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逢吉傳
關燈
小
中
大
蘇逢吉,長安人。
父親叫蘇悅。
蘇逢吉母親去世得早,蘇悅沒有再娶時,身邊沒有服侍的人。
蘇悅特别一愛一喝酒,雖然酒量不大,但整天都要有酒潤口。
别人做的飯菜,都不能稱他心意,要等逢吉下廚煮飯炒菜,他才肯拿起筷子。
蘇悅當初在蜀國做官,官位升到朝廷大臣,蘇逢吉開始學習文章時,曾經代他父親撰寫文辭。
蘇悅曾任漢高祖從事,很受禮遇。
因而從容地推薦逢吉說“:老夫我已年高了,才智器識沒有可取的地方。
我兒子逢吉粗淺地學過執筆行文,一性一情又恭順忠誠,如您不在意他像豬狗一樣卑賤低微,我願讓他在您身邊奉侍。
”高祖召見蘇逢吉,因為他一精一靈聰明,高祖很喜一愛一他。
不久,即擢升為賓佐,凡有謀劃商議,他就站在高祖旁邊奉侍。
高祖一向嚴肅剛毅,到鎮守太原時,地位高名聲大,幕僚們很少能見上他一面,隻有蘇逢吉每天在高祖身邊侍候。
樞密院和中書府的文件檔案,堆滿了桌子闆凳,身邊的人都不敢輕易地轉交給高祖,蘇逢吉常把它藏在懷裡或衣袖中,等高祖臉色歡一愉時就請示他,大都能得到高祖的認可。
高祖在太原建立年号時,蘇逢吉從節度判官遷升為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高祖禦駕到達汴京,朝廷各官府的衆多事務,蘇逢吉都引為己任,參與決定處理,發表自己的意見,雖然有被認可有被否定的,但事情從不拖延。
這時翰林學士李濤優裕從容地侍候高祖,談到霸府兩處相位,官秩還不高,蘇逢吉立即被提升為吏部尚書,不久,轉任左仆射,監修國史。
跟随征伐杜重威到邺都城下,多次乘着喝醉了酒去侮辱後來的周太祖郭威。
到高祖病情嚴重時,蘇逢吉與楊..、史弘肇等同在高祖卧榻旁邊接受遺命。
李濤與蘇逢吉攀論外甥與舅舅的親戚關系,兩人很合得來,李濤進登相位,蘇逢吉出了大力。
後李濤遞上奏章,請求調出兩位樞密使到地方鎮守州府,漢隐帝大怒,罷免李濤相位,勒令他回老家賦閑,當時輿論懷疑李濤是聽信了蘇逢吉的馊主意。
在這以前,高祖登上帝位之後,蘇逢吉與蘇禹王圭都在中書省,對官吏的任命,大都違背舊有制度,廢棄任用、提升貶降,全憑自己的意見感情,以緻有平民而突然當上大官、流放在外的人而突然被授官錄用的情況,多得數不盡,大家都議論紛紛。
高祖當時正倚重信任蘇逢吉和蘇禹王圭兩位相,沒有人敢出來說話。
蘇逢吉特别貪求财貨,毫不顧忌回避,對想得到提拔的人,隻要他稍有财物,蘇逢吉就派人去露出口風,答應給他好的官位。
到楊..當上相時,慢慢削奪兩蘇的權力,到這時蘇逢吉才完全收手。
當初,高祖到汴京時,因為以前的宰相馮道和李崧被契丹人俘虜,滞留在真定,就把李崧的宅第賜給蘇逢吉,把馮道的宅第賜給蘇禹王圭,李崧在西京洛一陽一還有别的産業,也被蘇逢吉所占有。
當真定人趕走了契丹人,李崧、馮道回到漢朝,李崧的弟弟李嶼因為蘇逢吉占據了他們家的房屋,經常口出怨言,不久,李崧将西京洛一陽一的住宅寫成契約送給蘇逢吉,蘇逢吉不高興。
恰逢李崧的一個仆人想誣告李崧要謀反,蘇逢吉引一誘他寫來狀詞,就報告給史弘肇,下令逮捕李崧家人。
蘇逢吉派自己所屬中書省的官吏把李崧叫到自己住處,立即命令收監送往侍衛監獄中。
第二天,司法部門将狀詞送上,蘇逢吉誘騙李崧的弟弟李嶼招供說“:我與哥哥李崧、弟弟李山義,以及家中僮仆二十人商量計議,等到高祖靈柩啟行到山陵時,一同放火謀反作亂,狀詞所告都是事實。
”這是說自己的假話。
