均讓他們回歸江南。
當時馮延魯、鐘谟從江南回來報告完成使命,李景又上奏想将帝位傳給太子李弘冀,世宗寫信回複他。
十六日,賜給南唐羊一萬頭,馬三百匹,駱駝三十頭;賜給兩浙錢亻叔羊五千口,馬二百匹,駱駝二十頭。
二十四日,天清節,群臣到上德殿為世宗祝壽。
南唐進奉使商崇儀代表李景向世宗敬酒祝壽。
冬十月二日,以戶部侍郎高防為西南面水陸轉運使,因為準備向巴、邛進軍。
十八日,诏令淮南各州鄉軍,全回家務農。
十一月一日,诏令翰林學士窦亻嚴,彙同文人學士,撰集《大周通禮》、《大周正樂》。
十三日,昭義軍李筠上奏,攻破遼州長清寨,俘獲僞磁州刺史李再興。
十二月一日,朗州上奏,醴陵縣玉仙觀山門中,以前有二萬頃良田,長期被山石閉塞,今年七月十七日夜晚,暴雷劈開山石,那條路又被打通。
三日,楚州兵馬都監武懷恩被當街處死抛一屍一,因犯擅殺投降士兵四人之罪。
十三日,楚州防禦使張順被賜死,犯在任時貪一污榷稅錢五十萬、官絲綿二千兩之罪。
本月,南唐李景殺死他的臣子僞太傅中書令宋齊丘、僞兵部侍郎陳覺、僞鎮南軍節度副使李征古等人。
當初,世宗南征時,南唐一人一大為驚懼,陳覺與李征古都是宋齊丘的門客,便向李景推薦,請将國事交付給宋齊丘,李景因此記恨他們。
當南唐派鐘谟、李德明奉表到世宗所在地時,世宗旋即派李德明到金陵回報完成使命,李德明便勸李景割讓江北土地向周朝求和,而陳覺、李征古等人認為李德明是賣國,請李景殺了他們,李景便殺了李德明。
當南唐歸順周朝後,世宗放鐘谟回到南唐,鐘谟本是李德明的同一黨一,便說壞話陷害宋齊丘等人,所以宋齊丘獲罪。
放逐宋齊丘回九華山,陳覺等人被貶官,旋即全部遇難。
(六) 顯德六年(959)正月六日,高麗國國王王昭派使者進貢地方特産。
十五日,女真國派使者進貢。
十六日,青州上奏,節度使、陳王安審琦被部下殺害。
二月五日,征發徐、宿、宋、單等州丁壯民夫數萬人疏浚汴河。
九日,征發滑、亳二州丁壯民夫疏浚五丈河,向東流往定陶,流入濟水,以打通青州、郓州的航道。
又疏導蔡河,以打通陳州、颍州的航道。
三月十九日,诏令因為北方尚未收複,定于本月内前往滄州。
命諸位将領各領馬軍步軍以及戰船奔赴滄州。
二十四日,濠州上奏,鐘離縣饑民餓死五百九十四人。
二十九日,禦駕離開京城。
夏四月十六日,世宗到達滄州。
這天,世宗率領各軍北征。
十七日,到乾甯軍駐地,僞甯州刺史王洪獻城投降,二十二日,世宗乘坐龍舟,率領水軍順流向北,前後數十裡長。
二十六日,到達益津關。
從這裡再往西,水面逐漸狹窄,水軍難以前進,便棄船上岸。
二十七日,住宿在野外。
當時世宗是在預定日期之前就來到了這裡,大軍尚未彙合,在身邊的士兵,還不到一旅人,全靠今上趙匡胤率領勇武的官員和騎士以保衛世宗。
二十八日,趙匡胤先到瓦橋關,僞守将姚内斌獻城投降。
二十九日,莫州刺史劉楚信獻州城投降。
五月一日,世宗駐紮在瓦橋關,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李重進以及各位将領都相繼來到這裡,瀛州刺史高彥晖獻本城投降。
瓦橋關以南得以平定,共得到三州,十七縣,一萬八千三百六十戶。
這一戰,朝廷數萬軍隊,不發一箭,邊境城邑都望風而降。
二日,世宗與衆将商議進攻幽州,衆将都認為不可,世宗不聽。
這夜,世宗生病,進攻幽州之事才作罷。
四日,定州節度使孫行友上奏,攻下易州,俘獲僞刺史李在欽獻上,斬殺在軍營中的街上。
五日,以瓦橋關為雄州,以益津關為霸州。
這天,先鋒都指揮使張藏英在瓦橋關以北打敗契丹數百騎兵,攻下固安縣。
诏令征發濱、棣二州丁壯民夫修築霸州州城。
六日,派侍衛都指揮使李重進領兵經過土門,進入河東地界。
八日,世宗從雄州出發,回京。
泉州節度使留從效派别駕從事使王禹錫到世宗所在地奉上貢物,世宗認為泉州不久前還臣服于南唐,南唐李景才歸順周朝,所以不想奪南唐所屬,僅賜诏褒揚泉州而已。
二十五日,侍衛都指揮使李重進上奏,在百井打敗河東賊軍,斬首二千級。
三十日,世宗從雄州回到京城。
六月一日,潞州李筠上奏,攻下遼州,俘獲僞遼州刺史張丕旦。
四日,鄭州上奏,黃河沖決原武縣堤防,诏令宣徽南院使吳延祚征發附近縣邑的丁壯民夫二萬人堵塞決口。
六月,晉州節度使楊廷璋上奏,領兵進入河東地界,招降城堡營寨十三座。
九日,以皇長子郭宗訓為特進、左衛上将軍,封為燕國公。
賜給江南進奉使李從善錢二萬貫,絹二萬匹,銀子一萬兩;賜給兩浙進奉使吳延福錢三千貫,絹五千匹,銀器三千兩。
十四日,潞州押送俘獲的遼州刺史張丕旦等二百四十五人獻上,诏令釋放他們。
十五日,以今上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加封檢校太傅,依舊任忠武軍節度使。
十九日,世宗在萬歲殿駕崩,聖壽三十九歲。
二十日,宣讀遺诏,梁王郭宗訓在靈柩前即皇帝位,服飾紀元,全依舊時制度。
這天,群臣在萬歲殿東邊奉梁王即位,朝廷内外舉哀。
同年八月,翰林學士、判太常寺事窦亻嚴進谥号叫睿武孝文皇帝,廟号世宗。
十一月一日,葬在慶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