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邠傳

關燈
楊邠,魏州冠氏人。年少時為州府掌管名籍的官吏,後唐租庸使孔謙,就是他妻子的伯父。孔謙任度支官時,補楊邠為勾押官,曆任孟、華、郓三州糧料使。晉高祖任邺都留守時,任楊邠為右都押衙,高祖鎮守太原時,更加親近信任他。後漢建國,遷升為檢校太保、臨時樞密使。汴、洛一帶平定後,正式任樞密使、檢校太傅。到漢高祖病重時,與蘇逢吉、史弘肇等一同接受顧托遺命,輔佐擁立即位新君。漢隐帝即位後,宰臣李濤上奏章,請求将楊邠與郭威調出京城到藩鎮任職,楊邠等人向太後哭訴,因此罷黜李濤而任用楊邠,加封為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仍兼樞密使。

    當時中書省任命官員太濫,錯任誤任的很多,到楊邠居相位後,隐帝将事務全交給他,凡是南衙報告事情,中書任免職務,都先交楊邠斟酌。如不合楊邠心意,就是一封文書一個掾吏,也不聽從。楊邠雖擅長處理政務,卻不識大體,經常說“:治理國家,隻要錢财豐富、兵甲強盛就行,至于文章禮樂,都是不實在的東西,不值得留意。”

    這時史弘肇恣意施行嚴刑峻法,被他殺戮的人每天都有很多,京城中的人民道路以目,而楊邠僅稱舉史弘肇的長處。太後的弟弟武德使李業請求擔任宣徽使,隐帝與太後意見相違,私下詢問楊邠。楊邠認為朝廷内使,遷升任命要有次序,不能越級提舉,于是此事廢止。隐帝一寵一愛一耿夫人,想立她為皇後,劉邠也認為太快了。耿夫人去世後,隐帝想用皇後的禮儀安葬她,楊邠又阻止他。隐帝内心不悅。隐帝身旁又有人乘機離間,隐帝更加氣憤他。楊邠修造兵甲,充實國庫,使國家所用不缺,邊疆大體安甯,也是有功勞的。