蘇逢吉還要用筆将“二十人”添改為“五十人”,封好送給司法部門,
父親叫蘇悅。
蘇逢吉母親去世得早,蘇悅沒有再娶時,身邊沒有服侍的人。
蘇悅特别一愛一喝酒,雖然酒量不大,但整天都要有酒潤口。
别人做的飯菜,都不能稱他心意,要等逢吉下廚煮飯炒菜,他才肯拿起筷子。
蘇悅當初在蜀國做官,官位升到朝廷大臣,蘇逢吉開始學習文章時,曾經代他父親撰寫文辭。
蘇悅曾任漢高祖從事,很受禮遇。
因而從容地推薦逢吉說“:老夫我已年高了,才智器識沒有可取的地方。
我兒子逢吉粗淺地學過執筆行文,一性一情又恭順忠誠,如您不在意他像豬狗一樣卑賤低微,我願讓他在您身邊奉侍。
”高祖召見蘇逢吉,因為他一精一靈聰明,高祖很喜一愛一他。
不久,即擢升為賓佐,凡有謀劃商議,他就站在高祖旁邊奉侍。
高祖一向嚴肅剛毅,到鎮守太原時,地位高名聲大,幕僚們很少能見上他一面,隻有蘇逢吉每天在高祖身邊侍候。
樞密院和中書府的文件檔案,堆滿了桌子闆凳,身邊的人都不敢輕易地轉交給高祖,蘇逢吉常把它藏在懷裡或衣袖中,等高祖臉色歡一愉時就請示他,大都能得到高祖的認可。
高祖在太原建立年号時,蘇逢吉從節度判官遷升為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高祖禦駕到達汴京,朝廷各官府的衆多事務,蘇逢吉都引為己任,參與決定處理,發表自己的意見,雖然有被認可有被否定的,但事情從不拖延。
這時翰林學士李濤優裕從容地侍候高祖,談到霸府兩處相位,官秩還不高,蘇逢吉立即被提升為吏部
跟随征伐杜重威到邺都城下,多次乘着喝醉了酒去侮辱後來的周太祖郭威。
到高祖病情嚴重時,蘇逢吉與楊..、史弘肇等同在高祖卧榻旁邊接受遺命。
李濤與蘇逢吉攀論外甥與舅舅的親戚關系,兩人很合得來,李濤進登相位,蘇逢吉出了大力。
後李濤遞上奏章,請求調出兩位樞密使到地方鎮守州府,漢隐帝大怒,罷免李濤相位,勒令他回老家賦閑,當時輿論懷疑李濤是聽信了蘇逢吉的馊主意。
在這以前,高祖登上帝位之後,蘇逢吉與蘇禹王圭都在中書省,對官吏的任命,大都違背舊有制度,廢棄任用、提升貶降,全憑自己的意見感情,以緻有平民而突然當上大官、流放在外的人而突然被授官錄用的情況,多得數不盡,大家都議論紛紛。
高祖當時正倚重信任蘇逢吉和蘇禹王圭兩位相,沒有人敢出來說話。
蘇逢吉特别貪求财貨,毫不顧忌回避,對想得到提拔的人,隻要他稍有财物,蘇逢吉就派人去露出口風,答應給他好的官位。
到楊..當上相時,慢慢削奪兩蘇的權力,到這時蘇逢吉才完全收手。
當初,高祖到汴京時,因為以前的宰相馮道和李崧被契丹人俘虜,滞留在真定,就把李崧的宅第賜給蘇逢吉,把馮道的宅第賜給蘇禹王圭,李崧在西京洛一陽一還有别的産業,也被蘇逢吉所占有。
當真定人趕走了契丹人,李崧、馮道回到漢朝,李崧的弟弟李嶼因為蘇逢吉占據了他們家的房屋,經常口出怨言,不久,李崧将西京洛一陽一的住宅寫成契約送給蘇逢吉,蘇逢吉不高興。
恰逢李崧的一個仆人想誣告李崧要謀反,蘇逢吉引一誘他寫來狀詞,就報告給史弘肇,下令逮捕李崧家人。
蘇逢吉派自己所屬中書省的官吏把李崧叫到自己住處,立即命令收監送往侍衛監獄中。
第二天,司法部門将狀詞送上,蘇逢吉誘騙李崧的弟弟李嶼招供說“:我與哥哥李崧、弟弟李山義,以及家中僮仆二十人商量計議,等到高祖靈柩啟行到山陵時,一同放火謀反作亂,狀詞所告都是事實。
”這是說自己的假話。
蘇逢吉還要用筆将“二十人”添改為“五十人”,封好送給司法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